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游》说课稿

时间:2023-09-21 12:00:57 海洁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郊游》说课稿(精选13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郊游》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郊游》说课稿(精选13篇)

  《郊游》说课稿 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郊游》。

  在《郊游》的整个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兴趣为核心,重视个性发展,张扬相互间合作,推动师生互动,加深学生对本课歌曲音乐风格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的情感的设计理念,从教材、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说说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郊游》是二年级四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唱歌课,1课时完成。这是一首台湾儿歌,2/4拍,由带再现的三部分构成。一、三部分完全相同,显得朝气蓬勃;第二乐句因演唱景色变得柔和,旋律平易亲切,朗朗上口情绪上显得抒情一些,全曲表现了孩子们手牵着手去郊游,观赏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丽春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内容符合这一阶段的学生身心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紧密联系,为学生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歌曲《郊游》,指导学生用优美、真挚的声音歌唱。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增进学生对春天的了解与热爱,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进行创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大自然的感情。丰富其对音乐的感受。

  3、教学重点、难点:音乐教学的过程, 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和富有情感的动作去表现《郊游》这首歌曲,是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鼓励、帮助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快乐表现中学习音乐技能。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将精心组织开放而有力的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教法上我综合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兴趣引入法、视觉图象法、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资料,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以充分的身临其境的感受。谈话法、体验法、合作学习法、音乐表演法等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用听唱法与视听法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更好的演唱歌曲学习歌曲。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在看、唱、学、(跳)创作等教学活动中,领略歌曲之美,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滴哩滴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律动进教室。美丽的春天景色,营造了欢快、活泼、的学习气氛,把他们带入轻松跳跃,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同时,激发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愿望,导出本课歌词,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背景音乐:歌曲《滴哩滴哩》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歌曲很欢快、很活泼。

  生:我觉得很轻松、跳跃。

  生:我听到了“春天在那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歌词都注意到了。歌曲用欢快、跳跃的旋律歌唱了美丽的春天和小朋友在春天里欢乐的情绪。

  师:你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见绿绿的小草。

  生:我看见红红的花。

  生:我看见小鸟在唱歌。……

  师:春天真是太美了,在这美丽的季节,你们想干什么?有什么打算?

  生:我们想到郊外去郊游。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郊游》,请同学们再听一遍歌曲,体会一下小朋友郊游的心情。

  听完歌曲后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总结出歌曲欢快、跳跃的特点。我这样设计的理念是用简单形象化的方法,一步步推进学生,激起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2、发声练习

  教师弹琴学唱歌谱,用歌曲中较为典型的一句旋律作为发声练习:

  (可以用“la”或者“li”或者其他来练声),然后老师弹琴学生唱一遍谱子。

  3、学唱歌词。

  (1)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愉快的按节奏朗读一下歌词。

  (2)采用教唱法逐句教唱歌词。

  4、解决重点难点:

  (1)首先对学生的演唱表示鼓励、赞扬,树立学生自信心,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然后,带领学生随琴学唱歌曲,找出难点即唱得不太好的地方。即 这一句,前八分后十六的节奏,和一个三度的音程这里比较难唱。

  (2)难点学习:我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将难点部分的歌词及节奏展示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并且用打节奏和反复教唱相结合的方法对难点部分进行学习。教师弹琴伴奏,学生完整的演唱一遍。强调学生用欢快富有弹性 的声音演唱。

  6、巩固检查并进行歌曲表演。

  (1)可以采用多种演唱形式进行检查:如男女生独唱、分小组演唱、领唱、齐唱等。

  (2)歌曲表演《郊游》: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意。学生分小组展示,教师指导并评价鼓励。这也是学生进行表现协作的.过程。

  7、拓展活动:

  春天是是令人陶醉的季节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人们除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喜爱,还用了其他的形式来歌颂春天。古今中外有很多诗人、文学家都对春天作过不同的描述,你能把知道的告诉大家吗?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

  生:我会背古诗《春晓》

  师: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诗人对春的感觉。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模仿古人念书时摇头晃脑的神态作夸张表演古诗《春晓》。

  师:诗人在室内听到了春天的那些声音?

