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访古》课文分析

时间:2022-03-26 19:18:26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内蒙访古》课文分析

  翦伯赞的课文《内蒙访古》,可以让我们对内蒙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翦伯赞课文《内蒙访古》课文分析,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内蒙访古》课文分析 篇1

  关于教材

  已故历史学家翦伯赞同志所写的《内蒙访古》,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文章写于一九六一年。那年的夏秋之际,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几位历史学家,应乌兰夫同志邀请,访问内蒙,历时近两月,行程达一万五千里。访问归来,翦老便写了这篇《内蒙访古》,记述了这次访问的见闻和感想。全文一万二千多字,分六个小节,分别用了六个小标题。现在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作为教材的,是第二节《一段最古的长城》和第三节《在大青山下》。课文这两节虽是原文的节选,但却是相对完整的。原文一、六两节大体相当于文章的总说和结论,中间四节具体写访问古迹,二、三两节写的是内蒙西部访古,四、五两节则写内蒙东部访古,因此课文所选的这两节不妨看做内蒙西部访古的完整篇章。下面分析一下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

  一、内容分析

  (一)《一段最古的长城》

  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古代宏伟建筑之一,是我国人民长期辛勤劳动创造的奇迹。最早,是战国时期燕、赵、秦等诸侯国,分别在自己北部,凭借山险筑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秦灭六国后,把原先燕、赵、秦靠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加以修补,建成西起陇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后许多朝代都曾陆续修补、改建。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万里长城,则是明代重新改建的。目前,在内蒙西部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还绵亘着一段长达二百六十余里的古长城。翦伯赞同志经过考证,认为这是赵长城的遗址,所以称之为“一段最古的长城”。

  《一段最古的长城》,以访赵长城为线索,重点是分析在阴山一带筑城的原因,并评价完成这一巨大防御工程的历史人物,从而表达作者对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看法。

  这节共十二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开始进入内蒙时的感受。第1段写将到内蒙时眼前展现的“古之所谓塞外”的雄浑气象。第2段写到内蒙后,一路所见到的,却是今天塞外的富饶景象 黄沙白草和沃野良田的对照,反映历史的前进。“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这一句,自然而然地使人想到塞外经济的发展与内地农业技术传播的关系。这两段虽然只是旅途情况的一般描述,但隐含的意思,却与全文中心十分合拍。

  第二部分(第3—7段),详述内蒙西部地理条件的特点,对大青山一带在历史上为什么会成为争夺焦点,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第3段写地理概貌,指出阴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第4段以史传记载和地名本义为证,指出大青山一带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理想的苑囿。第5段以饱含诗情画意的笔触,进一步突出山南沃野的肥美,既充溢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烈歌颂之情,又流露出了对历史上民族纷争的深深遗憾。这段在生动的描写、抒情之中,巧妙地点出了“民族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并且表明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倾向。第6段,历史地分析了山南沃野对游牧民族生存的重要性。第7段,用递进复句承上启下,又运用条件、假设等一连串偏正复句,简明而充分地阐述了这片沃野为什么是必争之地,要言不烦,准确有力。

  这一部分在全文内容上是很重要的。因为深刻揭示出山南沃野是古代几个民族必争之地,下面写的赵长城为什么要修筑在这里就不言而喻了,而下一节对汉王朝战略部署的分析也就获得更充分的依据,并且使课文最后对和解政策的肯定更有力量:本来有必争的因素,却能在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下通过和解的方式改善关系,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第三部分(第8—9段),写赵长城修筑的背景、位置、规模以及它的遗址。

  第四部分(第10—12段),评论赵武灵王。赵武灵王修筑长城。这无疑是一件抗击入侵、巩固边防的伟大事业。而这样大的工程并没有造成人民的灾难,当然尤其值得称颂。因为衡量历史是非的基本标准,是看其在历史上有无进步作用,和对人民是否有利。如果全面地考察民族之间矛盾关系的处理,那么抗击侵略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民族之间还应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才更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更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争取社会进步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大前提下,抗击侵略和相互学习是并不矛盾的。赵武灵王对祖传旧俗勇于革新,对异民族文化不存偏见,特别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还处在游牧时期,总的说,是落后的,而赵武灵王仍能力排众议,学习人家的长处,这种远见卓识,的确不同凡响。所以翦老把“胡服骑射”做为赵武灵王“更重要”的功绩,并在这一节最后连用反问、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给予肯定。

  这部分对赵武灵王的两件事的评论,清楚地反映了本文在处理民族关系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看法。既是全面的,又是有所侧重的。

  (二)《在大青山下》

  这一节,以访大青山下的古迹——汉代古堡和昭君坟墓为线索,追溯了西汉时期汉与匈奴关系的历史踪迹,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关系问题的看法。

  为了便于理解本节内容,我们先简略谈谈汉与匈奴斗争的始末。

  匈奴是远在殷周时期即活动在我国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在西汉初年,它的武力空前强盛,使西汉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时西汉对匈奴采取的是忍让政策,多次被迫和亲。以后西汉经济发展,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到汉武帝时便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讨伐战争。课文中所说,派徐自为出五原塞筑城,汉武帝步步为营,把它的势力远远地推到阴山以北,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事。到汉宣帝时,汉与匈奴的力量对比就完全改变了。匈奴内部发生了严重纷争,呼韩邪单(chán)于降汉,率领部众到五原塞,请求朝见,汉宣帝接见了他,并支持他平定了匈奴内乱,双方关系获得改善。到汉元帝时,呼韩邪再次朝见,元帝以后宫良家女王嫱(即王昭君)赐给呼韩邪,两家和亲。呼韩邪对此表示感激,上书请元帝完全撤掉边境上守备设施和驻防军队,要求由他代替汉朝防守阴山一带。郎中侯应则劝元帝不要接受这一请求。侯应指出,阴山以北城堡的驻军已经撤退了,现在才仅有候望的设置,仅能举火报警而已,提醒元帝勿忘“安不忘危”的道理。课文中所引的,是侯应这段劝谏之辞中的一小部分。元帝采纳了侯应的意见。谢绝了呼韩邪的请求,但充分肯定了他的善良用意,双方关系进一步改善。此后六七十年,匈奴与汉朝人杂居,并从游牧进而开始搞农业生产。北部边境呈现和平景象。到东汉时,鲜卑族在这一地区崛起,成为汉的劲敌,匈奴则一部分与汉联合,一部分遭到破灭。这以后,经过长时期民族间的相互融化,到公元四世纪,即西晋以后的十六国时期,匈奴族便融合到汉族之中了。

