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的五个“密码”

时间:2020-10-03 11:45:27 赤壁赋 我要投稿

苏轼《前赤壁赋》的五个“密码”

  引导语:苏轼《前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短短20字中,包含着解读这篇文章的五个重要“密码”。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五个密码吧。

苏轼《前赤壁赋》的五个“密码”

  密码1: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三年前,苏轼的人生发生了巨大变革。

  苏轼前半生比较顺利:二十多岁中进士,名满天下,得到了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的赏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曾经这样说:今天我们取苏轼和苏辙为进士,等于为子孙找来了两个宰相啊!可以说,苏轼是在器重推崇中度过青年时代的。在政治上,他很敢讲话,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但随着神宗皇帝即位,任用王安石变法,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苏东坡很直,有什么讲什么。他觉得王安石搞得这个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不像说得那么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加倍难熬。这位大诗人出于同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上书朝廷,对新法有微词(在《上神宗皇帝书》中,称变法骨干为“新进”,这个词在古代有较明显的贬义)。他还写了大量的诗,讲老百姓究竟过得怎么样,结果就被反对派所利用了。

  御史李定等人对他的诗吹毛求疵,找了许多罪名说苏东坡诋毁朝政,甚至有不臣之心。神宗皇帝把苏轼下狱。历经103天,苏轼差一点儿就掉了脑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等于被软禁观察,处境艰难。苏轼写此文时46岁,从从政的视角来看,正是人生的成熟期,该有所作为的时候,可他只能在城东开垦一块坡地,靠种田帮补生计。因此,壬戌之秋对苏轼来讲是有特殊意义的一个秋天。概括起来就是:年富力强,含冤被贬。生计困顿,前途渺茫。

  此前,苏轼主流的思想是儒家的:一直有远大的理想,有兼济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这样人生追求,盛年被贬,而且是含冤被贬,他心中的抑郁、痛苦、煎熬、无助、悲观、失望,都在情理之中。那么,在这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以及由此派生的种种情绪,在《前赤壁赋》中有怎样的表现呢?

  第一处表现,扣舷而歌。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白风清,诗酒高会,非常快乐,在“饮酒乐甚”之际,却唱出一首奇怪的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首歌不是律诗,不是宋词,却跟楚辞相似。兮字是楚地的方言,香草美人之喻。楚辞常用。兰、桂都是馥郁芬芳的香草,香草喻君子贤士。美人在楚辞里多比喻君主——屈原就经常这么比喻楚怀王。

  这首歌中有意模仿楚辞,暗自跟屈原相比较。屈原什么心情,他就什么心情。甚至前途的渺茫的况味更甚于《离骚》。“击空明兮溯流光”,流光用得太棒了,表面上写月下的江水,实际令人产生一种似水流年的感觉。渺渺说的是余怀,这不正是他前途的写照吗?

  第二处表现,倚歌而和。有客吹起了洞箫,箫声“呜呜然”,这个词像哭泣的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写洞箫传递的情感。什么叫“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什么叫“慕”,处江湖之远,怎不慕那些受到君主赏识和重用的人?什么叫“泣”,中心悲伤为之泣。什么叫“诉”,心有郁积,才要倾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是箫声的音效,也是感情的延绵。苏轼遣词造句的能力太强,常见的几个成语都从这里来。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洞箫的艺术效果,或者说艺术感染力。从字面看,舞和泣是使动用法:使幽壑之中潜藏的蛟龙舞蹈,让孤舟之中悲伤的寡妇哭泣。但这并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苏东坡在这里用了典故。“舞幽壑之潜蛟”用李贺《李凭箜篌引》的名句:梦入深山蛟神遇,老鱼跳波瘦蛟舞。“泣孤舟之嫠妇”用白居易《琵琶行》。“孤舟之嫠妇”指“去来江水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那位独居的琵琶女。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写音乐,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是写音乐,《赤壁赋》用这两个典故也是来写音乐,具有关联性,但这是表层的。深层的意思需要探究才能发现。李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因为他爸爸名李晋,李贺为避父讳,一辈子不能考进士(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韩愈做文章批判过)。白居易在写《琵琶行》时,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司马,也是政治上被贬谪的失意人。