  生:诗人听到了鸟啼声;他听到了沙沙的春雨声;他听到了春风的脚步。

  师小结:诗人把他听到的"春天的声音"写得太美了,那鸟声、那风声、那静静的春夜、那沙沙的雨声让人想起如烟似梦般的意境。

  师: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学着音乐家、美术家、诗人也来表现一下美丽的春天。

  提示:结合古诗词画一副美丽的春景画。

  8、课堂总结:

  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总结:同学们真是太能干了,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老师被你们的精彩表演陶醉了。让我们一起拥抱春天,在温暖的春天里快乐成长吧!师生共同演唱《郊游》,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郊游》说课稿 2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2、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尝试用铃鼓、圆舞板、碰铃演奏歌曲。

  3、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事先会唱歌曲《郊游》,节奏图谱、铃鼓、圆舞板、碰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小朋友,前段时间老师教了一首《郊游》的歌曲,你们还记得吗?”(伴乐轻唱)

  二、感知结构,尝试用身体表现节奏型。

  1、“老师用图谱把歌词都记下来了,看看老师用了哪些符号?”

  “那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看着图谱来唱一唱,然后告诉我,这首歌曲里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伴乐齐唱)

  “第一段和第几段相同?”“相同的部分我们称为A部分”

  “中间部分有它们一样吗?”

  师小结:像这样开始和结尾的节奏相同,中间不同的结构叫ABA结构。(出示ABA)

  2、“如果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看到小脚你想到什么动作?看到小手呢?谁来试一试。”(引导幼儿看图谱,集体分部练习)“除了用跺脚、拍手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呢?”(拍腿拍肩,集体尝试)

  3、分析B段:“B段我们看到了什么?这儿不是小脚小手,而是白云、阳光、青山绿水,可以用什么动作呢?”(幼儿做,集体练习)

  4、集体完整练习,分部练习。“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看指挥伴乐做动作)

  三、讨论配器,并演奏。

  1、“小朋友真能干,连小乐器们都忍不住想来玩一玩啦,看一看,都来了谁?” 认识铃鼓,碰铃,圆舞板。

  “我们帮它们分一下工,走的部分用什么乐器?为什么?拉手的地方呢?” “B段优美的部分适合用什么来演奏呢?”

  2、尝试用乐器演奏一遍。

  3、交换乐器。

  四、结束。

  “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新本领,会用乐器来演奏歌曲了,像这样用乐器来演奏的活动叫打击乐。铃鼓、碰铃、圆舞板都是打击乐器,在我们三楼的音乐室里,还有许多的打击乐器呢,等下我们一起去用别的乐器来试着演奏《郊游》好吗?”

  《郊游》说课稿 3

  教学目标:

  1.对描写动物的乐曲感兴趣,在仔细聆听的基础上,能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想象中的乐曲意境及动物神态。

  2.能区分歌曲《郊游》中相同的不同的部分,并能用歌唱、律动及绘画等形式表现出来。 3.能熟练地演唱歌曲《郊游》,演唱时声音自然,情绪饱满。 4.知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应与他们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集中精神聆听管弦乐《快乐的小熊猫》,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会区分歌曲中相同和不相同的`部分,并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春天百花盛开的美景图。师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你最喜欢干什么?(放风筝、游玩)

  师总结:是呀!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百花争艳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尽情的游玩,闻着幽幽的花香,脚踩柔软的青草,尽情、自在的游玩,肯定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你看,有人正享受着春天的美好,你听,他们在唱些什么?

  2.学生欣赏歌曲《郊游》

  3.学生起来说说他们在唱些什么?学生说说歌词。

  师总结:他们在邀请我们一起去郊外游玩。让我们也赶紧出发吧!

  4.跟着音乐拍手打节拍。(跟着老师做)师提问:我们来到了郊外,郊外的景色怎样?

  学生自由说,老师提示,我们用歌曲的歌词来回答老师。

  学生回答: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

  5.指导学生朗读节奏。

  师:老师想让你们按书中乐曲的节奏来回答老师。

  教师出示节奏,先用跑、走、拖来朗读节奏,再让学生加入歌词朗读节奏。

  请学生示范,集体示范。

  让我们加上我们的小手,边拍边来读一读。学生集体朗读,请学生朗读。

  6.春天真美,郊外真美,让人忍不住想唱起来。

  (1)教师范唱歌曲,唱到最后两句可以让学生一起唱。

  (2)跟着老师演唱歌曲。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3)完整演唱歌曲。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提问:唱着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快乐、高兴、兴奋)师:那你怎样把你的快乐传递给大家,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学生回答:

  1.可以通过歌声来回答。(教师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让学生选择)

  2.用表情来传达。

  3.可以边拍手边唱。

  教师组织用各种不同地方法来演唱。

  7.让学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

  8.请个别学生演唱。

  9.跟着伴奏,为乐曲加上打击乐器,加上动作演唱。

  教师:老师感受到了小朋友们快乐,郊游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刚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忍不住想跳起来,谁来表演为歌曲伴舞,下面小朋友为他们伴唱,伴奏。(打击乐器演奏、学生加入动作表演。)

