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时间:2020-11-05 08:09:41 兰亭集序 我要投稿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时间:20XX年7月19日14:30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课时:一课时(45分钟)

  教学内容与过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王之——东晋琅琊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临人,身高一米八几,丰神俊朗,玉树临风。(板书:王之)

  兰亭——地名,在现在的浙江绍兴。(板书:兰亭)

  兰亭集——诗集名称。(板书:集)

  《兰亭集序》——文章名, 是王之为《兰亭集》作的序。(板书:序)

  1656年前,农历三月初三日,好友,亲朋,一支鼠须笔,一张蚕茧纸,几杯顺水飘来的酒,北方汉子的风骨与才情,与水汽氤的江南水乡珠联璧合,于是成就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五字”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遂成千古绝唱。

  作为王之的家乡人,同学们在朗读、感受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更加心灵相通吧?

  (生笑)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研读3、4两段。在此之前,我想看看大家自读前两段的收获。文章前两段,同学们已经通过自读基本理解了,说说看,都写了些什么?

  生1:前两段主要记述了兰亭集会的一些情况,主要是交代了这些诗的由来。

  师:说得好。那么,你觉得前两段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内心感受呢?

  生1:畅。

  师:“亦足以畅叙幽情”的“畅”,有道理。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我觉得是“乐”。

  师:“信可乐也”的“乐”。同学们赞同哪一个?

  生(齐):乐!

  师:我也赞同“乐”。不过,细看一下“畅”,“舒畅”,是不是也包含“乐”的意思啊?

  生(齐):是。(板书:乐)

  师:那么,我们即将学习的第三段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内心感受呢?带着这个问题,下面,我们来一起诵读课文。

  我这里准备了很好听的一支琵琶曲,来作诵读的背景。(播放课件音乐)

  老师大声读,同学们跟着一同轻声和,来品咂文本韵味,好不好?(师范读)对古诗文的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师:还是之前的问题:第三段中,哪一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内心感受?

  生(齐):“痛”。(板书:痛)

  师:是什么“痛”?下面,分组讨论。

  (生分组研讨)

  生3:作者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还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那些让自己感到很快乐的东西,很快就消失了,这让作者感到很痛苦。也就是“胜景不常,盛筵难再”之痛。

  师:说得太好了!请同学们记下来:“胜景不常,盛筵难再”之痛。

  生4:作者说“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让他感到很痛苦。

  师:怎么理解这句话?(生4摇头)哪位同学为我们解惑?

  生5:生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的安排,最终都要走到尽头,也就是死亡。

  师:很准确。

  师:这一句还有一个关联词语——“况”,“况”是承接前面哪一个关联词的?这两个关联词带起的两句话构成了什么关系?

  生6:“况”是承接前面的“犹”的。这两句话构成了递进关系。“犹”,“尚且”,这是一层“痛”: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况”,“何况”,这是更进一层的“痛”:生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死亡无可避免,我们自己无法控制。(掌声)

  师:大家的掌声是对你的回答的最好评价。

  师:这一段的第二句,有两个“或”字,怎么讲?

  生7:“或”的意思是“有的人”。

  师:“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怎么理解?

  生7:这里说的是两种人的不同人生态度,有的人在室内面对面谈论人生感悟,有的人则是行为放纵不,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师:能吃透课文注解来回答,很好!这两种人的人生态度不同,但是,在此时,在此地,他们的`生命体验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生齐答)痛!

  这种生命体验,我们可以用一个短语来括,那就是——(板书:人生----短)

  生(齐):人生苦短!(板书:苦)

  师:下面,来读一读第三段,体悟王之的人生苦短之“痛”。大家推举一位同学朗读。请读出作者的情感波动,特别要注意重点词语。

  (生8朗读第三段)

  师:“岂不痛哉!”这一句你再读一遍。

  (生8读)

  师:“痛”,此处强调,但音调不宜高亢,应低沉。(师范读)同学们比较一下,再读。(生8读)齐读“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生齐读)

  师:感叹人生无常是汉魏以来文学的主旋律。同学们还能记起一些咏叹人生苦短的名句吗?

