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版红楼梦人物对比

时间:2022-09-24 13:05:03 红楼梦 我要投稿

新旧版红楼梦人物对比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里面的人物让我们印象深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新旧版红楼梦人物对比!

  新旧版红楼梦人物对比

  林黛玉

  红楼梦里林黛玉形象描写是这样的,“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再看当时的陈晓旭,一副面无血色的瓜子脸,走路说话都弱不禁风,多愁善感、哭哭啼啼,让人随时都生出怜悯之心。就连导演也大叹可遇不可求,天上真的掉下了一个林妹妹。陈晓旭的气质可谓是在所有影视剧戏剧中最贴近林黛玉的,三年前,陈晓旭的突然离世,各大媒体都不嫌词汇贫乏地用了“林妹妹香消玉殒”作为新闻标题,别无它词,只因太过贴切。再看旧版造型:清,雅、飘逸。衣饰色系浅淡,主色调为白,蓝,粉红三色。衣饰花纹也少用俗气的缠枝,连理等繁杂花样,以梅,兰二花为主要方案,面料多用纱,绢,丝。与林妹妹的气质契合的天衣无缝。

  新版的选角,且不谈肥黛瘦钗之说,但从气质上看,就谬以千里。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被妆容点淡了,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呆滞了。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变成了白里透红的健康,娇喘微微变成了屏息低眉,泪光点点就是哭泣时用袖子擦拭泪水。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只是让人看出了世俗的沉闷,失去了飘逸。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也单纯被演绎成了耍小性子,没有诠释出弱不禁风的病西施的风流态度。新版造型:装扮诡异,额头前波浪状的妆点与先前曝光的气氛图一样,造型图的色调、装扮都显得诡异。林黛玉面容苍白,眉毛清淡,加上额头前波浪状的妆点,很像尚未卸妆的青衣。素色的纱衣显得很有层次感,头上有花饰。

  宝钗

  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这几句话我摘录来,任何看客对比剧照都会觉得老版更切合人物吧?生的肌肤丰泽,金簪雪里埋,更是凸显出宝钗这一人物的形象,应该是白而莹润,淡而娴雅。87版自然权势的高贵,大气,丰满。衣饰色调偏深,因为人物的身份是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所以就起用了朱红,金黄,玫瑰紫,洋红,鹅黄,米白等兼具了柔和与华贵的颜色。

  而新版宝钗,我并未发现雪白酥润的表现来,只觉得妆容与其他女子无异,并且宝钗的白是一种健康自然的白,新版我看出黛玉有时候竟白里透红的宝钗都不及。宝钗的素雅雪白没有诠释在皮肤容貌上,竟都诠释服装上,同样采取昆曲造型采取了 “额妆”,服装色彩肃杀,连发饰都是白色的,想来披上个素净的衣服,就是金簪雪里埋?

  宝玉

  红楼梦中描写宝玉的笔墨是这样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可谓也是眉清目秀,眉目含情。旧版宝玉鲜活灵动,眼波流转,自有一股富贵公子哥的气质。而新版于小彤饰演的贾宝玉,我没从新版王熙凤脸上看出丹凤三角眼,竟在宝玉脸上看到三角眼的奸邪,竟无出尘脱俗天真无邪之态。这削瘦面黄的样子我第一眼看上去竟像是举止粗糙,诡计多端,颇有小人之风的贾环。后来我上网看看帖子,亦很多人感受相同,这宝玉,被骂的倒不冤。

  王熙凤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想来大家对这段描写都不陌生,这凤辣子的性格契合这般描述,生生的就把角色定位出来了。邓婕版王熙凤可谓是经典了,虽然后来有评论认为年龄上不相符,但是从角色诠释、外貌刻画、行为举止等方面,邓婕版的凤辣子显示出了独当一面聪明能干的笑面虎形象。而新版王熙凤,导演大概是死抓住”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诠释,让姚迪从头笑到尾,竟笑的浪荡不羁,越发刺耳。姚迪无论从相貌还是性格都不适合王熙凤这个角色。这只要看过红楼梦的明眼的观众都能看出来,偏偏这请过红学家、海选红楼梦中人选角的导演制片们愣是看不出来?

