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说课稿

时间:2023-03-07 15:25:5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

  作为美术老师,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的基本功,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把课程讲得让学生能听明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范文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

  这是一节创作课。教材上有一幅国庆节夜晚放烟花的图片和四幅儿童创作画,这四幅儿童创作画是学生用不同线材来表现的,采用了蜡笔绘画、毛线粘贴和剪贴等形式进行创作的。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放烟花的情形,引领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来表现烟花,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过年过节时,放烟花是一种很重要的娱乐庆祝方式,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娱乐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烟花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形状和色彩也越来越美丽。在教学时通过启发学生回忆和欣赏放烟花是的场景,知道烟花的造型,并通过各种材料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教材,对不同的材料的使用也有一定的掌握,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用自己的想法表现事物。烟花是孩子经常见到的.,与孩子的生活非常接近,所以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会让孩子把他们丰富、奇特的想象力通过动手表达出来。

  二、设计思路

  1、欣赏“烟花”;

  2、认识“烟花”;

  3、感受“烟花”;

  4、创作“烟花”;

  5、评比“烟花”。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烟花的形状,学习用不同的线材表现烟花。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材料的能力和想象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能安全使用工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形状各异的烟花。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设计表现不同形状的烟花。

  四、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课件、演示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

  1、播放一段有关烟花的课件、范画,教师提出问题:烟花的形状变化万千,但它们有一定的相同点,请同学们找出。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烟花从中间向外放射。

  2、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说说它们的形状像什么,并请几个学生上台画出自己的感受。再请学生对所画的烟花进行评价。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秋来了》是为一年级美术课准备的课外内容。这是一节造型?表现的课,课件中的范作以夺目的秋色给予学生视觉上的美感,用同龄人的范作向学生展示了创作表现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感知秋天,表现秋天,变日常生活的体验为手中的作品,它为以后学习《四季歌》和《花儿朵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⑴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秋天的来临和季节的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全方位的感知秋天。

  ⑵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秋天”,敢于用美术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⑶培养学生注意发现生活美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去感知“秋”表现“秋”是重点,在感知“秋”的基础上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表现“秋”的同时,培养学生独到的审美视角,个性的绘画表达方式又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

  一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思维独特、个性鲜明,在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让他们时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小学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表现美的能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紧扣审美核心,创设美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创造美,达到塑造审美心灵,培养审美情操的目的,我采用情境教学发贯穿始终。

  ⑴展示情镜,引导学生感知美。

  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美。

  ⑶融入情境,引导学生创造美。

  2、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

  四、教学程序

  课前教师带领小朋友参观校园,找一找秋天,“秋天来了,你知道它在哪儿吗?仔细观察树、花、草、同学、老师都有什么样的变化?”“树叶落了,菊花开了,小草换上黄衣服了,我们穿毛衣了,大雁往南飞了。”

  通过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让学生感知秋天的来临和季节的变化,在寻找中发现生活美、自然美,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发现生活美的良好习惯;同时,我充分挖掘校本资源,找出学校中特有的人文景和自然景观,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家乡的教育和环境保护的教育。虽然秋天的景色每个人都见过,但真正去留心观察,记在心中的.有太少了,这样的生活体验对学生是很鲜活的,它丰富了学生的经验,锻炼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记忆习惯,又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和表现生活的热情。

  接着在美术教室中教师布置了有关秋天的各种景物为学生创设一个优美的环境,使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沉浸在美术的气氛中,将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中。

  有了这样的基础,课堂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1、创设情境、感知“秋天”

  一上课教师语言导入“小朋友们,还有更多秋天的景色的图片,我们看看去。”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幅有关秋天的图片(秋天的果园、秋天的森林、秋天的草原……),

  伴以优美的轻音乐,接着让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秋天的图片,感受秋天的色彩美、气韵美,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大大激发他们进一步了解秋天,表现秋天的欲望。

  欣赏完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给出具体的便于回答的并列式的问题:“刚刚看到那么多美丽的风景,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你最美的语言说给大家听,或者用你的歌声和舞蹈表现给大家看”。学生在回答的[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将感受的秋天变成了自己的经验,留在了心里;赏美景、说美言,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审美习惯。

  2、讨论交流,启发思维

  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我又适时提出“这么美的秋色中,我们可以干什么呢?”此时小朋友们迫不及待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坐在那把椅子上欣赏周围的美景,在湖边钓鱼,打银杏,捡落叶,跳舞等等,课堂气氛出现一个高潮。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这时紧接着问“怎样去表现呢?”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大家交流:用水彩笔画,用水墨画表现,剪贴等等。

  教师其实已为学生在桌上准备了彩色卡纸和皱纹纸等材料,同时学生也带来的许多废旧画报,摸一摸这些材质,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利用他们?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去判断、联想,进行回答。

  3、了解技法、个性创作

  学生对这些材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后,我安排了以下环节。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表现秋天的作品,首先让学生欣赏汤姆森的油画作品《秋天》感受大师风采,同时教材大量出现了同龄人的作品,增强了学生的创作的自信心,也让学生欣赏到美术语言表现的多样性。

  撕纸贴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方法,大家都会感到新鲜有趣,激发了学生将创作意愿变为实际行为,刚才欣赏到的图片也让学生了解到了怎样将生活中的物象变成作品,这些是这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说其他课程是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思维,那么美术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让学生获取创造性表现才能。学生通过找一找秋天的景色,说一说秋天的故事,评一评秋天的画,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了解到了秋天此时要学生创作出一幅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作品来,水到渠成。于是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还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合作,主动探究,同时播放背景音乐,提供相关图片,给学生创造一个快乐宽松的情境,学生也会在素材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我巡回时充分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机遇帮助鼓励。

  4、游戏评价、课后拓展

  在学生作业完成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将作业布置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的“果树”上,其实是一个形象的作业栏,再次创设一个绚烂的“秋天”的情境,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画,再让学生自由欣赏,由学生在欣赏评议的过程中可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善于挖掘真、善、美的良好个性,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我也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点评,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每幅作品,以鼓励为主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接着给每位学生一枚即时贴制成的“小果实”,告诉小朋友:“在你最喜欢的的画下帖上小果实,老师在喜欢的画下帖上大果实。”由果实的个数最后评出大家喜爱的画,送给小作者秋娃娃的头饰。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3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美术教材的新编课目:《蝌蚪旅行记》,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思路、教学流程、教学体会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蝌蚪旅行记》是一节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绘画表现能力的课目。教材以清晨小蝌蚪们排队出发开始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来展开故事,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思考、想象、创造性地参与绘画和学习。在以连环画开展故事的同时,本课针对性地让学生体会并认识:绘画中多个点状相似物的排列、组合可构成美观有趣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如同由许多音符组成一曲美妙的旋律。教材以“旅行途中小蝌蚪还会遇到什么样的情况”为发散点,学生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让学生在看似随意的绘画中体会蝌蚪旅行在形式发展方面的多种可能性。

  二、说教学

  思路针对一年级的学情和教材自身特点,《蝌蚪旅行记》引发了我的思考:

  1、如何从儿童的绘画心理出发,巧妙地向学生渗透相似形大小、疏密组合的绘画知识?

