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时间:2022-07-20 19:32:3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精选1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精选11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篇1

  我今天执教的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小学课文《秦兵马俑》。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一、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第十二册语文电子教材所提供的各种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如今电子教材的开发与利用,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其音、影、画的全方位的展现,一下子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电子教材的这一优点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因而,本次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二、精读课文第3——10小节。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图片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此时,我再利用电子教材所提供的视频录像,再次向学生展示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雄伟的气势,让他们领略其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再一次以有声有色的画面深深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并且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三、学习第11小节。

  这一段,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利用电子教材所提供的资源,着重理解“绝无仅有”这个词,以此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全文。

  最后,我再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作总结,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本文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2、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说教学方法】

  1、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赁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时我就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网络的运用,能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桥梁,创设读写结合的契机,加大重点知识的训练密度,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我让学生写出各种俑的特点,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的知识习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学习、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学──交流──点评──理解──感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人人有学习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全体性。

  三、【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网络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说说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2、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1、学生自读,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进入“规模宏大”板块学习。

  2、交流并通过朗读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这里我给学生准备了《秦兵马俑》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逼真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不能不引起学生和文章、教师的共鸣,课堂的三体为一也就水道渠成,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后有什么感受。

  (从学生的感受中能反映他们的学习情况,有利于老师如何安排以下的教学。)

  4、用朗读来感受它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引读最后一句。

  3、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学生自读4~9节,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交流。

  3、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俑,结合课文内容,并进入相应的板块学习,细细地体会它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同桌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他们的思维明显比以前活跃,反映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4、进入“自己练练”板块,完成填空练习:

  兵马俑个性特点

  5、小结:

  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呼吸声。”

  师边读边出示相应的图片。

  (图片的出示,给学生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⑵根据提供的其他图片,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

  发挥想象,精彩仿写

  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还体现在哪里?请学习课文写法,快乐仿写。

  它们神态各异:

  有的,好像在;

  有的,好像在;

  有的,好像在。

  五、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

  想一想:

  ⒈为秦兵马俑写一个广告语或导游词。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能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2、理解并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平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4、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习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习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愿望和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练习。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读写基本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采用主题教学的模式,培养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品质。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秦兵马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对高年级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剖析及学生的知识构造特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具体分析,从数字体会兵马俑的宏大,通过表演、想象来体会它的个性鲜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聪慧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从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教材特色,我采用下列方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会情绪、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3、品读促悟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情势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完成朗读目的。

  五、说教学准备

  课件:兵马俑视频、图片及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由、充分地朗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弄清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我主要安排了三大环节:

  (一)复习回忆,再次感知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和画面将学生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板书课题)

  1、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对秦兵马俑的感受。

  2、复习词语:举世无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绝无仅有。

  (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秦兵马俑形象特色的句子:“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细心品读,小组交流讨论。

  2、抓住关键词“规模宏大”,引导学生划出文中相关语句与数字,重复朗读,并用课件出示图片。在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如从一个篮球场联想到五十个篮球场的面积之大,从学校学生的人数来体会八千人的数量之多。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3、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是本课精读的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自由品读,分角色朗读,交换感受。

  (1)从“身材魁梧、体态匀称、整装待发”等词来体会人物特点。

  (2)理解“颔首低眉、若有所思、目光炯炯”等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来一场秦兵马俑模特大赛,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其他同学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并加深对“个性鲜明”的感悟。

  (4)播放课件,对照图片体会作者生动传神的描写。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一自然段总结了全文,并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1)抓住“惟妙惟肖”,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吻合的句子,并交流讨论。如“有的……有的……有的……”。

  (2)抓住“绝无仅有”,要求学生找出近义词,并读一读相对应的句子,领悟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生配乐读课文,并讨论:秦兵马俑不仅……而且……、在我国是享誉世界的……、在古今中外的雕刻史上是……。

  2、你想对秦代的劳动人民说什么?

