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杜甫同行随笔

时间:2022-03-14 11:43:24 杜甫 我要投稿

我与杜甫同行随笔范文(精选8篇)

  杜甫诗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有着“诗圣”之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与杜甫同行随笔范文(精选8篇),欢迎参考阅读!

我与杜甫同行随笔范文(精选8篇)

  我与杜甫同行随笔 篇1

  或许,他并没有诗仙李白的洒脱豪放,也没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他的眼神中似乎只有愁苦,心系祖国,他甚至“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谈起杜甫,我甚至不愿提起他“诗圣”的称号,在我眼中,他更是一位“心同百姓,思寄祖国”的爱国者。

  忧国,是杜甫诗中的灵魂主干,他的所有诗作中,多数都透露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感叹和愁苦。面对日益衰败的唐朝,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昨日祖国繁荣,而今日却破亡了,面对依旧的山河,试想,是否人人都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杜甫就是这样一位爱国的诗人,他因“国破而忧,因国盛而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他“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他快乐,因收复“河南”、“河北”而快乐。他的快乐,不仅仅是自己的,更是属于祖国的。这种纯粹的快乐,只是真心爱国的人才配拥有。生活亦是如此,不需要游遍山水,更不需要荣华利禄,杜甫快乐的根源,只是祖国的繁盛。

  在杜甫生活的时代,是最黑暗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时,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官吏,残暴无情地压迫、剥削百姓。在这水生火热的时候,杜甫毅然选择站出来,用慧笔揭露出一桩桩事件,将同情、理解的思想灌输到每一句诗句中。《三吏》、《三别》正是他思想的表述。《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官吏的冷酷让杜甫愤怒却无奈,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愁苦地“独与老翁别”。他也曾通过仕途改变现状,无奈,官场污浊,导致他屡遭贬谪。最终,他选择回到百姓中去,以笔作枪,抒发他对人民真挚的同情。他亲民,他愿意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似乎他并不是一位诗人,更不是一位本可以升官发财的“诗圣”。

  今日,又一次翻看杜甫句句沉郁顿挫的诗句,对他的敬仰油然而生。敬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更敬仰他敢于揭露和批判黑暗、腐朽的无畏和正义。

  若说千百年后诗作不一定会流传于世,但杜甫的精神永垂不朽。今,人人居安思危于祖国,还恐祖国不盛乎?

  我与杜甫同行随笔 篇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我每周都会给父亲背诗词,恰恰这一首,是本周背的最后一首。虽然背完了,但思绪还停留在这悲怆的诗中,咀嚼着杜甫当时的生活状况。

  如果我是南村群童的一员,我就一定会对他说:“您放心,我不会和他们一起抢茅草,我来帮您把茅草追回来。”紧接着,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叹了一口气,无奈又悲凉地对我说“谢谢”。当然,这一直是我想象中的情景,别人也许认为我很荒谬,但我还是努力地完善着这幅思想中的画面。

  如果我是当时的富家学子,就一定会谦虚的向“诗圣”求教。我还会向他学习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胸抱负。我们一起吃饭,当我向他请教时,他一定会认真地充满愁绪地回答我的问题。“这里生活安定,不愁吃穿,您还在担心什么?还有什么烦恼?”我猜他一定会站在窗前,双眉紧皱,深邃地眼光已飞过千山万水。“当前皇帝贪恋女色,已多日不上朝,我有好的治国方法却无奈不得志,我倒没关系,恐怕整个国家、人民会遭殃啊!”面对杜甫深刻的一番话,让我不禁肃然起敬。

  看着他的背影,那件随风摇曳的长衫,让我动容,心中一缕怜惜,但更多的是敬重。如果上天给我一个机会,我希望可以穿越到他的身边,哪怕只是平静地站着,瞻仰我梦中的伟大……

  “又玩穿越了?”听到父亲的声音,我猛然回过神来,他手里拿着语文书,静静地看着我。我冲父亲做了个鬼脸,拿出作文本,写下了梦中的思绪《我与杜甫对话》。

  我与杜甫同行随笔 篇3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我一听这话来了气。怎么老杜就靠着咱们几个朋友生活呀?

