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闺情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时间:2020-08-26 20:56:24 李清照 我要投稿

李清照闺情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李清照大部份的作品都有用外在的景,来反映或是映衬内心的情,其实不仅是李清照,有许多的词人也常用这种手法来表达词意,但是李清照更胜於人的是她能够用平易浅白的词,托出内心的感受,而不会过份的矫情,下面将李清照的艺术表现,分为“刻画气氛用以烘托”、“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映衬手法 强调愁苦”、“望物生情寄情於物”,与“铸语生造 隽永含蓄”五点来详加说明。

李清照闺情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一节 刻划气氛 用以烘托

  一首词之所以能够感动人,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词的内容契合读者的遭遇,另一种可能就是词内容整体的气氛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心情,如果一首作品要获得大众的共鸣,那后者就显得很重要,因为要让大部份的人都和自己有一样的遭遇,是不太可能的。

  李清照的词能够炙人口的主因,一是因为平易浅显的文词,另一原因,就是她善於气氛上的铺陈营造。而词人用心在气氛上有两个目的,除了交待创作时的时间地点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要将后半的心情烘托出来,让读者感觉时间地点与心情两者是相衬相符的。比方说看到春暖花开、鸟儿双宿双飞,就想到自己的情人不在身边,形单影支的孤寂。

  李清照在《南歌子》中,上半阙词“天上星河转,人间廉幕垂。”就是交待发生的时间是在午夜,夜幕低垂的时候,这时应是倦鸟归巢,家家户户休息的时候,这时词人的身边却无以为伴,所以才会“凉生枕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夜深人静时,最容易引起愁思,就如同李清照在《好事近》中提到的,只有在“酒阑歌罢玉尊空”之后,才会觉得“魂梦不堪幽怨”。所以在一开始,先写出时间是半夜,主要就是让后半词人形单影支发出的愁绪,能够更“愁”。之前有提及她的《点绛唇》,开头也是先营造出一个寂寞的气氛,“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词旨主要在抒心中想念丈夫的心情,前面就先铺陈,佳人守空闺的寂寞,连自己最爱的春天,也留不住,天还下起了催花雨,丈夫、春天,没有一样是留得住的,於此,就能体会为什么词人心中会发愁了,也顺势的带出了后半心中“望穿秋水”等待归人的感觉了。

  第二节 由景入情 情景交融

  所谓的“由景入情”是指词人从描写景物著手,先交待了所见的事物之后,才切入所要抒发的主题。如边塞诗先勾勒大漠的一望无际,才写内心的飘渺,思乡主题也常写见了归雁南飞,或是明月,因而激起了乡愁。李清照的闺情词也不例外,一般也是由外而内的写,有屋外的景色,就一定有在屋内看景的人,和其他人不同的,李清照的词并不是把景与情一刀两断,而是让两者互相交融,景中有情,情里写景,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画,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廉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开头即写词人因天气不好而感到心闷,后又写房内的情景,“瑞脑消金兽”、“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下半就写重阳的午后,作者至东篱下饮酒,染的满身花香,却不禁触景伤情,心中愁怅了起来,晚风吹入屋内,里头的人可是比院子里的菊花还瘦。全首词有情有景,却没有明显的分野,时而写景,时而抒情,让人不仅能够从词中窥见词中所见的事物,也能感受词人当下的心情。再来看这首《忆秦娥》,词里头先将秋天的景色先描绘了一遍,“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莫天闻角。”,镜头由远而近,由大而小,最后接到词人自身,“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大自然中有许多可以观赏的,但是,在满怀愁绪的词人眼中,看到的只有秋天的萧瑟,阵阵的西风,将树叶打落,更添秋意,我们可以说,词人将心意投射到外在的景色,使得“夕阳”、“栖鸦”、“号角”,这些本来没有情绪的景物,都随著心情而变得惆怅。