  生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生10: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生11: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师:“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词功底对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都是颇为重要的。

  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弥漫了整个魏晋的天空,当是时“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鲁迅)。(投影)曹氏父子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亦何早”(曹丕);“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自顾非金石,咄令人悲”(曹植)。阮籍有“人生若尘露,天道悠悠……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陆机有“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刘有“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陶潜有“悲晨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种思绪,同一种感叹,同一种音调,同一种哀伤。(投影)

  下面,同学们分三组齐读投影上的补充诗文,体会体会千古一痛。

  (生分组齐读)

  师:刚刚我们比较过的,读这些哀伤的文字,音调不宜高亢,语速不妨放慢。第三组刚才读得最为动情,第一组次之。

  师:王之借古人之口提出了死生这个重大的哲理命题,抒发了人生苦短之痛。他对死生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思考呢?

  请一位同学读第四段,同学们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生12朗读第四段)

  师:读得不错,重音、语速都比较准。王之对死生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思考呢?能不能用原文回答?

  生13:王之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师:“固知”(重读)“本来就知道”——语气如何?

  生13:很强烈,很自信。表明王之对死生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很清醒的。

  师:说得好!(板书:清醒)“一死生”“齐彭殇”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14:意思是死和活是一回事,活了800岁的彭祖和短命鬼也没什么区别。

  生15:把生和死、长寿和夭折等同起来,表明当时的人很悲观。

  师:这两位同学理解得很好。“一”本来是数词,“齐”本来是形容词,这里都用作了动词:“把……视作一样”,“把……等同起来”。这表明当时的那些士大夫们思想是悲观的,崇尚的是老庄的虚无主义。

  王之在这里是和那些名士划清了界限的。有不少的评论家就此评价,说王之在这里痛斥了那些名士,批判了他们的思想。你们怎么看?

  生15:我认为王之批判了那些人。

  生16:我也觉得王之对那些名士是斥责的,他和他们的观点是不一样的。

  生17:我觉得把生死问题看得比较淡,是很不错的,王之对那些名士不应该是批判。

  师:“把生死问题看得比较淡”——你谈得很有点深度了。我们知道,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一直在教导我们,要坦然达观地看待生死,死亡并不可怕。

  刚才几位同学讲的都有道理。王之和那些名士对生死问题的看法显然是不一样的,但是,他对他们是不是就是痛斥就是批判呢?

  (同学们意见不一,争论)

  师:大家的争论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王之当时的矛盾。从发给大家的学案上,同乡们应该了解到,王之也受到了当时的玄学风气、道教风气和一些狂放不的名士生活风气的影响的,他自己也是矛盾的。

  魏晋时期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包括大名鼎鼎的谢灵运、康,《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还有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美男子、与陆机齐名的诗人潘岳等等,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身处乱世之中,无所作为,也无法作为。因此,他们有的人谈玄悟道,“晤言一室之内”,比如众多的玄谈家;有的人纵酒佯狂,有的人吃药忘忧,“放浪形骸之外”, 比如刘伶。如此看来,尽管名士们的所作所为,我们今天很难赞同,但在那样的年代,作为有着一定话语权一定社会地位的士大夫们,能不助纣为虐、能不为非作歹,已经不错了。因此,王之对他们是委婉规劝:不要崇尚虚无了,不要虚度人生了,要积极有为。(板书:委婉规劝 积极有为)

  那么,王之为什么会和那些名士不一样呢?

  生18:王之虽然受到当时的玄学风气、道教风气和一些狂放不的名士生活风气的影响,但在政治方面的表现却中规中矩。

  师:聪明——把学案上的东西用上了,但也有些偷懒—— 一字未改。(生笑)

  生19:他应该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吧。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王之应该也是这样的。

  师:是不是应该给他点掌声啊?(掌声)说得很好。结合这两位同学的发言,老师想再补充一点。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学案中关于作者的第一句话?(生看学案)大家把这句话齐读一下。

  生(齐读):王之生活在他的家族十分鼎盛的东晋时代,是家族中最杰出的人才。

  师:文学评论,讲究一个“知人论世”。对王之的解读还须联系他的身世影响:作为东晋时代十分鼎盛的琅邪王氏家族(东晋初期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其中的马就是皇族司马氏,王就是王之的家族,琅琊王氏,也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最出色的才子,王之幼年失父,他的身上既有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想施展个人抱负的愿望,也有振兴家族的责任。这些,应该说对王之积极有为的思想也是有一定推动力的。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王之的主张是什么啊?