  设立这两项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总结拓展

  秦兵马俑气势恢弘,形态逼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此骄傲自豪。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了解、发现。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类型众多绝无仅有

  个性鲜明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想象文章描绘的情境,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8个生字,积累运用诸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惟妙惟肖等词语;了解秦兵马俑,想象兵马俑神态,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描写。和本单元其它课文、口语交际共同组成“热爱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专题,又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启迪学生心智的好例子。本课课文较长,但理路清淅,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过渡段,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

  基于以上理念和年段目标,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2、朗读课文,回顾说明的方法,学习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学习想象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学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学方法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白文章的结构,在思中感悟兵马俑的特点,在说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写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法方面,主要采用重点突破法,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展开学习;我还采取多层次阅读法,引导学生尽情的阅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学法方面,主要运用读写结合法,使学生的读、思、说、写有机结合。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课前播放介绍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一视频作为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课题。板书:秦兵马俑,并指导“秦”的写法,揭示“俑”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字词学习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末、空中楼阁。我安排了检查生字的环节,本着短、平、快的指导思想,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扫清阅读障碍,完成识字任务。

  在检查生字,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之后,我采用展示班级朗读水平的方法,选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范读展示学情;二是渗透结构段的划分;

  初读之后,全班正音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将句子说完整。然后再读课文,探索感知。

  (三)、默读课文,探索感知

  默读时,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

  (1)作者用哪一句话点明了兵马俑的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清楚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3)作者笔下的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为什么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孩子清楚任务目标,就会主动地探究,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也把老师解放了。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触摸感受文本,探索语言文字,激起个性化独特感悟,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尝试着进入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情感世界。

  师生交流与文本对话后的心得,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的正确通顺。

  师生交流:

  问题一:赏析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题二:重温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问题三:作者看到的是泥土做成的冷冰冰的陶俑,正是源于内心的喜爱之情促使了想象产生,使兵马俑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想象,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赋予了兵马俑生命,使他们活了起来。下面,清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再次走近兵马俑,去感受那轻微的呼吸声,……(由教师范读“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部分。)

  在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兵马俑神态之后,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段,品析作者的表达方法。(每一句话的前半句均是写实,好像之后都是想象)板书写作方法:写实加想象

  (四)、回顾文本,整体把握

  总结课文,一般都是由老师完成。我反其道而行,设计了三个环节:

  1、回顾重点句

  师:同学们,现在让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兵马俑,你会引用哪一句?

  教师规范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总起段、过渡段、总结段都是提取中心的首选。

  2、回顾重点词语

  师: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秦兵马俑特点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学生梳理词语,教师整理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

  3、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

  师:同学们,作者的词汇是多么丰富呀!你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这段话吗?

  出示课件(5)

  作者先写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是()的珍贵历史文物。再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说明它()。文中过渡句写到:兵马俑不仅(),而且()()。作者紧接着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使兵马俑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在文章最后,作者再次赞叹道: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的。

  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内知识回顾,旨在训练学生的总结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发展学生积累语言和摄取信息的能力;系统回顾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落实人文教育。

  教材中的任何一篇选文都承载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用教材教的是方法,学生除了学知识,还应该掌握表达内容的方法、驾驭语言的技巧。濮阳有著名的戚城文化遗产,我抓住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在本课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对濮阳的孩子来说,一是戚城不陌生,二是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容易调动内驱力,也就更容易收获成功的喜悦。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文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的作用。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篇7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习、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近“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习”,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习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平时布置预习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权力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习活动: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习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习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平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的说课稿范文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以《秦兵马俑》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目标预设

  本课采用网络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运用网络平台自主探究,包括网上阅读、网上欣赏、网上交流讨论,有目的地搜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根据教材和网络学习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赏读、积累语言,综合音乐、美术等多种网络资源,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借助网络,创设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感悟秦俑的艺术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网络环境设计