  2、如何在柔化处理知识问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使学生情境教学活动中大胆想象,表达源自故事和绘画带来的快乐?基于这些思考,结合新课标精神,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能认识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能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感的画面。

  2、能根据特定情境推理思考,在绘画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能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以五个流程来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

  一、联想添画、初步感知

  5分钟

  二、创设情境、展开故事

  5分钟

  三、拓展想象、绘画构思

  5—7分钟

  四、自主绘画、巡回辅导

  15—18分钟

  五、作业展示、评价延伸

  5—7分钟在联想添画,初步感知环节,我先设置一个激发学生联想的小训练:出示一图片提示学生:看到这些小黑点点,想到了什么?有没有想起成群结对地在池塘、小溪边游来游去的小蝌蚪?请一两名学生上台将黑豆添画成小蝌蚪,将学生添画的小蝌蚪与事先准备的尾巴太短、太长、前后粗细一致的蝌蚪做比较,让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小小蝌蚪象黑豆、细长尾巴圆圆头”的外形特征并掌握基本画法。在添画外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实物图片观察蝌蚪在水里游动的不同姿态。示范添画出往上下游动、左右游动、勾着尾巴、翘着尾巴、拉直尾巴快速游动的蝌蚪形象。紧接着,进行一个“给蝌蚪拍照”游戏,让学生给两只、三只、五只、七只蝌蚪造型,对组合体现前后、大小、稀疏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联想、添画、比较、归纳、观察、尝试绘画的学习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外形相似的蝌蚪象黑豆,他们可自由组合成有趣而多变的群体图案。此时,再欣赏一首轻快的动画歌曲:《小蝌蚪》,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小蝌蚪的认识和喜爱,为下一教学环节情境故事的展开做铺垫。在创设情境、展开故事这一教学环节,主要运用动画分段呈现故事,以情创境、以境育情。把涔涔的流水、隐隐的蛙声音、清清的池塘、乐悠悠的蝌蚪融入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看动画、想故事、说故事:

  (1)清晨,小蝌蚪们起床了。

  (2)小蝌蚪们排好队,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开始了。

  (3)小蝌蚪们正欢快的往前游着,突然,不知从哪扔下了一颗小石子。

  一颗小石子激起多种可能,这是拓展想象、绘画构思这一教学环节的发散点。蝌蚪们除了会被吓得慌忙逃窜外还会继续他们的旅行吗?此时,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种想法,而这种想象如果漫无边际则失去了推理及绘画的意义。所以,我以时间推演、性格推演这两条主线拓展学生的想象。首先,以假定的时间推移为线索,启发性地提出问题:石突然落入水中,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一个小时过去后,小蝌蚪的旅行会发生什么新的情况?中午,它们又到哪去了、遇见了什么新鲜事?黄昏,天快黑了,小蝌蚪们还会有什么新的活动安排?通过时间的变化,使头脑中变换蝌蚪的旅行形式与场景,解决画面表现内容与场景表现的问题。其次,以性格推演启发想象,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开心的蝌蚪的形象?让学生思考它在旅行的途中遇到什么开心的事?再画一只表情惊恐的蝌蚪,让学生猜想小蝌蚪为何如此惊恐?再以以不同性格、不同表情的蝌蚪形象引导学生想象丰富画面情绪、使原本如黑豆的蝌蚪有了喜怒哀乐情绪。

  激发学生的想象后,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形式表现实现想象到绘画的过度是教学的关键!

  为此,指导学生欣赏两幅范画:和“相似形组合”从“表现想象”两方面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么样表现想象?在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蝌蚪,它们分别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群小蝌蚪在,另一群小蝌蚪在,还有几只在。让学生在“群”和“只”的比较中感受疏密处理的形式美。此时,我向学生提出本课的作业要求:

  1、大胆想象小蝌蚪们在旅行中将会遇到的情况,比比谁的想法更惊奇。

  2、画出一群群和几只小蝌蚪的不同姿态,比比谁的组合更有趣。在作业展示,评价延伸的环节,将一幅幅方形作业相连,形成一道的蝌蚪旅行的画卷。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蝌蚪旅行的精彩故事,比比谁的想法更惊奇。

  比比谁的组合更合理有趣。

  在评价的基础上,我总结归纳大千世界里点状的物象,诸如蝌蚪、瓢虫、麻雀、花朵均可以作为本课绘画的表现内容。引导学生观看相似形的组合名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似形的组合排列,从绘画到生活发现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增强热爱生活情趣。

  四、教学体会:

  1、情境教学法则已是一个老话题,但如何恰到好处的创设情景、真正作到情境创设为教学服务是我多年一直探索的课题。在本课中,我利用课件情境感染学生的视听,让学生如置身于夏日河塘中。以合理的情境为学生绘画和想象提供特定环境,让学生找到相对稳定而又广阔的思维空间。

  2、知识技能的渗透,将二年级学生能接受的“群”与“只”的概念巧妙地结合到相似形组合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组合小蝌蚪的练习掌握疏密规律,把重点摆在体验与发现中,做到删繁就简、化难为易,避免概念化教学,使学习经验在美术习得中得到自然增长。

  3、从想象到表现,如何去实现合理的转换,是小学低年级想象画教学的一个难题。要解决从无序到有序,从偶然到必然的学习思路问题,只有明确方向才能理清思绪,我以时间、性格为线索设置条件进行推演,帮助学生确定想象力伸展的方向,解决了思无所定,胡乱涂鸦的盲目行为。以上反思及体会所得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教学相长”,有效教学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把利刃,如何提高学习效能,从转变学习方式开始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让孩子们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进取,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是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期待有更多的发现和惊喜。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4

  教学目标:感知活动和情感美的表达活动,引导儿童“观赏自然和美术作品的形与色,用简短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重点难点:欣赏飞行作品,体验美的乐趣感知自然中的色彩、花纹、形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自然环境:树林,草丛,花丛,池塘……

  设问:小朋友在寻找什么?

  2、创设由地面到天空的情境。一年级美术教案

  设问:你发现了什么?二、板书课题。一年级美术教案

  二、讲授新课

  1、观察与思考,集体回答……

  2、小组议论:飞行的鸟,自由自在,天空一望无际,还可以看到地面上美丽的风景。

  3、思考与自由发言:

  我认为天空有些什么?什么是“美”?什么是“妙”?

  设置悬念,吸引学习兴趣。

  重点引导对形与色的注意。

  教师不作结论。转入下一个环

  4、课堂发展

  1)、观察比较不同地域天的鸟望图

  设问:你能寻找哪几种不同的色彩

  2)、设问:除了美丽的天空,还能看到什么?

  3)、导赏大师与儿童作品。

  设问:上述图片中那些地方使你产生“可爱、生动、神奇、惊喜、美丽、奇怪”的感觉?

  艺术家创造了那些会飞的形象呢?

  5)、思考想像:用词组描述科技手段带来哪些冲击力强的视觉感受。

  (太空、航空业的发展)

  6)、动手表达:怎样学习画家表现会飞的形象呢?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见解,教师不作任何裁判。

  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细节,说出并画出自己飞行的梦想。

  8)各组组长组织反思评价:可以自由选择其中集体进行评价。

  自评,他评鼓励、自信

  教学后记: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但表现起来就不是那么理想了。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说说上堂课的`学习内容给你什么收获,谈谈体会。

  二、小组活动,互相说说自己飞行的梦想

  三、学生活动,把画添画完整,实现自己的飞行的梦。

  四、小观摩活动,学生下位互相交流,互相交流自己的梦想,体会乐趣。

  五、总结,推荐学生上台说说你是怎样画出自己的飞行梦想的。

  鼓励学生多想象,创作更多有趣的物品。

  教学后记:学生画完之后,不愿开口来表达,不够大胆。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5

  这课我为了保护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画的乐趣。

  3、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我的教学重点是:

  向学生介绍不同彩笔的功能。讲解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使用方法。

  激发起学习美术的兴趣是教学的难点:

  让孩子们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色彩的使用结果。

  在这一课里,我没有规定孩子们应该画什么,而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涂画,让学生初步接触颜色,认识颜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游戏的乐趣,使学生的思维有更大的开拓空间,一年级的孩子,带着像幼儿园小朋友的天真和烂漫,对学校的一切感到新鲜,好奇,有趣。对未来充满童真的认识和理解,想要他们画什么象什么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现实,问题是做为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去引导他们,怎样去开启他们的智力,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他们,让学生有更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的智力有更广阔的思维和创新,对于本课的绘画,我们不必强求一致,学生对工具和材料的掌握,是在涂涂画画的实践中完成的,在创作本课时,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老师我尽可能地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资源,利用最基本的表现方法,点、线、面、设置情景等手段,让学生超越自我,在这一课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6