  《在大青山下》这一节谈到了汉代城堡和昭君坟墓,这两样古迹实际是汉对匈奴所采取的两种不同政策的产物。

  这一节共十四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9段),写汉代城堡。

  第1段是总起的段落;第2段概述古城遗址的发现和分布情况,并据以推断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第3段引述史籍,讲述汉代在阴山以北筑城的情况;第4段谈今天在昆都仑河通道外面发现的古城,都是进一步印证第2段关于汉王朝在阴山北麓筑城,设置第一道防线的推断。因为“据考古报告”所知道的古城遗址,毕竟“最大多数分布在阴山南麓”,所以关于汉王朝在阴山北麓筑城的情况,就有必要引述历史典籍,做进一步说明。

  这几段以充分的材料,概述了汉代城堡的分布,从而具体写出历史上这一地区民族斗争的浩大规模,是上一节第5段“风浪最大”这一提法的具体化,相互照应。而且这里在讲到元帝从阴山以北城堡撤军时,特别点明呼韩邪“款塞入朝”,这又是后文肯定和解政策,强调和解要以双方都有和解愿望为前提的张本。

  第5至7段,写作者这次访问所游览的两处古城遗址,具体写了两处古城的位置、规模和城内外发现的古物。

  第8至9段,在上面对古城做历史回顾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发表感想。作者对阴山一带作为民族之间和平往来中间站的历史作用,给予了很高的估价,指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更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

  第二部分(第10—14段),写昭君墓。

  第10段指出昭君墓是“永远不会废弃”的,承接上文城堡的“废弃”,针脚细密,过渡自然,而且有抑有扬,态度鲜明。接着以两个并列的转折复句和反复、比喻等修辞方法,对为民族友好做出贡献的王昭君着力予以称颂。第11段记述青冢,着墨不多,但无限亲切的追怀之情跃然纸上。第12段进一步写关于昭君墓的见闻,记述简洁而有弦外之音:为什么堡垒竟被认做昭君的坟墓?这的确是耐人深思的。第13段,以紧扣上段见闻的议论,回答了问题,突出了人民对昭君的怀念。但究竟应当怎样理解人民的心愿,这是读者自然要提出的问题。第14段针对反对意见阐述建立民族间友好关系的观点,正是对人民的心愿做出的历史回答。

  这一部分,颂昭君,访青冢,寄深情,集中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问题。前面所写的长城和古堡,都是民族冲突的产物。这种冲突有着地理的、历史的必然原因,但化干戈为玉帛,毕竟更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意思在前边各部分已一再披露,结尾总收全文,使各层豁然贯通,十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

  (三)课文内容小结

  《一段最古的长城》和《在大青山下》这两节合起来,中心意思大致可以概括如下:文章以访长城、古堡和青冢为线索,通过对有关自然环境、历史事件、残存遗物和历史人物的记述和评论,追溯了先秦、西汉时期内蒙西部地区民族矛盾的历史状况,肯定了抗击侵略的正义行为,强调了促进文化交流和加强民族团结的主张,从而全面地、又有所侧重地阐发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

  加强民族团结,这是本文突出强调的基本思想。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有重大政治意义的。翦伯赞同志在原文第六节结尾处是这样写的:民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在今天看来,都是一系列的民族不幸事件,因为不论谁胜谁负,对于双方的人民来说都是一种灾难,一种悲剧。”而“现在,悲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为了让我们更愉快地和过去的悲剧时代诀别,以及更好地创造我们幸福的未来,回顾一下这个过去了的时代,不是没有益处的”。翦老的这些话,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目的。翦老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深刻的认识和美好的愿望,对内蒙地区历史上民族关系的情况做了寓意深远的回顾。课文虽是节选,但这一基本主导思想,仍是十分突出的。

  《内蒙访古》这篇课文,内容深刻,考据精确,有着较强的历史科学的性质,但表达上却成功地采用了访古游记的形式,使读者时如漫游于膏原沃野之上,时又流连于废垒孤城之下;时如置身古远年代,目睹塞上烽烟,耳闻战马嘶鸣,时又站到时代高度,纵览历史得失,探索历史奥秘。

  二、写作特点

  第一,结构谨严,脉络分明。

  文章材料极其丰富,可谓琳琅满目。但却都是根据中心的需要,经过精心选材、剪裁,严谨而自然地组织起来的。作者在内蒙西部见闻很多,但只选了长城、古堡和青冢三样古迹。有关这些古迹的事件沿革、残存文物、地理情况、历史人物,可说的也很多,但作者却对地理环境、赵武灵王、古城分布等有关情况用了较大篇幅详写,而对有些直接访问所见到的情况,如长城遗址,呼和浩特和包头附近的两处汉城遗址,反倒略写。这显然是根据中心需要,有意进行了剪裁。详写地理环境,突出民族间曾经存在必争的因素,详写古城分布,突出历史上民族间斗争的规模,这就使文章后面对和解政策的肯定更为有力。从而突出了本文的基本思想。赵武灵王值得称道的事也不少,比如他曾经化装成使者亲自到秦国去侦察动静,这在古代帝王中也是罕见的,但作者对这样的事只字不成,而“胡服骑射”这件事,虽然似乎也与长城并无直接关联,但作者为了要发挥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胡服骑射”一事就成了值得选用的材料,而且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上给以评价。所有这些,都说明作者在材料上是精于取舍的。这是使文章结构谨严的基础。

  作者对材料的组织,也是十分细密的。这许多材料,有着各种复杂的内在联系。如大青山上的赵长城与山下的古堡、青冢,有空间上的关系;赵国的长城与汉代的古堡、青冢,又有着时间上的先后;地理形势与筑城建堡,则有事理上的关联;赵武灵王修筑长城与“胡服骑射”,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法,又是矛盾的统一;汉古堡和昭君墓所反映的两种政策,在作者心目中则又有抑有扬,等等。作者正是牢牢掌握住如此复杂材料的多方面内在联系,以访古为线索,围绕中心做出恰当安排,因而材料虽多但脉络分明,层次井然而又不露斧凿痕迹。本文的结构布局,对于学生写作比较复杂的夹叙夹议文章,的确是很有启发的。

