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

时间:2022-08-19 11:40:22 好词好句 我要投稿

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

  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语),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单元。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

  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1

  指手划脚、手忙脚乱、手舞足蹈、七手八脚、摇头晃脑、身手敏捷、风驰电掣,动如脱兔,举目眺望、大步流星、昂首挺胸,手舞足蹈、张牙舞爪、动如脱兔,举目眺望

  昂首挺胸、健步如飞、步履矫健、步履轻盈、大步流星、昂首阔步、挤眉弄眼、横冲直撞、蹑手蹑脚、欢呼雀跃、鬼鬼祟祟、伏案疾书、载歌载舞、大步流星、摩拳擦掌

  手疾眼快、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落荒而逃、连蹦带跳、蹑手蹑脚、翩翩起舞、张牙舞爪、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喋喋不休、竭尽全力、慢条斯理、含糊其词、唠唠叨叨

  自圆其说、振振有辞、肆无忌惮、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绘声绘色、对答如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花言巧语、走马观花

  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奔走相告、跋山涉水、前赴后继、察言观色、左顾右盼、瞠目结舌、袖手旁观、伸头缩颈、一饮而尽、洗耳恭听、眼疾手快

  龇牙咧嘴、昂首挺胸、抓耳挠腮、摩拳擦掌、手不释卷、上蹿下跳、大步流星、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拳打脚踢、指手画脚、摇头摆尾、侧耳细听

  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2

  健步如飞

  【解释】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跑得飞快。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阳士人》:“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大步流星

  【解释】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听到叫他名,他大步流星地迈过去,把它牵上。”

  连蹦带跳

  【解释】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样子。

  【出处】王朔《浮出海面》:“‘好吧。’我说。挂了电话,~地跑回宿舍。”

  东奔西窜

  【解释】跑到东,又窜到西。到处逃窜。同“东逃西窜”。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钱塘县派差去查过,果然那些狗东奔西窜,践踏田禾。”

  横冲直撞

  【解释】乱冲乱撞,蛮横无理。

  【出处】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作文皆从外边攻进里去,我谓文章就时而攻打出来,就他城池,食他粮草,统率他兵马,直冲横撞,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一瘸一拐

  【解释】腿脚有毛病,行步时身体不平衡。

  【例句】他略略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着那声音走去。

  挤眉弄眼

  【解释】用眼睛、眉毛示意。

  【出处】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挤眉弄眼,伶齿俐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船。”

  匍匐前进

  【解释】身体贴近地面以手臂和腿的力量推动身体前进的运动方法。

  【拓展】通常有受敌火威胁,遮蔽物较低的场合采用。分为低姿、高姿和侧身三种。

  上窜下跳

  【解释】比喻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

  【出处】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

  蹑手蹑脚

  【解释】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于是大家蹑手蹑脚,潜踪进镜壁去一看。”

  捶胸顿足

  【解释】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出处】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衷肠,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

  手舞足蹈

  【解释】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大快朵颐

  【解释】朵颐:鼓动腮颊,即大吃大嚼。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出处】《周易·颐》:“观我朵颐,凶。”

  张牙舞爪

  【解释】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出处】《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附录二《新编小儿难孔子》:“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3

  鬼鬼祟祟: 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大步流星: 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言谈举止: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摩拳擦掌: 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大摇大摆: 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席地而坐: 泛指在地上坐。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蜗行牛步: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煞有介事: 原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

  指天画地: 形容说话没有顾忌,目中无人。

  额手相庆: 见“额手称庆”。

  搔头摸耳: 抓抓头皮,摸摸耳朵。形容一时无法可想的焦急神态。

  默不作声: 一句话也不说

  抖擞精神: 振作起精神。

  指手画脚: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慢条斯礼: 见“慢条斯理”。

  缄口不言: 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抚掌大笑: 抚: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喃喃自语: 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东躲西跑: 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风风火火: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拉拉扯扯: 比喻不干脆,不痛快。现形容拉私人关系

