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李贺诗鉴赏

时间:2023-03-13 16:21:53 偲颖 李贺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巫山高》李贺诗鉴赏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巫山高》李贺诗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巫山高》李贺诗鉴赏

  原文

  巫山高

  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

  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颸然,

  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

  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

  椒花坠红湿云间。

  鉴赏1

  《巫山高》为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古辞已佚,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十七里的歌辞,以南朝虞羲、王融等所作为最早。内容不外描述山色兼及楚怀王梦与神女邂逅情事。后者出自宋玉的《高唐赋》:“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邱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世诗文以此为题材者甚多,《巫山高》是其中之一。

  李贺的这篇后出,内容并太大的突破,但伤逝的色彩浓郁,以致有人猜测它别有所指。明人姚佺解题曰:

  “齐·王融‘想象巫山高',梁·范云’巫山高不极‘,杂以阳台神女之事,无复山高水深,思归泣下之意。

  然自贺作此,有所主,盖为明皇幸蜀之后,而凭之也。”他的这种看法似乎不是直接从这首诗里萌生的,而是由李商隐的《过楚宫》和《有感》两首绝句引发的联想、推测。他认为此诗寓意在玉溪生所本,曰:“今指寻梦为玉茗(疑为”溪“之误)所造,不知乃本于此。又所寻者梦也。李商隐诗颇得谲讽之趣。’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又云:' 非关宋玉有微词,自是襄王觉梦迟。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时君之疯于此亦可醒矣。”“时君”指的是唐明皇,则“瑶姬”为杨玉环无疑。姑存此说,以备读者评断。

  开篇写山:“碧丛丛,高插天”,只六个字就把巫山的特有风貌勾勒出来。巫山在今四川与湖北两省交界处,长江穿行其中,雾露时沾,树木茂盛,远远望去,莽莽苍苍,这种景象被诗人用一人“碧”字准确地概括了。巫山有十二峰,高度从海拔一千公尺到一千五百公尺不等,其中以神女峰最为奇秀。“丛丛”写出它的峰峦众多。诸峰本来就很高峻,一般人对巫山的印象又是从江上舟中获得,仰视的角度靠近山脚,所以有高插云天之感。清人王琦注云:“ 首句一作‘巫山丛碧高插天'.”今本《乐府诗集》的注者认为它比“碧丛丛,高插天”胜,其实不然。因为:

  一、题到《巫山高》,句首的“巫山”二字可省,否则累赘;

  二、“丛碧”不及“碧丛丛”,后者运用叠字,加强语调,突出巫山峰峦之多,不只挺拔,而且秀丽,而前者与“巫山”、“高插天”连读,就觉疲弱,没有精神。

  次句前半写水。翻滚着巨澜的长江从山脚下流过,这样,山的风貌便整个儿显示出来。后半融进神女的传说:在奔腾不已的江水之上,在碧丛丛的山峦之间,飘浮着缕缕烟云,仿佛是神女的踪迹。“神曳烟”可视为《高唐赋》中“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翻新。

  此处正面写巫山神女。紧接着凭借想象,描写楚王萌生旧情,从而魂游巫山:“楚魂寻梦风颸然。”那吹动烟云的风,想来是楚王的幽灵,在追求神女,希望重温旧梦。某些注家认为此句别有深意,大抵在“寻梦”二字上做文章,试图证明它用的是以古喻今的手法,所谓隐射唐明皇的论点,这样作出的结论,并无多少依据。从诗歌本身看,不过驰骋想象,抒发怀古幽情而已。“晓风飞雨生苔钱”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由想象的境界引入现实的土壤。那“颸然”的凉风以及随之飘洒的云雨,留下的不只是那玫瑰色的高唐梦,还有斑斑驳驳的苔钱(圆形苔藓),它们散布在岩石上,仿佛告诉人们,梦境已经破灭,剩下的唯有悲凉的氛围和伤逝的情感。

