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

时间:2022-02-28 16:24:01 佛经 我要投稿

《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

  《红楼梦》不但以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与消亡,还在书中记录了大量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化知识以及民风民俗,其中就包含了很多佛教思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欢迎大家分享。

  一、因缘果报的内涵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一)因缘果报的内涵。

  东晋高僧慧远吸收“业感缘起”的说法,并融合中国自古以来“善恶报应”等观念,著《三报论》、《明报应论》以提倡“因缘果报”思想。

  因缘为因与缘之并称。因,指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由外来相助之间接原因。依此,因缘又有内因外缘、亲因疏缘之称。广义而言,因即意谓因与缘,包含内因与外缘。一切万有皆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称为因缘生、缘生、缘成、缘起。因此,由因缘生灭之一切法,称为因缘生灭法;而由因与缘和合所产生之结果,称为因缘和合。

  果报即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结果,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应报、异熟果。果报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之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二、别报,即人人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涅盘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如此说来,好人今受苦报,不得善终,皆因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承受苦果,今生虽然做好,却善因薄弱,善缘未熟,要待来生,才受好果,反之亦然。可见,佛教处处讲究有果必有因,果由因生,因由果来,今生种何因,来世得何果。

  (二)因缘果报思想在小说中的体现。

  《红楼梦》中随处可见因缘果报的场合,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宝黛钗之间的爱情。

  小说第一回就借甄士隐的梦境让我们了解了宝黛前世做业之因: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在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用仙水浇灌黛玉的前世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吸收天地精华和雨露滋润而修成女儿身。得了灵气的仙草见神瑛侍者投胎下凡,领略世间的温柔富贵,为了报答他的浇灌之恩,绛珠仙草也决定下凡,用一生的眼泪还他。这样,就有了“石头下凡历劫,绛珠还泪”的因缘果报。木石前盟的因缘果报贯穿小说的全过程,因此宝黛之间的爱情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还泪的过程。小说时不时会向我们点明他们之间的前世宿缘,以此来照应今世的还泪果报。小说第三回写宝玉和黛玉初次相见,彼此都有熟悉之感,林黛玉总觉得宝玉好像曾经在哪里见过似的,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的”,这正是因为他们有着“木石前盟”的宿缘。而从宝玉摔玉开始,黛玉就在进行还泪行动。小说中写黛玉流泪的情节很多,像“宝玉挨打”、“黛玉葬花”等,眼泪是印证“绛珠下凡还泪”因缘果报的象征。所以眼泪再多,也总有还尽的那一天,小说第四十九回就暗示了我们,黛玉说到:“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像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眼泪不多”是泪尽的前兆,而泪尽的时候就是黛玉还泪结束的那一天,也就是魂归离恨天的时候。这是一场前世就已经注定的还泪情缘,宝黛爱情的独特之处,就是儿女真情。但是他们之间的真情与当时社会的世俗人情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也不被当时的世人所接受。所以,阻碍他们相爱的不仅是家族的反对,更主要的还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否定,因此他们之间注定是“有缘无分”的,这段爱情注定逃不过悲剧的结局。

  我们再来看宝玉和宝钗之间的爱情——金玉良缘,如果说“木石前盟”的爱情是前世因缘,那么“金玉良缘”的相逢就是现世情缘。小说第三回写黛玉有不足之症,“从会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因此癞头和尚劝她要么出家,要么“总不许见哭声”、不见外姓亲友之人,如此才可保一生平安。作者在这里已经告诉了我们黛玉泪尽而死的悲剧。而同样是小时多病的宝钗,却得到一位和尚给她治好了病,还送她两句吉谶:“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这和宝玉出生时口中所含的宝玉上所写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两句话正好一对,从而为后来二人之间的金玉良缘以及成亲埋下了伏笔。不论是容貌、品德还是才智,薛宝钗都是大观园众多女儿中最出众的,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美满的女性。她有很现实的处世原则,能够处处考虑自己的利益,但她同样有少女的情怀,有对宝玉的真实情感。但是她却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她与宝玉的婚姻不过是空洞的结合。“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本来以为是金玉良缘,但是宝玉由于和黛玉有着木石前盟,所以“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此事”,甚至在梦中都不肯承认这段金玉良缘:“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与宝玉是现世“金玉良缘”的因缘,但宝玉是与生俱来的,而金锁不过是和尚给的,因此金玉良缘是很难达到“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理想状态的。薛宝钗一生都在追求完美与成功,但是在感情上她却始终也没有做到,她也很清醒地意识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也是留不住宝玉的,不得不“任他随聚随分”。

