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浣溪沙·端午 》

时间:2020-10-09 20:40:07 浣溪沙 我要投稿

《 浣溪沙·端午 》

  《浣溪沙·端午》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

《 浣溪沙·端午 》

  浣溪沙·端午

  北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注释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⑵端午:民间节日,在旧历五月初五。

  ⑶碧纨(wàn):绿色薄绸。

  ⑷芳兰:芳香的兰花。端午节有浴兰汤的风俗。

  ⑸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杜牧《阿房宫赋》:“弃脂水也”。

  ⑹“小符”句:这句指妇女们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云鬟(huán):女子的发髻。

  翻译

  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端午,是时,东坡被惠州已是第二个年头了,在端午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想到自己的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送给她。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苏轼自幼奋厉有天下志,入仕之后,主张改革弊政。因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先后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和湖州,后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旧党执政,升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因不同意完全废除新法,与执政者发生分歧,自请出知杭州、颍州等地。

  新党再度执政,被远贬惠州、儋州。后遇赦北还,卒于常州,谥文忠。苏轼一生,政治上极不得意,然而在文学艺术上,他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全才作家”。在诗、词和散文方面,都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著作有诗、文、词集与《仇池笔记》、《志林》等。

【《 浣溪沙·端午 》】相关文章:

浣溪沙·端午原文赏析12-12

浣溪沙·端午原文、赏析12-08

浣溪沙·端午原文赏析3篇12-13

浣溪沙·端午原文、赏析3篇12-09

浣溪沙·端午原文翻译及赏析08-15

浣溪沙·端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08-22

浣溪沙·端午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08-21

浣溪沙·端午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08-18

王安石《浣溪沙》12-20

晏殊《浣溪沙》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