  拿班作势: 装模作样。

  指手划脚: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步履维艰: 步履:行动;维:文言助词,无实义;艰:困难。指行走十分困难,行动很不方便

  兔起鹘落: 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骂不绝口: 骂声不断。

  龙行虎步: 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小手小脚: 形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没有魄力。

  像煞有介事: 指似乎真有其事。多用以形容小题大作或装腔作势的样子。

  藏头露尾: 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举手投足: 一抬手,一动脚。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装神弄鬼: 比喻玩弄手段蒙骗人。

  乔装打扮: 乔装:改变服装、面貌;打扮:指化装。指进行伪装,隐藏身份。

  探头探脑: 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兔起凫举: 凫:野鸭。象兔敢奔跑,象野鸭急飞。比喻行动迅速。

  姗姗来迟: 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现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比手划脚: 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札手舞脚: 犹言动手动脚。形容不规矩、不稳重。

  戛然而止: 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不言不语: 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矫揉造作: 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翻箱倒柜: 翻:倒,反转。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出没无常: 忽而出现,忽而隐没,没有一定,使人无法捉摸。

  脱缰之马: 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扬威耀武: 见“扬威曜武”。

  举手加额: 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

  撒娇卖俏: 撒:尽量施展。尽量施展娇态,卖弄俏丽。

  金鸡独立: 指独腿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势。后也指用一足站立。

  眼疾手快: 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翩若惊鸿: 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轻手轻脚: 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龙骧虎步: 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人不知,鬼不觉: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拿腔作势: 装模作样。

  飞针走线: 走:跑。形容缝纫技术非常熟练。

  吞云吐雾: 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东藏西躲: 形容为了逃避灾祸而到处躲藏。

  嘁嘁喳喳: 低声议论,搬弄是非

  干净利落: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额手称颂: 同“额手称庆”。

  烂醉如泥: 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

  东张西望: 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行步如飞: 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亦作“行步如风”、“行疾如飞”、“行走如飞”。

  健步如飞: 健步:脚步快而有力。步伐矫健,速度很快

  撒泼放刁: 耍赖撒野。举动粗蛮,无理取闹。

  形迹可疑: 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

  虎步龙行: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眼明手快: 看得准,动作敏捷。

  一声不响: 指不发出一点声音

  步履蹒跚: 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力竭声嘶: 嗓子喊哑了,力气用尽了。形容拼命地叫喊。

  穿房入户: 在人家内室里出出进进。形容和主人的关系极为密切。

  手疾眼快: 形容机灵敏捷。

  张牙舞爪: 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

  挤眉弄眼: 用眼睛、眉毛示意。

  破口大骂: 满口恶语骂人

  扭扭捏捏: 形容走路故作娇态或有意做作。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爽快、不大方。

  慢条斯理: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不慌不忙。

  耀武扬威: 耀:显扬。炫耀武力,炫耀威风。

  一言不发: 一句话也不说。

  东逃西窜: 四处逃亡与逃避

  回眸一笑: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狼吞虎咽: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东观西望: 向四周张望,察看动静。

  声嘶力竭: 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狼餐虎咽: 见“狼餐虎咽”。

  扬长而去: 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

  熊经鸟伸: 见“熊经鸟申”。

  顾影弄姿: 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弄姿:做出各种姿态。对着自己的身影,做出各种姿态。形容卖弄身形,自我欣赏。

  神不知,鬼不觉: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

  装模作样: 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给人看。

  打情骂俏: 情:风情;俏:俏皮、风趣。指男女调情。

  招摇过市: 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蹑手蹑脚: 蹑:放轻脚步。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贼头鼠脑: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不慌不忙: 慌:急遽忙乱。不慌张,不忙乱,从容不迫

  踉踉跄跄: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神出鬼没: 出:出现;没:消失。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干脆利落: 简单爽快。