  王夫人

  旧版王夫人冷淡中带着慈祥,新版王夫人老气中带着尖刻。

  贾母

  旧版贾母面容慈祥,新版贾母不怒自威。每每看到新版红楼贾母与众人欢笑,那三角眼竟滴溜溜乱转,生生得被吓到了。想来新版红楼非常崇尚獐目鼠眼的,好配得上这诡异的配乐?

  妙玉

  妙玉,极端美丽、博学、聪颖,但也极端孤傲、清高、不合群,不为世俗所容,投奔贾府,居于大观园中拢翠庵。旧版妙玉被诠释的出尘脱俗,冷傲清淡,才华馥比仙。记得有这么个细节,妙玉请宝黛钗品梅花雪水煮的茶,并且使用一些精美罕见的茶具,竟嗔怪黛玉亦是世俗之人。在刘姥姥在拢翠庵海喝、众人欢笑之时,妙玉面生嗔怒之嫌,而新版妙玉在刘姥姥不知品茶一味怪茶淡了之时,新版妙玉竟也在众人欢笑中微笑而去,这与人物性格是不相符的。

  扩展

  简析红楼梦人物

  红学研究是中国学术之林的奇葩,尊列于三大显学之一,历经百余年而繁盛依旧。“红楼人物评论”在其红学史中更是经久不衰。百余年来,评论家们对红楼人物的解读可谓丰富多彩,观点、理念也五花八门,对人物的批评、赞扬,贬斥、肯定也莫衷一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红楼人物评论”的浩瀚宇空中,有一种“自然”的评论模式与构架在默默支配着评论家们的笔触与思维。

  评论《红楼梦》中的一位人物,评论家们一般会从这个人物的姓名说起,展开名义研究。因为学者们认为,曹雪芹在为小说人物命名时,总会在这个名字上赋予一定的含义。可能会在名义上暗示这个人的命运,也可能会在名义中点出这个人的性情, 还可能在名义中批判这个人的品行。所以“名义研究”就成了评论红楼人物的第一步。紧接着评论者们会将视点推进到这个人物的外貌特征上,再通过这个人物的家世生平、来往经历作一番论述。于是这就构成了红楼人物评论的第二步——“外貌研究”、“身世研究”等等。《红楼梦》中的人物之所以栩栩如生,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物性情各异,才华出众。所以评论他们的性情、才学、能力就成了评论家们的重点。这样一来就产生了红楼人物评论的第三步——“性情研究”、“才学研究”等等。对于红楼人物评论,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小说人物评论的不同之处,就是增加了“结局研究”。原因在于曹雪芹给世人留下的是一本“残书”,书中主要人物的最终结局还需要读者猜测,于是第四步“结局研究”便成了红楼人物评论环节中的一个亮点,甚至还形成了专门的学派——探佚学。有了前面四个步骤,最后还需要探究一下人物的意义与价值,借鉴一下曹雪芹的写作方法与设计技巧等等,所以一般来说,第五步都会以人物的“价值与意义研究”作为收尾。

  至此,上面所勾勒的五个步骤与环节清晰可见:名义与外貌研究→身份与家世研究→性情与才学研究→命运与结局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这一评论链条就是众多红楼评论家们在评析人物时遵循的一种“套路”。在长达百余年的评论史中,这一“套路”经过不断的丰富完善,优化深入,逐渐形成了《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模式与构架并非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机构事先设计好,然后大家从此随流,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向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天然模式”。既然是天然模式,那么研究形成这种模式的文化基因就势在必行了。

  《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如果找准了它的“发源点”,回答起来又异常简单。那么这个“发源点”在哪里?首先我们要知道,无论是真实的社会中人,还是书本中虚构的艺术之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人”。既然都是“人”,那么在评价分析人物时,无论他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所使用的方法和切入点都一样。