  二、学习欣赏曲目《快乐的小熊猫》

  师导入:我们欢乐的歌声、欢快的舞蹈,引来了一只小熊猫,看它在干什么?1.播放视频2.教师讲解。

  这是一首管弦乐曲,乐曲分为三个部分。(散板、主题、主题变奏)

  3.再次欣赏乐曲,学生欣赏老师讲解。 4.教师总结

  这首管弦乐乐曲是动画片《熊猫百货商店》的一个配乐片段,乐曲中运用各种不同的乐器去刻画动物的性格,以生动的音乐语言塑造了活泼可爱的小熊猫和叽叽喳喳的小鸟等的音乐形象。让我们再次欣赏《快乐的小熊猫》。播放视频。

  三、课堂总结

  音乐无处不在,在山林间,在小溪边,在马路上、有了音乐电影、电视才更精彩,我们小朋友们的动画片才更形象,如果我们平常多留心,你就会发现音乐真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真的是很美妙、很神奇。

  《郊游》说课稿 4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图片中的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2、知道排队的好处,理解、认同并能遵守排队规则。

  3、理解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郊游"的话题。

  师:小朋友们手拉手跟着老师一起去公园郊游了。郊游开心么?

  小结:有一群小动物听说郊游是件开心的事情,也很想去。所以,星期天,它们的爸爸也带着它们去游乐场郊游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究竟是谁?

  二、观察画面,理解画面的主要内容。

  1、(出示画面)猴爸爸带了几只小猴去郊游?

  2、小猴们跟着猴爸爸可高兴啦!小猴们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3、情景一:过独木桥提问:小猴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在这里会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这样的?

  那怎样才能避免发生危险呢?

  小结:不排队就会发生危险。请小猴们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就会避免发生危险。

  4、情景二:进游乐场

  (1)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们这次是否排好了队?

  (2)为什么小猴们这次又没有排队?这样行吗?为什么?

  小结:原来,排队不仅可以避免发生危险,还可以节约时间。

  5、情景三:插队

  (1)小猴们又高高兴兴地走呀走,来到了一个滑梯面前。四只小猴能不能一起上去呢?为什么?

  (2)这回小猴们有没有排队?

  (3)小猴又发生了什么事?

  (4)那它们排队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小结:排队的`时候要注意不争抢、不插队,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宝宝。

  三、拓展经验。

  排队真有用,在我们幼儿园里,有哪些地方也需要我们小朋友排队的?

  小结:排队真的很有用,不仅可以避免发生危险,还能节省时间,可以让我们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宝宝。

  《郊游》说课稿 5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快乐的音乐,并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

  2、了解游戏的方法,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山草地图片、《郊游》音乐、黑板、笔、小旗帜

  活动过程:

  一、导入——律动《郊游》

  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不冷也不热,最适合出去郊游了,你们想去吗?(师幼做律动《郊游》)

  二、欣赏理解——分辨不同信号的音乐

  1、观察图片,了解郊游路经的地方

  师:我们的目的地有点远,还要走很多路才能到,看一看一路上我们还要经过哪些地方?(出示图片)

  师小结:原来,我们要去的地方还要经过一片大草地和爬过几座大山才能到。

  2、第一次欣赏音乐

  师:今天,赵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音乐,里面有过草地的'音乐、有爬山的音乐,请你们听一听哪里像是在过草地、哪里像是在爬山?(幼儿欣赏音乐后自由讲述)

  3、第二次欣赏音乐

  师:有不一样的意见,我们再来听一听吧!(幼儿再次欣赏)

  4、画图谱,欣赏音乐

  师:这次请你们一边听,一边看看,赵老师把音乐里的草地和大山画出来瞧瞧到底哪里是过草地,哪里是爬山的音乐?

  师小结:原来前面的音乐感觉像是在过草地,后面的音乐感觉像在爬山。

  三、动作表现——掌握爬山的节奏

  1、 老师表演用手郊游的动作

  师:赵老师用小手做小脚来过草地、爬山,你们想知道怎么做的吗?(师示范)

  师:我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是过草地,什么动作是在爬山?(幼儿自由讲述)

  师小结:哦,原来在下面是过草地,在上面是爬山。你们想不想试试!

  2、 幼儿尝试用手表现郊游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3、 小脚去郊游

  师:小脚也想去郊游,小脚说我想用漂亮的动作过草地,请你们帮它想一想用什么漂亮的动作去过草地?(幼儿创编过草地的动作)

  师:小脚怎么爬山啊?(重点引导幼儿一步一步的爬)

  听音乐,完整的表现郊游动作(引导幼儿注意倾听爬山的音乐)

  师:前面还有一片草地,我们继续往前走!(再次表现,提醒幼儿爬几步到山顶)

  四、音乐游戏

  出示导游旗,幼儿根据旗帜上的数字组队去郊游!

