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学实录

时间:2020-10-22 11:02:15 离骚 我要投稿

《离骚》教学实录

  《离骚》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自“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女嬃之婵嫒兮”,至“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为后一部分。下面是《离骚》教学实录,随小编来看一下吧。

《离骚》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较急促。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从作者的心情和朗读的情境去思考问题了。不过我想简单地补充一下,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楚辞》是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而《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的源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楚辞》则相对比较自由,读起来比较舒缓,所以这两种形式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哪怕是一个语气词都有标志性作用,大家想到什么了吗?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体现。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学生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还是改刚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

  生:他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师:好的,看来你感觉到了,原诗虽然没有第一位同学修改后的四言诗那么整齐,但还是很有韵律的。当韵律与情感和谐时,作品才会给人以恰到好处的感觉。不过,我还是要表扬第二位同学,因为他真的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对于我前面提出的要求,他完成得还是很出色的吧?

  生(七嘴八舌):是的。

  师:不过就算求简练,有一个字还是省不得,就是“伯”字。因为屈原的父亲字“伯庸”,称人的字而不称名,本身就是表示尊敬,更何况屈原是想到了死去的父亲而抒发的感情,其中的敬意很浓,怎么可以随便将其父的字给删去呢?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来。

  师:现在我来改给大家看看,我只尝试紧缩前两句,将它改为“帝之苗裔,朕考伯庸”。同学们看看我修改后大意有没有变?和第一位同学的修改相比,谁好些?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但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太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我们才能比较容易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这样一来,同学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在翻译,并掌握了一些难字的含义。你们的取舍越来越接近作者情感的需要了。大家再来思考一下,作者在写这首诗时,有没有有意地紧缩呢?

  生: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中的“皇”就是对前文“皇考”的紧缩。

  师:谁能告诉我,作者为什么不说“考览揆余初度兮”,而说“皇览揆余初度兮”呢?“考”是父亲的意思,看起来更明白啊!

  生:还是为了突出父亲的伟大,所以保留“皇”字,省去“考”了。

  师:有道理。如果同学们始终注意屈原的情感取向,就会对每个字的用意有很贴切的把握。与前面两位同学的修改相比,第一位同学保留得多些,请让我再来重复一下他的修改: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板书)希望大家仍从“更贴切地表达情感”这个角度去思考。除了刚才讨论过的句子外,你对其他修改后的语句还有什么看法?

  (学生开始讨论,片刻后,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

  生:“摄提孟陬,庚寅吾降”这样的改法,只是注意到了其中有三个词语是用来表时间的,出生的时辰交代清楚了,但却让人觉得无法表达作者的语气。作者是为了强调自己出生时间的巧合、身世的不平凡,其中“贞”是“正”的意思,这个字被抽掉后语气就变得很平淡,简直是流水账式的交代,这个字实在是省不得啊!

  生:“皇览余度,锡余嘉名”中的“初”省不得,因为是对前面出生时间等内容的照应,这种照应也是有强调作用的。“肇”字也得保留,因为它是“开始”的意思,屈原的父亲根据前面那么多不平凡的前提才给屈原起了名,这里用“肇”字可以体现非常郑重的态度。

  生:“揆”也很重要,我刚才查了一下《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览”是“看”的`意思,“揆”有“揣测、推理”的意思,由“看”到“推理”是一个过程,它也能体现屈原的父亲给儿子取名和字时的慎重。

  师:大家把那些可以翻译的提示必要信息的词的作用都分析出来了,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的说法会重复老师前面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我想把其他被删除的字都补回去,因为它们在调节语速、表达语气、准确表达情感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才学了课文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在修改与比较中,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字词的含义,了解了屈原的心理。课下的注释其实已经很详细了,只不过同学们原先不太愿意仔细看,现在看进去了,而且也没有觉得落实字词含义是枯燥的事,我认为大家的收获不小。希望大家能从剩余的内容中任选一段,也用紧缩的方法,体会字里行间的独特意蕴。下课!

  拓展阅读:离骚全诗赏析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今天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拟宪令、主张变法和主张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谒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临睨旧乡”而不忍离去,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抑郁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从构思上说,诗中写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由天界、神灵、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风、雷、鸾风、鸟雀所组成的超现实世界。这超现实的虚幻世界是对现实世界表现上的一个补充。在人间见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样见不到天帝;在人间是“众皆竞进以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样一事无成。这同《聊斋志异》中《席方平》篇写阴间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经过由人到鬼的变化才到另一个世界,而《离骚》中则是自由来往于天地之间。这种构思更适宜于表现抒情诗瞬息变化的激情。诗人设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传说中的神山昆仑之上,这是与从原始社会开始形成的一般意识和原型神话相一致的,所以显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学作品中通过死、梦、成仙到另一个世界的处理办法更具有神话的色彩,而没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诗人所展现的背景是广阔的,雄伟的,瑰丽的。其意境之美、之壮、之悲,是前无古人的。特别地,诗人用了龙马的形象,作为由人间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间的工具。《尚书中候》佚文中说,帝尧继位,“龙马衔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龙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骏马。《周礼》中说“马八尺以上为龙”,《吕氏春秋》说“马之美者,青龙之匹,遗风之乘”。在人间为马,一升空即为龙。本来只是地面与高空之分,而由于神骏变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则高空便成了天界。诗人借助自己由人间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间的情节变化,形成了这首长诗内部结构上的大开大阖。诗中所写片断的情节只是作为情感的载体,用以外化思想的斗争与情绪变化。然而这些情节却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长篇抒情诗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从外部结构言之,全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平,并回顾了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从“女媭之婵嫒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为第二部分。其中写女媭对他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出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由现实社会向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重华为已死一千余年的古圣贤,故向他陈辞便显得“虚”;但诗人又设想是在其葬处苍梧之地,故又有些“实”)。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宫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的顽强精神。从“索藑茅以筵篿兮”至“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为第三部分,表现了诗人在去留问题上的思想斗争,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读之令人悲怆! 末尾一小节为礼辞。“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文字不多,但表明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与他的美政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的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诗的第一部分用接近于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历程。而后两部分则以色彩缤纷、波谲云诡的描写把读者带入一个幻想的境界。常常展现出无比广阔、无比神奇的场面。如果只有第一部分,虽然不能不说是一首饱含血泪的杰作,但还不能成为浪漫主义的不朽之作;而如只有后两部分而没有第一部分,那么诗的政治思想的底蕴就会薄一些,其主题之表现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既含蓄,又明确;既朦胧,又深刻。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长顑颔亦何伤。”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循绳墨而不颇”),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陈辞一段可见)。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离骚》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离骚的教学实录10-27

《离骚》屈原教学实录10-27

关于《离骚》的教学实录10-28

《离骚》的语文教学实录12-25

《离骚》教学实录与反思范本10-27

爱国诗人屈原《离骚》教学实录10-27

离骚屈原名师教学实录10-27

《离骚》语文教学实录与反思10-28

滕王阁序离骚教学实录12-25

《离骚》的课堂实录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