  第二,语言简洁,富有文采。

  本文的语言,简洁流畅,从容不迫,但富于变化,生动活泼。作者善于把逼真的描写和意味深长的抒情穿插在记叙、议论之中。比如《一段最古的长城》的第5段,对大青山南麓那片沃野的眺望,《在大青山下》写到昭君墓时的怀古深情,都是比较明显的例子。再如,在关于赵武灵王和王昭君的评论中,许多修辞手法的运用,也都有力地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但这些语言技巧的运用,却又绝非是单纯为了追求文采,而是完全为文章所要强调的基本思想服务的,正象古人所说的,“开千枝花,一本所系”(清代袁牧《续诗品》)。本文语言上的这些巧妙变化,使文章的中心意思更加鲜明。使人读起来,不因为文章长、知识多,而感到枯燥,反倒有从容自然,酣畅淋漓之感。

  第三,引述史料灵活,叙议结合紧密。

  本文大量引述有关史料,印证作者的看法,极大地增强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和说服力。而在引述的方法上,作者也是很具匠心的。如文中引用《汉书匈奴传》凡四处,都出自侯应谏元帝那段话,但作者分在四处引用,而且引述办法各不相同。有的先交代,再说明,还要加注脚,如《在大青山下》第3段的引用。有的则只注出处,如《一段最古的长城》第3、4段的引用。有的却不注出处,如“匈奴失阴山后,过之未尝不哭也”这一句。这些灵活变化,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倘若把这几处引用的方法任意调换,就会使引用的材料和所要谈的看法脱节,或者造成语言上的罗嗦累赘。这类表达上的具体问题,虽然很细微,但对于学生学习夹叙夹议,也很有实际意义。

  乙 关于教法

  怎样在既定的课时以内,使一篇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这是我们研究一篇教材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基本出发点。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熟悉教材的特点和了解学生的情况。

  《内蒙访古》这篇教材,有两方面特点。第一,它具有某种历史科学的性质,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较多。第二,文章的思想内容比较深刻、复杂,但却通过访古游记的形式,轻松自如地表达出来。文章选材谨严、布局周密、语言简洁、意味深长而含蓄。具备这样两方面特点的文章,学生是不太熟悉的。

  针对学生见闻不广和阅读分析能力不强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把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阅读分析能力作为《内蒙访古》一课的教学目的。当然,这是一种偏重于提高学生“读”的能力的考虑。如果把学习夹叙夹议,学习围绕中心选材、组材,学习某些句式的运用等等,作为教学目的,也都是无可非议的。因为这也完全符合《内蒙访古》的某些特点。但课时毕竟有限,面面俱到既不可能,就不如突出重点。所以,就课本而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觉得,把介绍有关而必要的史地知识和进行一些培养阅读分析能力训练当做教学重点,是比较切实可行的。

  一、有关地理、历史知识的介绍

  语文课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就经常要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古今中外,包罗万象。这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但知识讲得太多,训练太少,长此以往,又会对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有不利影响。所以,讲授知识和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进行读写训练,这二者的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就成为语文课上经常需要考虑的问题。《内蒙访古》一文的教学,首当其冲,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内蒙访古》中涉及到的地理形式、时件、沿革、历史人物,文物古迹等等知识性问题,都不应忽略,否则学生理解课文就会遇到障碍。但如敝开来讲,又会挤掉阅读训练的时间。因此在有关知识的处理上,我想到三种办法。

  (一)有关的地理知识,可以采用在黑板上画出简图的办法。

  为了使学生不至于被课文中所提到的那许多山川城镇的名称搞得眼花缭乱,可以在讲课时,按作者游览的踪迹,画一副简明地图。首先应标明,出居庸关,经张家口、过大同、进入内蒙、到集宁、向西到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一条作者进入内蒙西部的路线。还应在呼和浩特和包头一线以北,标出“不很高但很宽阔的”大青山和它西部的乌拉山、狼山;标出黄河的大概位置;标出河套以及鄂尔多斯的位置。其他地名则不一定全都标出。有了这样一副简图,学生就可以对文章写作上的空间线索获得直观的印象,对赵长城和汉王朝三道防线的位置形成比较具体的概念,从而对西汉以前内蒙西部民族纷争的历史情况和地理上的原因,也就有可能理解得比较清楚。课上画这样一副简图,随讲随画,所需不过三、五分钟,但学生在阅读上得到的益处,却可能是三、五十分钟也未必能得到的。

  关于鄂尔多斯,需要做点补充说明。《一段最古的长城》一节第7段说到“鄂尔多斯沙漠”,在《大青山下》第2段说到“第三道防线是黄河渡口和鄂尔多斯东北一带”,文中两处提到这个名称。鄂尔多斯原是明朝时蒙古的一个部族,这个部族活动的地方,通常也就称之为鄂尔多斯,即现在内蒙伊克昭盟一带。所谓“鄂尔多斯沙漠”,是“鄂尔多斯的沙漠”的意思,这片沙漠在现行地图上伊克昭盟南部,即毛乌素沙漠。鄂尔多斯并非沙漠的名称。

  (二)有些知识性内容,书上没做详细注解,可以补充印出,提前发给学生,或先抄在黑板上,作为学生预习时的自学参考。

  比如:苑囿,是放牧,狩猎的场所;胡服,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革带皮靴,窄衣袖,衣襟在左;绳纹陶片,是用缠有绳子的工具拍印出纹饰的陶器的残片;瓦当,是简状屋瓦顶端的专称,秦汉瓦当多刻“千秋万岁”之类的吉祥文字,现在所见瓦当一般是用各种花纹图案做装饰;青冢,是因传说塞外草白,而唯独昭君墓上草色青青,故名青冢,又有的说昭君墓上无草木,远望呈深青色,所以叫青冢;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是汉朝派徐自为出五原塞的意思,光禄是官名;城障列亭,是指山中驻军队的小城和候望的设施;候望,是侦察、伺望的意思。

  这些知识性问题,做出注解,课上就不必费很多时间细讲,否则连老师讲带学生记,费时相当不少。

  (三)有些比较复杂的知识,如长城、汉与匈奴的关系,呼韩邪单于款塞入朝、昭君出塞和《内蒙访古》原文有关内容简介等等,如不便补充做注,则可以在课文分析的过程当中简要介绍。

  对有关的知识性问题做这样一些分别的处理,既可以解决课文阅读当中的障碍,又可以避免因讲解过于细碎而费时过多,从而使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有较为充分的时间保证。

  二、阅读分析的能力训练

  《内蒙访古》这篇课文,思路周密,观点清楚,但内容复杂,材料丰富,引用史料多,文章篇幅长,所以不便于全文朗读,而比较适于用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因为对这样的文章,学生阅读中易于忽略和难于理解的地方会比较多。针对学生这样的弱点,让他们经过一番推敲琢磨,加以引导,给以解决,正是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极好训练。

  课堂上,可以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去引起学生的思考,用重点讨论和串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所拟问题,应有一定的启发性,有一定的难度,有思考、推敲的余地;对问题的讨论,应有重点,有明确的目的,有一定深度。

  按照课文的顺序和理解文章基本思想的需要,大体可以拟出如下九个问题:

  ①文章开头第二段,作者说“简直要怀疑”“到了河北平原”,这句话有没有什么较深的含义?