  师:导游阿姨要带你们去郊游了,每一队的游客都可以用不一样的方法去郊游,但是几个人要在一起,不能掉队哦!(幼儿听音乐进行游戏)

  《郊游》说课稿 6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郊游》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aba的结构特点,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学习用歌表演形式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

  2、能根据歌曲内容表演动作,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萌发用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教学准备已会唱歌曲、歌曲乐谱、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等)。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歌曲aba的结构特点,能用乐器进行歌曲演奏。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操作法;乐器辅助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导幼儿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和情绪。

  1、齐唱歌曲,要求唱得整齐、动听。

  师:上次老师请小朋友学了《郊游》这首歌,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2、感知歌曲的`aba结构。

  师:这首歌曲一共有几小段?

  总结:这首歌里一共有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可以叫做aba形式。

  3、引导幼儿感知歌曲第一、三段和第二段的情绪区别。

  提问:第一段和第三段的节奏怎么样?感觉怎么样?

  师:第二段的节奏和第一、三段有什么不一样?

  进行歌唱,复习歌曲。

  知道歌曲分三段,理解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

  第一、三段表现欢快的情绪,第二段表现优美的景色,比较柔和。通过了解歌曲aba的结构特点,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学习用歌表演形式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二、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地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师:第二段里,我们看到了青山绿水,可以做些什么优美的动作呢?

  3、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引导幼儿组合成歌表演,并带领幼儿进行集体表演。

  用拉手晃动的动作表现走路的情景。

  自编一些优美、柔和的动作。

  随老师一起进行歌表演。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表演动作,并进行集体歌表演。三、引导幼儿用乐器进行歌曲伴奏。

  1、出示乐器。

  2、提问:什么乐器适合演奏欢快郊游的部分?

  师:什么乐器适合演奏音乐优美的部分?

  3、出示乐谱。

  4、进行分组看乐谱练习演奏。

  5、引导幼儿看指挥演奏。

  要求双响筒或圆舞板要演奏得轻快,碰铃、铃鼓拍摇要连贯。

  用双响筒或圆舞板表示走步节奏。

  用碰铃、铃鼓拍摇表示音乐的优美。

  了解不同乐器的分奏情况。

  练习后,看指挥随音乐演奏。通过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萌发用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通过分乐器的歌曲演奏,使幼儿学会乐器的使用,能对打击乐活动更感兴趣。

  《郊游》说课稿 7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2、引导幼儿在理解图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排列图片。

  3、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排图讲述能力。

  教学准备:

  大图片一套,幼儿用的小图片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注意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图片,好吗?

  二、引导幼儿在理解1~5幅图片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排图

  1、出示第一幅图片,请幼儿说说图片说的是什么。

  小结: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2、引导幼儿理解2~5幅图片的意思。

  ①它们在郊外是怎么玩的`?这儿有几张没按顺序排列的图片,谁能够看懂?

  ②小猫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高的?(撑竿跳。)③小狗在干什么?(学习词语:竖蜻蜓。)3、引导幼儿给图片排序。

  ①现在请你们把红色边框的五张图片拿出来排一排,然后连起来讲一段故事。

  ②幼儿动手排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③幼儿根据自己排列的图片讲述故事,教师排出相应的大图片。

  三、引导幼儿为故事的后部分排图

  1、小动物玩得正高兴,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们拿出蓝色边框的三张图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儿排列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3、个别幼儿排图片,请其余幼儿说说是否同意这样排列。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作出正确引导。

  4、这几张图片讲了什么?小刺猬为什么帮小动物们晒衣服?谁会用一段好听的话来说?

  5、教师小结。

  6、现在图片已经排好了,请你们把图片上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附:儿歌

  小动物去郊游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歌,小动物们高高兴兴地去郊游。

  小刺猬在地上打滚,小猫在撑竿跳,小狗在竖蜻蜓,小兔在跑步。

  哗啦啦,天下起了倾盆大雨,把小动物的衣服都淋湿了。

  不一会儿,雨停了。小刺猬说:“我来帮你们晾衣服吧!”它把小动物们的衣服都挂在自己身上。

  衣服晾干了,小动物们围着小刺猬说:“谢谢你,小刺猬!”。

  《郊游》说课稿 8

  一、活动目标:

  1、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2、尝试运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活动重点:

  1、能仔细观察画面,比较、发现其异同。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

  2、教师准备:大图书、大头饰(熊、松鼠)歌曲磁带《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表演《去游玩》。

  表演歌曲《去游玩》或其他郊游歌曲,教师带领幼儿快乐地表演。

  2、经验连接。

  (1)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一起去郊外游玩过?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和家人或伙伴一起出去郊游的经历,教师也可以加入,讲述自己出去郊游的事情。

  (2)出示大熊、松鼠的头饰,引起阅读兴趣。

  在森林里,有一只大熊和一只松鼠,它们也要到野外去游玩了!它们会带些什么东西去呢?发生了些什么事呢?老师这里有一本书,秘密就藏在这里面!你们想看吗?

