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时间:2023-11-06 12:30:10 晓丽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范文(精选10篇)

  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学习万以内的连加法,为后面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把连加法的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供了富有意义的情境图,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获得新知,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使学生既能体验到发现问题的成功,又能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二、理念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单一的算法和技能训练,比较枯燥。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知识特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并能正确计算,利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3、情感目标:利用情景、协商、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三、教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构建方法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环节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也是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一,根据低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在你的学习用具中你最喜欢什么?”学生会根据个人的喜好回答,肯定有的同学会说喜欢书,我就顺势说道:“书是我们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同学们都有好多工具书和课外读物,可是你们知道吗,还有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却没钱买书,他们也多么希望有几本课外读物啊!大家有好办法满足他们的心愿吗?”学生们会各抒己见,可能会说给他们捐书,这时我继续说:“正好有两所小学和我们想的一样,大家看”用电脑出示统计表。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要有爱心,要乐于帮助他人的德育教育。

  环节二:探索新知、构建方法

  1、电脑出示统计表,引导观察

  问学生:“从老师提供的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独立观察,发展学生从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根据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自己的问题。这一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3、同学们提出了这些问题,我们先选择一个问题解决,建设小学一共捐书多少本?

  先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估算一下得数的大致范围,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然后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算出得数。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让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算法。在交流时,不仅让学生积极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过程,还要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不断比较、分析、完善、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计算的基本思路。

  4、完成试一试。在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独立解决,既能使计算方法迁移,得以灵活运用和巩固,又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注重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环节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75页1题,用竖式计算,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进行新知的巩固。

  2、应用练习。75页2题,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延伸练习。利用原型的启发,突破原型,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外延。48+( )+567813 ( )+450+340 1000

  整个练习设计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的原则,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新知的内化,给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新的挑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环节四:课堂总结,激励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自己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教师给予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2

  教材分析

  《捐书活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方法,懂得了一些运算顺序,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捐书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因为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口算天天练

  35+25= 24+36= 100+210= 250+250=

  300+400= 460+240= 270+320= 430+540=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样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是不是感到很幸福呢?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我国还有很多的儿童因为贫困而面临辍学,请看图片(贫困山区的图片),这些年龄和你们差不多的孩子,因为贫困,只能在艰苦的环境下学习,但他们依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功读书,你们说他们这种精神值不值得我们学习?你们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引出课题),老师吧他们捐书的情况做了个统计,一起来看看吧!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表。

  师说:我给大家十秒的时间仔细观察两张表,看看你能从中找出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2、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说些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预设:

  生1: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生2: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

  生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哪个年级捐书多一些?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预设:

  生1:每个年级都有三个班,可以一个班一个班的对比,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一班多出来的书,比后比后两个班少的书的数量多,所以三年级多。

  生2:估算一下每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生3:三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17,四年级每个班都补成100后,尾数是10,所以三年级多。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如果我们算出每个年级的本书再比较就更准确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你知道怎样列式呢?

  学生尝试列算式,交流后汇报。

  三年级:118+104+95。

  四年级:103+109+98。

  3、解决问题。

  师:观察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揭示课题(三位数连加),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新知识。(引出课题)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算式:118+104+95.

  估算。

  师: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本?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的?

  (设计图意:让学生经历&ldqu;估&rdqu;的过程,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

  (2)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

  师: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师:有同学已经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第二种方法吗?(学生总共想到了四种方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很据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3)四人小组交流。

  师: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请几名同学代表上台板演)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们的算法吗?

  (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并在其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4)全班汇报。

  (将计算的方法按计算的方式进行分类,口算、脱式的方法请板演的同学介绍。)

  师: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竖式计算,他用了几个竖式?(2个)他是怎样计算的?(先把前连个数相加,再把它们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他很巧妙的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这位同学的竖式有些不一样,他只用了(1个)竖式,这个竖式以前可没有学过,对比一下,这个竖式和前面竖式有什么不同?(三个数写成一块儿,直接三个数相加)

  教师板书:

  师:三个数相加,怎么计算?思考一下。

  师:以各位为例,有没有同学为我们讲解一下到底该怎么计算?

