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手抄报

时间:2022-06-30 04:06:35 板报大全 我要投稿

趣味数学手抄报大全

  数学是一门描写数字之间关系的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助手,数学是我们前进的阶梯.它把数字图像这样抽象的事物变成具体可感的物体,把无形变成有形.下面是一些趣味数学手抄报资料大全,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趣味数学手抄报大全

  数学知识——有趣的21

  我们知道,整数被2,3,4,5,8,9或11整除的特点易掌握,什么样的数能被7整除?这可是一个难题,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关于整数被7整除的有趣而又有用的知识。

  先从3×7=21谈起。

  有一个道理是很明显的。如果有一个整数的末位数是1,这个数又比21大的话,我们将这个数减去21,得数(它的末位数肯定是0)如果能被7整除,先前那个数肯定也能被7整除;如果得数不能被7整除,先前那个数肯定也不能被7整除,即在这种情况下,判断得数能不能被7整除,最末位上的0可以舍去不管。

  如果给定的整数的末位数不是1,而是其他数,也可以依此类推,例如给定整数末位数是6,我们可将此数减去21×6=126,也即先从该整数中去掉末位数6,再从所余数中减去6×2=12。由此我们得到一个一般原则:去掉末位数,再从剩下的数中减去去掉的末位数的2倍。

  以考查15946能不能被7整除为例,去掉末位数6,再计算1594-2×6得1582,此时,如果1582能被7整除,则115946就能被7整除;如果1582不能被7整除,则15946就不能被7整除。

  继续对1582用此法判断可得154,再作一次就得7,由于最后得到的是7(或7的倍数),故知15946能被7整除。

  这是一种简捷可靠的判断一个整数能不能被7整除的方法,我们称它为“去一减二法”,它的意思就是前面说的:去掉末位一个数,再从剩下的数中减去去掉的数的2倍。

  再举一个例子,让我们来考查841945是否能被7整除。我们将逐次用“去一减二法”。结果写出来(末位数是0时可以将0舍去)便是:841945→84184→841→82→4。故知841945不能被7整除。

  实际解题时,只需心算就行了,不必将上面的式子逐个写出,解题中也可以随机应变地运用一些技巧,例如,如果一眼就看出末位两位或前两位数是14,35,56,84,91等7的倍数时,可以直接舍去,如841945→1945→184→1,立即就可以断定841945不能被7整除。在上面的心算中,我们两次舍去了84这个7的倍数。

  还有一种判断整数能不能被7整除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判断整数是否能被11或13整除,由于这种方法的基础是7×11×13=1001,所以我们将它为“1001法”。

  还以15946为例,我们将15946从左往右数到第一位与第四位(中间相隔两位)上的数都减去1,则得5936,实际上相当于减去10×1001,减去的是7的倍数,因此要考查15946是否能被7整除,只须考查5936是否能被7整除就行了,再从5936的第一位和第四位上都减去5,得931,则15946能不能被7整除的问题变成了考查931能不能被7整除,如果我们把大于7的数字都减去7,实际上就是要考查231是否能被7整除,这时只须用一次“去一减二法”得21,就能判定15946能被7整除了。又如,用“1001法”考查841945能不能被7整除,由于1001×841=841841,所以841945-841841=945-841=104(即多次用“1001法的结果),因此我们只须考查104是否能被7整除即可,此时用“去一减二法”得2,故知841945不能被7整除。这里要注意,因为1001=7×11×13,所以“1001法”不光能用来判断7的整除性,还可以用来判断11和13的'整除性,由于104不能被11整除而能被13整除,所以我们可以判定841945不能被11整除而能被113整除。这是一个很有用的知识。

  利用“1001法”进行判断时,如果位数较多(数字较长),可以先将整数从右到左每三个数一节地分开,再从右边数起按下面办法计算(下式的证明要用到“同余式”的知识,此处从略,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有关初等数论的书):[[]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计算所得的数如果是7,11或13的倍数,原数就能被7,11或13数整除;如果算得的数不是7,11或13的倍数,则原数就不能被7,11或13整除。

  例如,我们考查64763881,从右往左分节得881,763,64,于是计算得881-763+64=182,由于182能被7和13整除,而不能被11整除,所以64763881能被7和13整除而不能被11整除。为了开阔思路、增加兴趣,使读者掌握得更好些,笔者拟了道趣题作为上述方法的练习。

  如果我们在21的2与1之间添加进去若干个0,使它变成:20…01,现在问:这种20…01的数中,是否有能被21整除的?如果没有,那是为什么?如果有,那么有多少个?