  一、 教材分析

  《神气的小厨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十六课的内容。 这是一节综合造型表现课,教材中针对儿童心理特点,选择儿童喜欢的食物为题材,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的现实活动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把美术和生活有机联系,从不同角度体验美术的乐趣,增强学习美术的信心。

  二、 设计理念:

  这个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于学习,自主发现问题,并在实际动手中寻求知识点,找到学习方法,体验学习乐趣。教师只起到一个辅助和引导作用,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和研究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食物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同时引导学生用丢弃的废旧材料和橡皮泥来进行制作,让他们从中知道很多东西可以循环利用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自主,探究食物的基本形态和制作方法。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入“神气的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物表现出来

  3、知识与技能:利用各种材料的特点制作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如纸和橡皮泥等)做出多种多样的事物。

  难点:2.创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五、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六、教师准备:课件、制作作品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名 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美术是形象艺术,它的美存在于美术作品的形象中。没有形象的美术就谈不上 美术。用眼睛观察是感知理解美术的前提条件。培养学生真正会观察,让学生有一双懂欣赏的眼睛,使其终身受益,这是美术教学必须重视的任务。所以我通过喜欢 吃的美食激发学生兴趣,在分类大纲里有三张关于事物的图片让学生回答选择,从而了解美食的简单分类通过美食来引出厨师再有视频中的厨师做菜的样子,让学生感受厨师的神气,从而引出课题神气的小厨师

  二)、了解生活中的食物

  在 欣赏生活中的食物时,让学生了解食物的分类还让他们说说的其特点和颜色,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各种的结构特征,教师在这一环节起到引导作用。“好表扬”是小学 生的重要心理特点,表扬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进步的喜悦,从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所以学生找出哪种食物对应哪种类型时我会给于表扬,让学 生一种愉快、自傲的情感体验。

  三)、欣赏演示

  这一步骤我用了示范性欣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欣赏教师做的`“食物”,学生看到老师各种食物,自己就有想做食物的冲动。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表达能力的限制,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有时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引导,通过分析、交流、感受等过程来解决问题,并达到欣赏作品的目的才能更深入的理解作品。所以在本环节让他们欣赏的同时说说老师做的“食物”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让学生通过观赏了解制作“食物”的选材和制作方法,接下来再让学生看我制作过程的步骤,并通过欣赏比较了解整齐打摆放才是美。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做的像而且要摆放美观。

  四)、学生创作

  “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让他们带上厨师帽来做美食,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制作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和完 善的知识、技能。学生在学习了树的知识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创作,并鼓励学生大胆的创作。学生制作时播放轻松的音乐,调节课堂气氛。

  五) 、评价

  人类的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由于学生在比例方面的感知有差别,而且整体把握形态的能力较弱。评价学生的作品应该因人而异,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此环节我用了比 较欣赏,目的是为了找出作品之间相同或相异之处以促进对欣赏对象的理解。比较欣赏由于对欣赏对象相关方面的比较,而使欣赏本身具有特别的新意和深度,在具 体教学时,假如能充分利用比较欣赏法,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形式、技巧乃至风格等方面进行纵横交叉比较,则比空洞的分析、讲解和说教更为生动,更易使学 生得到启发,从而使其加深理解,激发学习主动性。

  六) 、拓展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其实我们除了用彩纸还可以用很多废旧材料来做食物,出示海绵泡沫塑料做的食品让学生观赏,课后同学们可以用其他废旧材料来做些你喜欢的食物。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谢谢。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7

  一、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已经能由实际观察、比较,认识了生活中的形(点、线、面的变化)、色(色彩搭配)之美。他们已不局限于用绘画形式来表现,教师恰到好处地用其他方式来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二、说背景

  本课联系生活,针对“废物利用”的了解,并付诸于行动,试想生活中其它废品的利用价值,是否可进行装饰,美化生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其次,能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共同讨论,尝试合作,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合作意识,增进友谊。再次,本课是学科内容渗透,本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撕、贴、画操作的过程,此过程有利于学生对其他操作性学科产生兴趣,形成探究心理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于其他的学习与生活中。

  三、说教材

  由于新教材对教学目标做了进一步的详化,分为“体验与发现”、“实践与创作”、“欣赏与评议”三个方面,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低、中、高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四、说思路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撕出的纸的色彩、形状进行创新联想,并在撕、贴、描绘的过程中掌握点、线、面的不同变化与造型创作的内在联系,从而认识美术形式的多样化。其次,引发学生对各种材料的功能、用途的探究心理,并产生创新构思,达到“万物为我用”的迁移效能。

  创作的灵感与技能必须由学生在自主尝试、体验中才能获得,教师的随机示范、点拨、讲解,帮助学生产生创新构思,在操作中以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为形式。有主题性地进行撕、贴、画。

  无规律的撕纸,学生兴趣浓厚,但在组织粘贴上往往“没主意”,因此我在进行“感受不同形状的碎纸”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产生灵感体验。如一张“叶子形状”的碎纸可以是一朵花的叶子,也可以是一朵花的其中一片花瓣,也可以是动物的身体等,可有意识的撕,也可以从无意识撕出的碎纸中去联想。

  要形成撕的技巧,不能单凭学生随意的撕,依次,我在教学时适当的引导学生撕基本形。如:三角形、圆形、方形……让学生在体验与比较中自主发现撕的技巧,同时又可引发学生发现撕出的图形与概念中的图形的不同。

  作业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种形式,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参加作业点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今后的美术作业质量。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8

  教学目标:

  1、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浮雕造型创作。

  2、培养创新精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采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太阳的脸和光芒。

  教学难点:

太阳五官及光芒的多种造型及富于个性的色彩变化。

  教学准备:

彩泥及附带工具。

  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作业简单回顾。

  二、出示泥塑作品《美丽的太阳》。

  1、学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方法,制作方法。

  2、教师出示课件中关于揉、捏,搓、粘、压等方法的.图象。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制作的动作。

  4、出示更多的泥塑作品,让学生欣赏。引发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泥塑的基本方法,为接下来的造型表现作铺垫。引导学生探究,发现。

  三、布置学生制作泥塑太阳。体验造型艺术的乐趣,启发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习。

  四、小结,评价。(把制作好的作品布置在底版上,学生互相观摹。)

  展示自然界的太阳,生活中的和神话中的太阳。感受成功的喜悦。拓展学习领域,丰富学生知识。

  执教时间:3月6日——3月9日

  札记:

  在美术课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同时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加深他们对艺术的喜好和热爱。在本课中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比较性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并从大师作品中迁移到学生的绘画里,拉近创作距离,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

  《小小手》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课,属于 “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学习内容。旨在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并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探索手形的装饰与组合美,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2、本课课时安排:1课时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手形画的魅力,激发对造型表现、欣赏活动的兴趣。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合作学习的乐趣。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手形的变化并进行联想,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教材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展开联想;本课的难点是:启发学生寻找到手形与实际形态之间的联系,探究手形的表现与组合方法。

  二、本课的教法

  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以“快乐求知”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单纯的讲画教学模式,力求营造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在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游戏激趣法:采用游戏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2、启发谈话法:运用谈话法能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法:用魔术的形式及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本课的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我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移到“学”,变“全盘授与”为“启发引导”,导之以学,导之以思,导之以画,导之以创作。在学的过程中,以学为主,以导为辅,帮助学生学会观察自主学习,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采用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有:

  (1)观察体验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发丰富的联想,通过自身尝试体验,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拓宽学生思路,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听取不同的看法意见,交流彼此的经验。

  (3)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在本课绘画练习中,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范画及学生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本课的教学思路:

  (1)课堂教学以活动方式为主,通过玩一玩、说一说、看一看、演一演、试一试、画一画、评一评等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手形产生丰富的联想,体验生活创造美和合作学习的快乐。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注重情感体验和动脑动手。

