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时间:2020-09-18 19:42:07 采薇 我要投稿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是一首描写戍卒生活的诗。这首诗用士兵的口吻,在战后归家途中,追述戍边作战时的苦况,犹如电影用一连串的回忆镜头,再现从军生活的劳苦悲伤,用痛定思痛的反思,多层次地表现行役之苦。( 国标教材人教版必修 2 第 5 课、苏教版必修 1)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与民族的智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习中华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是一首描写戍卒生活的诗。这首诗用士兵的口吻,在战后归家途中,追述戍边作战时的苦况,犹如电影用一连串的回忆镜头,再现从军生活的劳苦悲伤,用痛定思痛的反思,多层次地表现行役之苦。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及同学间的相互合作,读懂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习惯;二是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想象中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2)与文本对话,探索人物内心深处强烈的厌战情绪和浓浓的思乡之情。(3)赏本文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讲到“战争”,你会联想到哪些描写战争的词语?(如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狼烟四起、兵慌马乱、千疮百孔、满目疮痍、背井离乡、妻离子散……)这些词语写出了战争的残酷。那么对处在战争一线的古代士兵来说,面对战争他们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采薇》一课。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文中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

  2 、同桌合作,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准确流畅地译课文。

  3 、分四人小组,交流译作,老师选择其中几个投影给大家,指出优劣。

  如对最后一段的

  生 1 :想起我离开家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如今我在归乡的途中,纷纷扬扬雪花漫天,路途泥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我的心是多么凄凉悲伤,满心的伤痛又有谁能体会。

  生 2 :回想当初上征途,杨柳依依随风舞。如今回家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一路随队缓缓行,又渴又饥真劳累。我心伤悲感慨多,此中哀苦谁体会!

  ……

  (以上教学环节,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真正了解文章大意。此外,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译课文,既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化语言。)

  译文参考:

  (1)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冒出了芽尖。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又到了年末。都是为了和打仗,有家等同没有家。都是为了和打仗,不停地奔走没有空闲。

  (2)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多么鲜嫩。说回家呀道回家,心中是多么忧闷。闷的心儿好像烈火在燃烧,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方总是没有固定,无法叫人向家里信。

  (3)巢菜采了又采,巢菜已经又老又硬。说回家呀道回家,又到了十月小阳春。王室的差事没有尽头,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谁来慰问。

  (4)那开得茂盛的是什么花?是常的花密密层层。那驶过的大车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坐乘。兵车已经起驾,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坐下,一个月的交战就有几轮。

  (5)、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耳装饰的弓和鱼皮箭。怎能不天天警戒, 入侵,战事十分紧张。

  (6)、想起我离开家的时候,杨柳依依随风飘飞。如今我在归乡的途中,纷纷扬扬雪花漫天,路途泥步履艰难,饥渴交加满身疲惫。我的心是多么凄凉悲伤,满心的伤痛又有谁能体会。

  5 、讨论分段,归纳段意。

  一、(1-3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的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二、(4-6节)直接写战事。

  三、(第6节)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6 、再次朗读课文。

  三、研讨课文、体味情感

  1 、戍卒的全部生活,可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悲苦”。因何而“悲”,缘何而“苦”?请同学们仔细研究课文,说说你的发现。

  2 、分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发现情况。

  3 、课堂交流讨论

  答案参考:

  (1)久役在外。①“薇亦作业”、“薇亦柔止”、“薇亦刚止”,“作”、“柔”、“刚”三字显示了薇生长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在时间上是递进的,它象征戍卒的久久不归。同时“岁亦莫止”、“岁亦阳止”,从岁暮年终到夏历十月,时间的流驶,物换星移,不知给征人带来多少痛苦。随着时间的递进,征人的痛苦也与日俱增。②[投影]朱熹引用程子的话:“古者戍役,两期而还,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者皆在疆,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强烈的思念。

  (2)寝食难安。因“孔棘”,他们疲于奔命,时时处于戒备状态,无暇休息,身体与精神同处于极度疲劳状态。“载饥载渴”也是它们戍边作战生活苦况的反映。

  (3)战斗惨烈。从“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描写当时士兵的装束、武器、作战方式等词中可以想见他们进行了怎样残酷地拼杀。

  (4)音讯隔绝。从军在外,没有固定的驻所,无法找人信回家。与家人音讯阻隔,彼此的生存难以预卜,其悲苦之状可见一斑。

  (5)归乡路遥。九死一生的战争幸存者们,历经磨难后,内心深处依旧凄凉,悲伤。因为归乡的路依旧那么艰难,家中可否还有人倚门而望?

