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

时间:2020-10-11 16:37:35 记承天寺夜游 我要投稿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写的一篇游记,游记中表达的感情非常的真挚,激发读者心中的共鸣,为诗人怀才不遇所感叹。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分层赏析: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叙事: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寻友夜游)

  第二层写景: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清。

  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庭中夜色)

  第三层:惋惜无人赏月

  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知识扩展:记承天寺夜游读后感

  幽微的星光下,古寺沉睡着。寥寥的行人,脚步在四下的寂静里变得突兀而悠长,闪烁的烛光在天边的黑暗中挖出殿宇神佛的轮廓……苏轼用他淡定悠闲,又稍稍带着一丝轻快的笔触,给我打开了一个幽静而神秘的世界。

  我不想再去深究那些淡定从容之后世事沉浮的背景,仅仅这深夜古寺、秉烛而行的雅兴就令我心动不已。亿万人之中,能有几个人抱有这样迥异尘俗的兴致?而人的一生中又有几个这样的机会?尤其是在今天的红尘中时刻难以脱身的我们。

  无论今古,人既然置身于社会之中,便总会有种种的感慨和无奈。而同样,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即使一时间无比地厌倦,但最终还要打起精神去完成一生的面对。既然不能脱离,能够选择的,便只有暂时的逃避和喘息。一段没有纷扰的时间,一个没有旁人的处所,便能给我们提供逃避和喘息的机会。于是,万籁俱寂的静夜,独处深山的古寺,疏星在天,微烛映壁,这将是一次多么好的精神旅行。

  时间也许已使古寺倾塌,但尘嚣的扰攘依然,心灵依然需要那寂静空灵来洗涤慰藉。古寺不在了,但夜还在,尽管现在的黑暗已经被霓虹灯搅得有些浑浊,尽管现在的夜已不如当时那样幽深而神秘。在所有的笙歌都寥落之后,等所有的浮尘都沉寂下来,总是还有一个时间和空间交叉的角落,伴着幽微飘忽的烛光,等着一颗疲惫的心去憩息占领,直到最后一颗星消失在微亮的天空。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相关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翻译10-25

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11-22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习题答案12-09

文言文阅读题:记承天寺夜游11-10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及翻译10-23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原文及赏析08-16

记承天寺夜游作文01-01

记承天寺夜游作文12-31

改写《记承天寺夜游》07-10

《记承天寺夜游》学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