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才李白为何仕途上终生落魄无为?

时间:2022-05-22 16:19:09 李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千古奇才李白为何仕途上终生落魄无为?

  【李白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千古奇才李白为何仕途上终生落魄无为?

  李白乃是我国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大诗人。李白身上的最大特色是什么?历代评家以“奇”称之。即是说,从李白的出生、学养,到他“想落天外”的诗文,以及他的立身处世看,皆在当时非同凡响,震今烁古而寓奇,故唯有美誉为“谪仙”之人!然而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李白虽然诗雄天下,也心高气傲,却一生落魄而郁郁不得志。笔者细览李白的生平事迹,好奇地发现他曾经给当世社会留下了三大问号,但均没有得到对他以满意的解答。令人感叹的是,这位“奇人”所提出的大问号,均以其失算而告终。

  李白出川之时,正值他风华正茂的24岁。按照他的自述,出川漫游之目的,是为了谋求发展,实现远大抱负。“以为士生桑孤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引自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出川后的这段时期,也是遍交诗友,广结各地官吏。其目的,也在能进入仕途,实现他得以“指点江山”的青云之志。

  然而事与愿违。步入34岁而立之年的李白,除了诗名在外,他也仍属“白衣”之身,并无任何的功业可言。关于这一点,或许李白自己也没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以李白诗文显露出的才华,是自以为完全能够高登于“庙堂”之上的。在李白写的《上安州李长史书》中,自称是“览千载,观百家”,可见他确实不同凡响。接着,李白又向接任李长史之位的裴长史捎去一封长信。李白在此信里,也是大肆抒发个人抱负,并以一地方官员(郡督马公)赞誉过他的口吻,着重介绍自己与众不同的才华。“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引自《上安州李长史书》)!

  不过无论是李长史、裴长史,还是马公等,均没有实际给予李白施展其才华的半角舞台。故当李白又西去京都长安,历时两年而“求仕”未果后,不得已回返于楚地。在路过襄阳时,李白听闻襄阳刺史韩朝宗素以喜爱才子而著称,并且还是位“伯乐”式的大人物,便登门拜访,留下了他“毛遂自荐”式的名篇——《与韩荆州书》。在这篇“自荐信”中,李白除了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之语,对韩朝宗加以赞扬外,其余的丝毫未改他自负其才的傲气,完全认定他李白不能被官家所赏识,而得进入仕途一展宏图,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为此,李白通过诘问韩朝宗,也即向唐朝社会发出了他的第一个问号:“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这句话意译成白话文约是,“您身为大都督长史兼襄阳刺史的韩大官员,为何要吝惜您侯门阶前的一尺之地,不让我李白扬眉吐气、而一展于青云之上呢”?在李白心中,凭借一己的杰出才华,是完全有资格“荣登”于仕途的。他也应该问问这些个负有“举贤”之责的君侯们,“你们有何理由,接二连三地不给我实现梦想的机会呢?难道你们真的是眼浊不识我‘千里马’吗”?

  然而,韩大人对此事束之高阁、存而不论,并没有给予李白显山露水的机会。李白失算了!究其原因,或于李白自尊与自傲的威气,把韩朝宗给惊骇住了。虽然李白以不卑不亢的口气,介绍自己的出众才华,从他的心理情节上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韩大人看来,就是某种“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之论了。比如李白在信中说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再比如他要求韩朝宗,“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这样的话语,如在今天的我们读起来,必当拍手称快。但是以当年的韩大人读后,将甚感不爽,必以“狂妄”论之!

  另外,李白在信中言及,“则三千宾中有毛遂焉,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这是将韩朝宗比喻成战国时的四公子之一——平原君赵胜,把李白自己喻为其宾客毛遂。当年,在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之时,毛遂以自荐方式随同平原君,前往楚国求援,游说其合纵抗秦。是毛遂用武力(仗剑)迫使楚王签订了合约,因此平原君后来把他尊为上宾。李白借此典故喻比,想做毛遂在韩大人家里“脱颖而出”。这样的比喻,就大不恰当了。韩朝宗怎么胆敢被人称作是盛唐的“平原君”呢?或许韩朝宗心爱李白之才,但也不敢把这个“口气大如天”的年青人推荐给朝廷的。因为怕给自己留个“愚贤不辨”罪名,故而唯有对李白待之以“冷处理”了。