  (2)在指导学生对手形的联想过程中,重视学生个性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在研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3)允许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理解,采取以鼓励为主的`多维性和多级性评价方式,让学生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演,提高表现力、自信心和评价能力。

  五、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玩一玩

  运用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引入课题,让学生对自己的手产生兴趣。

  2、说一说

  教师通过启发式的谈话,引导学生对“石头、剪刀、布”这些简单的形体进行联想,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做好准备;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教师抓住时机更深入地引导“我们的手还可以做出很多很多不同的造型,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这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进而导出课题《小小手》,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更丰富。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1、 看一看

  教师用魔术的方法摆各种手形让大家猜,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再让他们在小组内做“你变我猜”的游戏,学生便会迫不及待地在小组内用单手、双手做各种手形互相交流。

  2、演一演

  教师及时鼓励学生“老师刚才发现许多小朋友的手都很灵巧,哪位小朋友愿意展示一下自己会变的小手”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各种变化多端,形象可爱的手形在他们灵活的手上展现,他们玩得高兴,学得开心。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轻松快乐、自由热闹、亲切和谐的氛围。

  3、试一试

  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在实物投影上做手势,然后把手按在纸上画出手形。引导学生试着将联想到的事物添画出来以后再给它涂上颜色。通过欣赏各种形象的手形画,让学生知道手除了可以摆手形还可以想象添画,也能用颜料直接涂在手上的方法画手形画,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尝试多种画法,拓宽思维。

  (三)合作练画,愉快展评

  1、画一画

  让学生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小小手,怎样分工,然后小组合作作画。通过合作学习能开启学生的新思路,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担任协助、引导的角色。学生积极地讨论、交流、创作,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画出奇趣横生的手形画。

  2、评一评

  教师采用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个人评与小组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闪光点进行评价,时时处处予以鼓励。从而让学生能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最后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将学习热潮推向高峰。

  (四)归纳总结,巩固延伸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及学到的本领,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延伸主题,运用课程整合的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小小手》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课,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本课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并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探索手形的装饰与组合美,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2、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合作学习的乐趣。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形的变化并进行联想,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材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展开联想;启发学生寻找到手形与实际形态之间的联系,探究手形的表现与组合方法。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以“快乐求知”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单纯的讲画教学模式,力求营造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游戏激趣法:采用游戏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如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导入课题。

  2、启发谈话法:抓住关键,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启发学生学习绘画步骤。

  3、创设情境法:用魔术的形式及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使其产生一定的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说学法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不用“讲”,“教”都是为了不用“教”。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采用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要有:

  1、观察体验法:引导学生观察手形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产生丰富的联想,通过自身尝试体验,思维更加活跃,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2、合作学习法: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作画,学生拓宽思路,互相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练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在本课绘画练习中,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范画及学生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说教学过程

  1、玩一玩

  俗话说“情感产生兴趣”。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是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运用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引入课题,让学生对自己的手产生兴趣。

  2、说一说

  通过启发式的谈话,引导学生对“石头、剪刀、布”这些简单的形体进行联想,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做好准备。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教师抓紧住时机更深入地引导“我们的手还可以做出很多很多不同的造型,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这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进而导出课题《小小手》。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1、看一看

  教师用手影给学生表演一个小故事,在讲故事中做手影表现各种小动物:“早上空气真正好,小动手们起得很早。小白兔,蹦蹦跳跳做早操;梅花鹿,头顶长角来吃草;小猎狗,打着呵欠伸懒腰;突然老鹰飞来了,空中盘旋把食找;猎狗见了汪汪叫,小白兔老鹰来了快点逃。小白兔赶紧往洞里跑,老鹰扑下没抓到,只好无奈地飞走了。”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也在小组内用单手、双手做各种手形互相交流。

  2、演一演

  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小朋友的手都很灵巧,哪位小朋友愿意展示一下自己会变的小手?”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各种变化多端,形象可爱的手形在他们灵活的手上展现,他们玩得高兴,学得开心。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轻松快乐、自由热闹、亲切和谐的.氛围。

  3、试一试

  教师演示绘画步骤,先在实物投影上做手势,然后把手按在纸上画出手形。引导学生试着将联想到的事物添画出来以后再给它涂上颜色。通过欣赏各种形象的手形画,让学生知道手除了可以摆手形还可以想象添画,也能用颜料直接涂在手上的方法画手形画,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他们尝试多种画法,拓宽思维。

  (三)合作练画,愉快展评

  1、画一画

  小组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小小手,怎样分工?然后小组合作作画。(学生作画时,播放《巧巧手》歌旋律)。通过合作学习能开启学生的新思路,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担任协助、引导的角色。学生积极地讨论、交流、创作,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画出奇趣横生的手形画。

  2、评一评

  合理的评价能促进学生进步,树产自信。在教学中采用师评与生评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个人评与小组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先让学生说说作品的设计思路与想法,然后同学间相互提议,最后同教师进行简短的评价。这样把空间尽可能我的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让学生能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最后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将学习热潮推向高峰。

  (四)归纳总结,巩固延伸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及学到的本领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延伸主题,结合各行各业用手进行蔻创造的情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

  教师用手语送给大家一句话(课件出示):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教师用手语做,让学生跟着一起做。最后,在《巧巧手》歌声中愉快地结束本课。

  本课堂的教学,从“手”的游戏开始到“手语”结束;从教师适时点拨到学生的自主参与;从围绕中心到拓展延伸,无一不体现了“趣”字,这是这堂课设计的中心所在,更是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附:板书设计

  印形

  添画

  小 小 手 变形

  造型 摆形

  涂色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1

  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本课学习领域为设计·应用,它是从前几课《花地毯》《有趣的半圆形》造型·表现类型的平面制作过渡到设计·应用领域的立体制作。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造型表现上的飞跃。它既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技巧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初步了解小挂饰的制作方法。

  2、较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并对各种废旧材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

  3、增强学生与他人的感情交流,培养尊敬他人的思想情感并感受装饰物的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认识了解挂饰的组合特点,寻找适合制作小挂饰的材料。

  难点为对材料性能和特点的认识,直接影响材料的寻找和挂饰的制作。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法、学法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直观动作性思维,为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注重教法的趣味性、多样性。在本课我运用的教法有:实验法、直观教学法等;学法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造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材质的小挂饰以及供学生欣赏的'图片。

  学生准备:各种彩色纸、纽扣、吸管等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以及剪刀、双面胶、针线等工具材料。

  课堂教学形式:学生以六人一组,分组围坐。

  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我实行了开放式教学,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积极生动地参与。

  (一)导入

  1鄙枰桑荷峡我豢始,教师先对学生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漂亮的东西小挂饰,你们想不想看看?”

  2奔とぃ喊研」沂喂以诤诎迳希问:“好看吗?老师这儿还有呢。”(取出项链等物带在身上,并告诉学生):“这些漂亮的东西不但可以挂在墙上,还可以挂在身上,连头上也可以挂。所以它们有个名字──小挂饰。”

  3苯姨狻0迨榭翁猓“小挂饰”

  (二)新授

  1毖芯刻教郑自主感悟。

  教师将小挂件取下分到每个小组,让学生共同观察、探究,允许学生去拆,去装。学生通过拆装后对小挂饰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毙郎屯计,拓展思维。

  看过老师的这些挂饰后,再让学生来欣赏一下其他挂饰的图片。我给学生欣赏的图片共分三个块面:

  (1)第一组图片

  A保ü糯)《七璜联珠组玉佩》《旗人帽饰》(初步了解挂饰的历史)

  B北纯窍盍础⒉适手链挂饰(解决色彩与材质问题)

  C薄睹缱迳倥衣饰》(银制品)(解决挂饰种类问题)

  通过欣赏这组图片,让学生感受古今中外工艺大师制作的装饰物的美感。看完这组图片后教师再提问:“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其他的小挂饰吗?”这个时候,学生会回答出很多,譬如,手链、脚链、风铃等等……

  (2)第二组图片

  A备髦种焦沂危ǚ缌澹

  B蔽管挂饰(项链、校牌)