  生(齐):积极有为。

  师:那么,他的主张具体到行动中是怎么体现的呢?

  (生思考,讨论)

  师:友情提示——结合第四段的内容,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

  生20:作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就是积极有为的表现。

  生21:作者把当时在兰亭集会时写的那些诗文辑录起来,给这个集子写序,就是积极有为。

  师:对!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传下去,与任其随风而逝、任其湮没在浩渺的历史烟云中,是不一样的——因此,作者化短暂为永恒,体现了他积极有为的主张。

  王之处于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敢于批判庄子的虚妄之言,并且将深沉的伤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充分表现了他的清醒与执着。(板书:执着)后人评论王之“消极其表,执着其里”,说他是以“出世之笔”,写“入世之心”是有道理的。(投影)

  师:下面,齐读第四段,再次体味这种深沉的伤感,体味这种清醒与执着。

  (生齐读第四段)

  师:前面,我们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个“痛”字在品读,在体悟。我想问问,对于“痛”,大家通常的反应是什么?

  生(齐):怕!

  师:“痛”美不美?

  生(齐):不美!

  师:可是,看看王之,看看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痛”的历史,我们却分明可以感受到一种别样的美。老师这样说,有没有道理?

  生:有道理。

  师:同学们说说,这个“痛”美在何处?请结合你所知道的中国历史上的“哀痛者”,比如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龚自珍、鲁迅等等,写一句话。

  (生思考、拟写,师巡视,点请学生发言)

  生22:人生苦短,王之把他对生命的清醒认识写下来,很美。

  生23:屈原“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哀民生之多艰”,他很痛苦,但也很美。(热烈掌声)

  生24:鲁迅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麻木,非常痛苦,于是就写文章,坚持战斗。

  师: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是最为清醒最为执着也最为痛苦的一群人。因为最清醒,所以最痛苦;因为最执着,所以最痛苦。

  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因为时间关系,发言先告一段落。如果有兴趣,请你以“痛之美”或者“从《兰亭集序》看王之的生死观”为题,将你前面所写的一句话,扩展成一篇随笔。可发至我的邮箱:dzh_019t@luohuedu.net。老师也写了一篇随笔《名士、名篇及其它》,等会儿发给大家,与大家交流。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展现出士大夫精神理想和人生情怀的时代。有一个说法,就是:“魏晋人物晚唐诗”,这是中国文化史最优美的两段。魏晋以后,历代高人逸士,都是魏晋名士的“粉丝”:苏轼生平写了上百首《和陶(潜)诗》,曹雪芹,字“梦阮”,朋辈亦将其比作阮籍。为什么崇拜他们?因为他们尽管痛苦着,但也美丽着——痛并美丽着。

  下面,让我们把全文再快速默读一遍,体会其中的痛与美。

  (生默读)

  师:品读完了《兰亭集序》全文,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不少体会、不少感悟。

  有人说《兰亭集序》要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之年才能读懂,但是今天我想对大家说,我们在20岁前就应该思考快乐,思考痛苦,思考生命与永恒!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美。这种思考可能还比较肤浅,但只要同学们努力去思索探究,不人云亦云,不自甘堕落,不抛弃,不放弃,就会缩短与哲人、伟人的思想距离,甚至还会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思想领空!

  下课!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诗歌教学实录11-08

《劝学》教学实录09-11

背影教学实录12-23

《背影》教学实录07-18

名师教学乡愁教学实录11-13

高一语文下册《兰亭集序》课堂实录11-09

鸟 梁实秋 教学实录12-19

朱自清《背影》教学实录08-04

离骚的教学实录12-26

《离骚》屈原教学实录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