  诗的后四句竭力浓化这种氛围和情绪:瑶姬(即神女)早就离去,那座供奉她的古祠空荡荡的,耸入云天,与寒冷的月里蟾宫相邻,愈显凄楚。山中可以闻见的还有藏身于丁香树和筇竹(一种“中实而高节”的竹子,古时用作手杖)之间悲啼不已的老猿,和带着露水不时坠落的红色椒果。总之,神去祠空,一片冷寂。欲寻旧梦,不过徒增惆怅而已。看来其中可能蕴涵着诗人一段生活和感情的经历。他缅怀往事,情不自禁,于是借题发挥,用高唐梦的破灭,寄托自己伤逝的情意。朱自清先生谈到李贺喜欢选用吴楚人事或景物为诗歌题材的原因时说:“寻李贺不能忘楚,或为餬口之方,或为兄弟之好;然似尚有不止此者。

  意贺入京之先,尝往依其十四兄,故得饱领江南风色也。其《七夕》诗末云:’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注家多不明其何以忽及苏小小,颇疑其不伦;明此当可释然。”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妓,此当指诗人之所爱。诗人另有《苏小小墓》诗,或亦有相关之意。不论这样那样的推测是否得当,李贺有类似高唐聚散的经历当属无疑。

  揣摩其艺术特色,有三点:

  一、着力于揭示矛盾,求变求新。作者的这种艺术追求突出地表现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例如开头三句,使山与水相比照:峰峦高耸,岿然不动;江水绵延,翻滚不已。一者静,一者动;一者高,一者远;一者秀丽,一者混沌。于对比中生发出气势来,显得雄高远,开阖动荡。

  二、重音叠字用得巧妙,丰富了语言的内涵。如开头的“碧丛丛”,中间的“瑶姬一去一千年”,两个“一”字,一虚一实,似乎彼此不相干,其实联系紧密,具有非凡的表现力。“一去”有“去不复返”的意思,而“一千年”则暗示逝者的无情和时间的无情。多情的“楚王”望眼欲穿,却始终不见神女的身影,这就有效地浓化了诗歌的悲剧气氛。

  三、出奇制胜,用暖色调表现悲凉的景况,很成功。末句“椒花坠红湿云间”,红不仅是暖色,且多用以渲染喜庆场面,这里把它和动词“坠”字、形容词“湿”字相缀连,惨红的颜色和凋残的态势令人触目伤怀,就象堕楼的绿珠引起后人广泛的同情、惋惜和哀伤那样,所有美好的、充满生命力的事物被毁弃,更加剧人们的伤感心情。

  鉴赏2

  自宋玉挥墨写下瑰丽的《高唐赋》与《神女赋》之后,以巫山神女为话题的诗词多不胜数。后人似乎都喜欢在“阳台云雨”这一事上做文章,以至于不管究竟有没有“阳台云雨”这回事,神女与楚王的一夜风流都被坐实了。

  说到巫山,自是不能忽略宋玉《高唐赋》中最经典的一段:

  昔者楚怀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因神女说自己是朝云暮雨所化(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楚襄王为了纪念和神女的梦中相会,便在巫山为她立了一座庙,名为朝云。千年之后,唐朝才女薛涛按照她眼中的巫山,写了《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

  朝朝暮暮阳台下,雨雨云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薛涛最有名的莫过于《十离诗》,相比之下《谒巫山庙》名气就小多了,但我偏偏爱煞了这一首。大概是因为“一路烟霞草木香”这句,我总能从中嗅到《楚辞》的味道,屈原的诗中不是总出现各种各样的香草么,薜荔、杜若、木兰、江蓠、白芷……光是想想就觉得有香气萦绕。“朝朝暮暮阳台下,云云雨雨楚国亡”则是化用了神女离去前所说的“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一句,也不知彼时的巫山,是否留有楚王当年的残梦。

  《巫山高》本是乐府诗题,不少诗人以此为题留下过佳作,如卢照邻、王融、李贺,其中我最爱李贺所写的。

  李贺这首《巫山高》延续了他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大概也只有像他这样擅长写神仙写仙境之人,才能真正写出神女赋予巫山的“神”韵。我虽未亲眼见过巫山,但是从诗词和流传下来的故事中大致能想象出巫山是什么样的。她应该和神女瑶姬一样,周遭笼罩着朦胧的云雾,仿佛女子蒙着面纱,有种难以言说的神秘之美。同时她又是清冷孤傲的,恬淡幽静,孤芳自赏。如果把巫山比作美人,我想她一定是位睡美人,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任何词语来形容她。

  要不怎么说李贺是诗鬼呢,看他,用了简简单单六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巫山十二峰全景图:碧丛丛,高插天。巫山的峰峦众多,层峦叠翠,莽莽苍苍,望之尽是满眼的绿。十二峰如擎天之柱,高耸入云,从下往上看,山顶云雾缭绕,让人不禁怀疑,山峰之高是不是已经触及了天宫?