  C备髦植牧系墓沂危ㄌ枪纸、巧克力、纽扣、瓶盖等)。

  这组图片都是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小挂饰。通过这组挂饰的欣赏,让他们知道在自己身边有很多不起眼的材料都能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把它们变成各种美丽的挂饰。学生在欣赏了这两组图片后,已经个个跃跃欲试,急于想自己动手实践了。这个时候,我的教学过程也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

  (三)学生实践操作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受和认识,应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等方法自我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制作前,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是一个人单独制作小挂饰,还是两个人做,或者是几个人合作。想选择手边的哪种材料来做。还要提出制作要求:(1)有创意,跟别人不一样。(2)注意针线运用的安全性。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辅导,指点学生不会做的时候可以问同学或问老师,相互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等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学就进入了第四个环节。

  (四)作品展示交流

  先要求学生把自己或和同学合作的小挂饰佩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里上台来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自由展示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

  教师提出:“同学们,我们可以把自己做的小挂饰送给好朋友或者老师,也可以挂在墙上来打扮我们的教室。”这时,教师把自己的挂饰送给最有进步的几个学生。

  学生兴奋极了,他们兴高采烈地互相赠送着自己的作品,有的还把小挂饰挂在了黑板上、墙上。

  为了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师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

  老师和学生一起表扬一些设计新颖,富有创意的作品。这里就是整堂课的高潮部分。欣赏评价完自己的作品后,我就进入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五)小结,课后拓展

  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我们还能用哪些材料制作小挂饰。再让学生课后制作一些与众不同的小挂饰举办一个小小挂饰展。

  引导学生做一个能发出声响的真正风铃。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2

  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十七课《画汽车》

  一、说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观察分析学习汽车,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观特征。

  2能力目标: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达到师生互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表现不同汽车。

  教学准备:

  汽车的图片挂图、彩纸、彩笔、

  二、说教案设计依据:

  1、根据愉快教学原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思维会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根据课程理念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于教材中怎样呈现,是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喜爱这节课,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打好基础。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力,学习的途径多样,所以我在达成设计、应用这一块时,可采用多种方法,1、将教学内容设计为案例学习,使学生知道是什么?了解教材、资料、和怎么样创造出来。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习得主导知识技能以及美术学习的思维方法。并成为举一反三的典型2、将教学内容设计为问题学习,将知识设计成学习情境中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在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内化知识建构知识。3、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学习,使学生再富情趣的学习情况中学习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观看教师画的汽车。(简笔画小型货车)问什么车?想学习画面?引入学习,板书课题。

  2、在讲授新课中

  (1)在图中找不同:

  出示挂图让学生找出相同和不同在哪?从汽车的外观看,他们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学生找出相同和不同)师小结相同在都有车头、车身、车轮。不同在消防车和油车有梯子,油车是拉油的,而消防车是拉水的

  (2)分析车的组成部分:

  学生总结有车轮、车斗、车把

  教师小结有车头、车身、车轮三大部分组成,但从构造上有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有关汽车的知识我们先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再继续学习了解,共同学习。

  (3)欣赏书中作品:

  我们一起来欣赏书中图案,都是什么车?(生回答)欣赏学生作品用了什么颜色,他们都用了什么材料?(生回答)仔细观察哪个是你见过的车,说说他的本领是什么?(学生记忆回答)

  你准备画什么车,他的本领是什么?谁来说一说(生回答自己的想法)

  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实在不会可以临摹书中的作品,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展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评价作品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课下延伸:

  (1)回家查找资料汽车的标志?可以查一种标志。

  (2)汽车是由谁发明的?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3

  一、设计思想

  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当今社会即充满竞争又需要合作。只有善与人合作的人,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在社会中有所作为。合作内在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要素,是与他人共在,在共同解决问题中建立亲密关系、共同成长的一种方式。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因此,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社会交往技能等具有重大意义。

  二、说教材

  (一)地位、作用和特点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要求学生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乐于合作。《大家一起来》是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节的内容,也是本单元最后一课,与本单元其它几课是并列关系。以对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引导学生从小建立“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的观念,使通过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成为他们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游戏与故事使学生理解合作的意义与价值,明晰合作的内涵,体验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乐于合作、主动合作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与人合作的意识与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亲自参与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与意义。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在合作中相互配合。

  三、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游戏环节,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注意获得和交换信息渠道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和课堂内外的综合。

  四、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游戏、观察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2.本节教师通过游戏和故事,归纳总结出合作的概念,并依据此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推导出合作的必要性。

  2.让学生亲自参与游戏,体验合作的过程。主要是努力创设应用科学方法探索、总结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一个同学独立完成。

  2.两个同学合作完成。

  提出问题:有人帮和没人帮这个游戏有什么不一样?

  总结:像这样,我们大家共同来完成一件事情就叫做合作,也就是今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家一起来》。 板书:大家一起来

  (二)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我们还有玩那些游戏也是大家一起来合作的?

  学生举手回答。

  2.“小球快跑”游戏

  (1)4个同学一组合作完成。

  (2)教师采集学生玩游戏的图片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3.生活中的合作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你是不是也常常和别人合作?你觉得还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来完成的?

  (1)小组讨论,举手发言。

  (2)总结:看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常常会与他人合作,也正是因为相互合作,许多事情做起来就顺利多了。

  4.你们玩游戏的时候开不开心?看到同学们这么开心,我也很高兴,说明游戏可以让我们快乐多一点。

  5.板书:游戏:快乐多一点。

  6.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你是不是也常常和别人合作,你觉得还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来完成的?

  (1)小组讨论,举手发言。

  (2)总结:看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常常会与他人合作,也正是因为相互合作,许多事情做起来就顺利多了。

  7.多媒体播放小鹿和猴子的故事。

  (1)小鹿和猴子为什么都吃到了自己的美味?

  (2)学生举手回答。

  8.大家一起来

  校园里,班级中,生活处处有合作。

  你帮我,我帮你,游戏学习和劳动。

  小朋友,一起来,快乐学习你我他。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的什么?

  (四)布置作业

  下课后多做做游戏,体会一下具体应该怎样合作。

  (五)板书设计

  大家一起来 游戏:快乐多一点

  学习:进步大一点

  六、课前准备

  1.给全班学生分成6人一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

  2.教学课件、蚂蚁图片(眼睛单独画了裁剪好,并且在后面贴好小磁铁)、磁铁若干、眼罩2个、卡纸若干、PPT翻页笔等。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认识美术工具和材料的过程中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用具和材料能制作不同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能用工具和材料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

  游戏相结合、观察比较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材料。

  2、教师准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收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包括儿童美术作品。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生相互认识,教师自我介绍。

  “大家好,很高兴认识大家,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老师’。从今天开

  始,就由我来陪大家一起度过我们快乐的美术课,大家高兴吗?”

  2、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收到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

  (教师提前把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放在一只或几只口袋里,并出示‘口袋’)

  “这里面是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不好?”

  “好!”

  (采取猜谜的游戏导入,以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神奇的口袋》。”教师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认识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小学一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同学们,现在我们可以来摸一摸,然后再猜一猜口袋里到底是什么!”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活动。)

  “通过刚才的猜谜游戏,我们猜出了一部分工具的名称,还有一部分我们不认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教师介绍各种工具的名字及用途,例如:笔:有大的,有小的,可以用来写字、画画。教师出示用毛笔绘制的国画作品,并且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毛笔及颜料,使他们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美术作品,使学生认识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以及它们的`不同性能和特点。

  2、学生尝试使用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刚才看了老师画,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动手画一画?”

  “想!”

  “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节课,同学们也可以从你面前的口袋中选择你所喜欢的工具和材料来试一试,画一画。但是,在大家动手画之前要先想一想:

  我要画什么。然后,再动手来画一画。”

  “现在就让我们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

  (学生发言交流自己想画什么、什么样子。)

  “现在,快快拿起我们喜欢的工具,开始我们的创作吧!”