  ②能否用尽量简要的话准确概括《一段最古的长城》中第3至7段的内容?

  ③这部分作者用了五个段落来写,比写长城本身用的篇幅大得多,这是为什么?

  ④怎样理解第一节第5段描写和议论的含义?

  ⑤作者评论赵武灵王的两件事,一是修筑长城,一是胡服骑射,两件事有什么内在联系?

  ⑥《在大青山下》的第2至4段,作者引述考古报告和史传记载所谈的古堡情况,远远超过了这次访古所见到的内容,是否离了题?如不是,怎样理解作者写第2至4段的用意?

  ⑦第8、9两段议论,反应了作者怎样的倾向性?

  ⑧对青冢和古堡,作者所持态度有没有区别?

  ⑨独立地看,“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这句话有没有毛病?怎样理解才比较全面?

  这九个题目难易程度不同,但对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意义。可是倘若逐一研究讨论,也会出现问题。比如①、③、⑥这三个题,学生一时很可能不得其门而入;但如果其他问题解决了,回过头来稍做启发,又是可能迎刃而解的。所以这样的题目,不妨先行提出,留做悬念,最后再说。而其他六个题目,也不宜逐个讨论,一则会耽搁时间太长。二则也容易使学生厌倦,因此在具体的训练安排上,应当选择重点,组织讨论,而其余则可稍做提问,由老师扼要讲述。

  如果能够有一节课稍多一点的时间供课堂讨论之用,那么可以把②、④、⑤三个题目做为讨论的重点。因为理解了这三个题目,对于全文的基本思想就抓住了,而且在推敲这几个题目的过程当中,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弱点会暴露得比较充分。所以在这三个题目上多花费点时间是值得的。

  第②题,是要求用尽量简要的话,概括第一节第3至7段的内容。这题的难点在于要求概括得简要和准确。这几段的要点,是说阴山一带历史上存在着必争的因素。

  文章第3、4段,是从自然条件上指出历史上阴山一带是游牧民族的“苑 囿”,而通过对阴山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的介绍,有力说明了阴山南麓的沃野是内蒙西部水土最肥美的地方。第6段是从人类活动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这种客观规律上,指出内蒙西部对游牧民族生存的价值。第7段是从地理位置上指出阴山以南沃野是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作者正是基于层层的分析,得出了两个“必须”的结论:一是第6段指出的,游牧民族“必须占据这个沃野”;一是第7段指出的,汉族“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这两个“必须”,有力地阐明了第5段的论点,即阴山南麓沃野之所以“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的原因,同时也是对历史上阴山一带存在必争因素的高度概括。

  学生在阅读中的通病,往往是匆匆忙忙,分不清哪是材料,哪是观点,不理会作者的思路,看不出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常常是读完一段文章,只得到一片模模糊糊的印象。停留在这样的阅读水平上,是谈不到理解和分析能力的。第②题要求做出简要概括,就是针对学生这种弱点。这题难度并不算大,学生只要不囫囵吞枣,而是一句一段地细读,经过一些启发,还是可以抓住要点的。

  第④题也不很难,这题是问怎样理解第5段描写、议论的含义。这段文字赞美什么,遗憾什么,比较明显;在3、4段和6、7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不难看出。但这段对理解全文内容的重要作用,学生却未必会注意到,往往是读到下面文章时,又把这里谈的民族关系问题扔到一边,不能连贯起来思考。所以这题适当予以提示,对养成学生通观全文的能力是有益处的。

  第⑤题问赵武灵王两件事的内在联系,这是难度较大的一题。访赵长城,称颂筑城的历史人物,这很自然。但称颂的重点却不在他筑城这件事上,这是耐人寻味的。为什么访长城而要提到“胡服骑射”的事,而且还要着重予以评价呢?如果学生对两件事的内在联系理解清楚了,能够体会到作者在民族关系问题上所持的辩证观点,并且能够体会作者对民族之间平等交往、相互学习这层意思的强调,那么他对全篇内容的理解就不难豁然贯通了。

  但学生对这两件事的关系却往往不得要领。学生大致可能产生以下三种错误理解。

  第一种,认为两件事都是赵武灵王值得称道的好事,或说都是加强防御力量的措施。

  这种理解显然不恰当。因为文章中心显然不是给赵武灵王评功摆好,怎能凡是赵武灵王的好事就往文章里写呢?倘按这个逻辑,赵武灵王其他值得称道的事岂不都可写进来了么?如果说,认为“胡服骑射”和修长城一样,都是加强了防御力量,这诚然有一定道理,但却不是本文所强调的意思。文章第11段明明说。当时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这显然不是从加强对外防御的角度来肯定“胡服骑射”的。因此第一种理解是不符合文章实际的。

  第二种,认为采用“胡服骑射”,打击了贵族官僚,因而得到人民的拥护,所以完成修筑长城那样巨大的防御工程而没有挨骂。

  这种理解,似乎是有些道理的,但其实偏差更大。它把两件事看成了因果关系。但文章里清楚地写道:“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不仅仅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这里一个“不仅仅因为”,又一个“更重要的是因为”,十分确切地表明作者是把两件事放在并列的地位上,都做为肯定赵武灵王是英雄的原因,只不过对其中之一强调得分量更重而已。所以把两件事理解成因果关系是错误的。而且,人民群众和贵族官僚有根本利益的冲突,但却不一定在所有问题上都尖锐对立,比如在民族习惯上就不一定。因而用“贵族反对,人民就拥护”这样一个简单化的公式去套,显然是形而上学的方法,不能说明具体问题。