  还有一首《满庭芳》,所写也是从屋外到屋内,以景起兴。“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清寒透窗纱。玉钩金,管是客来。”,以“绿阴庭院”来表示来访的人稀少,如同《陋室铭》的`“苔痕上阶绿”一样,在这里一是叙述室外的景色,二是写出晚年孤单,没人来访的凄凉感,这四句没有一个愁字,读来却可以体会当下写词的孤寂,后有“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此时的作者,心中一定是充满愁意的,因为她的酒杯里,装满的是天涯海角无限的愁,词的上半阙写尽了李清照晚年的心境,一样的芳草池塘,一样的酒杯,里头装的竟是满满的愁,下半段就是作者在回想当年,最后说,“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以旧时哪。”,颇有不胜唏嘘之感。

  第三节 映衬手法 强调愁苦

  文学中,常以小托大,用映衬的手法来加深、加强所要表达的感情,李清照在词中,也常以此手法来构筑文章,创建意象,《武陵春》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主要是写物事人非的感慨,词一开始就写外在景物的美好,目的是为了衬托出作者因心中愁绪满溢,而无心於外在事物。“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花落的多,连尘土都染得花香,爱花的作者竟然没有起身赏花,而还在房内,由此就可知道作者心中的愁使得他无心於其他事物,连日上三竿了,都不梳洗打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眼前的景物依旧,但是人事全非,未吐心中的委屈,泪就先流了。下半段也是同样的手法,“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里也是用双溪景色的美好,反衬心中的愁,说自己的愁,不是小舟就能够载得动、带得走的。李清照喜用外在的美好,来衬托自己身世的悲苦,她与丈夫聚少离多,心中多半都是离愁,如《蝶恋花》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作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前三句是写春意近了,但是接著又想到了春天赏花、饮酒,却没有人相伴,想著不由得又流下泪来,下半段的结构与上半段相同,一样是先写初试新装,表示春的气象,却又马上转而思念丈夫,末两句即写自己因愁而不能眠,只有以手拨弄著灯花。在这里,李清照用了动作来代表言语,让人感觉,似乎不用明说,也能体会到作者心中那股因思念而起的愁思。

  再《浪淘沙》中,李清照也运用了古今的对照,来显示自己的心中的愁。

  廉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火,宝成空。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词人写著重游旧地,身边的人却已经不在,今日回忆起往事,昔日的欢乐和今日的孤寂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后半则是用外景来衬托出她相思之苦,一样是以美好的景色来与形单影支的自己来做一对比,作者心中的愁,只能希望飞雁带去给在远方的离人了。

  许多事情的高下,都是用比较而来,或是有旁证相。映衬手法,不仅可以让“小愁”变“大愁”,也能够让原本不能够体会的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意,所以许多人都用此一方法来烘托主题情感,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在诗中,通过故乡儿童的态度,来衬托自己的衰老和离家之久,作者不需要多做解释,因为儿童都不认识自己,已证明了自己离开故乡许久,没有比这个更能让人体会的了。

  第四节 望物生情 寄情於物

  托物言志、寄情於物一直是文人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特别是诗人孤独一人时,心中的情感无法抒发,往往将情感投射於高山流水、虫鱼鸟兽,在上节提到的《浪淘沙》中,最后作者写到“弹与征鸿”,就是将对离人的思念,寄与天上的飞雁,让它带到心上人身边。李清照在等待赵明诚回来团聚的时间里,多半是一人在家,看到与明诚有关的物品,总会有莫名的怅然,其作品《菩萨蛮》里,有“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作者的视线,从屋外再到屋内,外有“归鸿声断”,转到室内,又看到“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作者没有明说,但是后者颇有睹物思人的含意,由此可知,作者心中的愁,并不是莫名产生的,而是因为看到了和回忆、往事有关的人事物才兴起的。还有一类是“藉物抒情”,就是把所要表达的感情,藉由吟咏其他的事物,将之包藏在内。《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这首词从表面来看,是一首咏物词,咏的是桂花,上半阙写的正是桂花的神情样貌,下半阙取了梅花和丁香花来衬托桂花的高洁,但是到了最后,词人说出,“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这个桂花虽然好,但是阵阵的桂花花却引起了词人心中的乡愁,全诗从咏花到了思乡,作者将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藉著桂花香气给抒发了出来。另有一首《添字采桑子》,也是在写睹物思人的情景,主旨是在写作者看见了种在庭院的芭蕉树,想起了当年种植芭蕉树的人,描写芭蕉树的叶子或舒展或卷曲,好像作者心中的深情,晚间雨打芭蕉,声声敲打著作者的心,使得作者无法入睡,只得起身听那雨打声。芭蕉本身是没有感情的,词人却把自己的情感,围绕著芭蕉而发,赋予了芭蕉不同的感觉,看似叙事,实为抒情,在写作题材上,又比其他人活泼生动了些。