  (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创作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四、小结

  讲评作业。学生自评与教师讲评相结合。

  A、学生将画好的画贴到黑板上,同学们找出最喜欢的作品,并且把手里的小星星送给他。说一说为什么喜欢他。

  B、教师表扬大胆创作的作品,并且指出优点。

  C、布置下节课的准备用品: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儿、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学习内容《纸风铃》,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通过有趣的纸杯吊饰的设计制作,让学生在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做中进行制作活动;使学生在动脑,动手中进行学习活动,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制作热情。通过拼贴游戏的方法简化复杂的造型过程,让低年级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造型设计。组织学生"物以致用"美化教室,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在美术的课堂上,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美的心灵,在美育的同时成功地渗透德育,让美育之花与德育之花同开不败!纸风铃漂亮的外观,悦耳的铃声都给人以美的享受,把亲手制作的风铃用于装饰或送给朋友亲人,让他们一起分享这种美,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及作用,培养孩子热于观察,细心观察的习惯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象,用添加、裁减、组合等方式设计制作成风铃,培养孩子制作的乐趣和能力。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情操。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风铃的制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2.制作形式新颖的小挂饰,激发学生美化生活。

  四.说教法:

  情境创设法,观察发现法,体验教学法,评价法,启发引导法

  五.说学法:

  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组织学生用观察-体验,游戏-感知,比较-领悟,总结-归纳等自主活动体验的学习方式。

  六.说教学准备:

  1.教具:风铃、纸杯、细绳、小铃铛、彩色卡纸、剪子、胶水、铁丝、针

  2.学具:纸杯、彩色卡纸、颜料笔、剪子、胶水

  七、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欣赏风铃

  1.”丁铃铃,丁铃铃“教师在桌下摇动铃铛,发出悦耳的声音。

  问: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点题板书:第7课:纸风铃

  “摇呀摇,晃呀晃,铃儿随风在歌唱……”,老师唱着儿歌拿出一串精美的纸风铃在空中摇动,发出锐耳的铃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设置问题:孩子们喜欢风铃吗?来,夸夸这个手工制作的风铃.(设计理念:通过闻其声观其形让学生获得感官上的美的享受,自然而然地对风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创作的冲动)

  (二).了解风铃,装饰风铃

  1.手拿风铃引课:王老师这儿呀,就是自己制作的风铃,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这么美丽的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呢?学生观察,自由畅述,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纸杯,铃绳,铃舌.

  2.教师出示一些装饰好的不同图案的纸杯,孩子们拿出自己带的纸杯对照,设置疑问:观察一下你们的纸杯跟老师的有什么不一样?它们是怎么装饰打扮的?

  (老师你的纸杯比我们的漂亮,有美丽的画儿,还有鲜艳的颜色,不同脸部表情的变化.有的用彩笔描画,有的用彩纸贴图,还有的修剪涂色穿线来美化……)

  3.谁能说出老师是怎样制作这个纸风铃的?学生思考,指名说制作过程,教师板书:(贴)

  @、先把单个的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贴等方式。

  @、再用彩线把纸杯穿起来。

  @、给纸杯下面添上小挂饰(铃舌)。

  4.将美化好的纸杯发给四个小组,小组之间自由组合成一串风铃

  教师引导发现问题,指导解决问题:在穿纸杯的过程中,会遇到纸杯滑落的困难,你有什么可行的办法?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打结,双面胶贴,牙签固定等方法)

  (设计理念:通过观察不同图案的纸杯以及对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的分析,让学生初步感知风铃的式样和构造,从而为下一步的制作打下基础)

  (三)、制作风铃,美化风铃

  1、分小组制作:4人为一组,每人制作一个美观的纸杯挂饰,再穿孔打结组合成一串。

  2、设制奖励制:一个速度组,一个优秀组,一个创意组(三个小组的优胜者分别送一个漂亮的铃舌作为奖励,新颖富有创意的作品在班上展示).

  3.学生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风铃,组合成功再奖励一个铃舌(注重引导学生将小组中的每一串风铃进行组合,引领孩子们用铁丝等坚硬的物体让每一串风铃固定并发出优美的声音.)(设计理念:通过小组合作与组际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动手操作,并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四)、展示评价,成品欣赏

  1.将做好的风铃做展示

  2.成立评委组,让孩子们来评一评谁做的精美,装饰得漂亮

  3.成品欣赏

  设置两个德育问题:如此环保又美观的纸风铃,你最想送给谁?挂在什么地方?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成长为一位懂得感恩、会报恩的人。(设计理念:通过成品的展示与师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懂得与他人分享喜悦分享美好)

  (五)作业超市,挂风铃,送祝福

  1.把这节课制作的风铃送给关心疼爱你的人,受你爱戴尊敬的人,并附上你的祝福语.

  2.与家长合作制作一个漂亮的有声音的风铃挂在你喜欢的地方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6

  一、说教学目标

  (一)初步感受纸的弹性与伸缩性能,了解拉花的制作方法,体会环境与艺术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美化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二)能大胆的创作,把绘画和手工结合起来。

  (三)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说教学重点:

  感受纸制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三、说教学难点:

  尝试不同的工具,通过看、想、画、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来美化环境。

  四、说教学设计一: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这有一张正方形的纸,你们谁能告诉我怎样让它变长?

  2、你真聪明!你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课题:《美丽的拉花》

  (二)欣赏:美丽的拉花

  1、教师:同学们,就让我们到拉花世界去看一看吧。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想你看到了什么?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放课件:美丽的拉花)

  学生:看到了拉花布置后的环境与拉花与服装服饰的搭配等,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美,也想到自己制作一件拉花作品。

  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非常好,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条件,是我们的家,让我们每个同学都来爱护环境。

  2、教师: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拉花的制作方法。〈课件演示〉

  教师小结:拉花的几种基本做法,关键是如何折叠纸张,如何剪开。

  (三)练习:大家一起动手做

  1、教师:想一想拉花可以装饰哪些环境?拉花的`制作方法还有哪些?

  2、拉花剪短后该怎么办?为什么会断?怎样可以做的更好?

  (四)欣赏艺术作品,教师出示学生作品,比一比,说一说作品色异同之处,谁的最好。

  (1)给5秒钟的时间,学生欣赏讨论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创作过程

  (五)欣赏学生及教师优秀作品,启发学生创作思维

  (六)作业要求:

  学生分组创做一件拉花作品,并把作品与校园环境结合起来,看那个同学的手法最新颖,作品最漂亮。

  (七)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八)课后展评

  1、各小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

  2、师生互评

  教师小结:拉花装饰的世界真是太美了,让我们爱护环境,爱护我们的朋友。本课以拉花为主题,让学生到自然中去装饰环境,提高课堂学习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又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7

  说教材和学生:

  这是一份自选教材,教学内容是每个学生先根据纸张的质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做出一些比较复杂的剪贴图案,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剪贴出一幅有情节的图画。教学的重点是利用各种各样的纸剪贴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三年级同学对画画比较感兴趣,在美术课中他们学过徒手撕一些小花、小动物,他们也会用纸折一些简单的花草、动物,会按照图样剪出一些物体的基本轮廓来。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又快又好地剪贴出图画来。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细化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和技能目标:

  A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纸,能说出3-4种不同纸的名称,并能区分纸张的不同特点。

  B能根据纸张的颜色和质地合理选择纸张,通过撕、折、剪等方法剪贴出一些图案。

  2.过程和方法目标:

  A知道同学合作可以比较快地剪贴出一幅图画,从而选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B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或图片内容的需要,组建学习小组。

  C在学习小组内学会分工、合作。

  3.情感和态度目标:

  A知道劳动可以创造美的生活,会用自己的剪贴画来美化教室、房间等。

  B在对学习过程及作品的自评和他评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B课后能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更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思路:

  根据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原则,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活动、课堂活动、课后活动三大块。