  第三种,认为筑城是为了抵御敌人,“胡服骑射”是学习敌人的长处。

  这种理解比前两种好一些,因为它毕竟看出了两件事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内在联系。但仍然没有扣紧文章具体内容。文章对“赵国和胡人的争夺”,究竟是放在怎样一个大前提之下来谈的呢?前面说到,第一节第5段,对理解全文思想有重要意义。第5段说:“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这就清楚地说明,作者对赵国与胡人的争夺,并非仅仅做为敌我问题来谈,更主要的还是做为民族关系问题来谈的。第三种理解之所以不妥当,是因为犯了第11段和第12段与全文的割裂开来,孤立起来考虑问题的错误。不过,这第三种看法,只需略做提示,是很容易使之导入正轨的。

  在②、④、⑤三个题目,特别是②、⑤两题的讨论中,我们需要的是学生能够把种种答案(包括不恰当的答案)谈出来,使学生能够毫无顾虑地把他们在阅读分析上的弱点充分暴露出来,从而给以具体指导。我们凭借课文安排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目的并不在于仅仅使学生知道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主要是着眼于培养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在一段或几段文章中,分不清哪是观点,哪是材料;在一篇较长的文章中,把一段一段的意思孤立起来,抓不住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片言只语,望文生义,穿凿附会,主观臆测,而不善于从文章语言实际出发,做具体细致的分析,凡此种种,都是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不强的问题所在。而这些问题。倘若不在阅读实践中,使学生反复琢磨,细心思考,认真体会,是很难解决的。

  在讨论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但即便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能发言不够充分,或者各种看法提得过于零乱、分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事先拟出几条错误的理解,让学生辨析错误。比如第⑤题,就不妨公布三种错误理解,要求学生辨析纠正它们的谬误,而②、④两题,则让学生从正面理解的角度讨论,这种方式上的变化,对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也是有好处的。

  以上,我们针对《内蒙访古》一文的特点,谈了拟定问题、确定讨论的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琢磨,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几个步骤。对②、④、⑤三个题,如果解决得比较好,其余题目就不一定费更多的时间了。关于其余几题的答案,在“关于教材”部分中大体都已谈过了,这里不一一赘述。

  《内蒙访古》课文分析 篇2

  一九六一年夏天,我和历史学家范文澜、吕振羽同志等应乌兰夫同志的邀请,访问了内蒙古自治区。访问历时近两月(从七月二十三日到九月十四日),行程达一万五千余里。要想把这次访问的收获都写出来那是写不完的,不过也可以用最简单的话概括这次访问的收获,那就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现在我想写一点内蒙访古的见闻。

  哪里能找到这样的诗篇

  内蒙,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一个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因为这里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一直是游牧民族生活和活动的历史舞台,而这些游牧民族的历史活动又是中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活动,在世界史上也不能没有它们的篇章。然而这个历史学宝库,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打开,至少没有引起史学家足够的注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匈奴人就进入了内蒙;到秦汉时期或者更早,它就以一个强劲的民族出现于历史。以后,鲜卑人、突厥人、回纥人,更后,契丹人、女真人,最后,蒙古人,这些游牧民族一个跟着一个进入这个地区,走上历史舞台,又一个跟着一个从这个地区消逝,退出历史舞台。这些相继或同时出现于内蒙地区的游牧民族,他们像鹰一样从历史上掠过,最大多数飞得无影无踪,留下来的只是一些历史遗迹或遗物,零落于荒烟蔓草之间,诉说他们过去的繁荣。有些连历史的遗迹也没有发现,仅仅在历史文献上保留一些简单的记录。但是这些游牧民族在过去都曾经在内蒙地区或者在更广大的世界演出过有声有色的历史剧;有些游牧民族,如十三世纪的蒙古人,并曾从这里发出了震动世界的号令。

  两千多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内蒙地区已经进入了历史上的新世纪。居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等,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的历史变革,他们都在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经由不同的道路走进社会主义社会。例如蒙古族是从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封建社会走进社会主义社会的,鄂伦春族和一部分鄂温克族则是从以狩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末期走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很多过去的牧人、猎人,现在都变成了钢铁战士。条条道路通向社会主义社会,在这里得到了最具体、最生动的说明。

  恩格斯说:“世界史是最伟大的诗人。”我们在内蒙地区看到了这个最伟大的诗人的杰作。出现在这个杰作中的不是莺莺燕燕,而是群鹰搏击,万马奔腾。在世界文学的文库中,哪里能找到这样波澜壮阔、气势豪放的诗篇呢?

  一段最古的长城

  火车走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自然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个广阔的原野,一个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

  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约有一千多里的路程,火车都在这个广阔的'高原上奔驰。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然而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粱、山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简直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过了集宁,就隐隐望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现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条并不很高但很宽阔的山脉,这条山脉像一道墙壁把集宁以西的内蒙分成两边。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迥乎不同。山的北边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风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状高原。据《汉书·匈奴传》载,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的地方。山的南边,则是在阴山屏障之下的一个狭长的平原。

  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据《汉书·匈奴传》载,这里在汉代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经把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苑囿。一直到蒙古人来到阴山的时候,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没有什么改变。关于这一点,从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可以得到说明。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包头也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有鹿的地方。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直到十三世纪或者更晚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

  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城市,正是建筑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但这个平静的原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时期,却经常是一个风浪最大的地方。

  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住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赖自然的恩赐,他们要自然供给他们丰富的水草。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内蒙西部,就必须占据这个沃野。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沃野,他们就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个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原野,就是赵国和胡人争夺的焦点。在争夺战中,赵武灵王击败了胡人,战领了这个平原,并且在他北边的国境线上筑起了一条长城,堵住了胡人进入这个平原的道路。据《史记·匈奴传》所载,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今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为止。现在有一段古长城遗址,断续绵亘于大青山、乌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东西长达二百六十余里,按其部位来说,这段古长城正是赵长城遗址。

  我们这次访问包头,曾经登临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览这里的一段赵长城。这段长城高处达五米左右,土筑,夯筑的层次还很清楚。东西纵观,都看不到终级,在东边的城址上,隐然可以看到一个古代废垒,指示出那里在当时是一个险要地方。

  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当然,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雄,不仅仅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发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当时发布这个命令,实质上就是与最顽固的传统习惯和保守思想宣战。

  只要读一读《战国策·赵策》就知道当赵武灵王发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以后,他立即遭遇到来自赵国贵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赵武灵王击败了那些顽固分子的反抗,终于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志他们身份的祖传的宽大的衣服,并且把过了时的笨重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去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在大青山下

