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栖霞婚嫁习俗是什么

时间:2023-07-19 10:51:57 松涛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山东栖霞婚嫁习俗是什么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东栖霞婚嫁习俗是什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栖霞婚嫁习俗是什么

  结婚之前

  首先是看场或看家,经过多次见面和慎重考虑,男女双方及家长对这门亲事认可,就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婚姻关系正式确定下来,这就是许多地方称为“看场”或“看家”的过程,约定的时间到男方家,主要是看看男方的家庭成员情况,并拜见未来的公婆和亲戚。

  “看场”的中午饭通常都会特别丰盛,酒菜过后,女方通常要吃面条,意思是新人乍到,要用面条拴住腿脚,别再“溜”了。晚饭要吃水饺,有团圆吉庆之意。饭后女方要回去,男方当备好礼物,赠给女方和陪伴人员一人一个提包。至于里边装的什么东西,男方则区别对待,各有侧重。看家一般挑选在农历的双数日子,因为双数吉利,像初六初八之类的。

  订婚

  烟台人称谓“看日”,也就是订一下结婚的具体日期。然后就可以商定结婚的一些习俗。有很多朋友好奇现在订婚的彩礼钱给多少,过去的一般是10001,是取万里挑一之意,现在的普通标准是38000,或者31780,或者31800,反正是三万多,取三家一起发之意,包含了1万1的订亲钱和2万的买首饰衣服的钱。也有给20008的,最低的限度还是原来的10001。

  “ 送日子”改口,男方到女方家去“送日子”,就是男方在基本确定结婚日期之后到女方家通知一下,然后双方商量确定最后日期。送日子这天准新郎准新娘就要开始称呼对方父母为爸爸妈妈了。准新郎准新娘改口的时间,对方父母就要给红包,红包金额不限,基本原则也都是偶数。

  新娘婚礼前的准备

  烟台有个土规矩,结婚是要穿红鞋的,年轻人都不喜欢红鞋,过后也没法穿,但是老的风俗是注重的。梳子、铜盆(脸盆)、镜子、还有红包袱,这些是结婚当天要拿的,还要给新郎买衣服鞋子,给婆婆公公买鞋子。 家里面有爷爷奶奶的也是需要的。红盆里面放上两个圆镜子(光面向外放),两把桃木梳子,两块香皂,两个香皂盒,一对莲子(或喜桃),枕巾一对,用红绳分别绑两个枣,花生,桂圆,莲子,板栗,红包一个。最后,用红包袱把红盆包起来,俗称“包福”。这个当你进婆家时,有人要从伴娘手里接过去的,叫“接福”。另外,还要有个红箱子,装箱前,新娘家在箱底放些钱,数量不限。公公翻箱子要把钱摸出来,婆家再照数兑上,钱归小两口所有。所以一般的娘家都会尽量多的放钱,这就意味着你放进去多少,婆家那边就得拿出同样多的钱,呵呵,当然了,这些钱都归小两口所有。

  到了婆家后,公公用包着红布的擀面杖在箱子的四周敲敲打打后,再打开。然后再把准备好的压箱钱放里面。红箱子里面有压箱底的红包、毛巾被,镜子,莲子/喜饽饽四个放四角,一对鸳鸯枕头套,秋衣秋裤,毛衫。板栗,苹果,桂圆,花生,芋头,糖,莲子等。这些都得是一对的,需要用红绳系起来. 红椅子一对,寓意是带着椅子过日子。

  举办婚礼前一天

  男方:在婚礼前一天晚上,在铺好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的婚庆上(缝被时必须找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吉祥人)撒上红枣、红栗子、花生,新郎找人未成年的小男孩一同睡在床上,谓之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女方:婚礼前一天女方就会比较忙了,像新娘的姨、姑姑、舅舅之类的亲戚这一天都会到新娘家去,大家聊聊天之类的,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新娘家自己招待客人(送闺女),即婚礼当天新娘亲朋不参加婚礼的情况。如果是这种情况,新娘家就要在婚礼的前一天设宴款待亲朋好友。

  婚礼当天

  结婚当天清晨,要抢在太阳升起来前贴好大红喜字,须注意的是喜字要从户外最远处往家里贴,这叫“喜从外来喜进门”。喜字、对联天刚亮的时间就贴,一直贴到天亮,沾一个“日子越走越亮”的彩头。

  女方家的喜字是从里往外贴。还有马路上的对面的2个喜字,不能正对着。

  新娘、新郎婚礼当天腰间要系有红绳或小的镜子,或者装在口袋里。接新娘的彩车在去迎接新娘和接着新娘后回家时是不能走一条路的。俗语叫不能走回头路。要提前设计好线路,切记。