  横冲直撞: 乱冲乱撞,蛮横无理。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前仰后合: 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鬼头鬼脑: 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磨拳擦掌: ①形容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②激动、气愤的样子。

  东躲西藏: 指到处躲避藏匿

  酩酊大醉: 酩酊:沉醉的样子。形容醉得很厉害。

  鹅行鸭步: 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4

  1、疾雷不暇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2、楞手楞脚:形容动作鲁莽。

  3、步罡踏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星。

  4、龙腾虎跃:象龙在飞腾,虎在跳跃。形容跑跳时动作矫健有力。也比喻奋起行动,有所作为。

  5、矫激奇诡:指人的行为动作矫异激烈。

  6、捏脚捏手:放轻手脚走路,动作细心翼翼的样貌。

  7、明敲明打:指人说话直接与做事率直,不搞背后动作。

  8、把薪助火:把:握住。拿着柴草助长火势。比喻某种行动作法会增加对方的力量或助长事态的加剧。

  9、慌手慌脚:形容动作忙乱的样貌。

  10、笨手笨脚:形容动作不灵活。

  11、进退有度: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12、进退中度: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同“进退有度”。

  13、饿虎扑食: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14、发科打诨:以滑稽的动作和语言引人发笑。

  15、没轻没重:指言语或动作鲁莽。

  16、蹈厉之志: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

  17、发科打趣:科:古戏曲用语;打趣:用诙谐的言语凑趣助兴。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人发笑或拿人开玩笑。

  18、进退有节: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19、进退可度: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同“进退有度”。

  20、插科打诨: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21、疾霆不暇掩目: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22、大放光明:发出强烈的光,十分明亮。比喻某种科研成果或学说思想对人类社会提高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23、见兔顾犬:顾:回头看。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24、猛虎出山:像凶猛的老虎出山一样。形容动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离山”。

  25、饥虎扑食:像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迅猛急切。

  26、撮科打閧: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閧,同“哄”,喧闹。

  27、从容指顾:指:手指;顾:眼看。动作和眼神十分沉着冷静。形容行动迅速而又从容。

  28、漫条斯理: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29、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30、举止不凡: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一样。

  31、插科使砌:砌,拼凑;捏造。指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

  32、慢慢吞吞:缓慢的样貌,动作十分慢,指做事没有效率。

  33、慌手忙脚:形容动作忙乱。同“慌手慌脚”。

  34、连三跨五:形容动作迅速。

  35、颤颤巍巍:震颤而动作不准确的样貌。

  36、疾雷不及掩耳: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37、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38、饿虎攒羊:攒:向一个目标簇拥。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

  39、捻脚捻手:捻:通“捏”。手脚动作放轻。形容行动细心轻捷。

  40、步斗踏罡: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罡,北斗七星之柄。斗,北斗星。

  41、白鹤晾翅:太极拳的一个拳式,动作像站定的白鹤张开翅膀晾着。

  42、来回来去:指动作或说话来回不断地重复。

  43、倔头强脑: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貌。

  44、疾雷不及塞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45、撮科打哄:犹言插科打诨。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46、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

  47、见物不见人:只看到事物,看不见人。指片面强调物质条件,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48、举止大方:举动不俗气,不做作。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49、打诨插科:科:古曲戏曲中的表情动作。穿插在戏曲表演中的能使观众发笑的表演与道白。亦泛指引人发笑的动作与言谈。

  50、猛虎扑食:老虎扑向食物。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51、高尚娴雅:文雅优美的动作与才艺。

  52、干净利落:利落:灵活敏捷,也指整齐,有条理。形容没有剩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相关文章:

描写动作的四字 词语10-24

描写动作的词语四字词语10-24

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四字词语10-30

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 aabb03-11

描写人物动作的四字词语10-24

描写人物动作四字词语11-05

动作描写词语10-24

描写动作的词语10-24

描写动作的词语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