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与碣石山

时间:2022-07-06 18:27:10 观沧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沧海》与碣石山

  引导语:《观沧海》一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德胜回师中途经(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所写。今天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首诗。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澹(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 ,高起。峙,挺立。

  ⑻萧瑟:树叶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非常。

  ⒂至:极点。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歌结束用语,不影响全诗内容与感情。意为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4]

  白话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曹操作为汉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也极富争议,历代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东汉末年,汉家王朝衰微,群雄争霸,逐鹿中原。曹操凭借其文韬武略,智勇全才,联袁绍伐董卓、灭“黄巾”、打袁术、破陶谦、灭张邈、战吕布、最后打败袁绍,平定北方四洲(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建安十二年,东征辽西柳城(今辽宁朝阳一带),消灭了收留袁绍儿子的少数族乌桓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的诗歌造诣极高,所有作品悲凉雄浑,气势磅礴,字字千钧,绝唱千古。在他的奖掖提携下,周围聚集了一批优秀文人,出现了著名的“建安文学”,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第三次高峰。《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曹操东征乌桓得胜班师时登临碣石山所写的诗,是他著名诗作《步出夏门行》第一首。曹操的诗多慨叹人生或写人生哲理,而描写大自然,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眼前所见真实景物,抒发自己澎湃激情与豪情壮志的诗篇《观沧海》却是独一无二的。诗歌天然浑成,灵感神来,纯净无暇,声振寰宇。就观海诗词而言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那么,曹操“东临碣石”之碣石究竟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被历来的研究者所争论。一说是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一说是在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还有学者认为是在乐亭县东南沿海没入海中,以及在昌黎沿海沉没等,更有北戴河金山嘴、山海关孟姜女坟说等等。各派研究者均是饱学古今的专家,皆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让一般读者莫衷一是。笔者不是专家学者,对文史没有深入的研究,仅是一位诗歌爱好者,非常喜欢曹操的诗歌,又因生长在河北昌黎碣石山下,故对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有特殊的感情。对学界关于碣石究竟在何处的问题也十分关注。我县已故文史专家、散文家董宝瑞先生多年致力于碣石山的研究,对这一命题多有论述,结论也十分明确。笔者仅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历史资料的阅读、对《观沧海》一诗的理解,以及对碣石山及周边地理地貌的了解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观沧海》的历史解读

  《观沧海》一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德胜回师中途经(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所写。这并非臆测推断,而是通过历史记载与诗中描述的景物分析得出的结论。《三国志》卷一《魏书一》用了简练的文字记录了曹操东征乌桓的过程,这段文字记载中有几个要点值得关注:

  第一、东征乌桓的出发地与凯旋而归的目的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北方基本平定。但袁绍的儿子投奔乌桓首领蹋顿,扰乱边境,劫掠军民,复图冀州。为彻底消除北方边境隐患,以全力以赴统一南方,曹操采纳谋士郭嘉的建议,决定出奇兵东征乌桓。之前,即“春二月”他在“邺”(今河南安阳与河北临漳县境内)总结“平叛”十九年的丰功伟绩,论功行赏,定功行封。“夏五月”东征大军是从“邺”(今河南安阳北与河北临漳县境内)出发,经“易”(今保定易县一带)“秋七月至无终”(今天津蓟县一带)这一路线正好穿越今河北省的腹地冀中平原,而回程“十一月至易水”次年初“还邺”。往返均在今河北省境内,与山东无棣的“碣石山”(马谷山)相去甚远。

  第二、进军线路的改变。“秋七月”(公历8月),正是海河流域的多雨季节,经常洪水肆虐。“大水,傍海道不通。”遂请出当地名士田畴问计,田畴作向导,引军出卢龙塞(今迁西喜峰口)经承德地区奔往今辽宁凌源一带又南下(今辽宁建昌县南)白狼山,曹操在白狼山上指挥了与乌桓军队最大的一场战役,大胜乌军,其首领蹋顿及“各王”被斩。取得了东征乌桓的决定性胜利。这一情节说明,曹军原计划的进军路线是“傍海道”(辽西走廊),因大水不通,为把握战机,才出卢龙塞,开山辟路五百里,如天降奇兵突然出现在敌军面前,取得了战术上的主动。因此曹操东征的去程没有经过碣石山。

