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教他天性

时间:2020-10-11 12:45:03 弟子规 我要投稿

《弟子规》 教他天性

  引导语:那本小时候曾读过的《弟子规》,它教会我们什么呢?是否是天性?

《弟子规》 教他天性

  一、孝。教者孝之文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在谨信学文之前,是仁爱之心的根本。我们教给孩子孝道,其实就是希望他们在最朴素的地方,显出做人的核心价值。孝这个字,我们都认识,不妨伸出手来写一写。上面是一个“老”字,下面是一个“子”字。所以“孝”最基本的寓意就是说,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上面为他遮风挡雨,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给他供养和扶持。《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所以,“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那“教”又是什么呢?左边一个孝,右边一个反文,古人说,教者孝之文也。我们教给孩子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美德。那么敢问一句,为什么没人说,父母对孩子的爱也是美德呢?是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性,是本能。同是血缘至亲,为什么下行的爱如此自觉,如此浓烈,而上行的爱有时却显得那么牵强?是的,我们在教孩子,不是教他为天地之心,为生民之命,而是在教他天性。

  《孝经》开篇明义章即是说孝。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曾子赶紧说:“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学生我不够聪明,哪里会知道呢?)于是孔子告诉他:“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什么是治民治世的终极智慧呢?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最终目标。)“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这就是孝的力量。)

  二、答不完的问句

  《弟子规·入则孝》开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八句话,四个父母起始。很容易做到吗?其实很难。有这样一个故事,中年的儿子坐在桌前看书,年老的母亲在儿子身后发呆。突然,书桌前的窗台上落下了一只大鸟。母亲叫儿子说:“儿子,你看,一只鸟。”儿子轻轻哼了一声,没有说话。没一会,母亲又说:“儿子,一只鸟。”儿子有点不耐烦地回答:“是,一只鸟。”又过了一会,母亲再次重复:“儿子,一只鸟。”儿子猛地回头望了一眼母亲:“我知道了!你都说了三遍了!”母亲默然良久,起身去卧室拿出了一本日记,翻到了很多年前的一篇,拿给儿子看——“今天,我和儿子去公园玩,不远处的草坪上落下了一只鸟。牙牙学语的儿子指着它对我说:‘妈妈,鸟!’我欣喜地回应儿子:‘是的,宝贝!一只鸟!’紧接着儿子又说:‘妈妈,鸟!’我再次兴高采烈地回应他:‘嗯!一只漂亮的鸟!’这只鸟激起了儿子巨大的好奇,它只在草坪上停留了短短的一小会儿,但是儿子指着它和我说了24遍——‘妈妈,你看,一只鸟!’当然,我也开心地回答了他24遍——‘是的宝贝,这是一只鸟。’”

  我们的一生,步步行来,点点滴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如天一般的恩情,大而无穷,又怎么报答得完呢?

  三、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孝道,沁入骨血,先贤智者用文藏典籍记录下了他们智慧中关于孝的全部形式。子由问孝,子曰:“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由问孔子,什么是孝呢?孔子说,是能够供养父母么?动物皆有本心,我们知道,羊羔是跪乳的,乌鸦是反哺的。如果没有恭敬之心,那么人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孔子告诉我们,孝为行,敬为心。孝这件事,是论心不论迹的。无关乎贫穷或富有,无关乎能力高低,仅仅是每天一次的问候,就已经足够。《入则孝》当中说,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心灵的陪伴与牵挂,是对父母最长情的告白。父母对儿女的心,永远都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由此看,教育最难,难在无法阻挡孩子的成长。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慢慢离开父母的过程。第一次断奶、第一天上学、第一次夏令营、第一次独自踏上异国他乡,成家立业,建功立志,又该如何去教他什么是牵挂?只能盼望天下儿女之心,对父母多一点懂得。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旁边玩儿。他特别喜欢这棵树。这是一棵苹果树,长得很高,又漂亮,有很多甜美的果子。这孩子天天围着树,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候在树底下睡觉,有时候捡树叶,有时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树身上乱刻乱划。这大树特别爱这孩子,从来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儿。

  玩着玩着,孩子长大了。有一段时间他就不来了。大树很想他。过了很久,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大树问孩子,你怎么不跟我玩儿了?这孩子有点不耐烦,他说,我已经长大了,不想跟你玩儿,我现在需要很多高级的玩具,我还要念书,还得交学费呢。大树说,真对不起,你看我也变不出玩具,这样吧,你可以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去卖了,你就有玩具,有学上了。这孩子一听就高兴了,把果子都摘了,欢欢喜喜地走了。

  就这样,每年他就是在摘果子的时候匆匆忙忙而来。等到他读书以后,又有很长时间不来了。再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长成一个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更老了。大树说,哎呀,你这么长时间不来,你愿意在这儿玩会儿吗?孩子说,我现在要成家立业了,我哪儿有心思玩啊?我连安家的'房子还没有呢,我也没有钱盖房子呀。大树说,孩子,你千万不要不高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这孩子高兴起来了,把树枝都砍了,就去成家了。

  这样又过了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这大树已经没有果子也没有树枝了。孩子还是不高兴,一个人心事重重地徘徊在树下。这孩子说,我现在成长了,念完书,也成家了,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这世界上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要去远方,可我连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儿啊?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的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这孩子一听很高兴,砍了树干,做了一艘大船出海去了。

  又过了很多年,这个大树只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他的年纪也大了。他回到这棵树边的时候,大树跟他说,孩子啊,真对不起,你看我现在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有树干给你爬了,你就更不愿意在这儿跟我玩了。这孩子跟大树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也不能爬了,我从外面回来了,我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靠着歇一歇,我累了,我回来就是跟你玩的。这个老树根很高兴,他又看见孩子小时候的样子了。

  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的一生。时光催人老,总有一天,父母将会老去,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孩子一生的提携。为人子女,又该以何种方式去回报这份大爱呢?

