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人岑参简介

时间:2022-10-25 15:03:41 岑参 我要投稿

边塞诗人岑参简介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诗人吧。诗人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边塞诗人岑参简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岑参生活于唐朝年间,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公元715年出生于河南许昌,是一个官僚贵族之子,其曾祖父,伯父等人曾在朝为官。但是后来家道中落,岑氏家族有的被杀有的遭到了流放,所以等到岑参这一代整个家族已经败落,岑参的童年是很穷苦的,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只能跟着兄弟学习。

  岑参从小就天资聪慧,5岁开始识字读书,到9岁的时候已经能作诗写文章了,这可以称的上是神童了。岑父生前曾任晋州刺史,岑参就随父到晋州生活后来又移居到河南此后又转颍阳,辗转多低,见多识广这为以后的成就有着很大的关联。

  岑参的仕宦生涯并不平稳。岑参20岁的时候来到长安求仕,但是没有成功,后来转战洛阳,744年当上了兵曹参军,此后初次出塞,带着满腔热血和壮志展开了他的戎马生涯,但是都不如意。此后又当了节度使,2次出塞,这次出塞岑参创作了很多塞外名作。此后安史之乱爆发,在众人的推荐下,岑参受到了重用,但是又遭到了贬谪。岑参的仕途是大起大落。在岑参56岁的时候去世了。

  岑参二十岁的时候,前往长安(今在陕西西安),献书求仕途未果,又奔走于京洛之间。天宝三年(即公元744年),岑参考取进士,官拜内率府兵曹参军。其及第前夕曾写下《感阳赋》,在诗中叙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

  天宝八年,满怀报国之志前往塞外开拓前程,然而并没有得意。天宝十三年,岑参再度前往塞外,报国之情更加浓烈,其边塞作品大多在此期间完成。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经杜甫等人推荐,岑参官拜右补阙。后被贬虢州长史。后来曾经出任过嘉州刺史,所以被人称作“岑嘉州”。罢官后,写下《招北客文》自悼。想返回故里,但是由于蜀中战乱,最终也没有返回到他的家乡,客死于成都。

  岑参的'作品及其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气势恢宏,想象及其丰富,雄奇瑰丽,奔放热情,满怀报国之情。他的作品领域很广,涉及山水,行旅,边塞,赠答等各个方面。岑参尤其擅长边塞诗,七言歌行。现存今岑参作品约403首,其中有七十多首是边塞诗。

  简介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1]

  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

  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各时期成就

  一、嵩阳隐居时期

  约开元二十年(732年),时年十五的岑参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开始了一段时间的隐居生活(持续时间不详)。在这一阶段,岑参常摄取大量明丽静逸的意象入诗,配以自然冲淡的表现方式,诗风清新淳淡。特别地,因为人生阅历和智慧的欠缺,岑参此时的写景诗少了对人世沧桑的体悟和卷迹独善的思考,更没有为摆脱世事羁绊而自隐山水的主观动因,因而其时岑参所抒写的清音山水完全源于童年时期的审美直觉,是一种纯粹的审美。[4][13]

  二、出入两京时期

  约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二十岁的岑参为求取功名而奔波于两京之间。在这一阶段,生活轨迹的改变给了岑参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丰富了其诗歌创作的风格,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等诗一扫单纯描写清幽之境的方式,选取喧闹意象,配以冷色调,于雄奇阔大间显出苍茫萧瑟的意境。总体看来,岑参的写景诗很好地完成了由山水田园写景走向边塞风物写景的准备和过渡。[4][13]

  三、两度出塞时期

  天宝八载(749年),岑参赴安西充幕府掌书记;天宝十载(751年)初,岑参自边归京,这是岑参第一次出塞。在这一阶段,岑参的写景诗以描写绝域的苍茫为重心,字里行间弥漫着浓厚的思乡之情,以愁苦为基调。之后,岑参渡过了二三年半官半隐的生活,期间创作了一些清丽幽雅的写景诗,这些诗如同岑参早年嵩阳写景诗的翻版,透出岑参自边塞归来后所寻求的审美补偿。

  天宝十三载(754年),岑参再次出塞。入幕北庭后,岑参的报国雄心得到极大的激发,加上封常清的赏识,岑参尽情将英雄主义生发出的爱国豪情挥洒于西域的奇山异水中,以莫名惊诧的目光来打量边塞的奇景,不只是览胜赏美,更是达到了山河之爱和民族之爱的高度统一。

  总体来看,岑参两度出塞时期所创作的写景诗(西域写景诗)对中国传统写景诗有较强的开拓性意义。题材方面,岑参是最早的广泛描写西域景色风光的诗人,真正地将西域景观引入写景诗的关照范畴,为中国传统的写景诗注入了新的描写元素;风格方面,岑参的西域写景诗为传统意义的写景诗注入了英雄主义气息,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内向性的特点有所突破。这两方面对后世的西域写景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3]

  四、虢州长史时期

  乾元二年(759年),岑参被贬为虢州长史。因为被贬,岑参心情的失落是必然的。任内,岑参的写景诗意境上清新可人,体物更为细致,写景技巧已经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内容上,一些写景诗透出岑参渴望隐逸山林和遁世逍遥的情绪,这实际上是一种吏隐思想——“仕”是主要情结,“隐”则是暂时的情绪。总体看来,岑参在这一阶段所创作的写景诗已经褪去了边塞写景诗中的雄浑激昂之气而与其早年的清丽风格对接,大多通过清丽山水抒写清新恬静的境界,同时也包含了岑参诸多的心酸和无奈。若其早年嵩阳写景诗是感性山水的快感直抒,则虢州写景诗就是理性山水的苦闷诉求。[13]

  五、嘉州刺史时期

  永泰二年(766年),岑参再次被贬,出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赴任途中,岑参怀揣着维护唐王朝统一的责任感,有奋发向上的激情。到达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后,岑参发现嘉州(今四川乐山市)是他理想幻灭的山水,因此,岑参在任内所创作了大量的写景诗中没有赏心的快感,只有老去的哀叹和挂冠东去的期待。在这一阶段,岑参的写景诗是诗性和情性的双重回归。

  著作

  岑参殁后三十年,其子岑佐公收集其遗文,请杜确编成《岑嘉州诗集》八卷,这是岑参诗文编集的开始。到宋代,《岑嘉州诗集》演变为八卷、七卷、十卷三种刊本。其中,宋刊十卷本已佚;通行的《四部丛刊》影印七卷本,似由宋刊七卷本演变而来;而《全唐诗》四卷本,则似由宋刊八卷本演变而来。现代点校版有陈铁民、侯忠义参校多种版本后所作的《岑参集校注》等。[32]

  诗文

  据陈铁民、侯忠义的《岑参集校注》,岑参现存诗403首,文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和墓铭两篇(即《果毅张先集墓铭》和《唐博陵郡安喜县令岑府君墓铭》[33])。

【边塞诗人岑参简介】相关文章:

边塞诗人岑参11-09

诗人岑参简介10-06

浪漫边塞诗人-岑参10-08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10-13

岑参是边塞诗人吗10-24

边塞诗人岑参介绍10-20

边塞派诗人岑参的边塞诗09-27

唐代诗人岑参简介09-25

浅谈边塞诗人岑参的诗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