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冷泉亭记》赏析

时间:2024-01-03 13:30:10 剑锋 白居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白居易《冷泉亭记》赏析

  《冷泉亭记》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间所作的一篇风景小品,小品介绍了冷泉亭宜人的景色。小编整理了白居易《冷泉亭记》赏析,欢迎阅读

白居易《冷泉亭记》赏析

  《冷泉亭记》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冷泉亭记》赏析:

  本篇选自《白居易集》。长庆二年(822)至四年,作者任杭州刺史。这篇题记即作于长庆三年(823)八月十三日。作者以杭州现任长官身分赞扬前任长官修筑胜景,旨在阐发山水佳境有益身心、陶冶性情的美育作用,符合教化。所以他不对冷泉亭本身作具体描写,而是强调杭州、灵隐寺本属形胜,指出冷泉亭的位置选择得很好,集中抒写在冷泉亭所感受的情趣和所获得的启发。它结构简洁,层次清楚,夹叙夹议,重在议论,而论从景出,情理交融,读来富于情致和理趣。尤其是第二段从冷泉亭春日夏夜的情趣,写到它在山下水中的地位所具有的形胜和情怀,以及坐卧其上的异趣,然后归结于情操的潜移默化,有情有景,有理有致,清婉美净,娓娓动听,有条不紊,确属一种优美的游记笔墨。这篇题记虽然得体地赞扬了前任的政绩,却更富游记的情趣,而对美好的山水风景给人以健康的情操熏陶,作者的见地显然至今仍是有所教益的。

  文中所说"五亭"1.虚白亭是 相里君 造的 2.候仙亭是 韩皋 造的 3.观风亭是 裴棠棣 造的 4.见山亭是 卢元辅 造的 5.冷泉亭是 元藇(xu)造的

  创作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至四年(824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这篇题记即作于长庆三年(823年)八月十三日。这年,白居易赴杭之初,有些颓然,但是他深深爱上杭州的山水。赴任期间,白居易不仅建堤疏井,惠泽百姓,而且西湖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诗篇,《冷泉亭记》就是其中一篇。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县)人,中唐诗人。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任左抬遗。因上书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当权者,贬为江州司马。后被召为主客郎中。曾出任杭州、苏州刺史,以艰部尚书致仕。曾官太子少傅、故世称白少傅、白傅。白居易是中店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代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易近人,时称“元和体”。主要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冷泉亭记》赏析】相关文章:

白居易《冷泉亭记》译文06-01

白居易《冷泉亭记》注释01-07

白居易《冷泉亭记》的原文及翻译10-23

冷泉亭记文言文阅读答案09-23

白居易《江亭夕望》阅读答案赏析04-24

赏析:《醉翁亭记》07-03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译文及赏析09-13

白居易池上赏析04-13

白居易《歌舞》赏析02-07

白居易《卖炭翁》赏析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