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实录(原创)

时间:2020-11-04 18:26:15 兰亭集序 我要投稿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原创精品)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原创精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之的《兰亭集序》,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千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

  生:背景介绍(略)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王之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课上由学生简介作者的有关情况,教师指导学生该如何整理归纳所收集的资料。

  师:请同学们先听录音,注意听清字音和句读,听出语气。(教师放录音。)

  (听完录音后,请一名学生读准易错读的字。)

  生:(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

  师: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哪三个字可以显示出作者情感的变化?下面,大家从2-4段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括作者的感情。

  生1:第2段是“乐”,第3段是“痛”,第4段是“悲”

  师:那么,朗读时怎样传达这种情感?

  (师生交流,形成共识。)

  第一、二自然段朗读提示:“永和九年……修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第三自然段朗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以“ ”调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第四自然段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生:(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教师相机做诵读指导。)

  ──这一环节起到示范性作用,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并让学生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

  师:(询问几位同学读的情况)好。请同学们停一下,我们请两位同学,选择一段有感情地朗读。也请在座的同学评论一下这两位同学朗读的水平。

  生2:(读)

  生3:(读)

  生4:评论(略)

  师:总结(略)

  师: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

  生:(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教师巡视点拨,然后在堂上交流,教师做适当补充。

  师:归纳重要文言词汇、特殊句式,落实基础知识,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请大家找出本文重要的通假字、词类活用、成语、特殊句式,整理到笔记本上。

  生:(归纳、整理。)

  师:好,先找同学说说。(师生共同解决并落到实处。)

  生5:通假字有(略)?

  生6:词类活用有(略))

  生7:成语有(略)

  生8:成语还有(略)

  生9:特殊句式有(略)

  ──如此,教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在讨论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突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当然,积累要少而精,要有用。

  师:这堂课通过背景简介,通过朗读全文,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感知。通过小组合作,疏通了文意,通过整理笔记,落实了基础。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本文的美。课后请大家熟读课文,复习笔记,之后完成课后练习二。 阅读书籍或上网精选能给你启迪的,有关生命的名句。写在积累本上。

  ──作业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基础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能力;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文章的妙处,并精选有关生命的名句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师: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

  师:为了更好地理解王之对人生的感悟,先请四位同学们口头译全文。

  生1:(译第1段。)

  生2:(译第2段。)

  生3:(译第3段。)

  生4:(译第4段。)

  师:接下来朗读、背诵全文。要读得连贯流畅,有韵味。

  生:(朗读,齐背课文。)

  ──以译为中心,通过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快对课文的熟悉速度,最后达到当堂成诵。

  师:下面通过研究探讨,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我们一起看看文章第1、2段,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

  生5:第一段中写景色十分优美、许多贤人在一起集会饮酒作诗,所以作者十分高兴。

  师:好,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作者欢乐的原因。刚才说到“美景乐事”(板书),还有别的吗?

  生6:聚会的人都很优秀。

  师:能用两个字括一下吗?

  生7:可以说“人杰”。

  师:不错。(板书:人杰)

  生8:还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以作者感到快乐。

  师:这里是指天气好,用一个词括一下。

  生(全体):是“良辰”。

  师:联系前者所说,作者感到高兴主要因素是:良辰美景、人杰事雅。那他感到痛苦的因素是?

  生9:作者想到人生短短几十年,人生易逝,不仅感到痛苦。

  师:不错,选几个字就是人生苦短,好景不长。

  师:为什么感到悲伤呢?

  生10:作者看到古人死去,自己感到悲伤,想到自己死后,后来人也会感到悲伤,人类摆脱不了死的命运,由此感到悲伤。

  师:接下来,请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11:我喜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是一段环境的描写,很少几个字就写了山、水、竹、清泉,写得很美。

  师:好,分得很好,还有吗?

  生1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这样葱幽的环境里,诗人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可以看出诗人淡雅的志趣。

  师:淡雅的志趣?改一改。

  生12:优雅的志趣。

  师:不错。还有吗?那位同学再说?

  生1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几句话对仗比较工整,语句整齐,而且展现出作者旷达的胸怀,还可以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出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整齐。我们知道王之时期文比较多,这篇文章整齐中又有变化,这是对文的突破。除了 “整齐”,语言还有什么特点,比如刚才有同学说短短几句话就写出了山、水、林、清泉等等,这是语言的什么特点?

  生:(齐说)简洁、简练

  师:对,这表现出了语言的简洁。

  ──学生交流读书感悟,体会散文的声韵、语言之美,了解韵文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鉴赏能力。

  师: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联系学过的诗文,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又有了什么新的体验?

  咱们分步骤来思考。首先,《兰亭序集》中那些句子反映了作者的生命意识?

  生:(学生交流)

  生1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生15:“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康,后者如阮籍。

  生16:“虽趣舍万殊,静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生1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

  师:王之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大彻大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在文学作品中,此类思索比比皆是,你们能否举出与生命有关的名句?