  这两个典故的作者跟苏轼神似。作者实际上是找了三个处境境况跟他都非常相似的古人,都是伟大的诗人,同时也都是落寞的政客。他们跟苏东坡是隔代知音。

  总之,“壬戌之秋”是苏轼功名失意之秋,也是他人生苦难之秋。这种失意和苦难隐晦地渗透到《前赤壁赋》中来。而在对贤者的追思中,他偏偏又面对赤壁这样一个特殊的所在。

  密码2:赤壁历史上有两处赤壁。一处“武赤壁”,在今天河北省赤壁市。武赤壁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三国有三大战役,第一就是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赤壁之战中,各路英雄纷纷登场,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另一处“文赤壁”,是因苏轼写《赤壁赋》得名,据说,文赤壁是今天湖北省的赤鼻矶,和武赤壁不是同一地点。

  对苏轼而言,不论是真赤壁还是假赤壁,都是一件要命的事。苏轼有兼济天下之才志,到了这样的英雄之地,必然感慨万千。他在《赤壁赋》里写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曹操,当然通过客的口吻来写的: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段话在文学史上历来被称道,简洁而有气势。破字有力量,下江陵的下非常快。顺流而东也这个东,非常迅捷:三句话把曹操不可一世的气焰写出来了——这是讲来时的形势。以后怎样呢?驻扎在江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你看他蒙冲斗舰,相连千里;你看他旌旗飘荡,遮天蔽日;这是远景。

  接下来把镜头推近,一直聚焦到曹操的形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这八个字是造型特写,宴长江曹操赋诗是《三国演义》里的名段,讲的故事都在这句话里。曹操赋的是哪首诗呢?恰恰就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首《短歌行》。至此,苏轼的历史思维形成了一个圆,把曹操的英雄气收纳进来。

  最后怎么评价曹操?作者说“固一世之雄也”,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难写。曹操这个人历史上争议非常大,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苏轼很滑头,他把前面的定语去掉,管你奸雄还是英雄,“固一世之雄也”,做了一个盖棺定论。

  把曹操捧得这么高,并不是苏轼的目的。所谓登高必重跌,捧起来是要让你摔得惨,他只一句话:“而今安在哉?”就达到了这个效果。会读书的人就知道,这是图穷匕见。你那么牛,现在哪里去了?当初就樯橹飞灰烟灭,而今简直烟消云散,早已无踪无影。

  苏轼写出了后人眼里曹操四种悲凉。第一,诗在人亡,诗还在,人没了。第二,物似人非,景物跟当年相似,游览的已不是当年人。第三,胜败转瞬,来时嚣张,最后困于周郎。第四,功业成空。胜也好,败也好,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云烟过眼。这些感情非常有曲折和波澜。把曹操描写成这样,想表达什么呢?我想,他主要不是写曹操,而是写此刻的自己。相比曹操,此刻的“我们”又怎样呢?

  客说:“况吾与子”,注意这句话,曹操是这样,何况是你我。我们怎么样?“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几句话是对照前文写的,有意跟曹操做比。曹操怎么来的?人家是破荆州、下江陵,千军万马、前呼后拥;我们是怎么来的?没有千军万马,只有鱼虾和麋鹿,惨不惨?曹操来的时候坐什么船,喝什么酒,再看我们,驾一叶之扁舟,怎么跟舳舻千里比?举匏樽以相属,怎么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比?曹操是一世之雄,我们是“天地之浮游,沧海之一粟”,又算什么呢?这些内容归结起来就一句话:曹操,我们比不了!

  然而,我们远远比不了的曹操,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而今安在哉!”他去哪里了?他没了。曹操都没了,远远不如曹操的我们,存在感、人生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岂不是要彻底消失吗?朋友们在江上喝酒,喝着喝着,突然发现“我”不存在了,或者说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是多大的悲凉啊!

  苏轼《赤壁怀古》写周瑜和《赤壁赋》里写曹操的用意不同。《赤壁怀古》写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想强调:他行,我不行。人家三十五六岁,指挥千军万马,我都四十五六岁,还在江边钓鱼,这差距有多大。《赤壁赋》写曹操表达了更为复杂的情感:他不行,我更不行。曹操不行,不是因为没有建功立业,而是即便建功立业最后还是消失无踪。相比曹操,连功业都没建的我们,存在感和价值感岂不是梦幻泡影?

