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时间:2022-07-15 13:19:1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精选10篇)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因为本课教材是这个学期最后阶段的学习内容,所以我认为应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

  本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5个生字,正确理解新词。

  2、读通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在教学中力争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学生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

  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同时,他们也通过上网,搜集了一些20世纪的科技成果资料。这些课前准备对学好这篇科普文章是很有帮助的。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完成,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想法:

  1、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科普类文章的感qing色彩较淡,因此并不注重感情朗读的训练,但我认为,要理解文章的内涵,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本堂课上,我尽量多安排学生朗读,并且着重抓住了课文第一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和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进行了朗读的指导。我认为这两句话,很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习语言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教学,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说说农耕社会人们还没有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纪科学成果。在这样的对比过程中,学生既感受了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巨大的区别,又在收集资料中积累了语言、模仿运用中训练了语言。

  三、说学法

  新时代对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引导、组织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1、开拓文本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课前,我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2、合作交流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在体会“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这一环节中,我请学生与同桌合作学习,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为学生创造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阅读文章的一种好习惯。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储存资料,积累语言文字;也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在学习重点段落时,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圈划重点词句,同学们在边读边划边思中,深入体会文章,并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重在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第二课时重在体会科普文章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如下:

  1、视频短片导入,揭题;

  播放有20世纪科技成果的视频短片,理解“世纪”的意思,告诉学生这些都是20世纪的科技成果,说说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从而透彻地理解题意。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3、读悟结合,研读课文;

  通过朗读,交流,解决课前提出的疑问。

  4、小结收获,畅谈未来。

  总结学习收获,并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是我对《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的教学设想,我力图使学生在探究、感悟、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篇2

  一、教材特点及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它展示了20世纪的一些科学成就。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选此课文的意图:

  一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本课教学的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达到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本课的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五、教法学法:

  将教学方法确定为用朗分析、主题讨论、合理畅想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关注科技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设计过程说明:

  第一课时:

  1、教学可从解题入手,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

  2、让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间穿插生字的认读,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思路。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互相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二课时:我主要彩霞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学生默读,抓住课文的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围绕这句话在读中理解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抓住体现呼风唤雨的句子进行教学,突出文章的重点段3、4自然段,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变化进行展开讨论。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谈一谈农耕社会是臬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后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让学生齐读之后,自由畅想、交流,激起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最后分析全文围绕哪能句写的达到回应全文。

  1、体现了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2、既体现了以学定教,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解初步的文章的写法融入到课文当中。举事例,作比较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渗透从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反映教材内容,简明扼要,启发性强。

  至于教学设计成功与否,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最后恳请各位领导、老师能够指出教学中的不足,让我早日进步,尽快地走进更加美好的教学境界。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九年义务四年级小学语文 第7册第8组中的第1篇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语文阅读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本组课文训练项目及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这些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本单元对学生的要求,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意主体的参与,发展思维,培养学习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使用的方法为: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品词析句法、以读带讲法. 2、学法:指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说,同桌互学,小组合作等方法

  三、说教学流程:

  怎么样教学这节课呢?我采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悟课文—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们齐读课题。课题的意思和文中第一段的意思完全一样,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我写在黑板上,你们写在笔记本上。

  设计依据: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自然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

  (四)、 教师总结:

  同学们,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钻研科学,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院长 路甬祥 先生写的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二、教学目标

  针对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这一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对本年段的基本要求,我将本篇课文安排为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呼风唤雨”等16个词语的意思。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这里,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难点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以及教法学法进行具体阐述。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注重课前的有效预习,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预习课文勾画自学生字词,标记自然段序号;尝试理解词语,收集的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好,能起到架桥铺路的作用,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我课件播放20世纪出现了新生事物的录像资料,引导学生们说一说,从而引出这些是20世纪出现的,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师板书,生读题。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质疑,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一环节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导入新课,由课题质疑,带着问题去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1、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要求把预习中勾画的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我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就用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以检查的形式指名读一读,及时纠正读错的音,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地方该注意?如:哲翘舌音,程、耕、控是后鼻音要读到位等,接着让学生开火车读、赛读、齐读巩固字音。