  当安禄山于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时年李白55岁)起兵反叛,短短的三个月后,就攻克了潼关。唐玄宗逃避进蜀,并于第二年七月,昭令“诸王分镇”以平叛。李白携宗夫人本在庐山隐居避难的。却不料永王璘派其帐下谋士韦子春等人,几次上山盛邀李白,请他加入到永王璘的幕下。到永王璘欲割据江南为王而兵败,李白也在仓惶逃回浔阳(今九江市)时遭捕入狱。

  时任宰相之职并兼江淮宣慰使的崔涣,与御使中丞宋若思二人,均是李白的好友。在他们的全力救助下,李白得以获释出狱,还受邀加入到宋府幕中。此时李白虽早过耳顺之年,但仍宝刀不老,雄心勃勃。他开始幸庆着“欣逢两明主”(指玄宗与肃宗两帝);他自认凭一己才能是应可大用于当世的!身为御使中丞的宋若思,其父亲与李白是早年的好友(见李白诗《江夏别宋之悌》),故而对李白的遭遇非常之同情,也相当支持他的“出仕为官”之请。

  为此,宋若思让李白写了一份呈递给唐肃宗的表文,主旨在举荐李白到朝廷“拜一京官”。李白便以宋若思的口气,写就了这份传世千载的《为宋中丞自荐表》。这份表文,既称赞李白“怀经济之策,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但也抱撼李白竟未能在朝上谋得过正式的官职,使“四海称屈”。故而李白在表文里引经据典:“传曰:举逸人而天下归心”。这是上升到了“人才兴国”的高度!所以,得礼聘名士李白于御前,“以光朝列,则四海豪俊,引领知归”。

  千古奇才李白为何仕途上终生落魄无为?

  李白也在此向当朝提出了他的第二个大问号:“岂使此人名扬宇宙而枯槁当年?”可见李白深信自己是“才堪大用”的。然而他又一次失算了!等来的结果,是对李白平生中的最大打击。唐肃宗将李白再次捕进大狱里,并作出了非常严厉的惩处——“流放夜郎”。新进“帝位”的唐肃宗,竟对李白给出如此的回答,其原因何在?这当是肃宗帝,以李白随从永王璘的前后言行中,得出了他乃是叛逆者的结论,必不能轻饶之,故将李白当作“罪犯”而惩办了。在此列举几个相关的重要细节以解释。

  其一,在当永王璘受命于“诸王分镇”后,因其势力强大而导致称王称霸的野心勃勃。永王璘急于想网络属地名士们,以借其影响力争取更多民心的支持。然而诸如萧颖士、孔巢父等,均不应召而走避之;唯有“奇士”李白欣然从征。应许是报国的一片诚心,才推动李白下山去,“为君笑谈静胡沙”的。但当到永王璘“独立野心”彰显,既违背于先王玄宗的初命,又不听“新帝”肃宗的昭令而擅自行动时,李白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存在的政治风险,已经相当地严重了。是他还没有得到相关的朝政方面的消息吗?还是他的政治嗅觉太不够灵敏呢?虽然许多同情于李白的史家们,倾向于“皆而有之”。但依笔者看来,事实上并非如此。其有李白所写的《永王东巡歌》组诗为证!该组诗的第五首写道: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该诗中的“二帝”,一指唐玄宗(时在蜀地);一指唐肃宗(时在灵武)。所谓的“不救河南地”,是说安禄山占据了洛阳;而所谓“贤王”当是指的永王璘。这无疑表明,李白是清楚太子李亨已遵其父皇之命,在灵武宣布即帝位了(亦即唐肃宗)。

  其二,在当永王璘率众离开自己的属地——江南西路,向另一分镇的王储——盛王琦的属地,江南东路进军之时,这已经表明:永王璘欲割据江东的野心成真了。史称其“如东晋故事”。另有重要之处是,唐肃宗在李白好友高适的参谋下,已经觉察到永王璘的割据野心,故而昭令他立即返蜀,以行“觐见”先皇(玄宗)之务。或许,这些属于皇室自家高度机密的事情,李白并不清楚。但在《永王东巡歌》组诗的第九首里,李白却说道: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这是将永王璘比附成了“天子”之行。其诗中,“祖龙”是指秦始皇;而“文皇”即是指的唐太宗。由此可见,唐肃宗怎么会轻放李白呢?又怎会给李白“拜一京官”呢?因为此时,永王璘正发兵攻打不肯归服的扬州府;而授命为御史大夫,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的高适其人,正在安陆府中与韦陟、来镇的另外两军共同誓师,并结盟讨伐永王璘“逆贼”哩!(参见《旧唐书》)