  第三、班师必经(昌黎)碣石山。曹操东征乌桓,白狼山一战,曹军大败敌军,蹋顿与诸王被斩,军民二十余万归附,唯独袁绍二子、及叛逃乌桓的辽西、北平贵族逃到辽东地区。曹操并未追缴,料定辽东郡的公孙康会将二人斩首,以求平安。此间,曹操大军整编乌桓降军,追缴残余,九月班师。《三国志》给出的曹军班师路线只是从“柳城”至“易”,并未提到具体路径。于是,就有人引经据典地推测,曹军班师的路线为“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馀里”,以推翻回程走辽西走廊的论断。其实,这是很荒谬的。

  曹军班师,必走辽西走廊。其原因有三:一是攻克乌桓后须收复被占领的失地。当时,幽州是曹操统治的一个州。曹军来时的路是塞外,不归幽州管辖。而白狼山以南锦州以西的辽西走廊正是幽州辖区,是曹操的领地。也是原来袁绍之子袁熙的地盘。这一地区正是袁氏兄弟勾结蹋顿侵扰边境的踏板和根据地,曹军东征之初选择这一路径正是要顺路平复此地。来时未果,回程兼得,何乐不为?二是大军在塞北作战条件艰苦,环境险恶,南下百里的辽西走廊,则是地势开阔、物产丰饶的鱼米之乡、花果之乡。曹军奔袭乌桓的北路是崇山峻岭的塞外,人烟稀少,粮草匮乏。况道路崎岖,为突出奇兵,粮草辎重没有同时跟进。打败乌桓后,后勤供给严重缺乏。“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可见当时军队的困难情况。这样的条件下,如再走塞外的荒寒之地,已扩充的二十万军队以及随队返迁的十万幽州民众则会被饿死渴死。而走辽西走廊,即近路、又可以收复自己的地盘,安顿地方,又有丰饶的物产、水源,后续的供给也因秋季到来雨季过去,傍海大道的通行而衔接上的,故此路是无二选择。三是游览沿海名胜。辽西有秦始皇求仙入海处(秦皇岛)及秦皇汉武登临的碣石,曹操与秦皇汉武品性相似、胆略相近、志向相同。肯定对先人之足迹趋之若鹜,况碣石山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地理标志之一,对于文化巨匠和杰出领袖人物的曹操吸引力是巨大的。所以,我认为,辽西走廊的“傍海道”是曹操东征班师的唯一选择,按地理环境来说,那时的“傍海道”,应该就是现在的205国道的大致走向。因此,必须路过昌黎碣石山,登山观海揽胜、抒发东征大捷、平定北方、成就一统霸业的壮志豪情是情理之中的事。

  第四、时间点的契合。曹军东征的时间是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阴历五月从“邺”出发,七月至“无终”,八月“白狼山”大战告捷,“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十一月至易水”,从上述时间连接上看,曹军班师走辽西走廊,从“柳城”(朝阳)到碣石山不过五百多里路程,道路并不难走,当时的行军进度需要十多天的时间,应该在阴历九月中下旬到达。此时,正是碣石山地区秋高气爽、日丽天蓝、五谷丰登、鱼肥虾美、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碣石山是出东北关塞进入冀中平原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山势雄奇峻拔,名贯古今。又距渤海岸边很近,是登山观海揽胜的绝好去处。两个月紧张艰苦的行军作战,鞍马劳顿、人困马乏,需要驻军休整,碣石山下也是绝好的营地,进可攻退可守,山海之间有肥沃的平原,粮草供给便利。在部队休整期间曹操登山观海,赋诗抒情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步出夏门行》这一组诗,是曹操诗作中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这组诗的写作背景就是东征乌桓之后,曹操连续取得了平定北方枭雄的胜利,志得意满,功绩卓著,豪情万丈的艺术表达。其每首诗最后一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并非无意义的咏叹,而是在取得了多少次冒险的战争胜利之后,对其命运之“幸”的咏叹。这一组诗从“东临碣石”开始一直写到冬天到达易水的“河朔隆冬”。乃作者抒发冒险东征之后得胜还朝、进而图谋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神龟虽寿”等均是这一情怀的表达。这就进一步佐证了《观沧海》的历史背景。