  3、让学生交流汇报识字方法及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4、指导书写难写、易错的字。因为,中年级课标指出通过老师指导,能够掌握难写、易错的字;所以,这一课我就重点指导“幻”这个字,指出这个字要和“幼”比较注意写正确,教师边说边范写,需要注意的笔画用红粉笔写出,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学生练习书写,注意提醒学生养成正确写字姿势,把字写工整、清楚,教师巡视指导。

  5、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中年级课标中提出, 随着年级的升高,应逐步加重默读训练。因此,我让学生边默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每个同学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文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只要进行有效点拨即可,对他们个性化的回答都要给予肯定。对于回答精彩的同学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学生们才会增强自信心。学生们通过默读,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汇报,引导他们找出课文告诉我们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课文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这一句是本课的中心句。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由朗读、默读的方式先整体感知课文,带着问题读,从而使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精读课文第1—4自然段,体会变化。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1、教师范读第1——4自然段,范读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能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激起学习课文的欲望。

  2、读一读,想一想。学生进行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并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记号。

  3、议一议。学生读完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

  4、根据学生的汇报,我用课件出示重点问题: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生:20世纪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的变化?

  (1)让学生默读3、4自然段想一想在小组内讨论。

  (2)学生交流,各自谈感受,教师做引导。

  如: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如: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如::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如: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小结后,让学生展示课前布置收集的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

  (3)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引用文中的一句诗来形容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引导学生先从字面上来理解是“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然后联系上下文体会出 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指导齐读要读出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4) 第二自然段后泡泡里的“‘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非常值得关注。我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说说二者的区别后就暂且放下,到第四段时又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找出哪些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奥秘是发现;电视,电话,因特网火车等是发明。这样学生通过说说、读读、找找,主动参与学习,真切、轻松地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5、用赞美自豪的语气再读课文,把课文美美的读一遍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读中感悟法,合作交流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交流,在读中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总结、延伸

  师:20世纪,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如何评价这个世纪,如今人们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我们下节课接着学。同时,也请你准备好需要交流的资料,下节课,欢迎你展示。

  这样的疑问,用“激发新疑点”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询的热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了解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先谈谈个人对教材的理解: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神奇的科技技术”,而《呼风唤雨的世纪》做为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来给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写的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而本文的类型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因此,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考虑,针对本文特点,结合新课程目标建构的三个维度,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①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呼风唤雨”等16个词语的意思;

  ②能够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③了解科学创造的奇迹以及来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惊人的变化;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分别设定为:

  让学生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教学重点,而需要重点花时间攻克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上述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再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该学段学生的要求,要打算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具体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打算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大致内容。

  2.情景教学法。为了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我打算利用多媒体投影出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课文。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要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

  同时我认为学法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阅读的能力,但是缺乏对文章具体细节的把握,所以结合以上这两点,我打算采用的学法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该学段的学生应该具有自主阅读思考的能力,所以采用该方法,给予学生阅读思考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找出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要着重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为了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一共涉及了四个环节:

  1.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

  这一环节,采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首先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我会利用多媒体播放20世纪出现了新生事物的录像资料,引导学生们想一想这些东西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从而引出答案是20世纪,再告诉同学们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课文,想一想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2.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鉴赏文章的前提,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初读解决生字词,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基于以上的观点,此环节我会先安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同时让学生先用工具书自学字词,然后给予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并且向学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想一想课文主要是围绕哪一段写的?