  现在让我们离开赵长城谈一谈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

  根据考古报告,在阴山南北麓发现了很多古城遗址,至少有二十几个古城遗址。这些古城大部分是西汉时期的,也有北魏时期或更晚的。古城遗址最大多数分布在阴山南麓通向山北的峪口,也有分布在阴山北麓的,还有分布在黄河渡口和鄂尔多斯东北地区的。从古城分布的地位看来,几乎通向阴山以北的每一个重要峪口,都筑有城堡。特别是今日呼和浩特市北的蜈蚣坝,尤其是包头市北大青山与乌拉山之间的缺口,城堡的遗址更多。大概这两个峪口是古代游牧民族,而在汉代则是匈奴人侵袭的主要通路。看起来,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阴山北麓的峪口和更远的地方,第二道防线是阴山南麓的峪口,第三道防线是黄河渡口和鄂尔多斯东北一带。

  在阴山以北筑城障的事,《史记·匈奴传》有如此的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正义》引《括地志》云:“五原郡相阳县(《汉书·地理志》作固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西北得支就县(《汉书·地理志》注作支就城),又西北得头曼城,又西北得牢城河(《汉书·地理志》注作虞河城),又西北得丙虏城(《汉书·地理志》注作宿虏城)。”由此看来,当汉武帝时汉王朝在阴山以北筑了很多城堡,几乎是步步为营,把它的势力远远地推到阴山以北的地方。一直到元帝时由于匈奴呼韩邪单于款塞入朝,才从阴山以北的城堡撤退驻军,但仍然保留着通烽火的哨兵。《汉书·匈奴传》记侯应谏元帝的话,其中有云:“前以罢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这里所谓“外城”,就是阴山以外的城堡。

  在大青山与乌拉山之间的峪口中有一条昆都仑河,由北而南流入黄河。昆都仑河就是古代的石门水,石门水大概是古代游牧民族进入阴山以南的沃野最方便的一条道路。在这个通道的外面,已经发现了一些汉代的古城,有一个古城可能就是汉代的光禄城。我们这次访问内蒙西部,曾经游览了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的汉城遗址和包头市附近麻池乡的汉城遗址。

  塔布土拉罕在呼和浩特市东北三十五里,大青山的南麓。古城作长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周围约六里。在内城的地面上到处可以看到汉代的绳纹陶片。在城的附近有五个大土堆,塔布土拉罕就是五个大土堆的意思。这五个大土堆,可能是五个大封土墓,如果把这五个大封土墓打开很有可能发现这个古城的历史档案。

  内外两城,内城也散布着很多汉代砖瓦,外城很少。古城周围有很多古墓,大多数没有封土。在这里的墓葬中,发现了很多古物,其中有汉代的钱币和汉式的铜器、陶器、漆器等等,也有金质和银质的镂空饰片,饰片上的花纹作虎豹骆驼等动物形像。还发现了“单于天降”、“四夷□服”以及“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文字的瓦当残片。

  我不想详细介绍这两个古城的发现,只想指出一个事实,即阴山南北和黄河渡口一带的汉代古城,不是由于经济的原因,而是由于军事的原因建筑起来的。严格地说,这些古城不能称为真正的城市,只是一种驻扎军队和屯积军用粮食武器的营垒。居住在这些城堡中的主要的是军队,也有小商人和手工业者;但这些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是依靠军队生活的,只要军队撤退,这些城堡也就废弃了。

  我还想指出,阴山一带在民族关系紧张的时期是一个战场,而在民族关系缓和时期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的驿站;甚至在战争的时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这一带发现的文物得到说明。例如在当时汉与匈奴的边境线上都发现了汉代的钱币和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与在内地发现的同一时期的工艺品是一样的,这件事说明汉与匈奴之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

  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像征,一个民族友好的像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左右。据说清初墓前沿有石虎两列、石狮一个,还有绿琉璃瓦残片,好像在墓前原来有一个享殿,现在这些东西都没有了,只有一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这位远嫁的姑娘。

  据内蒙的同志说,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我们就看到了两个昭君墓,另一个在包头市的黄河南岸。其实这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古代的堡垒。在这个堡垒附近,还有一个古城遗址。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了内蒙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然而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在封建时代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能像我们今天一样,通过各族人民之间的共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主要的是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而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又主要的是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善。和亲就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当然,和亲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些和亲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游牧民族的摇篮

  我们在内蒙西部没有看到的塞外风光,在内蒙东部看到了。当我们的火车越过大兴安岭进入呼伦贝尔草原时,自然环境就散发出蒙古的气氛。一幅天苍苍野茫茫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正像大青山把内蒙的西部分成南北两块,大兴安岭这一条从东北伸向西南的广阔的山脉也把呼伦贝尔草原分割为东西两部。山脉的两麓被无数起伏不大的山谷割开,从山谷中流出来的溪水,分别灌注着大兴安岭东西的草原,并在东部汇成了嫩江,在西部汇成了海拉尔河。海拉尔,蒙古语,它的意思就是流下来的水。

  海拉尔市虽然是草原中的城市,但住在这个城市里,并不能使我们感到草原的风味,只有当我们从海拉尔乘汽车经过南屯前往锡尼河的这条路上,才看到真正的草原风光。在这条路上,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平坦、广阔、空旷的草原,从古以来没有人耕种过的、甚至从来也没有属于任何个人私有过的草原。没有山,没有树木,没有村落,只有碧绿的草和覆盖这个草原的蓝色的天,一直到锡尼河我们才看到一些用毡子围起来的灰白色的帐幕,这是布列亚特蒙古族牧人的家。我们访问了这些牧人的家,在草原上度过了最快乐的一天。

  当然不是所有的草原都像锡尼河一样的平坦。当我们从海拉尔前往满洲里的路上,我们就看到一些起伏不大的沙丘;而当我们从满洲里到达赉湖,从达赉湖到扎赉诺尔的路上,也看到了一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在地平线上画出了各种各样的柔和的曲线。

  呼伦贝尔不仅在现在是内蒙的一个最好的牧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

  根据《后汉书·鲜卑传》所载,鲜卑人最早的游牧之地是鲜卑山。他们每年“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鲜卑山、饶乐水究竟在哪里,历来的史学家都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在扎赉诺尔附近木图拉雅河的东岸发现了一个古墓群。据考古学家判断,可能是鲜卑人的墓群。如果是鲜卑人的墓群,那就可以证实早在两汉时期鲜卑人就游牧于呼伦贝尔西部达赉湖附近一带的草原。

