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手抄报文字资料

时间:2023-01-02 16:19:25 洁婷 手抄报 我要投稿

春节手抄报文字资料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手抄报吧,手抄报需要巧妙设计,精心安排。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手抄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手抄报文字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手抄报文字资料

  春节习俗故事

  “春节”的起源 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节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拜年习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纸”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描写春节的诗句

  1、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3、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4、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5、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6、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7、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9、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10、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11、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1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13、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14、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15、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6、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1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8、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19、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20、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21、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春节古诗

  1、《人日思归》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2、《除夜雪》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3、《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情嫌简不嫌虚。

  4、《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

  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

  又将憔悴见春风。

  5、《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6、《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8、《癸巳除夕偶成·其二》黄景仁

  年年此夕费吟呻,

  儿女灯前窃笑频。

  汝辈何知吾自悔,

  枉抛心力作诗人。

  9、《凤城新年词》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

  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

  闺中针线岁前多。

  10、《迎春》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

  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

  春在千门万户中。

  11、《已酉新正》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春节手抄报文字资料】相关文章:

春节手抄报资料文字10-12

读书手抄报资料文字10-08

读书的手抄报资料文字05-13

中秋手抄报文字资料10-08

数学手抄报文字资料08-25

读书手抄报文字资料09-01

读书手抄报文字资料05-13

雷锋手抄报文字资料09-19

2015羊年春节手抄报文字资料大全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