  第五节 铸语生造 隽永含蓄

  清陈廷在《白雨斋词话》中曾说:“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从淮海、大晟来,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李清照善用平淡的文字,创造出不凡的语句,在《词论》中,她力主文应“故实”、“典重”,讲究“富贵态”,但是在她的作品中,用典处并不多见,大部份皆是以平实的文字,口语化、浅白的描写,取材都是从日常生活,如《点绛唇》里“见客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少女见人来又羞又惊,来不及穿鞋,便匆匆回避的样子,生动活泼,又不失文学性,浅显易懂,就是到了现在,还是一看就懂,文字通俗可说是李清照的一大特色。

  李清照在语句上受到的评价也很高,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人比黄花瘦”、“绿肥红瘦”,这些句子,到现在都还是众所周知,其实细观“漱玉词”,不难发现有很多句字,是李清照吸收了前人的精华,转化出来的,如《一剪梅》中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由范希文的《御街行》而来,《御街行》里有那么两句“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李清照从此文得到了灵感,加以咀嚼之后,写下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王渔洋在《花草蒙》里说:“易安亦从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语脱胎,特更工耳。”由此就可知道,李清照为文吸取前人的精华,不仅青出於蓝,甚至掩盖原作,现代人只道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却不晓得范希文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难怪王渔洋要称赞李清照了。

  李清照在用字遣词上,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她的叠字,她最著名的《声声慢》,一开始便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徐虹亭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李清照的叠字好在它们最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寻寻觅觅”是形容作者茫然的心情,“冷冷清清”是作者寻觅的结果,而“凄凄惨惨”是“冷冷清清”的心情,“戚戚”是因“凄凄惨惨”而生的痛苦心情。一句扣著一句,一字扣著一字,用的恰到好处,全首最后还有一句“点点滴滴”也是精妙之句,因为这些痛苦愁绪都“点点滴滴”的在作者的心上,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金粟词话),可说是千古绝唱。

  总结李清照的艺术成就极高,后世视她为“婉约派”的正宗,为文受到柳永、秦观、周邦彦等人的影响,却有较大的突破,“她的词能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语浅意浓而跌多姿;意境优美而思想深刻;形象鲜明而感情真;语言既明白如话,较少粉饰,又流转如珠,富有音韵美,口语俚话的运用尤为得体,突显出白描艺术的特色,把传统的婉约词发展到了后人“难乎为继”的高峰。”(16)从上面的叙述,我们不难了解李清照在词坛上的地位,她在词的创作上,有承继,有创新,她能把抽象的情感给形象化,利用外景来衬托内心,又不流於矫情,写作平实,善於白描,她的成就不仅在宋代大放光芒,也为后世词坛开创了新页。

【李清照闺情词的艺术表现手法】相关文章: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06-22

《闺情》的唐诗鉴赏11-12

一剪梅李清照表现手法11-01

《浣溪沙·闺情》原文、翻译10-31

《闺情》李端的唐诗鉴赏10-30

《短歌行》艺术表现手法10-14

浣溪沙·闺情赏析(5篇)09-19

浣溪沙·闺情赏析5篇09-19

李清照的词风11-19

李清照的词集锦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