  “壬戌之秋”,人生失意的苏东坡来到了赤壁。赤壁是他感怀凭吊之所,也是他伤心悲叹之地。赤壁没有改善他心中的痛苦,反而让痛苦更浓重。是这样一直痛苦下去,还是最终走出困局,实现了新的超越呢?苏轼选择了后者,其奥妙就在下一个密码中。

  密码3:“七月既望”既望是农历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一夜,天上一轮明月帮助苏轼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前赤壁赋》对既望之月的描写大致可分四类。

  首先是自然之月。有正面描写,“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出自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里边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他的心绪也处在“徘徊失据”的状态中。

  还有侧面描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露为何而白?因为有月光。水光接天,水为何而光?因为有月光,通过写江水,写白露,作者实则在写月色笼罩在整个江面上,给人一种飘飘荡荡的感觉。纵一苇之所如这个苇字,比喻小船,暗含佛家一苇渡江的意味。“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看不清却又无边无际,感情的暗示也在其中。

  在他们自创的诗歌中,也有对于自然之月的侧面描写,“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和流光就是在写月。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前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他很喜欢用空明这个词来写月色,写出月色的质感。

  自然之月有重要作用。第一,月是抒情的主体意象,全文都笼罩在月光之下,是作者情思和哲理的生发点。第二,《赤壁赋》里的月跟其他文章里的月有明显的不同,是和其他的景、物融合在一起,月和江、山、风、水互相依存。月是江山风水之上的月,江山风水是月之下的江山风水,拆分不开。写景能到这种水乳交融的境界,相当不易。

  作者把自然之月文学化,就出现了“诗中之月”。开篇,月还未升,苏子和客就一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明月之诗”出自《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几个人在江上喝酒,月亮还没有出来,于是大家举起酒杯,朗诵《诗经》里的篇章,这雅兴非“天人合一”难以形容。凭吊曹操时,客抬头看见月亮,自然想到月明星稀,接入非常自然。进而由诗中之月引出对曹操的描写,以及彼此的比较,真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诗中之月作用有三。第一,和自然之月相融合。自然之月没有升起,就朗诵诗歌来呼唤。自然之月升起来,就借着“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来抒情。谈到人生哲理,就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想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融合得自然流转。第二,和文人的风雅相融合。苏子游赤壁这个晚上,没干什么了不起的事,无非是喝酒、诵诗、唱歌、听音乐、清谈,然后继续喝酒,睡大觉。这诗、酒、音乐和清谈,是名士风度,都和月融合在一起,诗中有月,酒中有月,谈中也有月。第三,和诗人的情绪变化相融合。“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时候,诗人的心情轻松快乐,于是“饮酒乐甚”。到“击空明兮溯流光”的时候,里边就有很多寄托,由乐转悲。进而才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段,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一篇文章写月,能够把这么多文化层面的内容融在一起,写得不露痕迹,在文学史上已经达到了罕见的高度。但对苏轼来讲,这只是刚刚起步。他把深厚的功力用在了哲理之月上。哲理之月不是由苏子一个人阐发的,先由客阐发,再由苏子升华。

  客发现月和江水都是永恒的象征,无穷无尽,无止无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乎悲风”。长江、明月这样永恒的事物,唤起了人生的渺小感、虚无感和无助感。渺小感,就是我微不足道。虚无感,就是我没有意义。无助感,就是我知道我微不足道,又知道我没有意义,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实际上客的哲思是贬谪的(或不得志的)士大夫的共同情绪——这样的人生要不得,又不得不要。这种情绪笼罩在士大夫身上一两千年,始终没人破解。苏轼破解了,所以他才成为“人们一想起来嘴角就会露出微笑的”(林语堂语)苏东坡。

  苏轼怎么破解的呢?他上来就问客一句话,带一点调侃的意思:“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句话是反问句:你在水和月中参透的哲理还不够深刻啊。我怎么看待水和月的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天天流淌,但是它没有流光。

  你不信到长江、黄河去看看,千年万年的流淌,它还是长江黄河,没有太大的变化。“盈虚者如彼”,盈是满,虚是缺。月亮一会圆,一会缺,“而卒莫消长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个星星。苏轼在这个视角上得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哲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还羡慕什么呢?