  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下面我简单地为大家作一个介绍:

  本网站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大容量的信息

  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课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以大量储存。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提取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因此,这需要建立“秦兵马俑”专题学习网站。在网站中输入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自由耕耘。

  第二:图文并茂的网页

  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要对它形成较全面的认知,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阅读。因此在专题网站中,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同时页面设计得要富有美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三、活泼多变的版块形式

  本网站,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回首秦俑”、“走进课文”、“宏大规模”、“典型陶俑”、“友情链接”、“师生互动”这六个各具独立的版块,将教材与课程资源紧密融合,为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友情链接则是与这一版块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其他的资料,处理后的内容便于学生搜索,提高了对有效信息的捕捉效率,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在“师生互动”版块中设计了自我检验,在人机交互中学生检测自己对每一部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习的兴趣,更好地畅所欲言。

  四、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复习回忆,明确目标;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一)复习回忆,明确目标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千年兵马俑》,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画面将学生再次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教师配以语言引导:上一课,我们领略了秦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知道了已挖掘的俑坑内有兵马俑近----七千个。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通过网上学习,感受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这是本课的重点,课文一共介绍了六类兵马俑,学习、欣赏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时,网站中每一类兵马俑都有多幅图片和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一一仔细欣赏、研究,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介绍,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浏览一下网站上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图片,想想你喜欢哪一类?自己通过网络进行探究,结合网站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最后再回到课文,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这一环节的安排,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兵马俑进行“个体研究”,在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他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看图片,浏览相关资料,品读课文描写……学生自主、自由地操纵鼠标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后,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俑的特点在全班介绍,在说喜欢的理由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网上阅读的资料和欣赏的图片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调动着网站上所获得的信息,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高大健壮、威武凝重”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这样通过班级的合作互助学习,使对研究的同一类型兵马俑的学生对这一类兵马俑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让研究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学生能够信息互补,形成对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

  在欣赏完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细细观察神态各异的俑头特写,发挥想像,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点击自己喜欢的俑头,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在留言栏中写下自己的话。最后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射一号坑的全景图,同时播放音乐《秦兵马俑幻想曲》,引导学生想像:伫立于秦俑坑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目睹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学生借着想像的翅膀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来到那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一定会为两千多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

  这时再次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网上留言,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将学习的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升华情感,真正宽容了差异,使师生、生生间的学习互动成为可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师生获得一种全新的课堂活动感受,在大容量信息中,既能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心灵的撞击,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也许”、“似乎”造句。

  3、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4、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是指的什么呢?原来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走一遭,好吗?(板书课题)

  3、教学“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学生认真听,思考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2、自读:学生自读全文,遇到生字、不理解的词、句分别用规定的符号作上记号。尝试着自行解决。

  3、检查:a学生接读文章。b看意思写词语“虎视眈眈、久经沙场、栩栩如生、浩浩荡荡”。(课件出示)

  4、交流:地理位置、建筑物、军阵、兵俑……

  三、再读课文,内容归纳。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几点又可把他们并为同一方面来说?

  2、小结。(课件出示)试着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a、介绍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b、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栩栩如生的神态。

  c、兵马俑的了土在我国考古史上的地位。

  主要内容:文章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和兵马俑的()与(),指出()。

  四、学习资料,帮助理解。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提供课外资料,学生阅读。

  兵马俑是1974年春于陕西临潼县始皇墓东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发现的。一共有三个大坑,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埋有秦俑八千余件。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达一万四千多平方米,现已挖出两千平方米,出土陶俑一千多件,陶马三十多匹,战车八乘。二号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出土战车八十九乘,骑兵俑二百多件,步兵俑六百多件。三号坑面积较小,仅五百二十平方米,内有驷马战车一乘,卫士俑六十八件,估计为这支地下大军的军帅指挥部。

