陋室铭主旨

时间:2023-11-02 13:31:55 秀雯 陋室铭 我要投稿

陋室铭主旨

  上学期间,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陋室铭主旨,欢迎阅读与收藏。

陋室铭主旨

  陋室铭主旨

  第一课时 《陋室铭》

  【学习目标】

  1、有节奏的朗读课文并读出韵味。通过课前独学,结合课本注释,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梳理翻译全文,并达到背诵

  2、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句,把握“陋室”的特征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作者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学习重点】

  掌握相关文言实词和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来把握“陋室”的特征。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寄予的思想情怀。

  【知识链接】

  一、文体知识:

  “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 。

  二、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颇得白居易推崇。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刘禹锡为官,清廉无私,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为文,超世出尘,大智大睿,为后人留下许多琅琅上口,富含哲理的诗歌和散文。

  三、写作背景简介: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四、托物言志写法:

  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自主预习】

  A1、“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却 ,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

  A2、刘禹锡,字 ,唐朝著名 和 家,颇得白居易推崇。

  A3、结合课文,给加横线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 案牍. ( ) 鸿儒..( )( ) 西蜀.( ) 何陋.( )

  B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苔痕上. 阶绿: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惟吾德馨.:

  (6)谈笑有鸿儒.. :

  (7)无案牍..之劳形:

  B5、翻译下列句子。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我的反思与质疑】 通过预习,你认为自己在基础方面过关了吗?在学习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疑问呢?请把问题记在下面,为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作准备吧。

  【课堂学习】

  一、听“陋室”:

  要求:听清停顿、重音、

  二、读“陋室”: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注意句尾押韵的字,朗读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

  3、朗读时语气要平缓,有些音节要适当拉长。

  4、“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应读得轻些,才有韵味。

  5、用肯定的语气,大声的语调读“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说“陋室”(翻译课文)

  1、学生自行结合注解疏通课文,圈出不懂的词句。

  2、小组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3、检测。

  四、知“陋室”(整体感知)

  A1、本文写了什么?《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B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五、品“陋室”(合作探究)

  B1、陋室,陋在何处?(看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词──咬文嚼字)

  B2、陋室,真的陋吗?(思维角度:主人、环境、交往、生活)

  C3、作者写陋室用意何在?(联系点:“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六、论“陋室”(拓展延伸)

  B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是否曾经或正因为家境一般、相貌普通或者其他琐事而烦恼、抱怨呢,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你有何感想?请静心思考,然后和同学交流。

  七、背“陋室”(课堂检测)

  【师生小结】

  [知识拓展]

  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释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⒇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为“君子”,点明全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

  陋室铭主旨

  《陋室铭》是一篇名传千古的美文,通过对简陋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不慕荣利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结合本文的教学过程我有几点反思:

  1、文章的学习目标设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够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落实重点和难点。

  2、注意学生的主体参加意识,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比较注意渗透学法的指导,注意培育学生的“听、说、读、写”实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3、本文留意了以读为主,在朗读过程中,使学生们感受“铭”这种文体的篇幅短小,语句押韵、语言美丽的特点,进而对课文的形式美有深刻的相识。还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留意对学生适时的点拨,有层次的进行朗读指导,不仅让学生会读还要读好,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来,并且留意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激励。

  4、奇妙的设计提问,采纳小组合作、老师点拨来解决,引导学生逐步深化文本。细心设计问题,并形成一个问题链,让这些问题逐步深化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在设计问题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七个问题,重点是: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了陋室的特点?作者的陋室是否简陋?找出文中可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并作分析。在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后对于句子的鉴赏,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鉴赏,学生却无从下口,这个问题相应也出现在其次个问题的分析上。课后我在找寻问题时发觉在对学生的引导上也就是说在口头的问题上指向不明导致学生有了误会。

  5、把握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积累文言词汇、句式等常识,精确翻译文章,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再说,要深化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就必需理解课文字句,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文言学问,借助课下注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弄懂文章的此句意思。

  6、让学生参加课堂和学习的全过程,做学问和思维的主子。

  学生们对于语文学问的学习,不仅仅限于在课堂上由老师带领的分析,还包括课前对课本的预习,对重点学问的揣摩,对疑难问题的质询。更包括课后对所学学问的消化和演绎。所以,我从预习这个环节抓起,让学生参加学习学问的整个过程,做学问和思维的主子。

  总之,文言文终归是一种与现今实际运用的语言相去甚远的古代书面语,学习时会有肯定的难度,假如学生连字面意思都还没有搞懂,就很难理解此文的深层含义了,因此驾驭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应当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可是,我因胆怯设计的内容上不完,有意缩短了这个环节,使许多重要的字词没有得到解答,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因而在后面研读文章时进行的不是很顺当。

【陋室铭主旨】相关文章:

陋室铭的主旨句06-10

《离骚》的主旨06-07

《关雎》的主旨03-19

陶渊明饮酒的主旨06-17

木兰诗中的主旨06-20

秦观浣溪沙的主旨05-16

陶渊明饮酒的主旨句11-22

陶渊明《饮酒》主旨句11-30

陶渊明的饮酒主旨句10-17

晏殊的浣溪沙主旨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