  车队一般为双数,不穿带孔的鞋。伴郎给新郎开车门,新郎给新娘开车门。

  宴请宾客,中午开席的时间一定不要错过。再好的朋友闹腾,也得给吉时让路。出门迎新娘前,新郎要吃饺子,所谓“上轿饺子下轿面”一个碗里盛6个饺子(六六大顺)吃的时候要记得剩2个在碗里, 因饺子形似元宝,剩元宝即意味着剩财。有地方的风俗,新郎要带一刀肉去新娘家,大概6斤多样子,接了新娘出门的时候,新娘的母亲要把这肉切下一块,一半留下,一半交给新郎带走,好象叫“离娘肉”吧!烟台的姑娘出嫁一般不放鞭。

  迎新娘

  第一项是伴郎带领跟摄像师车队去婚房接新郎。在伴郎到达之前,婚房内外的喜字、对联之类的就要贴好,伴郎到达之后,新郎、伴郎、迎亲人员(迎亲人员理论人数为车队车辆总数减一,即新郎伴郎一辆车,剩余的人每人一辆车,这叫‘押车’)由新郎父母亲朋一起送上车。

  第二项车队到达新娘家,伴郎下车为新郎开车门,并将准备的喜糖分给围观的人。新郎到达新娘家,大门紧闭,新郎无法顺利入内。女方伴娘和性格开朗的家人们守护在门边,隔着大门戏逗着“得大门而不入”着急万分的新郎。当然了这个还需要开门红包钱,新郎得从门缝里开始塞红包,其实红包里的钱倒没有多少,主要是讨个彩头,也让那边的女伴高兴高兴。塞一个叫一声开门,如此三番五次,红包散了无数,终于有好心人将门打开,讨钱的人一哄而散。

  一问一答,明朗的答案在新婚这个特别的日子通过新郎的口一句句郑重说出来,不仅是确认,更是承诺,允诺着幸福的未来。父母把闺女养大不容易,把新郎堵在门外让他憋性子就是让他体会到新娘的来之不易,更加要珍惜日后的婚姻生活。

  友情提示:

  红包的内容可以少,但红包一定要备足,不然容易闹出来很尴尬的事情。另外,新娘的主伴娘,一定要给个大红包,其他的人要分清,五块,十块的就可以。

  拜别

  新娘应叩别父母道别,新郎新娘鞠躬行礼。

  新郎新娘上车

  新娘新郎上车的时间会门帘,椅子,被子,花生莲子枣子芋头苹果之类的吉利东西,当然还有铜盆饽饽(很大很漂亮的饽饽,下面还有莲花样的底座,饽饽上会有龙凤呈祥,鸳鸯,牡丹之类的)。

  进家门

  婚车到男方家后,先由男方的长辈把椅子请回家,然后由一个女长辈接过女方带过的聚宝盆。女方到男方家前要先在门口叫门,声越大越好。

  新娘在进婆家之前有个大火盆挡住去路,火盆后面没有红毯,胶东这边有个说法叫新娘跨火盆,赶走身上的阴气。结婚的时候新娘的脚不能踩土,被火盆拦住了只能耐心等候。直到婆家觉得差不多了,在火盆的后面铺上红毯,新娘才能迈过火盆进门,这叫“憋性”。

  进门后改口叫爸妈,收改口钱。亲人进家,大客手里拿着新娘嫁妆箱子的钥匙,按习俗公公要翻箱子。公公翻箱子时还有一件趣事,就是旁边会有人唱起“喜歌”——“公公翻箱子,来年置庄子”。装箱前,新娘家在箱底放些钱,数量不限。公公翻箱子要把钱摸出来,婆家再照数兑上,钱归小两口所有。而随后公公要在房门框上钉钉挂窗帘的时候,旁边还会有人再唱“喜歌”——“一钉金,二钉银,三钉聚宝盆”。,进门后,新郎新娘要吃“子孙饽饽”(用红丝线缠好的两个莲子)以求多子多孙公公,拿饽饽的人会说“大口咬饽饽,儿女一托罗’ (一托罗是方言就是很多的意思)。

  家人要给新人铺好床,把毛毡、褥子、床单依次铺上,棉被叠成长条摞在炕头上,窗台前面铺两床留作新媳妇“坐床”用。同时,床单、被褥下放红枣、栗子、花生和莲子等,意为“早立子”、“花花生”、“连着生儿子”,昭示家庭兴旺,儿孙满堂。然后是新人坐床上,吃大面(就是很宽很长的鸡蛋面,一人咬一头)喝交杯酒随后,新娘要“坐喜床”把6块砖用大红纸包好,摆成三个台阶放在新人床前,让新娘踩着上床,名为“踩金砖坐喜床”,新娘在喜床上要面向东南(喜神东南、财神东南)而坐,以迎财接福。就连安放做饭用的篦帘子和菜墩子也有规矩和“喜歌”。新娘的小姑子边滚篦子边唱:“小姑滚小篦儿,来年抱小侄儿”。公公安放菜墩子则有人唱:“公公滚墩子,来年抱孙子”。喜歌类似顺口溜儿,主要是用祝福的话语解释着各种具体结婚流程。

  去酒店

  新人下车前燃放鞭炮,举行婚礼仪式,开始宴席,宴席期间新人敬酒。酒席上通常有三大件即海参鲍鱼对虾(胶东半岛的习俗),总的菜品数量在一般为18,但是也有很多28、36的不等。