  (个位上8加4等于12,12加5等于17,满十进一……)

  师:虽然是三个数在相加,其实计算方法是一样的。看来新的知识同样难不倒我们。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观察板演的算式,听、说计算的过程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深刻体会计算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三年级一共捐书317本,和我们的估算比较一下,是不是很接近?看来我们的估算是准确的。

  (设计意图: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相比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也体会估算可以验证计算的结果。)

  师:到现在,这道题我们解决完了吗?对了,还应该写答语,把问题回答完整。

  四、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个问题&ldqu;四年级一共捐了多少书?&rdqu;

  师:用今天学习的新方法算一算吧!

  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将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连加的竖式计算。)

  师:大家现在能确定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吗?

  五、回顾整理 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生:学会了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3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三位数)的加减法,《捐书活动》教案。本节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计算。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加计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册六单元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正确计算。在学习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时,学生能够根据前面学习三位数加减法时的知识经验和百以内数的连加的计算方法的经验进行估算和计算。

  【研究主题】

  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76—77页的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2、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同学们,在我们国家里还有许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因为买不起书,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的同学们非常有爱心,他们给希望小学的孩子捐了很多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联系生活

  1、看一看,说一说。出示统计表。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这里就是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建设小学的捐书情况:一年级捐了118本书,二年级捐了104本书,三年纪捐了95本书。

  (1)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2)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3)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23(本)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想一想,估一估。

  (1)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列式:118+104+95=

  (2)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可能的估算结果:300320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估算能力。】

  3.算一算,议一议。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汇报展示学生的不同算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种算法展示,一人汇报,一人板书,其余两人补充。竖式是强调格式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法1:100+100+100=300法2:120+100+100=3+4-5=17320-2+4-5=117300+17=317法3: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加深学生对不同算法的理解。】

  5.(课件)用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并列出竖式。

  【设计意图:运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示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6.做一做、比一比

  (1)后来,民族小学也发起了捐书活动,这是他们的捐书情况,估计一下,他们捐了多少本?

  (2)汇报算式,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全班交流。

  (3)练一练1.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运用刚才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连加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

  (三)小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呢?

  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4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出示课件,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这里就是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

  教师可以启发,例如:

  建设小学的`捐书情况:

  (1)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

  (2)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

  (3)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23(本)

  1.想一想: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2.列式:118+104+95=

  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

  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算一算。

  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

  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

  (二)拓展应用

  (1)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收录机,根据画面上的信息,你来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

  (2)如果妈妈带1000元,想买着三样东西,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呢?

  (3)如果妈妈带500元,她能买其中的哪种商品吗?

  学生交流完成,教师巡视,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继续完成下面的问题买糖。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呢?

  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5

  一、活动主题:

  爱满增城 手留书香

  二、活动目的:

  为山区的孤贫儿童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

  三、活动筹备:

  主办方:增城义工站蒲公英分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8月26日、27日(每天早上9:00-17:30),活动时间会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五、活动地点:

  挂绿广场及其他周边地区;

  六、参加人员:

  增城义工站蒲公英分队全体队员

  七、报名办法:

  报名格式:发网名+实名+参加哪一天的活动+联系方式到xxxxxxxx(未来)

  八、活动流程:

  (以26号为例)

  1、8:30在挂绿广场喷水池集合,讲解注意事项,分组。

  2、9:00各自组长带队员到各自负责区域派发传单,捐书活动正式开始;

  4、12:00 回到集中点吃午饭,休息。

  5、14:00 再次上街宣传;

  6、17:30 捐书活动结束,一部分队员为广场清理一下卫生(以我们被人丢在地上的传单为主),剩下的收拾东西。

  7、17:50 集合,总结,解散。

  应急(主要针对下雨天):如果到时刚好下雨,活动则以定点募捐为主。

  九、分工:

  1、筹备组:负责策划活动,协调、安排整个活动期间的突发情况及分组,并对整个活动进行跟踪,以便在活动期间及时调整。

  成员:闲云,天线

  2、活动组:增城义工站蒲公英分队

  成员:参加活动的队员

  3、后勤组:提供活动中所需物质支持(例如出借队服,活动表格提供等)。

  成员:待定

  4、宣传组:负责整个活动相关宣传,包括摄影、拍摄,网络、媒体宣传安排等工作。

  成员:待定

  十、相关要求:

  1、遵守纪律,服从安排。义工们必须遵守增城义工服务站守则,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不得做损害义工名誉的事情;

  2、活动期间必须统一穿着队服、队帽,有义工证的.须戴上。

  3、讲文明、讲礼貌、维护新塘济困扶助协会及增城市义工的`声誉;

  4、活动期间不得单独行动,请假、迟到、早退等须向带队组长及时说明。

  5、注意服务对象及个人安全,遇到突发事件不要擅自处理,应及时向带队组长或筹备组成员反应。

  十一、本队声明:

  1、 参加活动的队员以最终公布名单为准,如已报名但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必须提前一天告知报名负责人;

  2、本次活动以自愿参加为原则,个人必须注意自身的安全,活动期间队员如发生任何意外事故,本组织不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一经报名则视为同意本原则!

  3、个人一旦报到签到后,即视同自愿参加本次活动并认可本《公告》所列的相关事项,否则,谢绝参加。

  4、建议参加活动的队员自愿自行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5、活动方案以指定网站公告为准。

  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材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用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情况,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抓住两步计算的问题展开教学,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未计算前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和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情况,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用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注意什么?

  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同时也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做了铺垫。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通过自主探究、汇报交流的方式来解决三个问题:

  1、哪个年级捐的多一些?

  2、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3、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三)达标检测

  这一环节设计了两个题(“练一练”第1、2题),促使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回顾整理。

  这一环节中先设计了课后的第3题,可以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然后让学生通过回忆本节所学内容,对知识进行了梳理、总结。

  六、说教学效果。

  1、提出数学问题环节学生可能出现谁比谁多或少的问题。

  2、本节课容量较大,学生计算量及数字大,可能会完不成学习任务。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第四册第六单元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材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用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情况,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抓住两步计算的问题展开教学,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未计算前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和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在强调基本算法的前提下,还渗透了估算和简算,把笔算,估算,简算巧妙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三算独立的现状,同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释运用”中获取知识。

  3.教学目标:

  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在“数与代数”中提出的要重视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加强估算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3)、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4)、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的乐趣。

  4.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资源: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我采用情境教学法。

  本节课我创设了为灾区孩子捐书的情境,通过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估算,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的迁移,猜想,探究,交流。比较每种算法的特点,突出竖式计算的优点,让学生从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2)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基础和经验,在探索连加算法时,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把新知纳入到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更有效的掌握新知识。

  三、说教学流程

  (1)、情境导入:

  创设为灾区孩子捐书的情境导入新课

  (2)、探究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通过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从中捕捉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想一想、做一做。

  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3、算一算,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以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肯定学生的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计算方法上体现出的自主选择。

  四、学习扩展。

  培养学生用已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五、感受与收获。

  成功和体验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基础,师生在交流中共享学习的快乐

  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8

  一、活动目的

  为节约资源、物尽所用、建设互助和谐的校园,以营造书香校园、丰富学生读书资源为目的,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共享书香 爱心传递”的捐书活动。

  二、活动主题

  “共享书香 爱心传递”

  三、参与对象

  袁庄小学二至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内容及要求

  1、捐书范围

  除教材与教辅书外,其他中、外文纸质图书兼收,类别不限、版本不限、新旧书不限。提倡捐赠县教研室和教科室规定的必读书目。

  2、捐书办法

  (1)、学生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老师组织宣传发动和收集,填好捐书登记表,盖上“袁庄小学爱心图书捐赠”专用章。捐书登记表由学校复印保存。