  问题随之而来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去了解评析一个人物的一生,也需要问五个具有哲学化的问题:是谁?→从何而来?→能力何为?→去往何处?→意义何在?如果把这五个问题和红楼人物评论的五个步骤相对应,你会惊讶地发现它们结合得天衣无缝,原来如此——“是谁”对应的就是“名义与外貌研究”,“从何而来”对应的就是“身份与家世研究”,“能力何为”对应的就是“性情与才学研究”,“去往何处”对应的就是“命运与结局研究”,“意义何在”对应的就是“价值与意义研究”。

  用这种方式回答《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是如何形成的,意在把问题简化,便于理解。然而造成这种“模式与构架”却有着非常复杂的文化因素。换而言之,这种红楼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仍然是传统文化基因导致的。如何用“文化基因”去解释红楼人物评论模式与构架的形成,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在此笔者做一些简要分析,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为什么评论者们在评论红楼人物时,要从“名义与外貌”切入

  纵观研究“红楼十二钗”的论文,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绝大多数的评论者切入论文核心都是以“名义”与“外貌”为入口的。这一现象看似随机,但是其中却包含着一种文化心理。换句话说,所谓的“随机”其实是被相关的文化基因支配着。

  “名字”与“外貌”是组成一个人所“独有”的中心因素。名字虽然是符号,但是它代表的却是一个人,它就像一张“标签”,其中注明了这个人的品行、学识以及为人处世的行为。所以我们常听说“要用自己的信誉去维护自己的名字”,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外貌”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名字”加上“外貌”组合起来的就是一个人所独有的特征。

  评论家们以“名义与外貌”为切入点,从而评析红楼人物,就是想用最便捷的方式瞬间抓住红楼人物的特征。这一文化心理导致了红楼评论家们的不约而同。

  二、为什么在评论红楼人物时都习惯于将其“身份与家世”做一番论述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果遇到需要自我介绍或者填写履历时,我们一般都会述说自己的籍贯、家庭出身然后,再讲到自己。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惯用模式,似乎每一个人也都在自觉地遵循着这种格式。久而久之“惯用模式”就会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在这种统一的思维模式下,就会让评论者们在评析红楼人物时,首先介绍一番人物的“身份与家世”。

  这种评论现象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固有的“史官文化”基因所决定的。当我们研究某一段历史中的人物时,一般都会追溯它的祖籍,去勾勒其家族的迁徙踪迹、姓氏变化等等,似乎只有梳理完这一切才能言归正传。翻开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一开头就是“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这种写人物史传的方式被后来的史书所遵循。所以你在看到评论者们评析林黛玉时,总会讲述她的父亲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进士及第,祖上乃五世侯爵”等等。所以我们把一些学术现象放到大文化背景中去审视其根由,辨识它产生的来龙去脉,你就会见怪不怪了。

  三、“性情与才学”为什么会成为红楼人物评论的重点

  “性情与才学”是构成红楼十二钗的核心要素,曹雪芹要让闺阁昭传,其彰显的也是十二钗的“性情与才学”。从这个角度讲,将“性情与才学”列为评论的重点似乎也顺理成章。然而这是从文本的角度而言的,如果从评论者的角度而言,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会将“性情与才学”视为评析重点的呢?要理清这个文化内因,稍微麻烦一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派纷呈,可以说百花齐放。然而其中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就奠定了,直至当下也没有被撼动过。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所以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所承袭的或者彰显的儒家思想也最多。儒家文化当然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如果以人为核心去理解儒家,它要塑造的理想人格就是一个“内圣外王”的人。在儒家看来,所谓“内圣”就是道德的完成,所谓“外王”就是事功的完成。道德的完成最终也要通过事功来完成。我们常常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其中“修身”就可以理解为“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外王”。我们每一个承袭着儒家文化思想的中国人,都自然而然地尊崇着这一理想人格,并且也在积极地向“理想人格”靠拢对齐。同时也会用这种“理想人格”去审度他人。

