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谈吃》读后感

时间:2022-06-08 10:57:45 梁实秋 我要投稿

《梁实秋谈吃》读后感

  “牙尖咬破温润的鹌鹑蛋之后5秒钟,我就已经拜倒在佛跳墙的石榴裙下了。煞是奇怪:只是白煮蛋而已,到了佛跳墙这,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我根本无从琢磨这三十多味料是如何调和的。最奢侈最高档的材料不难入手,相生相克的火候不难掌握,但是,拿这三十几种味道杂耍,调和出“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综合美味来,要没有美食一级方程式,是无法理解无从想象的。小小的鹌鹑蛋,从外到内、由表及里,一直到蛋黄最后融化,一层一层美味的细腻变化,既层次清晰又过渡自然,既有不同的突出点又有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就好比百老汇的音乐剧,每一幕都各有特色,主题又能持续升华”。看完之后,我迷糊了一会,说实话,打死我都不能相信我等平常人不甚发达的味蕾能在短短的一刹那间体会如此复杂的三十几种味道,除非是天上专司美食的神仙。

《梁实秋谈吃》读后感

  所以,更觉得《梁实秋谈吃》的可爱,这里的美味都是我们可以想象,可以期盼的。虽然带着余香入睡,没有梦到满汉全席,也就不足为奇了。

  《馋》是《梁实秋谈吃》的第一篇,对“馋”有如下描绘,“人之犯馋,是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象是有馋虫虱抓作痒,只好干咽唾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浑身通泰”,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人的确会深深地想念某种食物,尤其在一定情景下。感冒时,我想念老妈热腾腾的米线汤,放很多香菇,很多姜,热热喝完,睡上一觉,不需要在吃药了。春天,我想念家乡的春卷,鲜香脆嫩的笋丝焙烤过,配上肉丝,豆腐干和香菇丝。就算最简单的白米粥,空心菜,有时也变的美味异常。美食其实是超越食物本身的。

  解馋之后呢?“滋味虽好,总不及痴想时想象的好吃”,想象力总是比味蕾丰富和发达,虚无飘渺的想念总比真实的滋味更令人神往。

  高三毕业时到福州马尾亲戚家里尝到的海砺煎,曾是我最想念的美味之一。最新鲜的海砺和上鸡蛋和粉,只需加点盐和葱花,入锅煎的两面微黄,鲜,香,带着一点点大海特有的腥,好吃的不得了,由于在脑子里温习了很多遍,到现在都记忆深刻。后来,在厦门小吃店里买到的海砺煎,已是名不符实了。海砺只点缀其中,很努力的能找到一些,该改名为粉煎了。今年再去厦门时,放下了心中的期盼,光顾同样的地方,发现这里海砺煎还不错,能找到的海砺还是挺好吃的。

  生平最好吃的面条是在西安。从华清池出来时,饥肠辘辘,在路边随便找了家大排挡,要了碗手擀面,面条筋到,有韧性,有弹性,不失顺滑,恰到好处,和上香喷喷的辣油,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这碗面条是不喜面食的我吃得最干净的一次。很清楚地知道,再也不会有这么好吃的面条了,不过,一样有值得记忆的其他美食。

  于是,打开心扉,就能享受更多。“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个季节,逢时按节地享受一番”,多好的事。

  九月了,这个季节是吃栗子的时候,大街小巷都飘着糖炒栗子的香味。栗子有两种,锥栗比板栗好吃多了。比较好的锥栗,壳薄,栗子肉呈微色,软软的,糯而不面,甜而不腻,轻轻一捏,香味扑面而来,闻闻就觉的生活的美好。栗子有很多中吃法,小时候,栗子煮熟后,在铁锅上烘到壳微焦时恰到好处,要比炒栗子好吃。这种做法很讲究火候,过了,容易焦,不到,则面面的,内层的膜也无法剥离,既讨厌也浪费。这样出来的栗子没炒栗子香但比它甜。现在没人这么吃了,商家嫌费事吧。除了这两种吃法,栗子和排骨一起红烧,清炖,都不错,关键是材料要好。板栗就没什么好吃了,粗大粗大的,沙沙面面的,不甜也不香,早被我抛弃了。还有一种小栗子,我们叫毛栗子,只有回家的时候偶尔能看到,毛栗子一般是野生的,由于野生,聚集了自然的精华,所以,个头虽小,但是比大栗子甜的更清彻些,我很喜欢,可惜现在已经很少了。

  九月,蟹来了,石榴也来了......然后,总有不同的期盼,“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多了”,200%的赞同。

【《梁实秋谈吃》读后感】相关文章:

梁实秋《雅舍谈吃》简介08-08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吃》12-03

谈时间梁实秋09-10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馋》04-29

梁实秋散文《谈友谊》09-22

梁实秋的散文《谈友谊》09-15

梁实秋《谈友谊》散文07-06

谈友谊梁实秋阅读答案02-18

梁文茜谈父亲梁实秋06-03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读<烹调原理>》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