  二、观沧海的现实解读

  带着胜利的喜悦与豪情,曹操登上了雄奇险峭的碣石山。秋风习习,松涛阵阵。放眼望去天空辽阔,水天相接,烟波浩渺。近处,山岛、树木、水草满目苍翠,清新怡人。此情此景,与曹操激情澎湃的心情产生了共鸣,一首响彻千古的诗篇产生了。

  《观沧海》一诗描绘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真实可见。但许多研究者解读不一,尤其是对曹操“东临”之碣石究竟在何处,有各种各样的争论。我不知道这些争论者是否曾经来到碣石山亲身体验或考察,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对《观沧海》一诗的诗句和意境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看那些争论文章时,觉得真是漏洞百出。其实只要金秋时节登上昌黎城北的碣石山,眼前展现的景象与《观沧海》逐句比较,就会让人恍然大悟———曹操东临之碣石不在别处,非这里莫属。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昌黎人,多次在各种季节登上碣石山,对《观沧海》中的景象有亲身感受。也对这片土地有深入的了解。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谈一下见解,仅供参考。

  第一、碣石山的地理地貌概况。碣石山海拔高度近700米。距海岸线是15公里左右。乃燕山山脉的余脉,非常特别的是,燕山山脉的走向大致是东西向的,而碣石群峰却是南北(稍偏西南)向的,远远看去,像一队奔驰的骏马从燕山大本营一路冲来,也许是看到了前面有大海挡路,到昌黎县城这儿戛然而止,顿时凝固在那里,统帅是位高大威武的将军,他就凝固在了群峰中间,成为了挺拔险峻的碣石主峰仙台顶。而当你乘渔船出海,走上几海里回头看时,陆地不见了,但碣石山还清晰可见,它又像一艘破浪远航的巨船在苍天与大海之间航行。然而它却是静止的,几千年来,为海上航行的人指示着方向。碣石群峰千姿百态、层峦叠嶂、峰峰险峭。山下平原平坦肥沃、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降水适中,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第二、《观沧海》诗中的景物与碣石山景物完全吻合。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句可以解读其言外之意,应该是碣石山并不矗立海边,而离海边有一段距离。如果碣石就在海边,何用强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直接站在海岸就可以观海了。接下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应该是上午的景象,因为曹操登上碣石山顿觉视野开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光山色。水何澹澹,是指水面辽阔,水波荡漾,此时太阳应该在东南上方的位置,阳光直射海面,海面上荡漾着粼粼的波光。没有风,海水基本是平静的。

  据有关资料记载,东汉时期,昌黎沿海海岸线要比现在的海岸线靠西五公里左右,如果属实,碣石山距海边的距离大约应在十二公里左右。笔者没有证据去考证这一说法,但因老家住在大蒲河镇焦庄村,是昌黎沿海距海边最近的一个村,仅1.5公里,我就在那里生活工作了四十多年。就我对那里的地理地貌熟知情况认为,很久以前,那里曾经是海底或潮间带。其原因是,我们村的周围,全是海水浸泡过的

  盐碱地,六十年代修通洋河灌渠引水种植水稻,之前什么农作物都长不好,有很多地方甚至盐草都不长,表面长一层盐皮或白色的碱,这种地方叫“咸盐滩”,我们村东就是大片的咸盐滩。我小的时候,家家户户每年都要在咸盐滩上刮盐土,然后淋成盐水,再用火熬成雪白的细盐以供食用。现在昌黎和抚宁交界的两个苏鐣子村,就是古代烧盐的地方。“鐣子”就是熬盐用的大锅。沿海地区以前建房的房顶没有用瓦的,全都是平房,房顶上用“碱土”作“防水”,这种土是在咸盐滩上挖出来的,颜色是灰褐色,里边掺杂着白色的贝壳,这种土经踩实晒干后很坚硬,不渗水。应该是海底沉积层。里边的贝壳是圆形的,壳儿很厚,有完整的,也有破碎的。这种圆形白色厚壳的贝类类似乐亭县以南海域的青蛤,又不完全相似,现在的海里已经没有这样的品种了,应该是古代的。这就说明,很久以前这里就是海底,现在的海岸线是后来地面上升退下去的。如果一千八百年前的海岸线确实是在现在的海岸线西5公里范围内,那么,曹操观沧海时见到的大海的景色比现在的要真切而壮阔的多。不过,沧海桑田、地质变迁是漫长的过程,千百年仅是短暂的一瞬。有些地质事件无可考,无充足的证据,不可妄论。

