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黄河古诗鉴赏

时间:2020-11-18 13:00:42 古诗 我要投稿

描写黄河古诗鉴赏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王维)

描写黄河古诗鉴赏

  与君伯氏别,又欲与君离。

  君行无几日,当复隔山陂。

  苍茫秦川尽,日落桃林塞。

  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

  故人离别尽,淇上转

  企予悲送远,惆怅睢阳路。

  古木官渡平,秋城邺宫故。

  想君行县日,其出从如云。

  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

  注释

  “与君伯氏别”一作“与君伯氏兄”

  “秋城邺宫故”一作“秋城邺宫都”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

  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②使: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

  ⑨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⑩长河:黄河。

  ⑾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⑿侯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⒀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⒁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⒂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译文

  (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

  (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

  鉴赏

  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该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题解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注释

  ①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玉门关的简称。岁岁:指年年月月,下文的“朝朝”同义。

  ②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③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为暮春。青冢: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

  ④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

  译文

  去年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白雪还在昭君墓地,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鉴赏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无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三句写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惟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肃杀如此,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这两句写景,似乎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诗虽然不直接发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雪”与 “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艺术效果,可谓妙绝。全诗对仗精工,巧于炼字,别具情韵。

【描写黄河古诗鉴赏】相关文章:

描写黄河的古诗07-19

描写黄河的古诗词12-02

关于描写黄河的古诗词12-17

描写黄河的古诗词大全12-04

描写夏天的古诗集锦鉴赏07-20

《蝶恋花》古诗鉴赏10-30

思乡古诗鉴赏03-27

罗隐《黄河》唐诗鉴赏11-15

无题李商隐古诗鉴赏12-28

古诗鸟白居易鉴赏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