  科学上有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苏轼这个发现可以与之媲美。拿根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自其变者而观之,粉笔没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粉笔灰还在,粉笔字还在,它的能量、它的物质还没变,只是换一种形式而已。比起客的哲理,苏轼超脱太多。

  首先,月和江水是永恒的,但不是僵化的永恒,是运动变化的永恒。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辩证思想,《易经》里边的思想。事物有阴,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客只看到江水和月不变的一面,人生就被衬托得虚无,所以产生悲凉的情绪。苏轼告诉客,月亮永恒,但它也变化,要正确地看待它,才能唤起人生的存在感;不要小看我是蜉蝣,是沧海一粟,我和这浩浩江海都有不变的一面。这种人生操之在我的豁达与豪迈,真了不起了!

  但苏轼还有一点意思没明说。“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物无尽”好理解,用月和江水做了充分的说明,可“我无尽”该怎么理解?也就是“我”永恒的一面在哪里?在关于曹操的描述中,苏轼给读者留下了线索。曹操诗在人亡,倒过来看,就是人亡诗在。你问我“而今安在哉”?几百年过去了,你们到江上游玩的时候,还不是想起我这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从这个角度说,曹操还在。但曹操还在,不等于苏轼可以“无尽”。

  苏轼有什么资格预判自己的无尽呢?其实这不需要解释,苏轼如果不能无尽,我今天何必要写这篇文章?学生们又何必背诵《前赤壁赋》?苏轼的臭皮囊早已朽坏,但他的文章在,他的道德在,他的人格魅力在,他的情怀在!和我们普通人不太一样的是,苏轼活着的时候就预见到了这一幕。恕我冒昧,以己度人。我想苏轼心里清楚,宦海浮沉无所谓,升沉不过一秋风。当不当官又怎样?我的人格,我浩浩如江水的.才华,我的文章,后人怎能不千载传扬?那一刻,苏轼笃定地看到了未来,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意义和自信。

  我相信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心里应该有相似的感慨。有人会问,他怎么不明说?他都落到那种地步,怎么能明说?聪明的苏轼把这层意思埋在句子里,不显山不露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通过“哲思之月”,苏轼解决了关于未来的问题,但是四十六岁在黄州的我,乌台诗案被贬官的我,信而见疑、忠而见谤的我,能不烦恼吗?该如何自处才能度过现世的苦难呢?苏轼发挥了他无与伦比的才气——还是在月上做文章,这就是“寄托之月”。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先来一段论述,说天地万物,物各有主,不是你的就别要,该是谁的谁拿走。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好懂,背后的意思不好懂:人生在世,当官不当官是命,不该你当你就别当,何必放在心上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的好山好水好风月就在我们眼前,耳听的是天籁,眼看的是风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苏东坡很有幽默感,用“禁”字来调侃那些小人,你可以让我在黄州当团练副使,禁我签署公事,禁我擅自离开。但我长着眼睛,就能从大自然获得无穷无尽的享受和精神的寄托,老天拿出这么多东西给我享受,我过得好开心。这就是“寄托之月”——苏轼不仅解决了后世的问题,连当下的问题都在月(以月为表征的山水)里解决了。“山水之乐,风月无边”,从此,不论遇到什么坎坷和打击,只要清风明月在,他就是快乐的苏东坡。

  密码4:泛舟找到人生的寄托,苏子与客的精神面貌有没有发生变化?还像原来那么悲伤吗?答案在第四个密码——“泛舟”里。为什么要泛舟,而不是江边散步?我做一个大胆推测,如果江边散步,就得不出这么深的哲理。不信可以看《后赤壁赋》,在抒情艺术上或许更胜一筹,但“理”的阐发就逊色了。因为,泛舟很有意思,这是一个独处的空间,有一种漂泊感,有一个环境去静思人生的意义。

  文中有两处泛舟的描写。第一处,刚来赤壁,月下泛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段话表面上看非常逍遥自在。冯虚御风,像列子御风而行,多么自由!凌万顷,多么开阔!一苇之所如,多么潇洒!飘飘乎、羽化而登仙,多逍遥。但仔细读就会发现,心里面一点不逍遥。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出自李延年的《佳人歌》:“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什么叫遗世独立?离开人世,自己在那儿站着,这是孤独。“羽化而登仙”,对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的人,登仙不是更深的孤独么?再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去哪都不知道,这是漂泊失所。有没有目标?没有。