  秦始皇陵兵马俑生动地反映了秦朝兵强马壮的阵容,可以说是一幅威武雄壮的古代军事画卷。可能由于当时战事分工的不同和军阶的高低,这些武士俑中,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穿销甲,有的骑在马上,有的站立马前,有的伫立攀弓,有的单腿跪射。他们的面部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头部低垂,若有所思;有的则忧心忡忡,凝视空茫,反映了远征将士思乡的心情。

  3、谈谈学习资料后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读文,提炼主线。

  1、请同学们再一次自读课文,最吸引你的地方,可以美美的多读几遍。

  2、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建筑、兵俑、军阵、地位。)

  二、欣赏课件,引出专题。

  1、让我们与兵马俑的距离再近些,请看大屏幕。(欣赏课件)你能用自已喜欢的词来赞赞秦始皇兵马俑吗?(栩栩如生、雄壮、美丽……)

  2、秦始皇兵马俑:伟大、神奇……因此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这“世界第八大奇迹”前,我们来研究什么?(奇在何处?)

  三、选择研读,交流成果。

  1、确定研读内容。

  那么我们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奇在何处?”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逐一回答,板书。(建筑、军阵、兵俑、历史、地位)

  2、商讨研读方式

  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研究?(读、看、划、写……)

  3、随机交流。

  a、建筑:极为壮观(场面)

  找出描写建筑极为壮观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场面的壮观,秦俑的多。(补充:一号坑230*62武士俑7000战车100战马100)

  b、军阵:威武雄壮

  军阵怎么个威武雄壮?用什么形式告诉大家?

  1、说:a概括说怎么说。(威武雄壮、严整……)b具体说怎么说。(前锋、侧翼、后卫……)

  2、读:a自读。b学生个别配乐读。c集体配乐读。感悟“军阵”的威武雄壮。

  3、画:画军阵草图。

  4、介绍:看军阵图介绍。

  c、兵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1、感受“栩栩如生”a读描写“老战士、新兵”的句子。b看图对比着读(出示老战士、新兵秦俑图片)

  2、体味“神态各异”a提供资料看图选择写。(秦俑群体近像)b交流读。

  c选择三位同学连续组段读。d改:用上“似乎、仿佛、可能”读。e请同学加总起句读。

  d、历史:年代久远

  e、地位:最重大之一

  四、课后延伸,展示个性。

  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课件逐一出示,学生诵读。)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基辛格

  1、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2、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萧克

  (先人:古代劳动人民。来者:炎黄子孙,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板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

  建筑极为壮观

  军阵威武雄壮

  兵俑世界第八奇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历史年代久远

  地位重大之一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篇9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本课课文较长,但思路清晰,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纲,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纲举则目张,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的支离破碎。又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他们主动探究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一篇文章有其独特的感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充分的读会使学生的情感找到突破口,从而激发出丰富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过渡句在文中的运用。

  3、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2、预习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解决。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教师讲述秦兵马俑是怎么发现的,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探究。(板书课题)

  2、学生交流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并想一想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反馈,引出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自读自悟,赏析重点:

  1、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过渡:第八奇迹,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称呼,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是否名副其实。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

  (2)交流反馈。

  句子1:以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a、自由度,你从哪里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初步感知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引导学生想象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c、指导朗读。

  句子2、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a、出示一号坑的视频,直观感受。

  b、师生合作读,体会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宏伟,体会规模宏大。

  师:秦兵马俑的规模如此宏大,怪不得全国政协主席胡绳参观后题词: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

  2、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过渡:如果只是规模宏大,你觉得这第八奇的称呼是不是来的太容易些呢?它还有什么可以称之为奇迹的特点?

  (1)快速默读课文第4-7小节,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这么多类型的兵马俑有什么鲜明的个性呢?自由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兵马俑的个性。

  生读课文

  (3)交流感悟:你想向大家介绍哪种兵马俑?为什么?

  将军俑:威武、神态自若

  A、威武的将军你从课文的那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能读出将军的威武吗?