  其三,在当高适所率的军队,开始围剿永王璘于润州至金陵一带时,永王璘的一些属下将领们均表示要“倒戈”,归顺于肃宗帝。而李白却在《南奔书怀》诗里,表现出对这些“倒戈”将领的不满。如他诗里言及的“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之语。

  其四,在李白为宋若思写《为宋中丞自荐表》时,也写了一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该表中言及,“臣伏见金陵旧都,地称天险。龙盘虎踞,开扃自然”;“伏惟陛下因万人之荡析,乘六合之诪张,去扶风万有一危之近邦,就金陵太山比安之成策。苟利于物,断在宸衷”。这些话合成一句,就是请唐肃宗迁都于金陵(今南京)!这里表明了李白在政治眼光与策略方面,是极不成熟的。

  因为,当时肃宗荣登帝位于灵武,正在号令举国之将臣们团结一心,全力抗击安禄山之叛军哩。此时如果唐肃宗不谈收复京都长安,轻易地决定于迁都金陵,这就不是统一唐王朝天下之想了,而是给人们发出欲“划江而治”,“如东晋故事”的错误信号了!凭此来看,李白做一名大诗人是恰到好处的,若如从政实在是“剑走偏锋”了!

  当李白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回到江南后,虽然他还是“雄心未减当年”,但毕竟步入风烛残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在李白寄居于当涂县令(今安徽省当涂县)、他族叔李阳冰的日子里,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据唐人李华所作的《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并序》言,李白“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在今存的《李太白全集》里,其题为《临路歌》。歌言:

  大鹏飞兮振八裔(即八方),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指孔子)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在年青时所作的《大鹏赋》中,是以大鹏鸟自喻的。而今,大鹏鸟正于半空中折翼将坠落了!据传春秋之时,有人猎获一头麒麟,皆不识是神兽,唯有孔子见后,流泪而涕。李白借此典故,自称为麒麟,向当时社会发出了他的第三个大问号:“圣贤孔子他不在人世了啊,有谁来为这只麒麟痛惜而流泪呢?”

  为李百全集作注的清人王琦,认为这是李白在“喻己之不遇于时,而无人为之隐惜”。身为“谪仙”的李白,是“一生傲岸苦不谐”的。因为他天性的豪放不羁,心如赤子;而又行高于众,不拘小节。所以,他便道出这安慰式的沉痛之语:“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故当李白因“遭罪”下狱,步入“千夫所指”的困苦之境时,作为“旁观者清”的杜甫,不得不言道:“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

  然而,这位天才诗人或许再一次地失算了!自唐以来,有无数的人为李白而震撼!为之鸣不平,为之悲而出涕!唐人李华,在为李白撰写的墓志铭上哭诉道:

  立德为圣,立言为贤。嗟君之道,奇于人而侔于天,哀哉!

  刘全白亦在李白碑记中写道:

  全白幼则以诗为君所知,及此投吊,荒坟将毁,追想音容,悲不能止。

  唐人白居易的《李白墓》诗云: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宋人许彬在《经李翰林庐山屏风叠所居》诗言:

  放逐非多罪,江湖偶不回。

  深居应有为,济代岂无才!

  叠巘晴舒障,寒川暗动雷。

  谁能续高兴?醉死一千杯。

  明人方孝儒有《吊李白》云:

  君不见唐朝李白特达士,其人虽亡神不死。

  声名流落天地间,千载高风有谁似?

  李白是千古的奇才,但在当世却不能有所大用,这是他抱撼于终生的一桩心病。究其根源,当在于李白学养旁杂,怀古情节相当严重;并以战国策士及张良、诸葛亮等为仿效。然而这些个奇士良臣,是大用于乱世之中的。诚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若如泥古不变,固执己见,就会堕入“不合时宜”的困境之中了。

  在唐人刘长卿写的诗里,有其中一句是很值得玩味的。他写道:“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故而,笔者非常感慨“诗穷而后工”的这句古语。李白对当时社会所寄予厚望的失算,继而迸发出他一生的幽愤(除很少时间外),使之诗文大放异彩,独步于天下;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风景线,我们享之不尽的奇香了!

【千古奇才李白为何仕途上终生落魄无为?】相关文章:

李白为何心系长安01-02

李白的千古名句大全06-14

为何杨贵妃不喜欢李白07-13

李白诗词的千古名句07-25

李白的千古佳句(精选170句)07-24

诗仙李白为何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07-20

李白终生不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是什么07-19

李白千古名篇送别诗《赠汪伦》原文赏析11-09

失魂落魄的句子09-29

有关形容失意落魄的诗句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