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河中石兽》的故事

时间:2020-09-08 15:15:58 河中石兽 我要投稿

重温《河中石兽》的故事

  河中石兽故事情节曲折而生动,在告诉了人们一个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过程的复杂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温“河中石兽”的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重温《河中石兽》的故事

  清人纪昀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述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寺庙要重修,僧人们划船去打捞当年被洪水冲走的庙门前的石兽。在庙前附近的河里没有找到,又顺流下寻十余里,也没有找到。一位讲学先生哂笑道,石兽陷在沙中只会越埋越深,而不可能顺流而下。众僧听了都很折服。但一位老河工闻之却大不以为然,指出:水流长期冲击石兽迎水处“啮沙成穴”,石兽“必倒掷其中”。如是反复,“遂反逆流而上矣”。众人照他说的寻去,果然在上游数里处找到了石兽。

  故事情节曲折而生动,在告诉了人们一个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过程的复杂性。这里,决策者能否听取不同意见,对于其能否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显然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试想如果不是主事的和尚没有封锁消息,而且十分“大度”,能从容听取公然与之唱对台戏的相反意见,这石兽恐怕是难见天日了。

  现代人类的生产开发活动在深度、广度和复杂性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古人,其后果和影响十分深远。以产业政策为例,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有关部门曾重点支持造纸、电镀、皮革、印染、焦化等行业的发展。90年代前期,这些行业在得以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我国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面对这一严峻的局面,1996年,国务院决定,对上述重污染企业予以限期取缔和责令关停。到1997年底,全国共取缔、关停造纸等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65000多家。为此,许多企业主和职工欲哭无泪,农业银行因此无法收回的贷款本息达50多亿元。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当初作产业规划和决策时,有关政府部门主事的“和尚”们认识上的局限性造成了这一本来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的损失。

  有鉴于此,人们已注意总结在现代大规模的生产和开发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认识法则和途径。上世纪60年代末,发达国家开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立法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不仅要对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区域和自然资源开发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而且规定了政府要在更大的`范围内组织专家对政策、规划方案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召开公众听证会等一系列法定程序,并规定其依法享有诸如知情权、提案权、质询权、辩论权等,这恰与前述老河工能够了解到有关情况、愿意和能够讲话、可与讲学先生辩论等三阶段相似。而有关负责官员则有依法遵守法定程序组织开展环评的义务、对有关专家和公众未被采纳的意见有公开答复和说明的义务,以及相关专家应对决策的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和事后评价,参与决策者对决策实施所产生的后果所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等等。如此以制约“和尚”们能够和必须认真听取和吸收社会各方面和公众的意见,以达到规范和监督决策全过程的目的。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组织制度比古人更胜一筹的重要标志。

  如此,我们学习和宣传贯彻新通过的环评法,不妨以史为鉴,对照一些人的错误认识:仅仅把法律看成是事后惩罚的工具,而视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国家和社会管理事务的法定权利、义务以及程序保障可有可无,怕“麻烦”,不愿把决策过程中应予以公开的情况公诸于众、广泛征求意见,更不愿认真听取不同意见尤其是相反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作规划和决策往往是仅由部门或行业作自我评价和论证,评审单位的“级别”似乎越高越好,参评人员圈子越小越好;提出评审意见越“一致”越好;讲问题最多放个“空炮”拉倒;作结论以评功摆好为主,对存在的问题往往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不痛不痒,实际上还是领导个人拍板或少数人闭门决策。其结果往往是囿于偏见,只见局部、不见全局,只顾眼前、不顾长远,而实施决策又一意孤行、片面追求所谓高速度,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的心理总在作怪。再加之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如此,就难免又去重复“河中石兽”故事中众和尚的再三失误了。

【重温《河中石兽》的故事】相关文章:

河中石兽的背景故事06-23

《河中石兽》说课稿11-04

河中石兽课文06-02

河中石兽诵读05-24

河中石兽说课稿05-18

河中石兽注解05-12

河中石兽朗读11-29

河中石兽教参11-29

河中石兽中心11-29

河中石兽实词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