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叠字”谈李清照词的语言创新

时间:2022-06-23 08:11:26 李清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叠字”谈李清照词的语言创新

  摘要:牵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享有盛誉的女词人,她的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她在强调词的协律,崇尚典雅情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己的词作语言风格独树一帜,在叠字用法上,她突破传统格律诗词的束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和极高的造诣,创造出了以自然率真为主要特色的文学语言,她广泛吸收民间及前人的叠字使用优点,使她的抒情词达到很高的境界,

从“叠字”谈李清照词的语言创新

  关键词:李清照;语言创新:叠字特征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享有盛誉的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对宋词的历史有着杰出的贡献。她在强调词的协律,崇尚典雅情致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使自己的词作独树一帜。在叠字叠句的用法上,她突破传统格律诗词的束缚,广泛吸收民间及前人的叠字使用优点,使她的抒情词达到很高的境界。

  李清照的《声声慢》,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欣赏,特别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句,大胆联用七对叠字。尤使词人们和词评家们赞叹不止,称它“创意出奇”(《鹤林玉露》),“用字奇横”(《词律》),“句法奇创”(《词微》)。当然也有少数人持异议,理由是“不过奇笔耳,并非高调”(《自西斋词话》)。甚至有人持相反的意见,认为“此词颇带气,而昔人极口称之,殊不可解”(《词林纪事》)。过去曾有人认为在词里动用叠字是李清照的创举,这种评价也是不妥贴的。

  “叠字”又叫重文,从商周铜器铭文“子子孙孙永宝用”开始,在各种文体中都使用过叠字(孙正刚《词学新探》)。比较而言,在韵文里运用得更多些。艺术感染力也更强烈一些。《诗经》、《古诗十九首》里叠字运用不乏其例,而在唐诗里可谓司空见惯。如自居易的“新诗三十轴,轴轴金石声”。甚至有的诗人不惮其厌连用叠字,比如韩愈的《南山》诗:“延延离又属,夫夫叛不遵,喝喝鱼闯萍,落落月径宿,间阎树墙垣,驾车厩。参参削剑戟,焕焕玉绣。敷敷花披闽屋摧雷,悠悠舒而安。兀兀狂以,超超出犹奔,蠢蠢骇不。”

  叠字的运用,并不是李清照的独创。然而她也不是照猫画虎,或生吞活剥,而是在前人的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些叠字运用巧妙而又贴切,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正如前人徐虹亭所言“首旬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在运用叠字方面,李清照之所以独占头,是因为她的词作《声声慢》,这首词的开头连用了七对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用得大胆而成功,是宋词中绝无仅有的。其大胆之处在于:《声声慢》有平仄二体,她用的是仄体,而且在词的开头,连用十个难发的齿音:“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多的齿音连用,是前人所没有的。由于这些叠字和思想内容的表达有机地揉和在一起,显得独具匠心。这十四个叠字包含了三层意思,而这三层意思浑然成为一体:“寻寻觅觅”写人的动作、神态,表达作者的心理感受,作者内心孤寂而空虚,想要寻觅她过去美好生活,结果是什么也寻找不到,这就更加深了她的沉寂索寞之感;“冷冷清清”则写环境的悲凉,这样的心情又恰逢乍暖还寒的季节,自然倍感清冷:“凄凄惨惨戚戚”,进一步书写内心感受,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廖廖十四个叠字竞融铸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正是人们推崇李清照叠字运用的原因所在。

  李清照叠字运用恰到好处,而不在多。在元杂剧中,用叠字句最多的《货郎担》第三折:“我则见黯黯惨惨天涯云布,万万点点潇湘夜西。正值得窄窄狭狭沟沟堑堑路崎黑黑暗暗彤云布,赤溜赤溜潇潇洒洒断断续续,出出律律忽忽鲁鲁阴云开处,霍霍闪闪电光星注,正值着捧摔风,淋淋雨,高高下下凹凹答上一水模糊。扑扑湿湿梳林人物,却便似一幅惨惨潇水墨图。”这样的叠字的运用,把一个双叠和两个双叠交错安排,形成音节促嘈杂,渲染出云密天暗,疯狂雨骤之势。但终觉叠字用得过多。我们知道,万绿丛中一点红是美,红遍郊野也是一种美,但前者能够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元人乔梦符的《天净沙》小令:“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这样的叠字毫无真情实感可言,纯粹是一种文字堆砌的游戏,都受到人们的讽刺;清代一位女词人双卿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叠字词:“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遥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全词总共九十五字的词篇,叠子多达五十八个,有名词叠、动词叠、形容词叠、代词叠,叠法灵活多变,毫无堆砌板滞的感觉,的确是全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全新创造。认真探究起来,这首词运用叠字虽然报精到,在叠字的数量和用法的灵活上甚至超过了李清照的《声声慢》,但从总体上来说,却仍不及李词其调十四个叠字凝练、含蓄,所包蕴的情感内容也不及李词丰富和深刻。由此我们认识到,艺术创作中技巧诚然是重要的,倘若它不能完美地为内容服务。技巧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光彩。李清照《声声慢》词起调十四个叠字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成功的经验主要也就在于能真切而深刻地表达了女词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细腻而丰富的心曲。

  李清照的词敢于创新,不仅在叠字运用方面具有美感,而且在叠句和偶句运用上也独见功力。叠句如“甚霎儿晴,要儿雨,霎儿风”(《行香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声调和美,节奏强烈,琅琅上口,从而使感情随声调的起伏变化而升华。对偶句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人悄悄,月依依”(《诉衷情》)等,都是极佳的对偶句,平仄协调,属对工整,圆润如珠,优美和谐。

  李清照还非常擅于向前人、向民间文艺学习,常有口语熔炼其中。众所周知,词本来是民间的艺术,可是后来被士大夫垄断,与人民群众脱离了,因而也逐渐消蚀了它的生气,词作搬用典故蔚然成风。但李清照独具慧眼,没有随波运流,注意从民间语言中汲取养料。她的的《声声慢》就是一例,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的“将息”就并非文人们的书面语言,大约为庸宋时的方言(《李清照集校注》)。再如,“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红肥瘦”(《如梦令》)这几句语言简单朴素,却十分写实,表现了女主人与侍女的一段间断应答,“却”字生动地表现了李清照对侍女漫不经心的回答的失望与质疑。

  经过上文对李清照词作的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李清照敢于创新,在叠字、叠句和偶句运用上独见功力;李清照善于从民间语言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口语。李清照以高超的语言运用技能,赢得了当时的文人与之后人的赞不绝口。李清照的词在具有很高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从“叠字”谈李清照词的语言创新】相关文章:

李清照的词精选11-10

李清照的醉酒词11-23

李清照的词全集05-22

李清照的爱情词04-18

李清照词全集01-08

李清照词风的变化04-02

李清照词的艺术特点08-22

李清照关于花的词10-24

李清照描写爱情的词08-02

浅谈李清照的词风格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