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的课文教案

时间:2023-04-09 05:04:00 归园田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的课文教案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中没有华美繁复的辞藻,没有特殊的修辞,诗人就运用一些简单的事物,景象,运用独特的写作手法以及合理的结构安排将这些平平凡凡的事物进升华,不仅使诗歌显得朴素清雅,恬淡幽美。下面是课文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的课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及其诗文并学习诗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

  2、品味这首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教学重点

  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背《桃花源记》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漁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文描绘了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平等、自由的社会生活图景,反映了作者当时现实生活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和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二、介绍陶渊明及其时代背景: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名潜,字元亮,又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柴桑人(江西九江人),出身仁宦家庭,曾祖陶侃曾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到他时家境已没落。

  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有很大的幻想,有大济苍生的斗志,但由于门阀制度发展到顶点(另有九品中正制),使人才进退根本不以德才为依据,而是看人的门第高下、财产多少。“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势族。”。直到二十九岁才出仕,以后十多年里,他几次做的不过是祭酒、参军等职,不仅济世的抱负无法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清楚地认识到官场的污浊,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就“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就离职回乡了。

  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躬耕自资,他的归田是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后冲破封建剥削阶级意识,亲自参加劳动,这对当时文人来说,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既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也在写农民的共同劳动中产生朴素的劳动阶级的感情,产生了倾向平等的思想。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开创了“田园诗”体裁,成就最高。其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内容,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语言风格平淡自然,朴素中见真情,对后世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三、读诗释题:

  1、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字音

  羁(jī) 暧(ài)

  2、 对照注释,疏通词句

  3、回归农村过上田园生活。

  四、赏析:

  (一)学习第二层:

  1、找出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体会描写顺序。

  “开荒到余闲”

  由近到远再到近。

  2、落实几个重点词。

  方:周围  荫:名词作动词,遮,形成树荫。

  罗:排列  颠:巅

  3、用散文化语言描绘。

  内容包括:所做 所居 所见 所闻 所感

  4、品味重点词:

  (1)守拙:

  这是和官场中权谋机诈的“取巧”相对而言,“守拙”就是“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抱朴守静”的意思,是一种鄙视功名利禄,洁身自好的清高品格,作者借此自慰(欣慰)。

  (2)暧暧、依依

  暧暧:写出村落屋远,模糊不清。

  依依:描绘远处炊烟的动态。

  虽无人出现,但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环境,令读者想象--那里住着生活质朴怡然自得的人们。

  (3)总结田园生活的特点:

  宁静、恬美、闲适。

  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农村的城市化和城市中某些人的走向农村(文明的异化)}

  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二)学习第三层

  1、品味尘杂、余闲

  A、尘杂:人世间的杂务,指官场的案牍及应酬一类的琐事。

  虚室:空寂的房间(也可喻心),实指无官一身轻,没有人事滋扰的悠闲。

  B、想像一下有什么余闲?

  调素琴,阅金经、务耕织、发幽思等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作者回归园田有怎样的感受及心情?

  久:悔恨之意

  复:轻松欣喜。

  (三)学习第一层

  思想决定行动。到底是什么样的个性思想促成了这次回归呢?

  所爱:丘山

  所憎:俗韵:气质、性格、情趣、社会风尚,就读书上而言是学而优则仕。

  尘网:官场。

  所思:恋 思

  品味:误:多少辛酸、沧桑。

  (四)总结主旨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五、背诵

  相关阅读:原文与赏析

  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2、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3、赏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拓展阅读:《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鉴赏

  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派。与中国文学史上前前后后诸多的田园诗人相比,陶渊明最大的特色就是亲自参加了农业耕作,并在诗中真切地表达了其中甘苦。他自述参与农耕的诗作共有六首,其他一些诗也涉及农耕,但并非专写此事。在这几首诗中,以这首《归园田居》(之三)与另一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最为人称道。

  初看,此诗平淡无奇,淡到几乎看不见诗,但却得到人们的欣赏并广为传诵,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陶渊明的视角是诗人的,不是普通农夫的,他所表达的是只有诗人耕作才会产生的感受,不同于田者自歌。他看似平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朴厚悠远的诗的神韵,在平平常常的叙说中,写出了一个宁静而丰足的精神世界。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不妨从他对农耕的态度讲起。

  诗作开头两句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开篇十分自然朴素,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是什么态度呢?地地道道农夫的态度,很可能是要焦虑的,或者干脆放弃了,而诗人却欣然接受。豆田如此荒芜,他还要精心侍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大早就起来去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出现在天空才扛着锄头回去。为了这长得稀疏的豆子,诗人还要在草木丛生的狭窄小道上行走,以致晚间的露水打湿了衣裳。读到这里,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么做值得么?诗人最后道出了种豆之意,原来豆子的丰茂与否,并不是他特别挂心的,衣服被沾湿更是小事一桩,他在意的是另一件对于他整个的生命都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他的意愿究竟是什?这首诗没有说,我们可以从诗人其他的诗作中看出来。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云:“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虽然一年过去到底种了多少地,收获有几多,诗人从不曾考虑;可是在农事耕作里遇到的事情大多让他心神舒畅。因而,他吟咏不辍,虚掩柴门,甘心做个耕作于陇亩之间的百姓。依循同一思路,豆子多少,诗人并不计较,关键在于他能在农事中得到乐趣,觉得做个农夫挺不错。《西田获早稻》一诗在备述农家事之后,亦云:“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可见,诗人的意愿就是能在田园安居,过着自食其力的耕种生活。