  这个题目如果思路得当,小学生都能解答;如果弄得不好,大学生也做不出来。

  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我们不妨在21的2与1之间添加进去几个0试试看,当添加进去6个0时得20000001,这是一个八位数,按“1001法”分节计算得001-000+20=21,由于21能被7整除,故20000001必能被7整除,同时考虑到20000001的各位数字之和为3,故这个数必能被3整除,因此20000001必能被21整除,所以形如20…01的数中,能被21整除的数是有的,这种数有多少个呢?如果我们再添加进去6个0的话得20000000000001,按“1001法”分节计算001-000+000-000+20=21,又得到一个形如20…01的能被21整除的数,这样,我们就看到,每添加进去6个0,就可得一个能被21整除的数,因此,形如20…01的能被21整除的数有无穷多个。

  读者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说明,往65的6与5之间,每添加进去6个0就可以得到一个形如60…05的能被65整除的数。

  更有意思的是,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不仅在21的2与1之间每添加进去6个0,所得的数都能被21整除,而且每添加进去6个别的相同数学之后,如2111111,2222221,23333331,…29999991等,也都能被21整除,其中,在21的2与1之间加进去3时,无论是加进去多少个3,所得的数233…331都肯定能被21整除,其中的道理请读者思考。

  趣味数学题,到底有多少条腿?

  一个车夫,赶着一辆马车,车上坐着3个人,每个人背着3个袋,每个袋里装3只大猫,每只大猫带着3只小猫,每个小猫带着3只老鼠作为干粮,问:一共多少条腿?

  第一种答案:

  一个车夫(2条腿),赶着一辆马(4条腿)车,车上坐着3个人(3x2=6条腿),每个人背着3个袋(3x3=9个袋),每个袋里装3只大猫(3x9x4=108条腿),每只大猫带着3只小猫(3x9x3x4=324条腿),每个小猫带着3只老鼠(3x9x3x3x4=972条腿)作为干粮

  所以2+4+6+108+324+972=1416条腿。

  第二种答案:

  两条腿的:

  1个车夫+3个乘客=4个人

  4个人拿3个袋,4×3=12个袋子

  四条腿的:

  1 匹马

  每个袋里3只大猫:12(袋子)×3=36个大猫

  36只大猫每只带3只小猫:36×3=108只小猫

  108只小猫每只带3只老鼠:108×3=324只老鼠

  总腿数等于(36+108+324+1)×4+4×2=1884条腿

  注:亲们一定要注意是每人背3个袋子,车夫也是人也有3个袋子哦。

  第三种答案:

  马:1 匹马4条腿

  人:4个人8条腿

  大猫:4人×3袋×3只=36只×4腿-=144腿

  小猫:36大猫×3=108只×4腿=432腿

  老鼠:大猫36+小猫108=144只×3=432只×4腿=1728腿。

  在没有残疾没有怀孕的'情况下,总腿数=4+8+144+432+1728=2316腿。

  小学趣味数学小知识

  阿拉伯数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奇妙的圆形

  圆形,是一个看来简单,实际上是很奇妙的圆形。

  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从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曾经在兽牙、砾石和石珠上钻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圆。

  以后到了陶器时代,许多陶器都是圆的'。圆的陶器是将泥土放在一个转盘上制成的。

  当人们开始纺线,又制出了圆形的石纺缍或陶纺缍。

  古代人还发现圆的木头滚着走比较省劲。后来他们在搬运重物的时候,就把几段圆木垫在大树、大石头下面滚着走,这样当然比扛着走省劲得多。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盘。大约在4000多年前,人们将圆的木盘固定在木架下,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

  会作圆,但不一定就懂得圆的性质。古代埃及人就认为:圆,是神赐给人的神圣图形。一直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给圆下了一个定义:"一中同长也"。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给圆下定义要早100年。

  圆周率,也就是圆周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数。

  《周髀算经》上说"径一周三",把圆周率看成3,这只是一个近似值。美索不达来亚人在作第一个轮子的时候,也只知道圆周率是3。

  魏晋时期的刘徽于公元263年给《九章算术》作注。他发现"径一周三"只是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他创立了割圆术,认为圆内接正多连形边数无限增加时,周长就越逼近圆周长。他算到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圆周率,π= 3927/1250。刘徽已经把极限的概念运用于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之中,这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一项重大的成就。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在前人的计算基础上继续推算,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最早的七位小数精确值,他还用两个分数值来表示圆周率:22/7称为约率,355/113称为密率。

  在欧洲,直到1000年后的十六世纪,德国人鄂图(公元1573年)和安托尼兹才得到这个数值。

  现在有了电子计算机,圆周率已经算到了小数点后一千万以上了。

  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从一加到一百

  七岁时高斯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後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考试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第一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第一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答案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静坐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後,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後,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答案。)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答案: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答案是 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趣味数学手抄报】相关文章:

趣味数学手抄报06-22

趣味数学手抄报素材11-21

有关趣味数学的手抄报05-11

趣味数学手抄报内容08-05

有关于趣味数学的手抄报05-11

趣味秋天的手抄报05-11

趣味的秋天手抄报05-11

趣味冬天手抄报05-11

趣味环保手抄报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