  (2)、各班级将收集的图书交教导处,由教导处统一打包,统一开展捐赠仪式。

  (3)、各年级捐赠的图书由教导处按适宜阅读年级统一调配,各年级各班相对平均分配。

  (4)、学生所捐赠的图书所有权属学校,每学年结束后由班主任根据接受捐赠目录交还学校,下一学年再统一分配。

  (5)、各班级在接受捐赠后要填写《接受捐赠目录》,并复印上交。所接受捐赠的图书放置于班级书柜中供学生阅读。

  3、 捐书要求

  建议每位学生至少捐一本,鼓励多捐。

  所捐书籍要整洁干净,不缺页无破损。

  捐书的'同学可以在扉页上写上一段话,向学弟学妹们提出自己的期望。

  4、捐书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12月中旬

  5、 捐赠奖励措施

  对捐赠图书较多的学生学校将发放爱心证书。

  6、捐赠仪式流程

  顾主任致辞

  高年级学生代表向低年级学生捐赠图书(由六年级开始依次向下) 学生代表发言

  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9

  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仅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而且理解了三位数加减法的算理。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中,当学生明确题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之后,教师不再过多地讲解,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三位数连加的计算,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2.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品质。

  由于三位数连加数目较大,步骤较多,有时还会遇到连续进位的情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同时应对这么多的问题还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不刻意追求计算速度,适时提醒学生在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鼓励学生耐心细致地计算,力求计算准确。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计算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互动游戏,导入新课

  小游戏:找邻居。

  (1)找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327,213,482,194。

  (2)找出与下列数最接近的整百数:203,197,517,808。

  (找出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进行比赛,看谁找得又快又准,其他同学当裁判,胜利者奖励漂亮的贴纸)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这个游戏有关。

  设计意图:在新课的开始做“找邻居”的游戏,让学生练习找与某个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为新知识的学习进行预热,为接下来的估算打好基础。

  ⊙创设情境,实践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17页情境图,请学生独立观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尝试提出数学问题。

  师:图中呈现了哪些信息?

  预设

  生1:三年级的捐书情况是:三(1)班118本,三(2)班104本,三(3)班95本。

  生2:四年级的捐书情况是:四(1)班103本,四(2)班109本,四(3)班98本。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1: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生2: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生3: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2.尝试估算,探究估算方法。

  师:你能看出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吗?说说你的想法。

  (1)学生尝试独立估算,并与同伴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2)集体交流估算结果及估算方法。

  预设

  生1:我是先把相对应的班级逐一比较,再看比较后的数据。118比103多15,104比109少5,95比98少3,总体来看三年级比四年级多捐了7本书。

  生2:我是把各班捐书的数量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看成几百几十数再相加,三年级120+100+100=320,四年级100+110+100=310,所以三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估算初步确定是三年级捐的书多一些,接下来我们要仔细算一算,用准确的数据来说明到底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

  3.解决问题: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课件出示问题,请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师:求三年级学生一共捐书多少本,应该怎样列算式。

  生:118+104+95。

  师:你们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能想到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 10

  一、活动目标

  通过捐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宣传发动: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微信群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宣传本次活动。

  组织分工:确定活动负责人,分配志愿者任务,如宣传、收集、整理等。

  物资准备:准备捐赠书籍、捐赠箱、登记表等。

  三、活动过程

  开场: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呼吁大家积极参与。

  捐赠环节:参与者将书籍放入捐赠箱,志愿者进行登记。

  互动环节:安排一些读书分享、书籍推荐等小活动,让参与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阅读的意义和乐趣。

  结束环节:主持人总结活动内容,感谢参与者的支持和付出。

  四、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更加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此外,通过书籍的捐赠,也让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得到了宝贵的资源。

  五、活动反思与改进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首先,宣传力度还需要加强,以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其次,志愿者团队需要更好的培训和分工,以提高工作效率;最后,活动结束后需要对捐赠书籍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

  六、活动建议与展望

  为了使本次活动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宣传力度,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进行宣传,如校园广播、海报、微信群等;对志愿者进行更好的培训和分工,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捐赠书籍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此外,我们还可以将本次活动与其他公益活动相结合,如环保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以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将本次活动的成功经验应用到其他类似的活动中,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年级下册《捐书活动》说课稿】相关文章:

捐书活动总结06-28

捐书活动方案04-21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03-16

爱心捐书活动总结06-17

捐书活动总结范文07-05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05-02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02-06

关于捐书的活动总结11-30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02-06

【精】捐书活动总结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