  早起晚归去耕种,诗人也认为是苦差事,他之所以不说它苦,是因为怕辜负了自己的心志。而且,尽管耕作让人四体疲劳,可没有外界特别的忧患干扰,人的心灵能够得到安宁。他说:“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巽田舍获》其一)“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西田获早稻》)在《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里,诗人就不仅不言春作苦,而且还写了他在种豆一事中得到的淡淡的欣悦。

  文人士大夫对于耕作,还有两例可以与陶渊明相对照,从中更可以看出陶的个性特点。汉代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曾作有歌诗,也言及种豆。陶诗首二句可能受到杨的启发,也可能根本未受杨的影响,二人所言之事类似,只是偶合而已。不管真实的情形如何,我们都能够看出他们对种豆所持的态度是有很大差别的。据《汉书·杨恽传》载,杨恽被废为庶人之后,“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他过着以财自娱的生活,看起来没有亲自参加耕作的可能性更大些。但他在《报孙会宗书》中却说:“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知何者为是。杨自云酒后耳热,仰天拊缶歌呼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他也在南山种豆,但却听之任之,根本不加整治,由它自生自落。因为他认为,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想富贵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由此看来,杨恽即使真的自己耕田,也只是用以发泄悲愤而沉沦的情感罢了,与陶渊明耕种以求食的朴素目的,在耕种中得到精神愉悦的态度截然不同。

  陶诗中谈及“理荒秽”,这让人联想起另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从屈原的诗作中,我们看不到种豆的事情,不过他有对种植的表述。《离骚》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屈原自云栽种了百亩香草,并对这些香草寄与了厚望,希望它们长得枝叶峻茂。如果香草枯萎断绝,他不会为之悲伤,可是香草却变得芜杂污秽,改变了自然的芬芳高洁品质,这让诗人哀叹不已。屈原可能真的种植过香草,但诗中并非重在写植草种花,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赋予此事以象征意义,指的是诗人曾培植教育过一些弟子,可是,他们却和政治上的反动者同流合污,失去本来的贞正品格,使诗人深感痛心。

  与杨恽和屈原相比,陶渊明既不像杨恽那样对南山之豆不闻不问,也不像屈原那样有所寄托,他对农耕之事抱着客观而且坦然的态度,不管豆苗繁茂与否,他都尽心尽力地除草整治,而他整治荒秽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求得怎样的丰收,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种植豆苗,别是一种顺任物之自然,顺任人之自然的态度。他在种豆除草这样极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乐趣,实现了自我,得到了心灵的宁静,看似平淡的语句因此饱含醇厚的诗意。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卓越之处。与诗人自己其他的作品比较,就能够略知一二。比如,同是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表述,《西田获早稻》云:“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此诗则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理荒秽”所说行动的指向性就比“肆微勤”具体多了,而且“带月荷锄归”一句不仅有形象,还写出优美温馨的意境,诗中有画,真切生动。有此警句,全诗生辉。诗人是“带月”而归,而不是月照而归,这样的措辞,就突出了人的主体性,流露出人物的风神,流露出人物对周遭景物的喜爱,虽然这欣喜是那样的淡,让人几乎不能觉察。富于形象性,篇有佳句,也是这首诗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诗的语言平淡古朴,具有汉魏风格,不避重复就是一证。豆,草,沾衣等字样在短短的四十个字的小诗里,都重复出现,作者并不选择其他的语词来代替,这在近体诗中是很少见的。然而这些语词的重复并没有给人累赘之感,反而让人觉得亲切朴实,仿佛诗原本就在作者胸中,是自己流出来的一样。他信口而吟,却自有旁人不能及的一片旷远散谈,天然浑成,真是令人企慕。

  就结构而言,不断的转折是本诗特色。豆苗稀就不要种了吧,可诗人还津津有味地早起晚归去整治。言及归来,似乎已经无话可说,诗人转而言说道上草木长,晚露打湿衣裳。沾湿了衣裳大概要抱怨了吧,他又说不足惜,只要不违背心志就行。就在这不断的转折中,诗人完成了一幅他心灵的风景画。转折虽多,却毫不费力,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如果不是性情本来就平和,如果不是语言的功力深厚,是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的。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的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赏析02-15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赏析01-16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的思想感情01-16

归园田居教案06-10

《归园田居·其一》课文教案05-16

归园田居一教案08-25

归园田居饮酒教案08-25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08-24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05-26

语文必修一归园田居课文解读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