  第二次泛舟的描写,也就是苏子与客清谈之后,再看苏子和客的状态就大不一样了。“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你靠着我,我靠着你,在船里睡着了,天亮了都不知道。

  这个状态乍看没有第一处美,这么随便,这么生活化。但这里蕴含的才是真正的逍遥。有人说:人生幸福很简单,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这话很有道理。人活一辈子,胃口好,吃嘛嘛香。躺下就睡,不闹心。想笑就笑,高高兴兴,这就是幸福。篇末泛舟的描写,讲的不就是这三句话吗?苏东坡为什么能“发明”东坡肘子、东坡肉,为什么能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跟他在《赤壁赋》中的体悟不无关系。

  密码5:苏子与客

  “泛舟”是赤壁之游的形态,这种形态外化出前后截然不同的心境。那么,和苏子藉乎舟中,陪他走完这段心路历程的“客”,究竟是谁呢?“苏子”是苏轼本人吗?这篇文章写的内容真实发生过吗?

  有人认为是真的,或者大部分是真的,比如林语堂先生。如果你想了解苏东坡,有一本书必看,就是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

  苏东坡活着的时候经常想:我是不是陶渊明转世?因为他跟陶渊明很契合。林语堂活着的时候经常想:我是不是苏东坡转世?因为他太喜欢苏东坡。出于这种热爱,他把苏东坡写得很好。在《苏东坡传》里,林语堂煞有介事地写到,苏东坡跟一个叫杨世昌的道士游赤壁,客也就是这位杨道士。还有很多考据的文章,跟林语堂持相似的观点,认为《前赤壁赋》确有其人,确有其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个问题其实是假问题。中国人自古的毛病就是把文学当历史,分不清虚构和真实,什么都想考证做实。苏子与客,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客即是我,我即是客。客是人生失意的苏子,苏子是豁然开朗的客,如此而已。

  从文章内容来看,刚来赤壁的时候,“我”和“客”是分着写的,吃饭的时候、喝酒的时候、聊天的时候,都是分着写,可最后“相与枕藉乎舟中”,两个人互相依靠,躺在舟中。我认为这是一个暗示,两人到最后不分彼此了,因为作者想开了,精神不分裂了。苏轼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是道人杨世昌也好,是僧人佛印也罢,和文章主旨并无关涉。

  从文体来看,《赤壁赋》是赋体,赋体文有四个特点,一是对仗押韵,有节奏有韵律。二是注重辞彩,这篇文章用的修辞手法就非常多,而且不露痕迹。三是体物铺陈,一件事要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写,《阿房宫赋》《赤壁赋》都是如此。四是“主客问答”,很多赋体都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借主客间一问一答抒发作者的感情。司马相如、杨雄这些写赋的名家,常用这种手法。主一句,客一句,最后谁赢?当然是主赢,客怎么能赢?客就是等待被驳倒的。

  《前赤壁赋》既是赋体,假托主客问答的形式,不是顺理成章吗?何必要问是否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呢?至于才高如林语堂者,为什么非要做实不可?可能因为《苏东坡传》最初用英文写,给老外解释中国文化里这些复杂的内容,对传记文学来讲,似乎也无此必要,不如做实来得爽快吧。

  我想,苏子与客,对苏轼来讲,都是身外化身。苏轼在赤壁经历了一番天人交战。那个内心苦闷的苏轼,那个一帆风顺想兼济天下苍生的苏轼,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大悲苦。在这悲苦里,他做了深刻的思考和反复的衡量,在天地山川、明月清风中得到启迪。他看到人生可以永恒,他懂得当下生活值得享受。你们处心积虑地迫害我,我连招架之力都没有。但是不好意思,我还是过得比你好。尔曹身与名俱灭,而我一次寻常的游历即将被定格为文化的经典。

【苏轼《前赤壁赋》的五个“密码”】相关文章:

苏轼《前赤壁赋》原文及翻译07-15

苏轼赤壁赋教案08-20

“前赤壁赋”赏析08-14

苏轼赤壁赋教案3篇08-20

读《前赤壁赋》有感11-12

后赤壁赋_苏轼_原文及赏析10-14

苏轼《赤壁赋》教学设计2篇06-26

苏轼《赤壁赋》阅读答案(4篇)03-12

苏轼《赤壁赋》读后感范文01-24

苏轼《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