  生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史记》

  生19: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生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生2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生22:人生易老,天难老。---毛泽东

  ……

  (师生举例,用幻灯片展示,学生积累。)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隙,忽然而已。--庄子《南华经》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史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王勃《王阁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古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人生易老,天难老。---毛泽东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英)莎士比亚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法) 帕斯卡尔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德)荷尔德林

  师:综上所述,人们早就开始了对生死的思考。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请同学们思考王之对人生的感悟,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

  生23: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作者在良辰美景面前能够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人生是短暂的,好景是易逝的。我们不能沉溺于乐事之中,要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下思考,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掌声)

  师:这位同学很理性,在快乐面前我们要有些理性的思考。那位同学再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24:作者在感叹人生苦短,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和老师不谋而合,于我心有戚戚焉。确实,王之的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

  生25: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江月”的悲叹,但是他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

  生26: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叹,但是他吞吐出盛唐华章。

  师:很好,“吞吐”两个字用的特别好,符合李白豪放的性情。还有吗?

  生27: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叹,却留下了永垂青史的忠心。

  师:找位同学评价一下,是否合适?

  生28:不是很合适,文天祥表达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他不怕死,而作者悲叹人生太短暂。

  师:好,文天祥发出的不是悲叹,而是豪言壮语。好,大家的见解很有价值。接下来,请同学们评价王之的人生态度或表达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写成100字以上的发言稿。

  ──整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短文。

  (学生写作,之后小组交流,推出优秀之作用投影展示或朗读。)

  生29:一句话,就是在享受如此难得之聚会、难得之快乐后,作者更深切地感到永恒之不可能--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坚强的生命终要走向死亡。面对此种铁一般坚硬、生冷的自然规律,作者只能感叹“死生亦大矣”。如果说,许多人因为生活中苦难太多,而觉得生命沉重到难以承当,便发出“人生实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悲叹,那么,王之却是因为感到幸福太短,苦于生命难以长久延续才慨叹“死生亦大矣”。

  生30:“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彭祖也好,殇子也好,最终都要走完他或长或短的人生旅程,生命只有一个终点,就是坟墓,想到这一点,真够让人心灰意冷了。但毕竟生命中还有美好的。正因为有了这些美好事物,短暂的生命就显得很珍贵,而这些美好事物的难遇易逝,短暂而充满痛苦的生命就显得弥足珍贵。

  生31:作者对“生命永恒”的悲哀并不算是一种失败,靠了文字,靠了文字的流传,那追求之心或许能得到些微的补偿。王之读到了已逝昔人的“嗟悼”,也正像他敏感地意识到的,我们这些千载后的“览者”同样读到了他的“嗟悼”,并且真的“有感于斯文”。好像时间并没有使他化为尘土,好像他依然健在,看着那流动的一笔一画,我们似乎看到了千余年前那次非同寻常的文人雅集,似乎听到了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的吟咏、他们的悲叹。真的,好像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使王之来到了我们面前,于是,短暂的没有消失,变成了长久;旧的没有成为“陈迹”,而历久弥新。也许在这种意义上,王之对于永恒的追求是成功了。

  生32: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那么王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

  生33:我认为王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抒发的恰恰是建功立业的决心。李白虽“人生在世不称意”,却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王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人生总是不免有失意伴随,能在失意的生活中找出诗意来,这就是王之的睿智之处。

  师:大家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面对生命短暂的困惑,有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人及时行乐,有人珍惜寸阴。而王之的死生观是:死生亦大。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对生命的热爱。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聆听了王之关于人生的悲叹,但悲叹不等于悲观。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人类的精神却可以永照千古。王之虽然死去了,但他的书法、文学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后人留下什么呢?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停顿几秒)

  师:最后,让我们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课文,体味王之的人生态度。

  【教学后记】

  王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序言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之于永和九年为《兰亭诗》作的序言,是关于游宴的一篇名作。它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

  和其他古典名作的教学一样,《兰亭集序》的教学难点,不应该只是哪一个文言字句本身的讲解和译。在教学《兰亭集序》时,笔者思虑再三,还是将教学定位在“体悟王之的心路历程”上。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方式,让诵读与探究结合,力求引导学生领悟这篇佳作的妙处。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作品展现的诗意的人生境界,让学生在与古人的对话中认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独特的精神品位与审美雅趣,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趣味品读中不断提高审美感悟能力。

  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使受教育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生死观教育应该是学生人生教育的重要一课,因此,我想我们的教学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要为学生打开一扇心灵的小窗,让阳光照进来,让诗意飞进去。如何利用好现有教材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应当成为语文教师严肃思考的课题。王之《兰亭集序》既有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铺陈,又借题发挥,围绕生死的重大问题抒发感慨。是对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不可多得的名篇。

  学生学习本文时,借助注释,能疏通字句、了解语意。但由于阅历所限,更由于本文不仅仅是王之个人的思想展现,更是古代文人们对功业、命运的深沉思索,学生的难点就在于对王之思想的理解。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诗句,帮助学生从共性上探讨人性,并引领学生作更深层的探究,在比较中认识古代文人的生命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引导学生关照自我人生,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从而培养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文学网小编推荐更多相关内容】

《兰亭集序》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之《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案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公开课优秀教案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原创精品)】相关文章:

诗歌教学实录11-08

背影教学实录12-23

《背影》教学实录07-18

《劝学》教学实录09-11

名师教学乡愁教学实录11-13

高一语文下册《兰亭集序》课堂实录11-09

朱自清《背影》教学实录08-04

鸟 梁实秋 教学实录12-19

《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06-30

《背影》的教学实录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