  (二)自由阅读

  1、幼儿有序祛暑,教师提出阅读要求:注意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独立阅读,并按顺序翻阅图书。

  2、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随意翻阅故事的画面内容,说一说画面上都有谁,它们准备去干什么?

  (2)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看书。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幼儿一页一页地看,提醒幼儿注意观察每一幅图里,大雄和松鼠都带了什么相同的东西?这么东西又有什么不同?请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交流讨论

  1、幼儿手指画面,尝试运用自己的.话相互讲一讲故事的大概内容。

  2、你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请幼儿自由猜一猜、说一说。教师最后总结,引导幼儿念一念故事的名称。

  (四)听说游戏

  教师随意说出一组词,如长、多、粗等,让回幼儿快速说出其意思相反的词来。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书,整理物品。

  五、活动延伸:

  进行理解阅读。

  《郊游》说课稿 9

  设计意图:

  幼儿雨天入园后,发现光洁的地板上出现了许多水脚印,再仔细一看,“原来脚印都不一样”,“还挺好看的呢”,孩子们的发现触发了我的灵感,这一个个的“水脚印”不正是一幅幅美丽的装饰画吗!对中班初期的幼儿来说,学习装饰画有一定的难度,请幼儿进行鞋底印画是一个巧妙的突破口。于是,一个全新的活动就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尝试鞋底印画并结合拼贴表现快乐的郊游。

  2.体验游戏化的艺术感受与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场景、音乐、颜料、铅画纸、报纸、纸盒等。

  经验准备:熟悉歌曲音乐《郊游》,已有拼贴小人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以音乐游戏入场,在游戏中熟悉现场的场地。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郊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野外郊游,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吧(听音乐自由入场)

  二、发现颜料,引发与颜料游戏的欲望。

  1.师:咦,这是什么?一条五彩缤纷的小河,那我们要怎样过去呢?(请个别幼儿回答)谁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

  2.师:谁来说一说他是怎么过河的?他过河了以后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彩色的鞋印像什么?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指导:先要干什么?然后干什么?)

  三、幼儿集体操作

  1.你们发现了对面的草地上有了什么变化?漂亮吗?孩子们,你们想不想也去对面的草地上种上美丽的花朵?那我们带着彩色的脚印出发吧!

  2.幼儿操作

  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玩得开心吗?哇,我们小朋友去郊游还能把绿绿的草地变成了一片美丽的花园,真是太棒了!

  四、撕纸拼贴,进一步让孩子体验艺术创作的'快乐。

  1.师:这么漂亮花园是谁设计的呀?那看不见我们小朋友,怎么办?好,我们用撕贴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去花园里走一走吧!

  师:我们小朋友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脑袋、身体、胳膊和腿)

  2.教师示范后,幼儿操作。

  五、展示交流,感受鞋底印画与撕贴结合的美感。

  师:大家快来说说,哪个小朋友是你?你和谁在一起做游戏?

  教学反思:

  中班初期的孩子画装饰画很难,兴趣不浓厚,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全新的活动产生了。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物品——鞋子,让孩子们利用鞋底进行印画,这样的活动一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他们就充满了欣喜和探索的兴趣。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各种颜色,感知鞋底花纹的多样性,为创作活动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我又鼓励幼儿大胆撕贴,构成美丽的装饰画。通过活动,孩子们感知到了更多的鞋底花纹,巩固了对装饰画的认识,提高了对装饰画的兴趣。但在这次活动中,由于老师的引导不够,幼儿的合作意识不强,还需要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郊游》说课稿 10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2、尝试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和旋律特点,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在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并从中体验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郊游的生活经验。

  2、材料准备:阅读材料《郊游》,音乐,郊游图片一张,白云,太阳,水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练声

  利用歌曲《郊游》的前八个小杰进行练声

  2、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并理解歌曲。

  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郊游》,引导幼儿带着教师的问题来欣赏。

  提问:歌曲里的小朋友是怎么郊游的?他们在郊游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

  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熟悉歌词,适当的引导幼儿朗读几次。

  3、幼儿学唱歌曲,感受和探索出歌曲的结构。

  提问:现在请小朋友再听老师唱一次这首歌,注意听歌曲中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通过交流的方式,引导幼儿对比歌曲中前后两段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4、创设游戏情景,教师当导游,带领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

  提问:在歌曲前后重复的部分你做了什么动作?能再和你的同伴一起做吗?