  他有手有脚,四肢发达:眼睛,鼻子,耳朵,嘴,还有眉毛。五官又很齐全,他怎么就不自己某个生路,挣几个钱呢?可人家借诗抒情正发愁呢!这可不是,自从安史之乱爆发了,他心情一直都不是太好。就打搬到咱们四川成都后生活才渐渐安定了。

  好几年都过去了。有一天,突然就看见老杜从家里疯疯癫癫地跑出来,我赶忙出门迎接。还没等我出门,他就大声喊道:“平定了!平定了!我回家去!”“怎么了?回哪里?什么平定了?”我接连问了好几句。他一字一顿地说:“安史之乱平定了,我们可以回家去了。谢谢你,这段时间对我的关怀和照顾。”一听老杜要走,真的有点不舍得。我问:“老杜,你真的要回去吗?再呆一段时间,不好吗?先别回去,这儿的风景多好。既然安史之乱平定了,那你的牵挂也就没有了,好好享受一下吧!”“不,我要回去,我一定要回去。”他坚定地说。

  “那我明天去送你!”我对他说。他没理我,转身就离开了。

  第二天,我左等右等,也不见他的踪影。我就跑到他那儿里看看。一到那儿,空空如也,只有一座草房立在那里。转头向江上望去:碧波荡漾的江面上,只有一叶小船在向远处飘去。那小船上,也许是回家心切的老杜和他的妻子儿女吧!

  就这样,我们分别了。虽然有许多不舍,但我还是希望他回到家乡能够安宁,幸福地生活。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我与杜甫同行随笔 篇4

  浩瀚的诗海波澜壮阔,撑一叶轻舟,随著起伏的浪花荡漾。

  我与你初次相遇是在包罗万象,气韵超然,宏伟壮观的五岳之首——泰山,我眺望著《望岳》中所描绘的天地万物间变化的情景,脚踏著挺拔在齐鲁两地间,连绵不断的东岳泰山之上,和你一起享受这"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虽然你科举不第而游历齐赵,但你仍欲将自己远大浩茫之思想与高奇苍莽的泰山合为一体,你正是抱著登最高处的理想,创最辉煌业绩的心情来望岳的。"荡胸生层云"通过山中层出不穷,飘浮不定的云雾,表现出泰山的深邃;从而随山云层出而使你心胸高远,思绪万千。"决眥入归鸟",把你开阔博大的胸襟进一步展现开来!

  与你再次相遇是在一个天地肃穆,日昏月暗的世界,一个情谊淳厚,绵绵不尽的瑶池仙境,一个悲怆掩泣,雄心不泯的夜空。"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诉说著边塞的苦寒,苍凉与悲壮。在那空旷寂寥的边塞,明月高悬的深夜,本应是人马安歇,进入甜美梦乡之时。事实却否,在胡笳的悲鸣声中,在寂寥高挂的明月之下,在军令严肃的氛围裹,士卒不敢放松,不能懈怠,只能默然惨然,听凭战争的摆布,没有丝毫的自由可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让我和你一起体味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警世之句的深远。"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你始终关心著国家的兴衰,人民的安危,你深深体会到人民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你亲眼目睹了百姓妻离子散,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万民无辜牺牲的惨状,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你深夜经过嘶杀拼搏的战场,在一弯凄清的寒月映照下,那累累白骨,正在诉说著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悲剧,控诉著安史之乱带给人民不尽的灾难。这裏充满著你忧民的情思,怀抱著你对国家复兴的愿望!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连年战乱,风尘连绵,家书已绝,关塞萧条,前途渺茫,这样的伶俜生活你已忍受十年之久,现在又别无他途。蜡烛已残,秋月凄冷。你拙於生计,命途多舛,依靠朋友接济,且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正是这身世之叹和思念之情萦绕在你心头脑际,面对此情此景,怎能不忧心重重呢

  "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你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孤独的,凄凉的。惟有那苍穹的月亮陪伴著你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月是你的精神伴侣,你的理想寄托。在幽静朦胧的月色中,你敞开心扉,倾诉你的孤寂和苦闷,寄托你的思念和希望。月是你坎坷岁月,匆匆行旅,悲情一生的见证!