  课前我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并了解一些纸张的名称、特点等,我还要求学生收集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图片。这些工作学生可以通过逛文化用品市场、请教家长、上网找资料等多种方法完成。

  课堂上,我把教学分为3个环节,即:激发兴趣-→互动学习-→展示评价。

  我先出示剪贴画《海底世界》向让学生看,请学生说说看了这幅剪贴画后的想法。目的是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指导点和教学环节。学生看了剪贴画后很喜欢这种制作方法,他们希望自己也能做一做。于是我先请学生看看、摸摸、玩玩自己带来的纸,然后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对纸张的了解,如纸张的名称、颜色、特点等。我还请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张纸,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张纸?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用这张纸做出一样漂亮的`图案来?并试着做一做。等学生完成后,我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做出这个漂亮的图案来的,同学间可以自由地选择,相互学一学。当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了一些自己想学的图案后我给了学生一个学习任务:“你们能否用最快的速度做出一幅最漂亮的剪贴画来?”同学们跃跃欲试,马上想到合作是最好的办法。于是我不失时机的进行合作学习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组成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如何分工合作。我建议同学们可以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也可以因为选择了相似的图片而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为体现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我请学生思考了3个问题:

  1.你们组准备做一幅什么画?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

  2. 画中会出现哪些物体?你们准备怎么布置?说说你们设计的理由。

  3.在小组内,每个人该干些什么?说说你们准备怎么分工。

  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后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作汇报。教师既要肯定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方法,同时也要提出同学们安排不够合理的地方,如有的小组分工时按画、剪、贴的工序分工,可能会出现一开始的时候剪、贴的同学会没活干。这时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要让学生想一想在空隙时间里我可以干些什么?要让学生知道时间是宝贵的,要善于抓住时间、利用时间。当学生明白自己该干什么时,就可以合作完成作品了。当然为了使作品做得更漂亮些,我又不忘提醒同学把以前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起来,如在进行图片组合的时候要注意主次分明、色彩鲜艳等。当学生们通过合作完成了一幅漂亮的剪贴画后,他们很希望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别人看。这时教师就应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把自己小组的作品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当然光展示是不够的,我还期望同学能通过对作品的评价提高自己的剪贴技能。于是我请同学夸夸最漂亮的作品或作品中最精致的地方。同学们可以评自己组的作品,也可以评他人的作品。除了评价作品以外,我还希望同学们能表扬一下自己的同伴,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让同学在被肯定中得到愉悦和满足,也希望同学的长处能在班中发扬光大。当然除了表扬同学外,我也希望有同学会表扬自己,因为毕竟同学们在课前准备、课间合作等方面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人有了自信心也就成功了一半。在评价这一环节中,我希望同学们通过互评、自评,评作品、评合作,能在知识上、情感上得到一些升华。

  学生们展示、评价完作品后,我还希望学生在课后能够继续主动地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于是我启发学生:“剪贴画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给他们看了一些用毛线、树叶、花布、瓜子壳制作的剪贴画,希望同学们在材料的选择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同学们看了范作、图片后,他们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出了更美丽的剪贴画。当他们把漂亮的剪贴画拿来让我评分,当他们用自己做的漂亮的、富有创意的剪贴画布置房间、教室等,我们的教学成功了,我们达到了“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的教学目标。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8

  说设计意图: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把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活动中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对身边世界的兴趣,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感受生活的美。

  因此,我在教育活动内容选择上特别注意活动内容“源于生活,缘于兴趣”。

  说活动目标: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如下四条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圆形,了解其特点,学会区分;

  2、会画圆形,在圆形中画出彩色的故事内容、物象或图案;

  3、学会用彩色的圆形制作陀螺;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说活动重点、难点:

  此次活动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于基本型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认识、画出圆形并对其涂画装饰”,将“制作陀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确定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说活动方法:

  为了构建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体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识运用了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1、利用情景吸引儿童的关注,通过小光盘需要帮助的可怜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助人为乐的激情,同时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适当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思考和设置开放性问题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有效地互动。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3、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把教师的主题转换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以此突破重点难点。

  说学法: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如果能找到适合并让他们感兴趣的课堂活动,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去做、去学。所以只有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体会趣味感、成功感”才能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说活动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新《纲要》精神,本次活动设立四个环节完成目标: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二)融入生活,探求新知;

  (三)走近生活 ,个性创作;

  (四)真情流露 成果展评;

  (五)归纳总结,延续拓展: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顺应儿童情感发展的需要,设计具体的情景吸引幼儿关注。为了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在课的一开始,通过给学生介绍新朋友:一个拟人化的光盘形象,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小光盘需要帮助的可怜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助人为乐的激情。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光盘的形状后,确定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在圆形上画上多彩的'图案,让小光盘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引出课题《彩色的圆形》

  (二)、融入生活 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我分两步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1)画一画

  1、学生可徒手画圆,也可利用饮料瓶盖等画圆,并随意装饰圆形。

  2、让学生把设计好的彩色圆形剪下来,在小组内展示,学生互评,取长补短。

  3、由学生选出每小组最漂亮的圆形,由老师向全班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二)、说一说

  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并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我将学生每四人分成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随意地展开联想,并说说各自的想法:

  1、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及喜欢的原因,得出结论:这些作品的色彩丰富,装饰图案很美。

  2、提出问题:这些作品用什么方法装饰的?请刚才画出彩色图画的同学介绍方法,总结经验。

  当我请刚才画出彩色图画的同学介绍方法,孩子们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于是,我动手演示让学生感到从整体到局部的作画步骤,提示学生注意色彩搭配。

  除了用形、线装饰,我们还可以用其它形象来装饰圆形。老师将示范图样一一出示,开拓学生的思考范围,为学生提供资料。在合作与交流中、自学与互助中,孩子们发现了圆形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这种“研究性学习”方法的使用,能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上教师的的示范,本课的重、难点的知识就迎刃而解了。

  (三)、走近生活 个性创作:

  在本环节中,为了捕捉随机教育的契机,我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装饰好的光盘和一支纸做的粗纸棒,演示小光盘的舞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从而把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制作陀螺,激发美感。学生积极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一个漂亮的圆形,做一个漂亮的陀螺玩一玩!

  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我以“流动”组员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及时对学生在创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在轻松、“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有了以上的创作情境,学生对彩色的圆形在他们的作品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特的个性表现了出来。

  (四)真情流露 成果展评

  一堂好课,过程性评价不可少,总结性评价尤为重要。在此环节,我让孩子们展示、交流,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孩子们独特的创意与构思,以及他们审视作品的角度不得不令我佩服。

  (五)归纳总结 ,延续拓展:

  最后为了学生经验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拓展,探究兴趣得到更好的延伸,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本次活动。我用这段话,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使孩子们受到了美的教育,同时也升华了本课的主题:多彩的圆形可以做成陀螺,它还可以做成很多漂亮的饰品。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和圆形比较相像,建议学生想一想,做一做,别让自己的巧手闲着!

  整个活动我用探究体验新方法,始终以师生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喜欢的“玩”中,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去辨别,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实现了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目的。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9

  课题:挂饰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x应用

  教材简析:

  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东西可以用来再组、加工,成为与众不同的小挂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2、将收集、加工后的饰物穿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找到与众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挂饰。

  2、启发学生就作品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3、安全熟练的使用工具。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彩色纸、吸管、麦秆、果核、果壳、钮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等材料。

  2、教师收集各种挂饰的照片,准备胶水、针线等材料。实物投影仪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出示“diy首饰屋”的宣传图片,请学生看上面人们自己选用各种珠子、小石子等材料串制的小挂饰。欣赏小挂饰,体会其装饰美感,了解挂饰的形式与种类。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你想做一件什么挂饰?生活中还有那些垂首可得的材料可以来制作小挂饰?