  教师鼓励幼儿创编出不同的白云飘的动作,同时,引导幼儿小结。

  教师给予幼儿一段较长的'音乐旋律,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角色。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习歌曲《郊游》,能用跳跃和连贯两种不同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难点是尝试创编出歌曲内容忽然旋律特点,并能再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教师在带领幼儿幼儿学唱歌曲的时候以游戏情境的方式来开展,可以根据地域不同,引导幼儿熟悉郊游场所。

  教师可以采用随音乐朗诵歌词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如歌班上幼儿有识图谱的经验,本活动也可以用图谱来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比如歌曲前后两句可以根据歌词内容画上手拉手,中间留四个空白,这样,幼儿的活动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郊游》说课稿 11

  设计意图:

  我园采用混龄编班模式,利用混龄环境培养幼儿合作行为是我园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为此,我们经常组织大小年龄幼儿在一起合作游戏。本次活动,我们根据大年龄幼儿和小年龄幼儿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了“一起去郊游”的游戏情景,以激发他们共同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我们通过启发和鼓励大小年龄幼儿一起合作探索,引导他们体验到参与游戏的乐趣,并培养大年龄幼儿大胆、自信、善于合作及乐意照顾弟弟妹妹的良好品质。

  目标:

  ●大年龄幼儿:

  1.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合作搭山洞,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2.能用语言或动作引导弟弟妹妹参与游戏,并能运用多种方法保护他们,体现责任意识。

  ●小年龄幼儿:

  1.在活动中发展走、跳、钻、爬等基本动作。

  2.在哥哥姐姐的引导和带领下积极参与活动,愿意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

  ●大、小年龄幼儿:在混龄活动中体验大小同伴互动游戏的快乐,增强合作能力,增进友爱之情。

  准备:

  大小年龄幼儿相互认识并有一起游戏的经验;录音机、背景音乐(欢快和舒缓的音乐)、图卡纸、笔。

  过程:

  一、引出活动,交代任务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过家家游戏。请一个大男孩、一个大女孩先自由配对组成一个家庭,分别当爸爸、妈妈,然后再一起找一个小弟弟或小妹妹做自己的宝宝。快行动吧!

  师:请爸爸妈妈带着宝宝一起坐下来,让我们摆个造型拍张全家福吧。

  (教师做拍照动作,以此增进大小孩子间的亲密感。)

  师:今天爸爸妈妈要带着宝宝和老师一起去郊游。出发前,我要提醒大家:在路上,我们会碰到一些困难,爸爸妈妈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最重要的是要照顾好自己的宝宝。知道了吗?

  (通过事先交代任务,引发大年龄幼儿产生照顾和保护好小年龄幼儿的意识。)

  二、情景游戏:引导大年龄幼儿想方设法保护小年龄幼儿

  师(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天气真好啊,心情也不错,我们一起走走走。

  (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有节奏地走,并用自己的快乐情绪感染幼儿,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师(音乐间奏):前面有一片灌木丛,让我们弯着腰走过去吧。爸爸妈妈请照顾好宝宝,别让灌木丛划伤了宝宝。

  情景一:刮风了

  师(音乐停):呜……刮大风了。大冬天的,风吹在身上,宝宝们,你们有什么感觉?

  师:风吹在身上很冷,怎么办?请宝宝们说说看。

  宝宝:躲在妈妈后面/抱着爸爸妈妈……

  师:啊,原来爸爸妈妈可以保护宝宝。请爸爸妈妈赶快动脑筋想办法给宝宝挡风。

  师:请问爸爸妈妈是用什么方法帮宝宝挡风的?

  妈妈:我们两人把宝宝围在中间。

  爸爸:我用衣服挡住宝宝。

  师:嗯,爸爸妈妈真会动脑筋。

  师:宝宝,有爸爸妈妈保护,暖和吗?还冷不冷啊?