  传说西王母的女儿瑶姬耐不住天宫寂寞,带着她十一个姐妹腾云驾雾,下凡游玩,她们在巫山附近斩杀恶龙,又帮助大禹治理洪水,造福百姓……久而久之,瑶姬厌倦了天宫单调的生活,虽然华丽,但她更喜欢幽静的巫山三峡。和姐妹们商议之后,瑶姬决定留在人间。她们化作十二座山峰立于巫峡两岸,十二峰的名字分别为净坛、集仙、朝云、起云、上升、望霞、松峦、聚鹤、登龙、飞凤、翠屏、圣泉。望霞峰为神女瑶姬所化,所以又被称为神女峰。

  孟郊有诗名为《巫山曲》,正是以巫山十二峰为主来叙述的,其中又融入了神话传说,虚实相结合: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时隔多年,巫山风景依旧,只是没了当年的人和梦。千年的风雨洗礼,带不走的是山中弥漫的草木香气。瑶姬既然是巫山的山神,她应该还留在望霞峰上俯瞰人间吧?神灵拥有不灭的生命,不老,不死。瑶姬还是当年的瑶姬,端庄美丽。当年年轻的楚王却早已化作枯骨,巫山的风吹动着烟云,那是楚王的幽魂。他念念不忘和神女的那段情,即便死后化作鬼魂,也要来此重温旧时梦。

  巫山位于长江水岸,湿气颇重,到了晚上更是有女神所化的暮雨轻洒山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阳光照射不到的石壁上生出了厚厚的一层绿色苔钱。朝云依旧,暮雨还在,独独缺少了神女的影子。梦碎了就是碎了,无论有多割舍不下,也再难找回那段曾经。高唐梦,阳台雨,留下的不过是一句怅然的哀叹,常常回荡在巫山烟雨中,余音未了。

  “晓风飞雨生苔钱”,这句实在是美!诗未读完,音调残留在舌尖尚未远去,仿佛就已经看到巫山石壁上那片苔钱,碧绿碧绿的,在风雨中喃喃低语,诉说着曾经的阳台梦事。寻不到神女的楚王,痴痴回忆着玫瑰色旧梦,在巫山十二峰徘徊不前,甚至忘了去转世投胎。瑶姬一去一千年,此去恐再难相见。供奉神女的庙堂空空如也,莫说是神女的影子,连她身上的味道也已消失殆尽了,留下的只有四周林子里和着露水坠落的椒果,还有藏身丁香与筇竹间的老猿的啼叫声,一声声哀怨悲悯,徘徊在山间挥散不去,直到天明。

  事已至此,多情的楚王不得不相信,神女已经不在了,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过去的始终是过去了,纵使他放不下,神女也未必会记得。他心中空荡荡的,就跟山间猿猴的啼叫声一样,悲悯不已。

  留在高唐的梦,牵动着巫山四周的云雾,朦朦胧胧,起起伏伏,在风中晃曳,终和夜间暮雨一起,轰然洒落山间。崖壁上苔钱丛生,如斑驳记忆,清晰却又模糊的曾经。旧梦易寻,物是人却非,所有的一切随着那玫瑰色的梦一起,以怅然终结。

【《巫山高》李贺诗鉴赏】相关文章:

《巫山高》李贺唐诗鉴赏11-20

关于《巫山高》李贺唐诗鉴赏10-30

李贺《马诗》鉴赏11-05

巫山高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3-14

李贺的《马诗》古诗鉴赏03-23

关于李贺诗鉴赏的内容10-06

《巫山高》李贺08-26

李贺诗过华清宫鉴赏09-22

李贺的诗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