  “山岛竦峙”的景象在碣石观海的场景中也是现实存在的。站在碣石山上,从“水何澹澹”的海面将目光收回,就会看到“山岛竦峙”的景象。碣石山余脉分布在主峰东西两侧,可谓群山环绕。西面是凤凰山脉,东侧则有五峰山、香山、桃花山、晾甲山、小东山、野湖山、樵夫山……南北绵延数十里的小山脉有近百座,这些山峰,虽然不高(海拔二三百米)亦皆挺拔险峻,姿态各异又表理相同。相互之间,竦峙呼应,形同兄弟,近则咫尺之间,远则十几里之内。有些距海岸很近,当时周边多沿海湿地,淡水湖泊坑塘较多,在碣石山上看去是山似岛,再往远处望去,北戴河莲蓬山清晰可见,如在近前,更似海岛一般。而北方的燕山东部群峰也可尽收眼底。山岛竦峙之景,至今应未曾改变,但水的相应减少海面的退却,可能岛的概念受到了影响,而山则依然如故。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更拉近了眼前的景象。这一句诗是两个层次,“树木”和“百草”不是混合的,而是相连的两个区域。碣石山下土地肥沃,半山腰及山脚的坡地最适合各种树木的生长,有的山上全被树木覆盖。如今是久负盛名的花果之乡、葡萄之乡,当年肯定是苍松翠柏、乔木灌木杂树丛生,极其繁茂。再往远处,就是沿海湿地,大片的水草青碧连天,尤其是蒲草和芦苇用“丰茂”描述甚为恰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未开发之前昌黎沿海还部分保有这样的景象。如今水的减少、天然湿地被开垦为稻田、养虾场或搞起各类建筑等使湿地大量减少,大面积的蒲草芦苇及其他水草越来越少了。从地名上也能看得出沿海湿地的面貌,比如葛条港、大蒲河、小蒲河、草场庄、茂道庄等等。这些村庄建村大约在明朝中期,从村名上看,是低洼多水长满蒲草、茅草的地方。而阳历十月份,正是这些水草成熟茂盛的时节。近代如此,1800年前“百草丰茂”的景象就不言而喻了。

  俄而,秋风乍起,登山者汗迹未消,顿觉寒意阵阵,“秋风萧瑟”之感浸透肌骨。碣石山的十月(公历)是秋分、寒露时节,暑寒交替,山下秋风送爽,山上秋风萧瑟,这与季节特征十分吻合。而这种萧瑟之感,非在高山之巅是很难顿然感觉得到的。

  风起潮涌,景色陡变。在饱览天高海阔、满目苍翠的景色之后,再看大海,“水何澹澹”的宁静浩淼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壮观的“洪波涌起”的景象,巨浪翻滚、惊涛拍岸,一浪紧接一浪,如万马奔腾,千军呐喊。这正是曹操人生境界在大自然中的形象展现,也是大海多维的性格及巨大能量与曹操独特个性的高度共鸣。

  进而,诗人的审美开始升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两句诗,已非现实景象,而是来自于与现实景象产生了强烈共鸣的主观情感。诗人瞬间灵感迸发,思维的触角超越了山海草木真实的自然景观,而是在广阔宇宙遨游,联想到日月星辰升落于大海的壮丽辉煌与建立丰功伟业、彪炳青史的壮志豪情浑然一体,遂有大气磅礴、时空交错、前后协咏的诗句喷涌而出。使全诗一转对自然景象描写的平淡,而呈现了出神入化的超凡震撼力和感染力。这如果不是站在高山之巅,头顶蓝天,俯瞰大海如君临天下,是不会召唤出诗人如此气吞山河的情感的。更不会感染后世近两千年而不衰。也不会让当今一位更伟大的人物,望着秦皇岛外的滔天白浪感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了。

  写到这里,我已不再想为那些“曹操东临之碣石在何处”的无谓辩论多说什么。仅以此篇文章表达一下生于斯长于斯的碣石之子对碣石山的热爱和一个诗歌爱好者对曹操这首《观沧海》的浅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