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江花月夜》中“春”意象的发散赏析

时间:2022-08-18 12:19:08 春江花月夜 我要投稿

对《春江花月夜》中“春”意象的发散赏析

  《春江花月夜》一诗在立意和选材上总结前人的经验,借乐府旧题谱写出天下众多人的心声,同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一直令后人传诵不已,千百年来有无数读者为之倾倒,有“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之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春江花月夜》中“春”意象的发散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的确,时光荏苒,韶华易逝,谁也无法留下春天匆匆的脚步,但我们仍可以用特殊的方式让春在我们生命中留下印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张若虚的脚步,走进他所描绘的那个令人心动的春。诗中开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两句便点了题,把春、江、月这三个意象提出来,而春更是为所有意象提供了合适的环境背景,正是有春回春去,才有潮起潮落,花开花谢,月盈月缺。春为诗人寄托情感划定了时空界限,极好地奠定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总之,春是一个温馨的季节,又有一种朦胧美,暗含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春之花繁,春之水满,春之风和,春之日暖……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亦成为从古至今众多文人墨客的笔下所言之物,今天我们就由“春”扩撒开去,仅选部分常见的与“春”有关的诗句,进行一次小小的发散,看看,人们写春更多写了什么?

  首先来看一首与《春江花月夜》有非常相似处的诗:

  于良史《春江夜月》“春山多圣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我们看看这首诗,题目已经包含概括了春、江、月、夜四个意象,而实际上“花”这个意象也在诗中“花香”、“芳菲”等词语中有所表现。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是春天的夜色里,山中树木繁茂、花香香远益清,江水朦胧映月的这么一种惬意、唯美的画面,与《春江花月夜》一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纵观全诗,我们可以看见一种积极、快乐,且心情愉悦的情感。朱自清笔下脍炙人口的经典文章《春》中,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一种对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的描写,与《春江夜月》一样亦是表达正面的情感。春,在这里是美好事物的写照。

  在写春的美丽、恬静的同时,却也有人用笔下的春投射心意烦乱,愁重难遣之情……

  贾至《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嫩绿”“鹅黄”把春草丛生,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媚,下句桃、李两花的色彩与香气更使春意显得喧闹。可是,“愁”与“恨”两字,却让这生机盎然的春景带上了丝丝缕缕幽怨的感情,让人感到伤怀。春景愈美,强烈对照下,诗人的愁恨就更加浓重了,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样,在这首以“春”为背景大舞台的诗作中,也表露了较为消极的哀婉惆怅的心情。这可以称之为一首以乐景写哀情的经典诗作。

  《春江花月夜》中“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正引出一个游子的惜春、思家之情。花落深潭,随水而逝,正如游子对远方的思念细腻而源源不断地涌出。“江水流春去欲尽”到结尾“落月摇情满江树”再营造了一个清幽而凄美的环境,月与树搭配出的春景图让人觉得诗尽而意无穷,如笛声般悠扬而连绵不绝。总的来说,这几句关于惜春的诗句是哀婉,再加之淡淡的愁绪,交织于情与景之间。这种惜春、怀春的情怀在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又比如:崔涂《春夕旅怀》“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首诗首联渲染了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春光消逝,明显地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惜春情怀。颔联先写自己在梦中随蝴蝶回到远方的家乡,醒后只听闻月下树枝间传来的子规啼。梦中的美好与梦醒的哀伤,虚与实,构成了冷清、惨淡的气氛。颈联故园中的笔墨多年未被动过,而如今华发只有在春天才会长出。故园可追忆,春天在诗人眼中再次焕发生机,让人为之一振。尾联笔锋一转,直抒胸臆,只要回到家乡便可赏尽五湖烟景,有谁来跟我争呢!那种塞于胸膛的苦闷从这一句宣泄出来,“争”更体现了诗人对回家积极的期待和昂扬的自信。与《春江花月夜》相比,这首诗的感情变化幅度更大,从首、颔联惜春的伤感,递进至颈联由春而发的活力,最后再咆哮而出,自信而充满力量,让我们感受到随诗人心境变化的春天是如此的多彩。

  春天或欢愉或哀怨,诗人以春或表达思念之情,或感概人生。有句话说得好,“一切景语皆情语”,春天里的景色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一样的,要想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我们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下面,我们将走进一个流露着铮铮爱国情的春天。

  先来看看这首唐代诗人周朴写的《春日秦国怀古》。“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春天的郊外,荒凉萧瑟,看不见春草,只有弯弯曲曲的河流静静流淌。被遗弃的耕地上,仅存一块古碑,依稀还可以感受到秦国曾经的繁荣。春已到,寒意依在,在云的映衬下,山显得更苍凉。暮日中,绿树更加深沉昏暗。凄凉败落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国力日益衰落的悲叹。

  再来看看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山河依旧在而国破人已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城中的树木茂密阴森。繁花在眼前,在杜甫眼中却成了泪人儿,连鸟儿也感到心惊,满目凄然。诗歌描绘了一幅荒凉凄败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杜甫的'忧国伤时之情。

  赏析完这几首诗后,我们不难发现,春,它是不可以被孤立起来的一个意象。我们可以想一想,春天到来之际,我们是凭借什么感受到春天的呢?春这个季节,它是一个大的意象,它与江、花、月、夜、东风、杜鹃、青草、桃花、杏花等等一切春天中的景物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给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述,我们认为春天它就像一个大舞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星辰……在这个舞台上粉墨登场,诗人则是编导,他们的情感是贯穿于整个舞台的灵魂。整出戏所展现的正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这些观众产生共鸣。总而言之,春以及春中之景,都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今天我们在此总结的诗歌中的春的意象与意境只是冰山一角,其实不仅仅在古诗词中,现代散文、小说、歌词中都有很多人喜欢描写春,人们不同的心情就会有不同的春之意境。其实无论是春夏秋冬,抑或其它的景物,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领略其中的意蕴。因为,这不仅能让我们徜徉在作者营造的各种多样的意境中,也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新的感悟与思考。

  原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翻译: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对《春江花月夜》中“春”意象的发散赏析】相关文章:

《春江花月夜》中“春”意象的赏析04-08

春江花月夜意象赏析03-22

余光中的乡愁意象赏析10-24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意象03-09

钱塘湖春行意象08-25

诗句意象猜想赏析12-11

雨巷意象赏析10-29

春江花月夜中名句赏析11-05

《雨巷》中的意象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