  上面讲述了那么多,想表达什么呢?其实不难看出,所谓红楼人物的“性情与才学”就是构建理想人格的必备要素。评论红楼人物的“性情与才学”就是评论者们在有意无意之间用自己秉承的儒家思想去审度《红楼梦》中人。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以评论红楼人物“才情”为重心的评论架势。

  四、在红楼人物评论中“命运与结局”为什么如此让红学家们着迷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两个终极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或者说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如果不以个体生命历程去做出诠释的话,这两个问题永远也不会有标准答案。然而只有深入探究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似乎才能构成事理的完整性,也才不会让人鄙视你“一问摇头三不知”。“三不知”中的“三”指的就是起因、经过和结果。红楼人物的“起因”和“经过”都在作者的明示下交代清楚了,唯一的“结局”却还没有答案,于是乎这一“好奇心”便促使红学家们乐此不疲。

  与其说是“好奇心”促使了红学家们对探讨红楼人物“命运与结局”的痴迷,还不如说这就是一种文化审美情趣引起的痴迷。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意在“朦胧”,旨在揭示“隐幽”。曹雪芹未完的书稿恰巧暗合了这种“朦胧”与“隐幽”的美学状态,也完全切合了评论者们的“揭秘”心态,于是为此“着迷”就衍生出来了。

  五、红楼人物的“价值与意义”为什么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回答这个问题似乎也很简单,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其思维方式、学识高低等等都可能导致他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仅是这样的回答,仍然还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因为“见仁见智”的背后有着特殊的文化基因。

  首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重在一个“悟”字。所谓“悟”,就是当我们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的层面,通过融汇提升,让我们的认知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面对人生与社会,面对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关系网络,在我们内心能做出一种什么样的判断力。从“悟”字的结构上看,它是“吾”和“心”的结合,重在自我的体会。所以对于某人某事,其“意义与价值”也就见仁见智,理所当然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上面那句精辟的名言——“正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其次,中国传统式文人作学问的出发点就是“述而不作”。所谓“述”就是叙述,“作”就是发明创造。谦虚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所以历代文人都以自己只是叙述、阐发前人的思想,谦称自己的言论不过是转述圣贤的理念而已。殊不知,在为圣贤阐发要义时处处都渗透着自己的思想与理论。评析红楼人物的“价值与意义”似乎意在转述曹雪芹早已设置好的理念,然而这恰恰为评论者们表述自己的观点开辟了一条通道,因此也就名正言顺了。

  再次,中国传统治学方式之一,就是在“春秋笔法”中阐释“微言大义”。“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书写历史的一种方式与技巧,或者说是一门语言艺术,是孔子最先创造的写作技法。曹雪芹将这一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所以读者很难看到他在书本中直抒胸臆的议论言辞。曹雪芹的思想似乎抛洒在众多红楼人物身上,如此以来,正切合了评论者们借阐释“微言大义”直抒胸臆的欲望。紧接着,红楼人物的“价值与意义”也在一番微言大义的阐释中自然而然“见仁见智”了。

  最后,在中国思想史中,对于一件事情,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如何获得它的意义。在评论者们看来,这是重中之重,这也构成了“中国思想”的特点。无论事物还是人物,只有他具有意义和价值才能存在于当下,按照这样的理念去评论《红楼梦》们中的人物,自然就会形成以探求“价值与意义”的收尾方式。

  探析《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非笔者如此三言两语就能诠释得清晰明白。如果这样的浅析能给红学研究带来些许启示,它的意义也自在其中了。

【新旧版红楼梦人物对比】相关文章:

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比评论11-18

我眼中的新旧版红楼梦评价08-14

《红楼梦》人物形象对比:林黛玉和薛宝钗09-10

《新红楼梦》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及分析04-06

红楼梦人物09-13

红楼梦经典人物08-28

红楼梦人物02-25

《红楼梦》人物08-24

《红楼梦人物谱》人物关系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