  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用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以检查的形式指名读一读,及时纠正读错的音,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地方该注意?如:素、嘴是平舌音,植、受、是翘舌音要读到位等,接着让学生开火车读、赛读、齐读巩固字音。

  在学生达到都准音的目的之后,再指导学生书写难写、易错的字。因为,中年级课标指出通过老师指导,能够掌握难写、易错的字;所以,这一课我就重点指导“谦”这个字,指出这个字的笔画,以及容易写错的地方,教师边说边范写,需要注意的笔画用红粉笔写出,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学生练习书写,注意提醒学生养成正确写字姿势,把字写工整、清楚,教师巡视指导。

  在扫清了生字词的障碍以后,再来让学生回答之前的问题,导他们找出课文告诉我们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课文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这一句是本课的中心句。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由朗读的方式先整体感知课文,带着问题读,从而使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精读课文 仔细品味

  在学生初步感受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重点段落,深入研读文本。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边读边想: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在课文中把的这些成就给画下来。

  在这之后,我会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用课件出示刚刚提出的重点问题: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在结和板书展现给学生 如: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电话。

  如: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而现在就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如: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

  理清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之后,告诉学生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如何评价这个世纪,如今人们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还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我们下节课接着学。

  这样的疑问,用“激发新疑点”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询的热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4.总结本课 布置作业

  在学生对课文的大致内容有了一定掌握以及知道了20世纪的哪些新发明以后,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就告于段落了,但是为了让学生对下节课所学的文章中所包含的道理有更充分的认识,我会布置学生回家之后再次朗读全文,同时收集资料找一找20世纪还有什么神奇的变化,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因此我采用列提纲的方式,突出重点,根据文章中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进行书写帮助学生理解。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篇6

  课前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先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先来考考你们平时的词语积累怎么样?请你们来说说带有风和雨这两个字的成语或者四字词语。风雨无阻、风吹雨打、暴风骤雨、狂风暴雨、刮风下雨。同学们说得真好啊,你们积累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的好词语,你们这是在呼风唤雨那。(板书)导出“呼风唤雨”。一起读。谁知道呼风唤雨的意思。那么,在你的印象里,谁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呢?孙悟空,神仙等等?好,现在老师在这个词后面加上一个“的”,然后请你来填一填,你会填哪些答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看老师填一个词“世纪”(板书),一起读。谁来说说世纪的意思。一个世纪就是100年,我们现在是属于哪个世纪啊?21世纪。是的。21世纪是从2000年到2099年,那么20世纪就是从1900年到1999年。咱们今天要来学习的就是发生20世纪的内容,一起读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读了课题,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一、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好,那么就让我们从课文中去了解一下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文。师:听着你们朗朗的读书声和端庄的神态,我知道大家读得很投入。

  1、检查自读情况。

  农耕社会 依赖自然 腾云驾雾

  程控电话 远洋船舶 潜入深海

  自由读一遍,请一生读,开小火车读,集体读。同学们,这段话中有两个生字,一个是潜入深海的“潜”,另一个是船舶的“舶”。板书:潜、舶注意潜是第二声,可让一生板演。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小右大,替字上紧下松,左边的夫化成点,右边的夫是一奈。请同学们在生字表旁边写一个。

  写得非常好,除了会写还不够,还要理解的意思。老师考考你,知道农耕社会吗?图片出示。

  是啊,在农耕社会,人们只能依赖自然,在幻想里腾云驾雾。而如今我们有了程控电话、远洋船舶、航天飞机等等,可以真正地腾云驾雾了。

  二、直奔重点,感受变化

  那么,现在科技,到底带给了人类怎样巨大的变化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读一读、用横线划一划。

  课件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这一段话,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指明读。谁愿意来读读这段话,一生读,教师点评指导(长句)。全体同学一起来读一读整段话。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这都是一些 ()词。那么这些动词能够互换吗?不能互换?为什么?生答。是啊,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个字、每一个词都蕴含着特定的信息和意义,因此啊,咱们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表达的精确性。那么就让我们再次读一读感受一下课文用词的精确性吧,男生来读前半句,女生一起读后半句。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男生)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女生)

  三、深入研讨,反复涵咏

  是啊,正是由于这些科技成就,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除了这些发明外,同学们还能不能举出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是啊,你们看,老师也找了一些图片,大家请看。课件出示:看着这些图片,大家展开丰富的联想,想一下咱们将来的生活还会有哪些巨大的变化。

