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教案

时间:2020-11-09 10:03:08 李清照 我要投稿

李清照如梦令教案

  引导语: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下面是她的如梦令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李清照如梦令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情景再现,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揣摩作者情感。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品读字词,想象词所展示的画面,领悟词的感情,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想象词所展示的画面,领悟词作描写的意境。

  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展开想象,绘出文字的画面,倾听文豪孤声音,品尝文字的味道,并初步学会对诗词的品读、吟诵。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在平时的经典诵读活动中,同学们积累了大量的词,谁能起来背一首给大家听听?

  2、你能说出词有哪些特点吗?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1)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2)词讲究押韵,有时也有对偶,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3)词都有词牌,可以配乐歌唱,如:卜算子,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3、欣赏歌曲《月满西楼》。在宋代,有一位女词人,她的成就居婉约派之首,她就是李清照。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李清照的——《如梦令》(屏显整首词)(板书:如梦令)

  【设计意图:由背诵诗词导入,温故知新,并在对比中了解词的特点。再辅以优美的音乐,能使学生更快地入情入境。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初读感知,学会概括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词,看谁能很快地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指读后,问:你觉得读好这首词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指导朗读。

  要把一首词读好并不难,如果你能把握住词的节奏,读起来就更有韵味了。大多数情况下,一句诗词的中间一般有两处停顿,比如:常记/溪亭/日暮。

  3、生默读词句,结合注释说说词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读,达到熟读的目的。这样可以调动己有的阅读经验,让学生理解词的大意。】

  三、赏图析词,探究感悟

  (一)概括画面

  我们就随词人一起去郊游,请你再读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学生反馈,老师总结后板书:

  (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一滩鸥鹭)

  一首词就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地欣赏这三幅画。

  (二)探究画面

  画面:溪亭日暮

  1、看到“溪亭日暮”,你脑海中浮出怎样的画面?

  引导想象后回答。

  指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2、你看到的画面中还有什么?你见到过这么美的景色吗?谁能描绘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后趁势引导再读这两句,加深体会。

  3、(播放音乐)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想象这幅优美的画面:

  黄昏时分,太阳慢慢地从西边落下去了远山、近水,亭子、树木,都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和幽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4、面对如此美丽的画面,请你从这两句中选一个字概括词人此时的心情。你打算选哪个字?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预设1:“醉”。既是酒醉,也是陶醉。体现心情愉快。

  预设2:“记”。因为愉快,所以常记。

  5、紧抓“醉” 李清照仅仅沉醉于酒吗?还有什么也醉人呢?(美丽的景色、快乐美好的心情)

  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醉意再读这句词。(指读,评价。)

  让我们一起来品味那份浓浓的醉意吧!(齐读)

  6、继续交流。相机引入其他的古诗句(《暮江吟》)。

  画面:藕花深处

  过渡:因为词人“沉醉不知归路”,所以——(引读)“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1、引导概括:如果让你选一个字概括这幅画面,你会选哪个字?能说出为什么吗?

  预设1:“误”。因为喝醉了,被景色陶了,加上天晚,所以迷路,侧面写出心情愉快。

  预设2:“兴”,兴致。兴尽:兴致得到满足,兴犹未尽的意思。

  2、引导想象:你认为他们可能会尽兴地做哪些事情呢?

  3、指导朗读:此时词人心情怎样?读出愉快、恋恋不舍的心情。

  4、想象“藕花深处”的美景:

  a.就在词人“兴尽晚回舟”时,却误入“藕花深处”。这是一片怎样的美景?谁给大家描绘一下?

  b.你能用诗句来描绘吗?(如《小池》、《江南》、《荷花》、《王冕学画》、《虹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荷花的名句。)

  5、黄昏时分误入藕花深处,满池的荷花朦朦胧胧,清香四溢。红花绿叶,色彩缤纷,幽静神秘,多美呀!引导学生美读“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再次感受画面的意境。

  画面:一滩鸥鹭

  过渡:当“我”从沉醉中醒来,猛然间发现迷路了,于是——(引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你能用学习刚才两幅画面的方法自学这幅画面吗?

  学生自学后反馈。

  1、引导概括:如果让你选一个字概括这两句,会用哪个字?为什么?

  预设1: “争” 1、心情急切;2、不知怎么办。

  预设2:“惊” 1、鸥鹭惊飞;2、惊喜之情。

  2、读读这一句,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我听到了鸥鹭的声音。我听到了划浆的声音。我听到了诗人的笑声。我听到了争吵的声音。)

  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鸥鹭飞起来了。场面多壮观啊!)

  3、指导朗读:你们听(音乐起,老师讲解)。那是大自然的奇观啊,是一瞬间的奇观。这真是美丽的意外啊。(齐读“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