  四、色难

  《入则孝》后半部分,讲了这样一个道理。它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色难,色是什么?就是这句“怡吾色,柔吾声”。难在哪儿呢?难在没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没有一个谦和的态度。于是“色悦”成了衡量一个人孝心的道德标尺。孔老夫子弟子三千,曾经有不同的学生向他问过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孔子,何为孝道?孔子反问他,如果有事情的话孩子就替父母做了,有好吃的就给父母先吃,你觉得这是孝吗?我们有很多孩子,包括我们自己,很多时候父母走过来小心翼翼、轻声细语地问我们:“孩子,最近忙什么呢?能和我聊一聊么?”我们就经常会说:“哎呀,跟你说你也听不懂,我还有事呢,你别烦我了!”六六有一本小说,叫做《宝贝》,里面有一段台词,是温和的男主角对他脾气急躁的妻子说的,他说:“其实你对我呼来喝去这事没什么,连美国总统都会被媳妇呼来喝去,我不在乎。可是你想没想过,忍受你呼来喝去的那个人是因为爱你,而你的呼来喝去是因为你嫌弃。”我们可以对陌生人笑脸相迎,却总是对身边最亲密的人充满挑剔。孝顺孝顺,顺者为孝,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要学会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习惯。父母真的会犯错吗?当然会的,那父母犯错了应该怎么办呢?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表达方式很重要。以谦和的态度去建议他,以恭敬的心去顺承他,不执拗,不违背。心有忧思谓之劳,有忧思却没有怨怼。所以我们才能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孝敬他们,让被孝敬的人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志,就是难得。

  五、亲有疾

  生老病死,人之大义。《入则孝》的结尾部分,谈到了这个问题。它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们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能够在父母病榻前昼夜侍奉,已然是孝顺之致。那父母给予我们的也同样是这样的吗?

  前段时间,我母亲得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其实这也是我今天读书分享的初衷。医院里有很多形形色色的病人,无论贫富高低,职业贵贱,一旦走进那间病房,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谁会因为富有或权势就可以免除病痛。于是,人性在最纯粹的地方显露本真。病房里的一个姐姐,34岁,病情很严重,她70岁的母亲,只来过病床前一次,那次我在,我看到她甚至没有正眼看她的女儿,就已经满眼泪水。后来她被接走,再也没来过。姐姐的老父亲,满头白发,他同样抗拒走进这间病房,每次匆匆来,匆匆走,但是习惯在病房外搬一把椅子,斜坐在门前,目不转睛注视前方。开始我以为他是觉得病房里太热,去楼道里乘凉,后来一次偶然,我坐在和他相同的位置上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在这个位置朝里望,看不到姐姐的脸,却刚好能看见姐姐的心电监护仪,屏幕上一起一伏,数字一闪一闪,时刻跳动的是他女儿的生命,然而他的女儿大多数时候都只是无声无息地躺在床上,恐怕只有这台心电监护仪能够告诉父亲,她的生命依然鲜活。所谓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也不过如此。因为太爱,所以日日恐惧,不敢来,不敢看,不敢去照顾。我们以为,昼夜侍不离床已是孝道,然而父母之爱,却是因为眼看不得孩子的片刻苦楚而不得已的离开。从此我便知道,照顾生病孩子的父母和照顾生病父母的孩子,是不可能一样的。

  六、今汝安,则为之

  最后,我想要说的是《入则孝》的最后一小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死,真是个沉重的话题。宰我有一次问孔子,他说如果父母去世了,我们真的要守孝三年吗?身为君子,三年不为礼乐,礼崩乐坏该当如何?孔子于是反问他: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如果父母去世不久,你就吃粳米白面,穿绫罗绸缎,你会安心吗?)宰我说:安。于是孔子说了六个字:今汝安,则为之。宰我走了之后,孔子感叹,他说一个孩子出生后,要三年才能免于父母之怀。在这三年里,很少有父母会说,你怎么还不长大我真是一天都懒得抱你了,都是抱不够,亲不够的。襁褓婴儿在怀三年,哪有父母会管它礼崩乐坏?不过孔老先生向来都是一个宽和的人,宰我说安心,他就告诉他,安心就去做好了,对得起本心即可。然而我们想,教育该如何向孩子解释这些生死大义呢?不过好在每个孩子终将长大,他们总有一天会站在父母的位置,感受到为人父母的喜乐悲忧。天性,从来都是时间可以教会的。

  《弟子规·入则孝》一章,全篇只有168个字。我却知道,一个孩子,可能需要花20或者30年的时间,直到他为人父母的那一天,才能依稀弄懂这168个字的含义。我们一直在倡导读书,甚至以此为前提设置了师生共读、家校共读,等等的读书教育形式。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想,无非是因为,越是浅显易懂的文字背后,蕴含着的恐怕是我们将终其一生去揣摩的道理。

  最后我想说,真正的教育,恐怕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没有声响,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后,任由改变自然发生。

【《弟子规》 教他天性】相关文章:

弟子规关于尊师重教的名言警句 尊师重教的名言警句有哪些12-14

忆他散文10-04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里面的故事11-25

《弟子规》教会了我什么——读弟子规有感05-22

《观潮》,怎么教?11-14

元稹与他的情债05-27

元稹与他的情诗11-02

读弟子规心得11-05

《弟子规》有感范文10-18

读《弟子规》有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