  ( )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来的世纪有那么多的成就,正如课文中的一句诗所说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示)这千树万树的发明创造让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假如这些王公贵族,他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我们这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他们会说一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来想象一下贵族们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出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现在我是新华社的记者,让我来采访一下这里贵族吧。现在你们就是穿越时空隧道的贵族门,王子、公主、陛下……

  是啊,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大家看,这千树万树的梨花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那么地舒适,方便。

  第三段整段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四、课堂小结,升华提升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这改变了一切的春风,其实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啊。带着这样一种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诗。同学们,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啊。让我们再次满怀激情地告诉世人──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里。关于这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还有更多的成就等待着大家去探索。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一、第二题。

  2、选作题。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最后一组课文。这篇文章是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因此,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二、说流程

  我设计的流程是:先复习、质疑。(初读课文,找出中心句,要求学生学会提问题,并带问题学习课文。)接着细读、探究。(让学生先感受20世纪的科学成就给我们带的舒适和方便。再通过对比20世纪前,祖先们的生活状态。进一步让学生对20世纪科学成就感到骄傲、惊喜。并紧接用视频播放科学成果,让农村的学生更直观,更明白体验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最后是感悟、拓展。(通过刚才的学习对比,更深入知道这些变化,都来源人类的伟大,科学的神秘。)

  三、说感受。

  我在这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让学生质疑感悟,让教学简单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解决。

  2、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让教学充满语文味。在教学中,教师善于从文本中选取具有语言学习与品悟价值的重点词句进行言语训练;有拓展性的、有运用表达型的、有想象发挥的。象对“等”、“发明”、“发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等字、词入句式。”都是学生学习的语言。第三自然段末作者引用了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没有按部就班地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而是将其调整到学完第四段之后。这样,在学生自学完第三、第四自然段、看完视频资料谈感受?有的说:“20世纪是一个科学发达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令人骄傲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了不起的世纪。”这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样基础上进行,使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学习说明文,不仅仅关注介绍的科学知识,更要关注这些知识是用怎样的言语表达的。

  3、读中悟,读中学,渗透读写结合。

  这篇课文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概括和总结,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考虑句子较抽像,我只要求学生读一读名句,然后与展望未来和交流小练笔结合在一起。如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1世纪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不拘形式,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诗句及几句简短的话。)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有的说:21世纪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纪。21世纪是一个利用科学,消除贫穷的世纪。21世纪是一个利用科学,没有环境污染的世纪。还的采用诗表达:20世纪上天入海呼风唤雨,21世纪穿越时空,无所不能。这些精彩的回答,都是来源学生对科学的赞美和向往。从而让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体现语文教学之本色。

  4、体现了语文的生活性,及课堂的“人文性”。

  记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那么在这堂课上,我通过课文让学生了解农耕社会时生活状况,还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当时“还没有……没有……,并收集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如:人类登上太空,潜入深海,高速列车等。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在整堂课中,我时常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肯定。如:“你提出的问题真好,很有价值。”“你真是一位诗人,写出这么好的诗,让老师折服。”“你都可以与路甬祥爷爷比美了”等等。无不闪现着对学生的关怀与肯定,让学生充满自信,由衷的“想学”。

  四、说反思

  本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

  1、要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

  2、不能调控课堂,有一种被教案牵着走,因此在处理课堂生成东西时不能随机应便。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问题的出现,老师不能对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及有针对性,激励性评价。

  3、缺乏经验,不能更机敏的调控课堂出现的点。如:学生说到20世纪发明火箭时,我没有很好利这一时机结合我国近几年发明的“神舟五号、六号”及“婵娥一号”探月卫星,见证祖国的伟大。

  4、要加强对自身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充电,丰富自己的阅历。才能随时对需要补充的地方进行粘贴。

  总而言之,我们还年轻,教学之路还会很长,相信通过此次活动,今后我会扎实走好每一步,恳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我会努力!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因为本课教材是这个学期最后阶段的学习内容,所以我认为应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

  本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5个生字,正确理解新词。

  2、读通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在教学中力争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学生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同时,他们也通过上网,搜集了一些20世纪的科技成果资料。这些课前准备对学好这篇科普文章是很有帮助的。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完成,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想法:

  1、读中感悟: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科普类文章的感情色彩较淡,因此并不注重感情朗读的训练,但我认为,要理解文章的内涵,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本堂课上,我尽量多安排学生朗读,并且着重抓住了课文第一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和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进行了朗读的指导。我认为这两句话,很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习语言: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教学,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说说农耕社会人们还没有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纪科学成果。在这样的对比过程中,学生既感受了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巨大的区别,又在收集资料中积累了语言、模仿运用中训练了语言。

  三、说学法

  新时代对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引导、组织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1、开拓文本: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课前,我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2、合作交流: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在体会“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这一环节中,我请学生与同桌合作学习,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为学生创造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阅读文章的一种好习惯。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储存资料,积累语言文字;也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在学习重点段落时,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圈划重点词句,同学们在边读边划边思中,深入体会文章,并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重在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第二课时重在体会科普文章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如下:

  1、视频短片导入,揭题:播放有20世纪科技成果的视频短片,理解“世纪”的意思,告诉学生这些都是20世纪的科技成果,说说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从而透彻地理解题意。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3、读悟结合,研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解决课前提出的疑问。

  4、小结收获,畅谈未来:总结学习收获,并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篇9

  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册的一篇课文。众所周知,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即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学习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齐读课题,确立中心

  上节课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课文请同学们:

  1、齐读课题。

  2、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哪个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吗?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句话生动地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边读边画。(这里随机,学生讲到那一段我就从哪段开始讲,根据学生情况而定)

  2、古今对比感受成就:

  (一)交流第4自然段:

  预设:

  (1)生:我是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20世纪的科技十分发达。

  老师出示第四自然段字幕(相机变字体为红色)。

  (2)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村子。让我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电视新闻让我们了解世界;电话使人们的联系更方便。不管你在那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电话来交流、沟通;网络就更方便了,在网上可以和地球上所有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我们班转学温州的田王磊,老师就在网络上与她聊天。还可以通过视频看到她。这网络比千里眼还千里眼。地球真成了一个“村子”。)

  (3)看课件感受20世纪的伟大成就。(我们一起来看看20世纪的科技成就。)

  师:20世纪真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为20世纪自豪吧!你能读出自豪感来吗?

  (4)指名读、齐读。

  20世纪取得这么伟大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交流第3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1)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类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指名读。

  (2)祖先的愿望是什么?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

  20世纪都帮他们实现了吗?课件箭头显示“千里眼“------望远镜、网络视频;“顺风耳”------电话、耳麦;腾云驾雾------航天飞机。

  何止这3个幻想,人类上百万年的很多幻想20世纪都一一实现了。你随便代祖先说一个幻想,现在一定能实现。嫦娥奔月------宇宙飞船;去海底------潜水艇等。

  20世纪上天入地、咫尺天涯都变成了现实。

  人类上百万年的幻想,20世纪在短短的100年的时间里都实现了。所以说(手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古今对比

  分组对比读3、4段

  跟祖先比,20世纪的科技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生:舒适和方便

  师:和我们的祖先比比看,哪儿更加舒适,哪儿更加方便?

  (引导学生第3和4自然段对比,联系生活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体会现代生活的方便和舒适。)从电视、因特网、mp3、mp4带来精神生活变化。电话、手机通讯发达。火车、飞机出行方便!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是啊,20世纪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幸福。课文中用了一句诗来赞扬20世纪的成就。大家一起读出来。

  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齐读诗句。

  这句诗讲的是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

  如果把20世纪的科技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怎样?

  感受20世纪变化快、大。

  感情朗读(把变化快变化大读出来。)

  (4)20世纪还有很多成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拓展内容)

  如此伟大的成就让我们不得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了解说明方法

  师:这两段话为了说明20世纪的科学成就,作者用了什么办法来说明的呀?

  举事例和作比较

  那些是举事例哪些是作比较?