  对于早期鲜卑人的生活,历史文献上给我们的知识很少,仅说鲜卑人的习俗与乌桓同。而当时的乌桓是一个以“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但已“能作弓矢鞍勒,锻金铁为兵器”的游牧民族。我们这次在呼和浩特和海拉尔两处的博物馆,看到扎赉诺尔古墓中发现的鲜卑人的文物,其中有双耳青铜罐和雕有马鹿等动物形像的铜饰片。又有桦木制的弓、桦树皮制的弓囊和骨镞等等,只是没有发现角端弓。又《鲜卑传》谓鲜卑于建武二十五年始与东汉王朝通驿(当作译)使,这件事也从墓葬中发现的织有“如意”字样的丝织物和汉代的规矩镜得到了证实。

  史载契丹人最初居在鲜卑人的故地,地名枭罗固没里,没里者,河也,这条河究竟在哪里,不得而知。最近在扎赉诺尔古墓群附近发现了契丹人的古城遗址,证明契丹人也在呼伦贝尔草原东部游牧过。

  女真人在呼伦贝尔草原也留下了他们的遗迹。其中最有名的是两条边墙。一条边墙在草原的西北部,沿着额尔古纳河而西,中间经过满洲里直到达赉湖的西边,长约数百里。这条边墙显然是为了防御蒙古人侵入呼伦贝尔草原而建筑的。但据史籍所载,在蒙古人占领这个草原以前,游牧于这个草原的是塔塔儿人,蒙古人不是从女真人手中,而是从塔塔儿人手中接收这个草原的。根据这样的情况,这条边墙,似乎不是女真人修筑的。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即为了抵抗蒙古人的侵入,当时的塔塔儿人和女真人是站在一边的,女真人才有可能修筑这条边墙。另一条边墙在呼伦贝尔的东南,这条边墙是沿着大兴安岭南麓自东北而西南,东起于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尼尔基镇,西至科尔沁右翼前旗的索伦,长亦数百里。王国维曾在其所著《金界壕考》一文中对这条墙作了详细的考证。有人认为这是成吉思汗的边墙,并且把扎兰屯南边的一个小镇取名为成吉思汗,以纪念这条边墙,这是错误的。毫无疑问,这条边墙是女真人建筑的,其目的是为了保卫呼伦贝尔南部的草原,免于蒙古人的侵入。但是成吉思汗终于突破了这两道边墙,进入了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他们利用这里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繁殖自己的民族,武装自己的军队,然后以此为出发点由东而西,征服内蒙中部和西部诸部落或最广大的世界,展开他们的历史性的活动。鲜卑人如此,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也是如此。

  鲜卑人占领了这个草原就代替匈奴人成为蒙古地区的支配民族,以后进入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鲜卑人在前进的路上留下了很多遗迹,现在在内蒙和林格尔县发现的土城子古城,可能就是北魏盛乐城的遗址。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也是鲜卑人留下来的艺术宝库。我们在访问大同时曾经游览云冈石窟,把这里的艺术创造和扎赉诺尔的文化遗物比较一下,那就明显地表示出奠居在大同一带的鲜卑人比起游牧于扎赉诺尔的鲜卑人来,已经是一个具有高得多的文化的民族。如果把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艺术,作一比较研究,我想一定能看出鲜卑人在文化艺术方面更大一步的前进。

  在呼伦贝尔草原游牧过的契丹人,后来也向内蒙的中部和西部发展,最后定居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辽王朝。契丹人也在前进的路上留下了他们历史的里程碑。他们在锦州市内留下了一个大广济寺古塔,在呼和浩特东四十里的地方留下了一个万部华严的经塔,还有大同城内留下了上下华严寺。我们这次游览了锦州的古塔,欣赏了大同上下华严寺的佛像雕塑艺术。从这些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看来,奠居在锦州和大同一带的契丹人也是一个具有相当高度文化艺术的民族。

  为了保卫呼伦贝尔草原建筑过两条边墙的女真人,后来也进入了黄河流域。和鲜卑人、契丹人略有不同,女真人在进入中原以前已经具有比较高度的文化,并且建立了金王朝。现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的白城就是金上京。在这次访问中,有些同志曾经去游览过金上京遗址,从遗址看来已经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城市。这个城市表明了当时女真人已经进入了定居的农业生活,并且有了繁盛的商业活动。

  成吉思汗在进入呼伦贝尔草原以前,始终局促于斡难河与额尔古纳河之间的狭小地区。但当他一旦征服了塔塔儿人占领了这个草原,不到几年他就统一了蒙古诸部落,正如他在写给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诏书中所说的:“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

  蒙古人当然知道这个草原的重要性,元顺帝在失掉了大都以后,带着他的残余军队逃亡,不是逃往别处而是逃到呼伦贝尔草原。

  朱元璋似乎也知道这个草原的重要性,他派蓝玉追击元顺帝,一直追到捕鱼儿海(即今贝尔湖)东北八十里的地方,在这个草原中彻底地歼灭了元顺帝的军队以后,蒙古王朝的统治才从中国历史上结束。

  历史的后院

  假如呼伦贝尔草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闹市,那么大兴安岭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幽静的后院。重重叠叠的山岭和复蔽着这些山岭的万古常青的丛密的原始森林,构成了天然的障壁,把这里和呼伦贝尔草原分开,使居住在这里的人民与世隔绝,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保持他们传统的古老的生活方式。一直到解放以前,居住在这个森林里的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历史阶段。但是解放以后,这里的情况已经大大的改变了。现在,一条铁路已经沿着大兴安岭的溪谷远远地伸入了这个原始森林的深处,过去遮断文明的障壁在铁道面前被粉碎了。社会主义的光辉,已经照亮了整个大兴安岭。

  我们这次就是沿着这条铁道进入大兴安岭的。火车首先把我们带到牙克石。牙克石是喜桂图旗的首府,也是进入大兴安岭森林地带的大门。喜桂图,蒙古语,意思是有森林的地方。这个蒙古语的地名,经录了这里的历史情况,其实在牙克石附近现在已经没有森林了。

  在牙克石前往甘河的路上,我们的目光便从广阔的草原转向淹没在原始森林中的无数山峰。在铁道两旁,几乎看不到一个没有森林复蔽的山坡,到处都丛生着各种各样的树木,其中最多的是落叶松和白桦,也有樟松、青杨和其他不知名的树木。