  B、神态自若的将军神态自若什么意思?想一下,这位将军会有怎样的经历?

  武士佣:高大威猛骑兵俑:能骑善射马佣:惟妙惟肖跃跃欲试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体会各种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4)补充资料:兵马俑的其他类型

  3、学习神态各异

  (1)师引读:仔细端详,神态各异: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2)为什么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学生自由表达。

  (3)这是一个个或颔首低眉,或目光炯炯,或紧握双拳,或凝视远方的兵马俑,好像从我们面前一一闪过。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想象兵马俑的各种神态,选择一种你感受最深的神态读一读。

  (4)指导朗读,读出文字背后的感情。

  (5)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出示视频)

  四、总结提升,迁移运用:

  师:秦兵马俑,这国之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世界。走进秦兵马俑博物馆,人们无不为它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许多杰出人物纷纷题词。

  (1)出示各国元首、杰出人物的题词,生读题词,并交流感想。

  (2)总结:课下搜集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有关资料,感受它的魅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篇10

  知识目标:

  1、学习"糜、挺、炯、唇"等字;

  2、继续学习、巩固联想和想象的写法。

  能力目标:

  1、推想"举世无双、所向披靡、南征北战、跃跃欲试、惟妙惟肖"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并练习速读。

  3、画出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语句体会其好处。

  情感目标:

  在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和特点基础上知道它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重点:画出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语句,体会其好处。

  教学难点:速读练习,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手段:影视素材、电子幻灯片、图片、模型。

  教学方法:指导、讨论、仿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谈你所知道的被称为历史文物的遗迹有哪些?

  2、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使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新的了解和评价。因此,"世界第八大奇迹"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了兵马俑的代名词。

  3、(幻灯展示一课时学习内容)

  二、初步感知,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讨论交流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朗读练习。速读6----10自然段。

  1、计时读文,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读完该段并说出主要内容。

  2、同桌之间计时读文比赛。

  3、速读全文看谁最快。

  五、再次读文。

  找出文中联想和想象的部分,画出带有"好像"词语的句子,再读一读。

  六、.总结:

  1、介绍有关兵马俑及秦始皇等相关资料。

  2、解释下列词语。

  举世无双恢弘气势所向披靡南征北战

  跃跃欲试惟妙惟肖鸟瞰

  3、理清文章思路。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理解课文内容。(幻灯展示二课时学习内容)

  1、速读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一段,说说这段有什么特点?

  (运用数字加以说明俑坑气势恢弘。)

  2、作者又是怎样介绍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的呢?

  (1)分读作者介绍的不同的俑,说说你喜欢什么俑,为什么?

  小结:作者有详有略地介绍了俑的类型,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

  (2)读短文,与原文对比,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见二课时学习内容)

  (3)依据资料提示,展开你丰富的想象,介绍一下可能还有哪些神态的兵马俑?

  (4)小结: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示出的军功和军威。

  3、齐读结尾段,主要写了什么?

  还有哪些语言表达了这一情感?(见二课时学习内容)

  4、小结:美轮美奂的秦兵马俑在文化、艺术等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

  三、.总结:

  1、理解填空。(幻灯片)

  2、介绍一种课文所写以外的兵俑或马俑。

  3、说说你所见到的和所知道的我国历史文物,介绍一下它的样子、价值,并展示其图片和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⒈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⒉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出示图,师问:这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秦兵马俑。

  ⒉把你知道的秦兵马俑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二、学习第四—九自然段。

  ⒈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自学要求:

  ①读一读,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②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

  ③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学习。

  ⒊交流。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⒈学生默读,用横线画出表示神态的词。

  ⒉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导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体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六、作业:

  ⒈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板书: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恢弘气势)(惟妙惟肖)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 篇11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和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以读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力求让学生“以读求悟,读中见悟”。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即关注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3、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词语解释:

  魁梧:(身材)强壮高大。

  举世无双:人世间没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所向披靡: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望风溃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形容坚定英勇的样子。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思的?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自学提示:

  课文着重表达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激发起读者的民族自豪感。

  本文介绍的重中之重还是类型和个性,因为这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体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雕塑艺术。

  课文语言生动,描写细致。作者对兵马俑的外观形象都进行了极生动的描绘,尤其是捕捉住了兵马俑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多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运用准确、生动。

  阅读思考: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个方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课文那几节来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具体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各种类型的兵马俑的?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观看录像。

  1、教师先导入: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2、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想不想到西安的临潼领略一下兵马俑的风采?请同学们在观看录像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看完后我要请你谈谈观看录像的感受。

  自评:在播放录像之前教师提要求,学生就能有目的地观看录像,这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起到多媒体的作用,而不是为了放录像而放录像。

  3、教师播放课件: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学生观看。[设计意图: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自评: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学生带入秦兵马俑的宏伟的情境中,

  二、落实重点,合作交流。

  1、学习“规模宏大”。先让学生交流看录像的感受。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可以小组交流讨论。[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大胆充分的与同学交流,能进一步的为自主学习引路搭桥。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各自生成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整个合作过程就会迸发创造的火花。]接着学生读书交流,在书上圈圈画画。再发表意见,学生补充,更正。

  2、指导学生读书,教师指导学生评价。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师暂不评价,而由学生评议。

  自评:心理学家认为,延迟评价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过早的评价,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会抑制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证明学已把自己融入到课堂中自主学习。

  3、学生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教师点拨。

  4、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课文精读的重点。教学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鲜明的个性?学生用笔划出后,指导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扣住重点词语体会各种类型兵马俑。学生感受到兵马俑的不同类型各具特色,了解每一类兵马俑都制作精湛,堪称是精巧的工艺品。学生自由朗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章节朗读,再比一比谁读得好。[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喜好不同,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等特点不同,各有各的可爱之处,学生的选择就会有所不同,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主选择,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5、学习“个性鲜明”一段时,由于第十节语言优美,条理清楚,描写细致,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兵马俑的各异的神态,所以可以把这一节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体会、表演、朗读、感悟。让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体会兵马俑的神态各异,可以读,可以演,可以说,可以画,学习小组自由选择,充分准备,上台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小组的凝聚力,表现组员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设计意图:这样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自由发挥,个个参与学习,人人奉献思维结果。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发散学生思维,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预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有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

  6、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第十节总分的结构说一段话,这一环节目的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出一个总起句让学生说,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命题,学生可以自设话题,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说,教师指导学生会说,及时鼓励赞赏,让学生体验成功,张扬个性,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为自由、舒展的平台。

  自评: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在理解,还要学会运用,从言语的内化、组织到言语的生成表达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语言训练的过程。

  三、整体把握,总结全文。

  课文学完了,可以安排这样的环节,假设学生是西安临潼人,要欢迎国内外的游客参观兵马俑,作为导游怎样设计导游词呢?让学生抓住一点来说,如“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注意到导游先生或导游小姐的身份,注意语言的个性特点。[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从课堂上的学生到导游的身份的转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自评:学生自编自演,利用课本资源,突破了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让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布置任务,课外延伸

  教师布置这样的任务,请学生或上网,或上图书馆,或实地采访,查找兵马俑的有关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新闻发布会。[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充分利用徐州汉文化的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使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自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文只是一个例子,通过这一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动手动脑,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课文《秦兵马俑》优秀说课稿06-26

课文《秦兵马俑》说课稿12-29

小学语文《秦兵马俑》说课稿11-13

小学语文秦兵马俑说课稿01-30

小学语文《秦兵马俑》说课稿11-29

秦兵马俑课文说课稿02-08

小学语文《秦兵马俑》说课稿范文11-20

小学语文课文《鲸》的说课稿12-22

小学语文课文掌声说课稿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