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中的休闲旨趣

时间:2020-08-28 17:27:25 李商隐 我要投稿

李商隐诗中的休闲旨趣

  李商隐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唐代诗人,诗风细腻唯美,饱含情愫,他的经典作品往往意境幽微含蓄,情感深切哀婉。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生存年代大约为唐宪宗和宣宗当政时期,他一生困顿,终究不得志,其作品总带有些许忧思怅惘之意,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很多代表作往往用隐晦深细的笔调、艳丽精工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惆怅寂寥的情绪,作品深婉迷离、韵味深厚,但细读也可品味出诗人休闲惬意的浪漫主义风格。此外,有些诗作清新俏丽、婉转幽微,类似于田园诗歌,其旨趣的闲适淡雅、归趣难求的风格与魏晋名士有相通之处。

  一、静雅之闲――留得残荷听雨声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主人公谈到了李商隐的诗句: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一闲,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呢?”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黛玉喜欢的这句诗,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小说主人公的喜好往往暗示着作者的心意,曹雪芹在历代众多诗人中恰恰选择了李商隐,进而在诗人600多首诗作中选取了这一句,显示出李商隐对中国诗坛和文坛的影响。

  李商隐文采斐然,心思缜密,善于捕捉人们内心最细腻的情感。他的诗构思新奇,格调高雅,往往将世间的真情写得缠绵悱恻,百转千回。李商隐的诗中有一种唯美的成分。它表达的情绪是那样悲伤,那样颓唐,可他用的一些词又是那么华丽,有时甚至非常富贵。他很少用一些破罐子破摔的寒碜词,他是不搞审丑的。

  就拿这首诗来说,“竹坞无尘水槛清”,烟雨迷蒙的竹林小舍,流水潺潺,何等清雅脱俗。“留得枯荷听雨声”,可谓妙笔生花,为历代后学所称颂。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细细密密地敲打在残存的荷叶上,那错落有致的清冷声响,该是怎样的一种声韵?枯荷看似残破,实则寄托了一抹深秋的希望。枯荷之“留”,吸引了诗人的“听”,雨声的清冽,荷叶的情韵,更加突显了秋的静谧和雅致。那枯荷也许蕴藏了诗人孤独而卓然的意象,而那“雨声”似乎蕴含了诗人羁泊异乡之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诗的意境清疏秀朗,也隐含了一丝悠远心境。诗中的修竹、溪水、飞霜、枯荷、秋雨,无不构成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

  李商隐这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林黛玉推崇的一句诗。诗中之雨,必是闲闲的柔婉女子般的绵绵细雨。经历了霜露洗礼的荷叶,早就对周遭万物变得敏感万分,雨丝飘落其上,叶随之轻摇,李商隐所听,莫非是这残荷轻摇的意境?闲适中的雅韵静静弥漫开来。

  席慕蓉曾言,雨中的荷莲有“我不能走进的禅意”。她是在写莲花,对于中国文士来说,怕是荷叶更有意境,闲暇时光中静坐于池畔,悠然观赏莲花之姿,荷叶之态,于优美之中感受静雅禅意,留得残荷,倾听雨声,听的何尝不是那颗看遍人世风光之后“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深邃心灵?这是中国人的休闲旨趣,一池思绪,荡漾在漫天的荷香里。

  王国维曰:“何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划一叶小舟,拥有了休闲心境,才能走进荷的禅意,才能听懂叶的诉说。留得残荷听雨声,听得懂的,必是高人。

  二、翩然之闲――庄生晓梦迷蝴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是唯美诗风的典范。历来学者对此诗的内涵莫衷一是。在笔者看来,“锦瑟”除表达忧思怅惘之情外,还流露出一种闲雅之意。诗人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闲适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幽约深曲的沉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他往往把浓烈的情思隐藏起来,用一些片断的意象,把诗的情思和意境表述得朦胧惝恍。”所谓“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人用庄周梦蝶的故事写出了对恋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这是道家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理念。庄子运用其非凡的休闲观和美学感受,通过对梦中变为蝴蝶事件的探析,表达了自己恬淡洒脱的人生观,最终成就了一篇《逍遥游》。诗人引用庄子的典故,说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翩然而飞,浑然忘却自我;后来梦醒,自己仍然是庄周,而蝴蝶已不见踪迹。诗中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余音袅袅,引起诗人无限感慨,终不成寐,恍惚中望见蝴蝶翩然而至,物我两忘,隐约包含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李商隐《为白从事上陈李尚书启》云:“漆园之蝶,滥入庄周之梦;竹林之虱,永依中散之身。”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高远、空灵,他的心意不忍明言,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皆融于其中,耐人寻味。苏轼论及此诗时说:“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