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说课稿

时间:2021-06-10 10:42:5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五人墓碑记说课稿

  说课是教师在教学交流过程中具备的一种基本教学能力,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五人墓碑记说课稿,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五人墓碑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五人墓碑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讲读课,属于明清时期的散文。文章采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以上三方面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理解文言重要实词的意义,掌握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结构用法;

  2、能力目标:学习夹叙夹议、正反对照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

  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四、说教法

  1、本课涉及的历史较多。因此,注重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解读课文,领会作者的观点。

  2、加强课堂训练,巩固文言知识。

  3、文言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的朗读。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五、说学法

  1、让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文言知识进行整理、归类。

  3、注重对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六、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2’)

  以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说的那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导入本课的学习,因为《五人墓碑记》中的五位主人公就是这样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由此导入顺理而自然。

  (二)范读正音(8’)

  播放录音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明句读、听出语气,同时对有异义之处作标记。

  教师点拨正音,对学生提出异义的读音,对学生普遍有习惯性错误的读音,加以纠正点拨。

  (三)讲析文本(25—30’)

  1、逐段梳理。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以自愿或点名的方式,分别请不同的学生逐段边读边讲析课文中字词句等文言知识,着重总结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等特殊文言现象。

  2、讨论解疑。每讲完一段,同学们共同讨论该同学本段讲解中理解有疑义的地方,讨论加上教师的点拨以明确。

  3、明确文意。每讲完一段,同学们共同讨论本段的段意,讨论加上教师的点拨以明确。

  (四)集中朗读熟悉背诵课文。(机动环节)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切入主题(3’)

  在如何切入对本文的研读上,我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因为作为一篇文言文,如果是从篇首上到篇尾的话,就太过于平淡了,显然难以让学生眼前一震,也难以给学生以大的思考契机。因而我选择从文体入手,直入文章的核心——死,由一个死字迅速地切入对全篇文章的把握。

  【备注】因为这五人生于编伍之间,只有他们的死最壮烈,只有他们的死意义最大,也最易表明作者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思想主旨。因而,作者突破了碑记文体的一般程式,大胆取舍,对五人的其他事迹一概略而不书,只集中笔墨写其死。那么,我们不妨也由一个死字切入对文章的把握。

  (二)文本研读(25’)

  1、五义士为什么而死?结合文本,找出文中相应的.文字表述加以读析。

  (第①段激于义而死——人物总评)

  2、五义士是怎样死的?

  (结合文章第③段包括五义士在内的苏州市民抗暴斗争的经过和第④段五人从容就义的经过,

  3

  加以详细地读析,尤其是第④段中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这段文字最见五义士为义而死、视死如归的从容无畏,也看出作者对其舍生取义而死的高尚的人格尊严的赞颂,此细节需仔细品读。)

  3、五义士的死有何意义?作者用了哪几组对比来表现其死的意义?

  (第②段中将五人之死与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的死对比,一个曒曒,一个湮没,更加突出了五人的义举,表现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不同寻常。第⑤段中将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与缙绅的易志变节作对比,突出了出身底层的五人为正义而死的品格和政治影响。第⑥段中将五人的谈笑以死从容就义与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作对比,可见其死得壮烈,突出五人品行的高洁和死的分量之重。同时,将五人现在的为义而死为人景仰与假设的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颐养天年却被人驱使的死作对比,突出五人荣于身后的显耀和死之意义的重大。总之,这四组对比,反复地突出了五人之死之重,从而也以此推导出了全文的中心: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备注】至此,三个问题讨论解决完毕,其实全文的1—6每个段落也就都详细地读解完毕了,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作者的思想与写作意图,也就是文章的主旨了。

  4、请一同学归纳总结文章的主旨。

  (本篇碑记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敢于跟恶势力斗争的英勇事迹,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仗义抗暴、从容就死的英勇行为,高度评价了他们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人格精神,肯定了他们斗争与牺牲的重大意义,进而阐明了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生死观。)

  (三)拓展延伸(10’)

  写一段文字,评论文章思想内容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设计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学会用理性的头脑,用辩证的历史观来分析问题,开发其思维品质。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五人墓碑记说课稿】相关文章:

《五人墓碑记》的说课稿06-18

《五人墓碑记》说课稿07-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07-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02-02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11-23

《五人墓碑记》翻译03-29

魏忠贤:五人墓碑记12-06

《五人墓碑记》教案04-05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说课稿范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