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范仲淹

时间:2020-09-24 12:33:42 范仲淹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野色范仲淹

  这首诗也很讲究炼字,并通过楼台、飞鸟、夕阳等实景来初托虚显,采用了化虚为实的写法。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范仲淹的诗《野色》!

  野色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注释】

  ①非烟非雾:不是烟雾、又似烟雾,非中有是、反中含正,并不违反事实。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也是描写一种难以确认又真实存在的云雾水气。

  ②幕幂:深浓貌。

  ③鸟:白鹭一类的水鸟。 点破:深浓的春气密似网幕笼罩于天地问,白鸟飞过,使之洞开,故日“点破”。

  ④照开:在阳光照映下,春气飘散。

  ⑤肯:岂肯。 春芳歇: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芳:春天花草香气。歇:消失。

  ⑥疑:猜测之词。 逐:追随。

  ⑦谁会二句:会:理会,理解。山公:晋山涛之子山简。他镇守襄阳时,常往当地著名园林习家池饮酒游赏,醉而始归。这里用典,只取其登高望远,欣赏自然美景之意。

  【译文】

  不是烟岚也不是云雾,密密地笼罩着楼阁亭台。古诗百科

  一只白鸟飞来,忽然点破这连天接地的春霭,金色斜阳的照耀下,它似乎在浮动散开。

  昏黄中芳草已经消歇,野色却不肯随之隐埋,它仿佛跟着远处航帆,又渐渐地走近前来。

  有谁能理解我像山简公一样欣赏自然景色的心怀?我登高纵情眺望这秀野春色,酣然酒醉才兴尽归来。

  【赏析】

  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有《行色》诗:“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首句由于能状难写之景,深得时人赞赏。范仲淹此诗首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行色》从行人角度写野色,因此突出一个“愁”字;范仲淹诗从赏春角度写野色,重在“妙”字。所谓“野色”就是原野景色,本当只是一种泛指,但范仲淹驰骋健笔,就是要将它描绘出来。“非烟亦非雾”,这是描绘它的形质;“幂幂映楼台”,这是写它的姿态。“白鸟忽点破”,反衬野色之浓;“残阳还照开”暗显野色在流动。“肯随芳草歇”,写野色淡去;“疑逐远帆来”,写野色卷土重来。写到这里,诗人的确将野色奉献在读者面前,他真的为我们“画”出了野色!原来诗人笔下的野色就是春天原野上最动人的春潮:它时而流动不居,时而微步凌波,时而缠绵悱恻,时而随风而去。似烟雾,似雨露,似朝霞,似暮霭……实际上它就是春天原野上的春气!按照一般人的理解,野色应当就是原野的颜色,以绿为主,杂色散落其间。但是这样写春色就落入窠臼了。诗人抓住春气,就是捕捉到了野色的精灵。

  尾联从写景中跳开,不写野色,实际上在更高层次写野色。“山公”是晋人山简,常醉酒而归。这里范仲淹借写山简来写自己,正如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范仲淹是醉于酒还是醉于春色,抑或别有所指?读者可以揣摩。

  【练习及答案】

  8、范诗颔联的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这两个字并简要赏析。(6分)

  答: “点”“开”二字用得十分传神。(1分) “点”这里是冲的意思,似轻纱又像薄幕、即将慢慢合拢的暝色,被鸟儿忽然翻飞而上的羽翼点破,极富动感。 “开”这里有剖开之意,夕阳像一把把金色的剑劈开帘幕,此时白色与金色互相映衬,色泽明丽,极富感染力。 (2分)“点”和“开”两个动词赋予了野色以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旷达、乐观的情怀。(2分)(回答“破”和“开”字,若分析合理,可给4 分。)

  9、范诗写野色,司马写行色,虽对象不同,但这两首诗都体现了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 意见于言外”。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这两首诗都把虚无的、难以名状的境界描绘得活灵活现。范诗写野色, 选定春季作为背景,然后从春天不可捉摸的.氛围中提炼出有代表性的景象来作暗点陪衬,让读者感觉到野色的存在,体会到 野色的美好。(3分)司马诗写行色,没有细致地描摹客旅匆匆走过时的表情神色,而是通过比喻和对比从侧面着笔,写渡口 来往的人表情比芍陂的水还冷,比秋天的景象还凄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行人旅途奔波的辛苦、孤寂和不知归宿何处的茫然 。(3分)。

【野色范仲淹】相关文章:

范仲淹《野色》试题答案09-01

范仲淹《苏幕遮》10-27

范仲淹古诗12-22

《苏幕遮》范仲淹11-22

范仲淹《无题》06-27

范仲淹古人不远范仲淹宛若眼前人11-12

范仲淹食粥的故事范仲淹故事大全12-03

范仲淹苏幕遮译文12-30

读《范仲淹》有感11-04

范仲淹先忧后乐故事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