  引导学生从书包里、教室里、操场上收集制作材料。

  活动三:

  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东西随意的用针线串起来,展示给大家看好不好看。从而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穿在一起都好看。

  引导学生按小组将有联系的`材料归类放置到不同的袋子里,再观察、讨论:像纸片这样的材料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串起来才好看?小石子等较硬的、无法穿孔的材料可以用什么办法连起来?各组可以试一试。

  以“新专利发布会”的形式请各组派代表来说说自己组尝试的结果。

  将已分好类的材料用不同的袋子装好,收拾起来,准备下节课用。

  第二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欣赏优秀的挂饰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直接串上,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哪些方法来装饰好小挂饰。(如将彩纸剪成穗状粘到被穿的东西之间)

  小组讨论、试验,交流结果。

  活动二:

  运用讨论好的方法,用线串联整理好的材料,做一件小挂饰。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运用的材料的大小、形状引导学生将挂饰做成项链、手链、腰带、包饰、钥匙链、风铃等多种形式。

  活动三:

  拓展:出示用自制小挂饰加工的学生卡、班牌、小信插等,引导学生思考:还可将小挂饰于什么相联接,制成为生活服务的工艺品?

  活动四:

  将自己制作的小挂饰送给同学或老师,共同体会创造的乐趣。

  收拾整理。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20

  核心提示:《蝶儿飞飞》是湘版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课。本课融绘画、制作为一体,属于设计应用课型。...

  《蝶儿飞飞》

  一、教材分析

  《蝶儿飞飞》是湘版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课。本课融绘画、制作为一体,属于设计应用课型。

  课时安排为1课时

  蝴蝶是大自然中美的“小精灵”,也是学生们熟悉并且喜爱的一种昆虫,很多学生喜欢画它。因此,教材开头就以儿歌谜语的形式展开。蝴蝶所具备的外形美、色彩美、对称美和动态美在众多动物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在教材的中心部分展示了4幅学生已绘画制作好的蝴蝶造型图片和两幅自然界中真实蝴蝶的图片,形成了对照。另外还有一幅用细铁丝粘贴蝴蝶抖动飞舞的图片。这些图片已经栩栩如生地告诉了学生这节课的任务,即做一只漂亮的蝴蝶玩一玩。

  依据教材安排,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蝴蝶种类繁多、形态多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设计新颖的蝴蝶外形、认识对称图形,并且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添画花纹,掌握蝴蝶的基本造型和装饰方法,用折、画、剪、粘的方法来表现蝴蝶,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感受人与昆虫之间的密切关系。立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欣赏美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于是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创造精神为目的,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立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蝴蝶,感知蝴蝶的外形和色彩,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设计新颖的蝴蝶外形,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地添画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来表现蝴蝶灵动的美。

  教学难点:1 能用折纸、绘画、剪纸、粘贴等方法表现翩翩起舞的蝴蝶。2 能注重色彩的搭配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添画花纹作为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依照教材的要求、学生的特点及本课的重难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种类的蝴蝶,了解蝴蝶的基本特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制作对称的纸蝴蝶;感受蝴蝶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过程与方法:创设富有情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会用折、画、剪、粘等方法制作蝴蝶,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制作中懂得珍惜自然,爱护生灵,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四、教学思路

  1、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自然界绚丽多姿的蝴蝶图片、制作成形的一只蝴蝶范例、剪好的草丛、彩色卡纸、细铁丝、剪刀、胶棒等。

  学具准备:各种彩色卡纸、铅笔、彩笔、小剪刀、细线绳、细弹簧、小木棍、胶棒等。

  2、教法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遵循美术学科的规律及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分别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合作学习法、直观教学法、引导发现法、扶放结合起法。在教学中扶在重点、关键处,放在合作探究中,使学生在宽松、融洽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3、学法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两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采用“听、看、说、做、玩、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的展开想象进入到美术创作的境界。

  4、本堂课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②欣赏感知,观察体验;

  ③大胆设计,合作展现;

  ④交流展示,欣赏评价;

  ⑤课后拓展,开拓思维;

  ⑥课堂总结,渗透德育。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刚开始,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组织课堂教学,我首先利用教材开头的儿歌谜语来进行开场白,“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条谜语,来请大家猜一猜,”儿歌谜语一说,学生很快可以猜出是“蝴蝶”。于是我创设“找朋友”情境:“春天到了,小蝴蝶也来到美丽的花丛中来玩耍,但是只有它一个人,太孤单了,我们一起来帮它找朋友,好不好?”随即在黑板上贴出已做好的一只蝴蝶和剪好的一片草丛,使学生很快进入创设的课堂气氛中。自然导出课题——“蝶儿飞飞”,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只漂亮可爱的蝴蝶。(板书课题)

  (通过学生亲耳听,亲眼看,学生自然而然就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欣赏感知,观察体验

  1、探索阶段:蝴蝶外形,了解对称。

  A 小蝴蝶们都长什么样呀?请你来画一画。(先画记忆中的蝴蝶,唤起记忆,增强学习信心)

  B 你是分几部来画的'?(通过亲自动手做画,引导学生分析了解蝴蝶结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简化为触角、身体、翅膀三部分)

  C 蝴蝶外形有哪些形状?(为设计造型铺垫)

  D 蝴蝶最美的地方是翅膀,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它的外形还有什么特点?它的花纹、颜色又有什么特点?(自然界蝴蝶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对称知识,同时通过色彩丰富的画面,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2、探究阶段:直观演示,学习方法。

  漂亮的蝴蝶怎样制作呢?通过学生的各抒已见后,老师小结出技法,并当堂示范:

  A、折折——对折勾画半只蝴蝶外形轮廓

  B、剪剪(或撕撕)——依轮廓剪或撕下来外形

  C、画画(或贴)——添加蝴蝶美丽花纹,强调大胆表现

  D、飞飞——粘上细铁丝或利用各种材料使蝴蝶飞一飞

  (学生毕竟年龄有限,在一些方法技巧上,会遇到一些难度,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扶”,老师恰当地“扶”,也能帮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突破教学难点。)

  (三)大胆设计,合作展现

  在亲眼看一看下,学生总会迫不及待地亲手试一试。在引导下,先总结出制作方法: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飞一飞。然后提出作业要求,由于时间等原因,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学会合作正符合新教学理念中提倡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制作中,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创作过程中配以悠扬的音乐和蝴蝶图片,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

  (四)交流展示,欣赏评价

  学生们完成任务后,肯定跃跃欲试,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这时利用自己创设好的“草丛”黑板,设计“找到朋友”与开头导课相呼应。

  引导说:“现在请小蝴蝶的朋友们也一起来草丛上翩翩起舞吧!”“蝴蝶们”纷纷飞舞着展示在“草丛”上,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欣赏中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

  (五)课后拓展,开拓思维

  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的现象,目的是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应用。

  (六)课堂总结,渗透德育

  “小蝴蝶”再次评价学生表现,告诉学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多姿多彩的小精灵,才使我们的大自然如此美妙,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大自然,做这些美化大自然的精灵的小卫士”。并提醒“蝴蝶喜欢干净整齐的环境”,督促注意收拾、整理,做好保洁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充分渗透了德育目标。

  教案

  《蝶儿飞飞》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儿歌、谜语

  2、创设“找朋友”情境,引入课题

  (二)欣赏感知,观察体验;

  1、探索阶段:A、画记忆中的蝴蝶

  B、分几步画,了解结构

  C、外形形状,设计造型

  D、图片欣赏,了解对称

  2、探究阶段:

  如何制作?技法点击:折——剪(撕)——画(贴)——飞

  (三)大胆设计,合作展现;

  1、小结制作方法

  2、提出要求,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展示,欣赏评价;

  由“找到朋友”展示作品,欣赏点评

  (五)课后拓展,开拓思维;

  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六)课堂总结,渗透德育;

  培养好习惯,注意保洁。

  板书设计

  蝶儿飞飞

  折折——剪剪(撕撕)——画画(贴贴)——飞飞

  (展示作品:略)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相关文章: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03-03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09-21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04-26

一年级美术说课稿04-28

一年级小学美术说课稿07-10

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1-08

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07-18

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1-08

说课稿-美术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