  宝宝:不冷了。

  (根据大小年龄幼儿的能力差异分层提问,互动交流;对大年龄幼儿有创意的想法给予及时的鼓励,以此拓展幼儿的思维。)

  师:爸爸妈妈成功地保护了宝宝,真能干。风停了,让我们继续出发吧!(音乐起)前面有条小水沟,让我们一起跳过去吧。(音乐间奏)停,歇一下。(音乐起)来,继续跳。

  情景二:下雨了

  师(音乐停):轰隆隆,下大雨了。怎么办?请爸爸妈妈赶快动脑筋想办法为宝宝挡雨。

  师:你们用什么为宝宝挡雨?

  爸爸妈妈:房子/雨伞/雨披……

  师:宝宝有没有被雨淋到啊?

  宝宝:我身上干干的,没有淋到/我也一点都没有淋到……

  师:爸爸妈妈真能干,你们又成功地保护了宝宝。请宝宝伸出大拇指夸夸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真棒!

  师:哎呀!爸爸妈妈只顾着给宝宝挡雨,自己都淋湿了。宝宝,你们说怎么办呢?

  宝宝:换件衣服/用毛巾擦一下……

  师:哦,那请宝宝们赶紧给爸爸妈妈擦一下,要不然他们会感冒的。

  (通过引导大小年龄幼儿之间的互动,让小年龄幼儿从中学习一些夸赞和关爱他人的方法,同时也让大年龄幼儿体验自己付出的快乐,并进一步强化照顾和保护小年龄幼儿的意识。)

  师:雨停了,我们继续出发吧。(音乐起)前面有一座高山,山路很陡很危险。让我们扶着宝宝一起爬山吧。

  情景三:宝宝累了

  师(音乐停):走了这么多的路,爬了那么高的山,宝宝累了,走不动了。可前面还有一段路,请爸爸动了。可前面还有一段路,请爸爸妈妈想办法帮助宝宝一起走。

  师:你们用了什么方法?

  妈妈:我是抱着宝宝走的。

  师:这个妈妈真好。

  爸爸:我是背着宝宝走的。

  师:哇,这个爸爸的力气真大。

  妈妈:我们是—起牵着宝宝走的。

  师:这个方法不错,很省力哦。

  (在这一环节中,所有幼儿的走、跑、跳等基本动作都得到了锻炼。同时大小年龄幼儿之间产生了很多的'互动。)

  三、互动游戏——钻山洞

  1.两人合作搭山洞。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钻山洞的游戏。谁来搭山洞呢?

  爸爸妈妈:我们来搭山洞,宝宝来钻。

  师:为什么?

  爸爸妈妈:因为我们年龄大,弟弟妹妹年龄小、个子矮,搭的山洞我们不好钻。

  师:宝宝们觉得爸爸妈妈的建议好吗?想钻爸爸妈妈搭的山洞吗?

  宝宝:想。

  师:请爸爸妈妈用身体合作搭一个山洞,山洞可以大,也可以小,但要保证宝宝能钻过去。动脑筋想办法,尽量搭出不同的山洞。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大年龄孩子运用身体不同部位搭山洞,引导小年龄幼儿钻山洞。)

  师:这个山洞好像要倒了。宝宝,你爬过去的时候怕不怕?

  宝宝:有点怕。

  师:爸爸妈妈,宝宝有点怕哦。怎么样搭山洞,才能让宝宝爬的时候更安全呢?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尽量启发大小年龄幼儿之间开展互动。比如,通过引导小年龄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启发大年龄幼儿学习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进而调整自己的造型。)

  2.交流分享,用“拍摄照片”的形式记录。

  师:请爸爸妈妈带着宝宝坐下来休息一下。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你们搭的山洞。

  (请幼儿逐对展示自己搭的山洞。等大年龄孩子搭好山洞,教师做拍照动作,然后用简笔画快速画出造型,展示在黑板上。当幼儿搭建的山洞雷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和已展示出来的图片进行比较,鼓励幼儿尝试搭出新的山洞。)

  师:爸爸妈妈搭出了这么多形状的山洞。宝宝们,这些山洞好玩吗?你们最喜欢钻哪个山洞?

  3.集体合作逐个搭出宝宝选出的几个最喜欢的山洞,供宝宝钻爬。

  师:爸爸妈妈搭的山洞真好玩。现在,我们请爸爸妈妈们把山洞连起来,变成长长的山洞给宝宝们钻。

  师:宝宝们,爸爸妈妈的山洞搭好了,快来钻山洞吧。(音乐起)

  四、结束活动。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家人相互敲敲背、按摩按摩全身,做放松运动。

  《郊游》说课稿 1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分析歌曲ABA结构,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学习用歌表演动作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

  2、组织幼儿根据歌表演动作,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培养幼儿以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

  (4)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5)请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四、活动反思:

  《郊游》是一首台湾儿童歌曲,曲调活泼开朗。歌曲分为三段体,第一、三段完全相同,表现了孩子们兴冲冲向前进的神态和小伙伴之间亲密的友情;第二段与第一、三段形成对比,着重刻画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旋律舒展、优美。设计教案时,我主要抓住低年级小朋友好动、好奇心强等方面的特点,以郊游为主题的路线进行展开,现反思如下: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学是引导学生审美发现的过程,美的教学环境可以成为有效的潜在教育手段,而美的感受这个过程的基础是聆听,在这一课中我紧抓音乐本身特点展开一系列的活动:怀念秋天、寻找秋天、走近秋天,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听中感悟音乐,听中理解音乐从而表现创造音乐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感受有:

  一、突出音乐本体,培养聆听习惯。

  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基础。音乐教学首先应解决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培养聆听的习惯从而使学生拥有音乐的耳朵以至关注生活身边的音乐。本课的设计中除了涉及视觉媒体,还让学生在一次次听中感受音乐的内涵,“你听的真仔细,歌词都注意到了”“音乐的耳朵对学习音乐很重要”“做一个文明的观众”等都有意识的在引导专注投入的听,倾听,养成聆听的习惯。实践证明,突出音乐本体的听,用音乐创设情景的做法,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关注与喜爱。聆听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生活中音乐的仔细聆听,依赖学生专注的听。

  二、与学生生活真实相链接发现美。

  音乐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链接,把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从生活中发现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机。郊游是学生们所喜爱的,生活中有许多真实情感的体验,通过模拟式的郊游生活再现唤起学生学习热情,使歌曲的演唱“情到深处”是很容易的。音乐源于生活,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音乐、发现音乐,从而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美。三、在“音乐情景过程”中让学生创造音乐美。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十分明确地把表现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总目标:本课的设计根据新课标“鼓励音乐创造”的教育理念做到了让学生经历“音乐情景过程”创造音乐美。例如在表现歌曲是加入打击乐器的伴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多元化的音乐情景表现美丽的秋天,去除了固定的一元化的音乐情景演绎,教师给学生提供创设音乐情景的思路、资源、条件、方法等。通过开放式的讨论,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潜能和智慧,提出对问题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四、音乐欣赏动中感悟美。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打开多个感知渠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音乐欣赏中,只有开放学生多个感知通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欣赏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起激烈的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本课设计充分体现了开通多渠道让学生动中感悟的特点。如课始教师带领学生律动《去郊游》时,让学生在动中体验情绪,动中加深感受乐曲,动中塑造音乐形象,动中创造音乐,参与物质环境的布置来再现孩子眼里的秋景。这节课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一首演唱,一首欣赏曲目,时而演唱,时而聆听,时而讨论律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既不感到枯躁单调又打开了学生多个感知,多有所获,情趣盎然,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当然本课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特别是教唱歌曲环节,除了让学生体验歌曲的两种不同情绪之外,并没有深入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方法去演唱就直接进入歌曲表现环节,而学生也只是在表面上理解,并没有学会具体的演唱方法。这也是我今后课堂上所要攻破的难点。

  《郊游》说课稿 1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认识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

  2、能游用一和许多等词汇表示事物

  自备教具:

  1、情境布置的小池塘,大鱼一条、青蛙一只、许多条小鱼、许多只蝌蚪。

  2、小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出课题:小猫去春游。

  教师扮演猫妈妈:“今天猫妈妈要和小猫们一起去春游钓鱼,我们一共去多少只小猫,多少只猫妈妈啊?”

  (一同统计活动的人数,幼儿明确只有一个猫妈妈,有许多只小猫)。

  幼儿感知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知道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

  (1)猫妈妈带领小猫来到池塘边,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地方?

  (2)幼儿观察池塘里有什么?(大鱼一条、青蛙一只、许多条鱼)。

  (3)幼儿讲述。

  二、让幼儿亲身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

  每只小猫捉一条小鱼,放在妈妈的篮子里。

  每只小猫送一只小蝌蚪回到青蛙的.身边。

  三、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20页,引导幼儿用手指着画面说一说书上有什么?都有几个?

  请幼儿把许多东西,用笔连接起来。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渗透“1”和“许多”

【《郊游》说课稿】相关文章:

《郊游》说课稿(精选11篇)08-21

郊游作文:春天郊游01-27

郊游作文600字-郊游12-22

郊游01-28

郊游02-04

快乐的郊游作文400字-郊游12-22

郊游叙事文:初夏的郊游01-27

郊游作文800字:愉快的郊游01-27

春天去郊游的作文400字-郊游12-22

郊游作文1500字:难忘的暑假郊游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