  我们在甘河换了小火车,继续向森林地带前进。经过了几小时的行程,火车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叫作第二十四的地方。应该说明一下,在这个森林中,有很多地方过去没有名字。解放以后,森林工作者替这些地方也取了一些名字,如第一站、第二站之类。但有些地方原来是有鄂伦春语的名字的,而这些鄂伦春语的地名,又往往能透露一些历史的消息。例如锡尼奇是一个鄂伦春语的地名,意思是有柳树的地方;又如加格达奇,也是一个鄂伦春语的地名,意思是有樟松的地方。这样的地名比起数目字的地名来,当然要好得多,因此我以为最好能找到这些地方的鄂伦春语的名字。

  我们在第二十四地点下了火车,走进原始森林。依照我们的想法,在原始森林里,一定可以看到万年不死的古树;实际上并没有这样长寿的树木,落叶松的寿命最多也不过一百多年。所谓原始森林,是说这个森林从太古以来,世世代代,自我更新,一直到现在,依然保持他们原始的状态。当然我们脚下践踏的,整整有一尺多厚的像海绵一样的泥土,其中必然有一万年甚至几万年前的腐朽的树木和树叶。

  我们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太阳都射不进去的丛密的森林,也第一次看到了遍山遍岭的杜鹃花和一种驯鹿爱吃的特殊的苔藓。秋天的太阳无私地普照着连绵不断的山岗,畅茂的森林在阳光中显出青铜色的深绿。在山下,河流蜿蜒地流过狭窄的河谷,河谷两岸是一片翠绿的草地和丛生的柳树。世界上哪里能找到这样美丽的花园呢?

  我们的旅程,并没有停止在甘河。就在当天夜晚,火车把我们带到了这条森林铁路的终点阿里河。阿里河是鄂伦春自治旗的首府。鄂伦春,满洲语,意思是驱使驯鹿的部落。但是现在的鄂伦春族人民已经不是一个驱使驯鹿的部落,他们在阿里河边建筑了新式的住房,在这里定住下来,逐渐从狩猎生活转向驯养鹿群和农业的生活。现在在大兴安岭内驱使驯鹿的唯一的民族,也是以狩猎为生的唯一民族是鄂温克族。

  从狩猎转向畜牧生活并不是一种轻而易举的事,这要求一个民族从森林地带走到草原,因为游牧的民族必须依靠草原。森林是一个比草原更为古老的人类的摇篮。恩格斯曾经说过,一直到野蛮低级阶段上的人们还是生活在森林里;但是当人们习惯于游牧生活以后,人们就再也不会想到从河谷的草原自愿地回到他们祖先住过的森林区域里面去了。恩格斯的话说明了人类在走出森林以后再回到森林是不容易的;在我看来,人类从森林走到草原也同样是不容易的。因为这需要改变全部的生活方式。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那就要触犯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而这种传统的风俗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不仅改变全部生活方式会要遇到困难,据一位鄂伦春的老猎人说,甚至把狩猎用的弓矢换为枪这样简单的事情,也曾经引起反对。反对的理由是火器有响声,打到一只野兽,惊走了一群,而弓箭就没有这种副作用。但是新的总是要战胜旧的,现在不仅鄂伦春族的猎人,甚至鄂温克族的猎人也用新式的枪装备自己。

  扎兰屯是我们最后访问的一个内蒙城市。

  到了扎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山城。这座山城建筑在大兴安岭的南麓,在它的北边是一些绿色的丘陵。有一条小河从这个城市中流过,河水清浅,可以清楚地看见生长在河里的水草。郊外风景幽美,在前往秀水亭的路上,可以看到一些长满了柞树的山丘,也可以看到从峡谷中流出来的一条溪河,丛生的柳树散布在河谷的底部。到处都是果树、菜园和种植庄稼的田野。这一切告诉了我们这里已是呼伦贝尔的农业区了。我们就在这里结束了内蒙的访问。

  揭穿了一个历史的秘密

  这次访问对于我来说,是上了一课很好的蒙古史,也可以说揭穿了一个历史的秘密,即为什么大多数的游牧民族都是由东而西走上历史舞台。现在问题很明白了,那就是因为内蒙东部有一个呼伦贝尔草原。假如整个内蒙是游牧民族的历史舞台,那么这个草原就是这个历史舞台的后台。很多的游牧民族都是在呼伦贝尔草原打扮好了,或者说在这个草原里装备好了,然后才走出马门。当他们走出马门的时候,他们已经不仅是一群牧人,而是有组织的全副武装了的骑手、战士。这些牧人、骑手或战士总想把万里长城打破一个缺口,走进黄河流域。他们或者以辽河流域的平原为据点,或者以锡林郭勒草原为据点,但最主要的是乌兰察布平原为据点,来敲打长城的大门,因而阴山一带往往出现民族矛盾的高潮。两汉与匈奴,北魏与柔然,隋唐与突厥,明与鞑靼,都在这一带展开了剧烈的斗争。一直到清初,这里还是和准噶尔进行战争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如果这些游牧民族,在阴山也站不住脚,他们就只有继续往西走,试图从居延打开一条通路进入洮河流域或青海草原;如果这种企图又失败了,他们就只有跑到准噶尔高原,从天山东麓打进新疆南部;如果在这里也遇到抵抗,那就只有远走中亚,把希望寄托在妫水流域了。所有这些民族矛盾斗争在今天看来,都是一系列的民族不幸事件,因为不论谁胜谁负,对于双方的人民来说都是一种灾难,一种悲剧。

  马克思说:“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它的喜剧。”现在悲剧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出现在内蒙地区的是历史喜剧。但是悲剧时代总是一个历史时代,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时代,一个紧紧和喜剧时代衔接的时代。为了让我们更愉快地和过去的悲剧时代诀别以及更好地创造我们的幸福的未来,回顾一下这个过去了的时代,不是没有益处的。

【《内蒙访古》课文分析】相关文章:

爱莲说课文分析指导12-25

课文《社戏》结构分析02-21

《人生》课文结构分析12-25

课文《心声》结构分析12-25

课文《白杨》结构分析12-25

课文《掌声》案例分析12-25

《狼》课文结构分析12-25

《化石吟》课文分析10-11

化石吟课文分析09-13

《氓》的课文结构分析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