  4 、请同学们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从白天激烈的战斗中幸存下来的士兵们在荒凉的边塞营地会谈些什么呢?

  (1)两人一组进行交谈。

  (2)请两组当堂表演,师生点评

  (以上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已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综合训练,提高能力

  1 、《采薇》末章的前四句,历代传诵不已。那么它永久的艺术魅力究竟是怎样表现的呢?说说你的理解。

  • 先独立思考,再组织课堂讨论。

  • 查阅有关古人对这两句话的评价资料。

  参考答案:

  ①物中有我,景中生情,情景交融。“依依”既表现杨柳之态,又表示人们送别时依依不舍之情。

  ②一语双关。因“柳”与“留”谐音,古人折柳送别,以表示挽留之意。

  ③美好祝愿。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

  ④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丽时节,征人却不得不与亲人分别,也许一别之后永远无相见之日,良辰美景,并无赏心乐事,所以美景不过是形同虚设罢了。春色愈美,愈能惹起生离死别的哀愁,以乐景衬哀情,哀情更突出,更鲜明,故能起到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

  2 、下面是古人对《采薇》的评价,谈谈你对这些评价的看法。

  “谢公(指谢安)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公曰:‘定命,远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世说新语·文学》

  “《诗》日‘萧萧马鸣,悠悠旌',见整而静也,颜之推爱之。‘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写物态慰人情也,谢玄爱之。‘远辰告',谢安以为佳句。”

  ——宋祁《宋景文笔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为乐,一倍增其哀乐。”

  -—— 王夫之《姜斋诗话》

  “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

  ——方玉润《诗经原始》

  (以上教学环节,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 、《采薇》一诗,在题材上可称为边塞诗的鼻祖。征人思乡是后代边塞诗的重要主题。请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征人思乡的古诗词。如唐朝高适 岑参 王之涣 王昌龄 李颀 李益……

  4 、[投影]比较下列两首诗的异同

  《凉州词》

  王之涣 《边塞》

  王昌龄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答案参考:

  相同之处:都是边塞诗,都反映征人思乡这一主题,都写了战士们的不幸遭遇和乡愁离恨,起笔都不凡,意境开阔壮美……

  不同之处:王之涣诗描写塞外荒寒壮阔的景物,透露出征人生活的艰苦和思家的哀怨。情调是悲而壮……王昌龄诗却未把征人的愁思描写一番,而是慨叹征人不还的原因是没有名将守边,以致外患频仍,使诗另开辟出一层新意……

  5 、以竞赛的方式背诵课文。

  [评]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学古文,诵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因古诗文文字本身的艰深及表现的内容又远离学生的生活,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诵读效率,没有兴趣肯定是不行的。在本教学设计中,诵读贯彻始终。在“感知课文”阶段,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后,让学生齐读课文。在文章结束阶段,又让学生以竞赛的方式来背诵课文。这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也一改以往学生单调乏味、苦不堪言的背诵情状。

  2、注重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整体感知,疏通文意”阶段让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及与同学合作,解决疑难字词,此种方式好处有三:①可以改变在古文课上老师唱“独角戏”的吃力不讨好的局面;②学生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真正不理解的地方;③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跟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在“研讨课文,体会情感”阶段,只围绕“悲苦”设计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学生一般不会面面俱到,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它。但此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理解了它,也就真正理解了诗中人物的感情。在师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只要发现一点和老师相同甚至老师没有想到的答案时,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喜悦之情。这种喜悦之情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 、注重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研讨课文,体味情感”的基础上,让学生以说话的方式走进文本,走进古代士兵的内心世界,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让学生说说征人思乡的古诗词”,这实际上是为学生做知识储备,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相关文章: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范文12-05

诗经采薇教学06-05

《诗经·采薇》教学教案11-17

诗经 采薇 教学设计06-30

诗经.采薇 教学设计11-13

诗经《采薇》教学案10-19

诗经采薇采薇的意思10-31

《诗经 采薇》的教学设计11-03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实录10-27

诗经采薇节选教学设计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