  我与杜甫同行随笔 篇5

  唐朝,自古便被称为诗的国度。无数优秀诗人吟诵出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佳作,使唐诗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峰。在群星荟萃的诗坛上,最耀眼的应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而在这四人中,杜甫沉韵的诗风、精简的语言、以及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十分喜爱。现在,就让我们扫开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杜甫,走进他那忧国、伤时、怜民的杜诗中去。

  杜甫,唐朝诗人。少年时即以诗赋受长者称许。到后来,还被称为唐诗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后期七律,沉郁顿挫、精切而毫无斧凿痕、凝炼却又挥洒自如,被称之为唐诗最高成就。故后人尊称他为“诗圣”。又因为他的诗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三十五岁进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门楣。可是事与愿违,十年应举,皆名落孙山。这也就使他逐渐接触社会下层写下了揭露当时天宝弊端的《兵车行》、《丽人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沦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破灭,之后便过着流浪的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叛军攻入长安后的一副社会缩影,包含诗人的切身悲痛。杜诗成为一代诗史由此开始。之后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三吏”、“三别”这些诗描绘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皆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时代的悲剧。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以《秦州诗》为转折后,杜诗不以陈事为主,而是自叹身世。但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而是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如:《登楼》、《白帝》、《登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皆是身世自叹、忧国、伤时与悯民。

  公元770年,巨星陨落,一代“诗圣”杜甫病死湘江走完了他孤独、坎坷的一生……

  我与杜甫同行随笔 篇6

  当时间尽数过去,不朽的终将腐朽,须臾的永远须臾,世界是千秋,时间是万象,那中间光辉又草芥般的男子,还是一直以来的那个他吗?

  我想和时光一起流浪,化心为蝶,翩然于亘古,重塑关于杜甫的记忆。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年轻的杜甫赴洛阳应进士落第。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当他来到广阔的齐鲁平原,看到拔地而起的巍巍泰山时,禁不住诗兴大发,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句。杜甫以他的凌云壮志,豪情满怀,揭开了此生意犹在韵的帷幕。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乱扰乱了杜甫中年的生活,被陷于叛军占据的长安的无奈,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的凄苦,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的惆怅,令他“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无数载春秋的挥别,早已物是人非,眼前的景致不再是杜甫所熟悉的其乐融融,心中对未来的憧憬所剩无几,承载着对亲人的几多思念和对国家的无限担忧,杜甫踏上了归家的旅途。“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老妪的无所适从、唯唯诺诺让杜甫痛彻心扉,他深知,这何尝不是千万百姓家的真实缩影……

  一路上看遍悲惨且尝受民间疾苦的杜甫,看到家中的破败,曾经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憧憬不再有。窗外的风雨不停地吹打着不成形的所谓避风浪的“港湾”,此时此刻,想必他心中被绝望充盈,不再以自己为念。

  带着几许无法释怀的怅然,我飞出历史的长卷。

  杜甫,一个草芥般的`男子,日子如同平淌的溪流,说不上有什么,只是最为平凡的度过,似温吞的细浪,糅合起所有的俗世琐碎,轻轻地把岸边石磨得圆亮光滑。亦或是光辉又伟大的诗圣,留下无数多的千古绝唱和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

  历经千秋,然后是万象,明星崛起的速度,洗牌一样列出新的阵仗,当时间无限长无限长地过去后,杜甫这名男子,也许只是其中一颗落在地面飞舞不起的尘埃,有光的时候它落下影子,那是灵魂不变的形状。在他的眼光里,我看见盛唐的光辉一闪即逝;在他的茅屋里,我听到怒吼的秋风冰冷剌耳;在他的诗句里,我读到铮铮的白骨呐喊千古。伟人朱*的诗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便是对杜甫最好的赞美。既然不能和他在草堂上相遇相识,不能和他在茅屋里对话交谈,那就让我深情地怀念思索他诗歌的精神,与诗圣同行!