  总之,作者在构建小说情节、安排人物命运时,始终贯穿着因缘果报的思想,不仅使故事的发展合乎情理、顺其自然,同时也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与结局埋下了伏笔。

  二、色空观念的内涵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一)色空观念的内涵。

  四大皆空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也叫“四界”,具体指的是地、水、火、风,地的属性是坚;水的属性是湿;火的属性是暖;风的属性是动。这四种属性具有形成有形有相的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功能。又由于四种属性是从功能上来意识到它的存在、无形象去认识它,因此佛教称这四种属性为“能造四大”。而由四种属性所表现的'有形有质,可以通过视觉去见到的地、水、火、风为“所造四大”。尽管佛教认为有两种四大,然而“能造四大”,仅仅是性能,是不可以肉眼见到的,而“所造四大”有形有质,是可以通过视觉来直接认识的,故一般提四大只是指“所造四大”,即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存在的东西,外而山河国土,内而身体形骸,既不是类如造物主上帝所创造出来的,也不是无因无故而忽然产生出来的,而是四大和合所形成的。四种元素能产生世界,所以称“大”。宇宙万物没有一件不是四大暂时聚合生成的,所以也没有一样是永恒不变的。四大合则生,四大散则灭,所以说“四大皆空”。

  佛教把一切有形的物质称为“色”,这些物质均属因缘而生,其本质是空,故色即是空。意谓色本身即是空幻不实,无根无形。《般若菠萝蜜多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按此说法,那么宇宙万物都因因缘和合而生,其在未生之前,本无此物,既灭之后,亦无此物。即使在其生后灭前这段时间内,也只不过是众缘凑合在一起的假象,本无自性可言。

  (二)色空观念在小说中的体现。

  色空观念是《红楼梦》创作的主旨。小说第一回在介绍本书的由来时就写到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将《石头记》改名为《情僧录》,而且书中多处表现出“色即是空”的佛教观念。小说第一回中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分别从功名将相、金银财富、娇妻恩情、儿孙后代几个方面来告诉人们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空”,不要对此存有贪恋,只有放下一切才能“好”,充分体现出了老庄的出世哲学与佛法的禁欲主义。

  《红楼梦》中所涉及到的“色”既包括男女间的情色,又包括整个人生,其色空观主要强调现实人生的虚无,提倡一种出世哲学。色即是空,而空即是无,整部小说都笼罩着一层虚幻、空无的气氛。

  小说中凡是过分纵情声色的男女,由于不明白情色为空的道理而贪色纵欲,最终导致命归黄泉,秦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秦钟从其名字来看就是一个情种,我们都知道宝玉可谓是英俊可人,但是在秦钟面前,他也不得不自惭形秽:“那宝玉自一见秦钟的人品,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自己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就成了泥猪癞狗了……”然而宝玉只不过是一个多情公子,但秦钟却是一个情色公子,经常放纵自己,结果导致年纪轻轻就身损神伤,最终送了性命。

  作者在安排人物命运时,也大量掺杂了色空观念,从而在人生层面上阐释了“色即是空”的理念。书中有很多人物最后都皈依了佛教:甄士隐同疯道人飘飘而去,贾宝玉舍弃宝钗出家为僧,惜春、芳官、藕官、蕊官先后出家为尼,柳湘莲将万千烦恼丝一挥而尽皈依佛门,而妙玉则干脆以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出场。这些人物的出家尽管并不都是由于明白了“色即是空”的道理,但他们还是或多或少对世间的功名利禄、富贵荣华等“色”有了一定程度的勘破。

  总之,《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奇迹,其中所蕴含的佛教文化是丰富而深厚的。通过对“因缘果报”和“色空观念”这两个佛教基本思想的分析,我们不仅看到了二者在串连小说情节、安排人物命运以及表达小说主旨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了整部作品所折射出来的佛教文化精髓。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艺术特色

  《红楼梦》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它像生活和自然本身那样丰富、复杂,而且天然浑成”,它把生活写得逼真而有味道。《红楼梦》里面大事件和大波澜都描写得非常出色,故事在进行,人物性格在显现,洋溢着生活的兴味,揭露了生活的秘密。它的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继承发展了前代优秀小说的传统。《红楼梦》的突出成就之一是它“放射着强烈的诗和理想的光辉”。

【《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相关文章:

元稹诗歌中的佛教思想11-27

元稹诗词中的佛教思想11-21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11-08

韦应物:诗歌中的佛教思想10-17

元稹诗歌中的佛教思想信仰10-15

《坛经》中的人生佛教思想之我见10-29

韦应物诗中的佛教思想10-21

佛教对韦应物隐逸思想的影响08-28

《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