  菜品中会有两条鱼,一般是一条淡水鱼一条海鱼,当所有菜品已经有一半上桌了,会有一条淡水鱼出现,告诉客人菜已经上了一半了,然后最后一道菜就是海鱼,然后上主食——面条。菜品种一般还会出现鸡,猪蹄,全家福等。

  婚宴排桌原则

  第一席:娘家两位大客+公公家亲戚(与父母同辈亲属)

  第二席:新娘+主陪,负陪是姑姑或婶子+2位伴娘分别在新娘的两边+介绍人+公公家女亲属 第三席:公公家的高客

  第五席:娘家最高客

  第六席:公公家;

  第七桌:娘家……

  以此类推叉开排桌具体的安排还需要跟长辈们多沟通。

  拓展:福建省福清市婚嫁习俗婚庆礼仪

  旧时,男女婚姻都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农村还普遍存在童养媳及早婚现象。1951年,颁布《婚姻法》,实行婚姻自主,父母和他人不得干涉包办。然而民间青年男、女婚事仍多由媒人先提亲。根据婚俗,媒人提亲三日内,两家平安无事,算是吉兆。若是“合婚”,女家就向男方查家当,男方到女家相亲。双方同意后,男方要过“上半礼”(聘金的一半)给女家,算是定下婚事。农村订婚,男女双方多由邻里(或亲威)青年男女陪同,前往城镇拍订婚照片,并由男方买日用品给女方,作为订婚标志。结婚前,男家要修理房屋,做家具。婚前一二天,男女两家换桃符,贴红联,男家布置一新,双方宾客盈门。女方的宾客多以衣物为礼(即添箱〕,男家的宾客皆以钱为礼。民间结婚,有以下几种独特习俗。

  一、拦花轿

  新郎到女方家去迎亲,福清叫做邀新人。回来的路上,人们可以用条椅等拦住去路,新郎、新娘不得生气。旧时新娘坐轿,有乐队伴奏,新郎要向拦轿的人分瓜子、糖果等。现在不坐轿了,乐队也改作录音机,拦路的人或要求新郎、新娘唱歌,或者要他们向拦路者分发香烟、糖果。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只有让拦路者满意,才让通过。一路上拦路的人越多,越说明新娘的才貌闻名远近,新郎也就越光彩。

  二、避冲

  新郎迎新娘到自己家门口,男家便放鞭炮迎新。此时由男方亲族中或邻层中福贵双全的年长妇女和喜娘扶新娘进门,里家的其他女眷暂时回避,等新娘进了大厅后才能见面。这种习俗叫避冲。

  三、关新人房

  在新娘未 到男家的,新郎家挑一个聪明怜俐的男孩候在门口,待接亲的队伍一到,这男孩便上前将嫁妆中的新马桶接过来,这叫掼(提)马桶。这男孩还应先进新房,与预先在里头的男女孩子一起关紧房门要新郎讨香烟、糖里,方肯开门。这时,新郎、新娘拜过祖先和父母、翁姑,举行过婚礼后由喜娘为前导引进新房,于是便要拍房门,旧时拍房门还要由喜娘唱《拍房门歌》现在多由新郎与关房门的人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时间越长,新郎、新娘越有耐性,则意味着今后夫妻恩思爱爱的日子越长。最后新郎答应关房门的小孩要求,小孩才打开房门,让他们进屋,新娘的新马桶里有不少礼品,这是给掼马桶男孩的酬劳。

  四、闹房

  是晚,两家都备丰盛宴席用待宾客。宾客中,新郎的舅父最尊贵,招待须至敬尽礼,宴会中应坐首席。是夜,各地大都兴闹房。闹房多由诸亲朋好友参加。闹房内容是出一些让新郎、新娘难为情的题目,戏谑一对新人。

  五、回门

  旧时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就派人请新婿夫妇回娘家。福清各地均有此习俗,旧称归宁,也叫请回门,俗殃““请头行”50年代后期,不是嫁后第三天请回门,而是第二天那请回娘家。这天由女方派家人请新郎、新娘回娘家,女方家中设宴款待女婿。女儿。席前先进蛋面,让女婿用汤匙切开煮熟的鸡蛋才可开宴。家宴多在下午或晚上进行,陪伴的多是女方亲眷,席间由家长向女婿逐一介绍见面,并告诉称谓。按照旧例,请回门后,新郎回家,新娘要留住娘家一个月。现在则多改成第二天或当日即回。

【山东栖霞婚嫁习俗是什么】相关文章:

山东寿光的婚嫁习俗02-25

彝族的婚嫁习俗02-27

孝感的婚嫁习俗02-01

洛阳的婚嫁习俗02-25

越南的婚嫁习俗02-26

绍兴的婚嫁习俗有哪些05-02

张家港婚嫁习俗介绍02-25

南雄客家婚嫁习俗有哪些02-25

广西壮族有哪些婚嫁习俗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