  (祖先的幻想就是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课文中还有哪里有对比?跟王公贵族比,说明现在生活的美好。)

  师: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师:这些方法、这些例子在说明的时候,更为形象,更加生动了。

  对比两段话,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简洁。

  三、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引用诗句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能一起告诉我吗?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预设:

  生自豪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激动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高兴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同学们,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已经来到。21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从小学科学,爱科学。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是路甬祥先生特意为少年儿童写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请大家去读读。

  2、“21世纪是______________的世纪。”

  请你说一说,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 篇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吗?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继续来学习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路甬祥爷爷写的这篇文章。一起走进这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起去感受生活的精彩。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知道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吗?(课件出示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请个别同学读,引导重读呼风唤雨。全班齐读。

  3、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你会想到谁?(神仙)那这篇课文中的呼风唤雨指的是神仙的法力吗?(不是)而是什么?板书:现代科学技术。

  三、直奔重点,感受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1、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师: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认为所谓高科技的东西有哪些?

  生:电视、电脑、电话、电灯……

  师:刚才提到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真了不起。文章也向我们介绍了很多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请你们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找找相关的句子,画出来,并读一读。

  ⑵(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第一句)

  师:这个句子很长,也很难读。我们自己试着读读看。请个别同学读课文。指导读准:潜入

  师:仔细看看,这句话跟我们平时看到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句子中的几个动词:登上、潜入、洞察、探索并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

  师:文章中的“等”字说明什么?能不能举出其它科技方面的例子呢?

  师:这些新科技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赞美20世纪的人类的科技成就吧。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

  (3)观赏科技图片,感受科技的发展。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见识一下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

  (4)师:这些发明创造让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猜一猜王公贵族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学生各抒己见)那他们平时出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生:马车、轿子。

  师:古代有这些东西已经很不错了。那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生:汽车、飞机。

  (5)师:光交通工具咱们现在就比以前享受多了。如此多的发明创造竞相涌现,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你是过去享尽荣华富贵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你会怎么说?

  (6) 师小结:古今对比让我们知道了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师:感受了20世纪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之后,咱们再来看看20世纪以前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师: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课件出示农耕社会的图片)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和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出示句式:那时没有……只能…… 练习说话

  师:如果把你送到农耕社会去过这样的生活你愿意吗?

  师:你的言语中流露着对这样生活的不满,那就带着这些许的不如意读读这几句话吧!(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前四句)

  (3)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哪些愿望变成了现实?

  ⑷ 师:是啊,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冬天里,一夜过后,树上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速度是如此之快啊)

  师:正如我们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真可谓是——(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世纪,人类发明了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发明如此之多,真可谓是(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⑸ 师小结: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我们不能不说20世纪是———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课文学到这里,我们不难明白。师──是谁在呼风唤雨?生──当然是人类

  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生──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引导学生学习设问句)

  师: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还有更多值得我们自豪的。

  (课件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学生齐读。

  师:一百年的发明创造大于一百万年的发明创造,读到这,你有什么感受?

  2、师:可以说这一百年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啊!文中有两个词语比较特别,(发明,发现)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生:发现──原本就存在那里,只是没有被人们知道。发明──原本没有这个东西,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东西。

  师:做一个小测试来检验一下你们有没有把它们区分开。课件出示图片

  师:在这段中还有类似的一组词语吗?(改观,改变)你怎么理解的?

  3、师小结:一字之差就有不一样的意思,我们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一定要像路爷爷一样仔细琢磨。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让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再次自豪的齐读这一句话。

  五、总结升华情感、畅想未来

  1、师:看,对人类的骄傲与自豪,对科学的赞美与感激全都写在你们的脸上,让我们再次满怀激情地告诉世人──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师:那21世纪或者未来的世纪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表达填空。

  3、师总结:从你们的眼神中,我想很多人心中已有了一份美好的愿望,要实现这些愿望还得靠我们,靠现代科技,最后让我们一起铭记伯特兰·罗素的话吧(齐读罗素名句)!(课件出示: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伯特兰·罗素)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08-26

呼风唤雨的世纪语文说课稿02-08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说课稿05-06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06-11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07-26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11-02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01-22

呼风唤雨的世纪语文说课稿范文10-11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范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