  我与杜甫同行随笔 篇7

  杜甫是一位爱国者,一生盼望为国效力,而命运并不眷顾他,以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

  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

  杜甫,学习过他的《登高》《蜀相》《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诗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诗中写到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间,在流落船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心中还依然怀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志,思考国家的命运,适用话题“忧思与抱负”、“肩膀”、“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与路”等。

  我与杜甫同行随笔 篇8

  多情的秋雨将这个季节打造得太朦胧了……

  一觉醒来,不觉来到了千余年前的大唐,只见得熙熙攘攘的人群将一处地方重重围住,我杀入重围,只见一张告示,上面赫然写着:“天宝二年科举名次”的字样。噢!原来是古时的提名金榜啊。正当我准备离开时,一个身影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踉踉跄跄地拖着无奈的步子,不住地摇头,嘴中念念有词:“多病沉年苦无健,慰畴昔哉!”似曾相识的话语,莫不是诗圣杜甫?

  我忙上前打听,果然是他。一番交谈后才得知,杜先生本打算通过科举谋得官职,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无奈奸臣擅权,使自己名落孙山。闻至此我心头一沉,心中多了一种莫名的悲愤。在我的建议下,先生来到郊外散心,而我自是形影相随。走着,走着,路过一座极为奢华的官邸,金砖银瓦,好不晃眼。先生冷冷地说:“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佞臣当道,国家前途未卜,亏我空有满腹学识和一腔报国志呀!”说完,大步疾行,头也不回地离去。没走出几步,看到街边的一乞儿衣衫褴褛,满身污垢,头发蓬乱,无力地仰靠在一根粗柱上呻吟,先生忙从身上摸出些许碎银给他,并饱含深情地叹道:“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同时,先生的眼眶隐约闪动着泪光。

  我们走啊走,一个凄壮至极的场面让我们震惊:兵车隆隆,战马嘶鸣,行人弓箭各在腰,父母妻儿纷纷乱乱地在浩荡的队伍中寻觅骨肉至亲,死死地拽着亲人衣角,哀嚎连天。车马飞驰,扬起的尘埃,隐天蔽日,仿佛要淹没咸阳大桥。我自是不知其中缘由,便问先生:“出事了吗?”先生仿佛有了好重的心事。我仍不解问先生:“戍守边关不是荣耀么?”“君不见,青海关,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怨旧鬼哭,声音是暗哑的,我不禁看了先生一眼,他的眼角分明又挂着条条泪痕。“先生,您在为家园流泪,您在为小民呼喊,是吗?”我又问。“只可惜壮志难酬呀!”我们继续行着,霎时间来到了曲江,时光悠悠,景物已变,这里失去了往日的华美,阴云密布,杜鹃啼血,断树残根,一片凄凉。面对满目荒芜,先生不禁“吞声哭”,寒风吹来,是那样刺骨,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也便有了“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日暮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诗句。我看着先生孤单的身影,和刻着岁月无情痕迹的面庞,那伤感而又凭空多了。

  “先生……”我真真切切地感到了泪的温度……“先生!”我用近乎嘶哑的声音,用我最大的一股力量大声喊出。然而四下却不见了先生的身影,只见得天空晴朗,艳阳高照,处处鸟语花香,一派生意盎然,哪里还有“先生”的踪影呢?

【我与杜甫同行随笔范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我眼中的杜甫随笔-杜甫12-23

世间难遇一杜甫随笔09-06

我与苏轼高中随笔12-28

我与季羡林的散文随笔07-19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范文800字03-13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精选3篇)12-08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03-01

李白与杜甫读后感07-22

杜甫与泰山导游词08-08

李白与杜甫是哪个朝代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