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民风民俗的手抄报

时间:2022-08-24 05:36:05 手抄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回族民风民俗的手抄报

  回族民风民俗的手抄报内容: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回族是新疆人口排第三位的少数民族,现有70多万人。新疆回族形的历史至今已有700年。13世纪,成吉思汗(hán)西征中亚,将在那里征召的士兵带回中国,整编成“探马赤军”,在西域新疆戊边驻防,其中有一万五千名回族士兵。公元1290年,元朝政府下令,探马赤军就地垦荒屯田,定居在“滕竭尔”,即现在新疆阜康市一带,成为新疆最早的回族居民。

  回族人口大量迁入新疆,是在18世纪前后。清政府实行“屯兵戊边”、“移民戊边”的政策,多次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代调兵、移民,鼓励士兵携带家口、鼓励回族居民搬迁到新疆从事农业生产。此后,从清光绪年间到中华民国年间,因起义、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又有大量回民从陕甘宁青一带陆续迁来新疆定居,组成现在的新疆回族。

  新疆的回族过去大多从事商业、农业,新疆和平解放后,新疆回族十分重视教育,涌现出大量的干部、学者、教师、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

  新疆的回族使用汉语文字,语言保留西北各省区的方言特点,也掺进一些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及宗教词汇。由于历史上与各民族长期交往,不少回族人兼通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语言文字。

  如今生活在新疆城镇的回族人民,男女青年穿时装者居多,但老年人和一些农村妇女仍然保持着回族服饰的某些传统特点:中年以上的男子戴小白帽,穿白衬衫,黑坎肩,妇女戴白色或蓝色布帽。肉食只吃反刍类食草动物,如牛、羊、骆驼以及鸡、鸭、鱼肉。

  回族人的风味小吃拌面、炒面、烩面、羊肉泡馍、油糕、凉粉、酿皮子、黄面、糖酥馍、麻花等,独具风味,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家庭日常饭食,一般以拌面、汤面、哨子面、饺子、包子、蒸馍、香豆花卷为主,喜欢吃糕点、喝盖碗儿茶。

  新疆回族过节,办喜事或宴席,一般要炸馓子、油香饼、油果子等油炸食品,做“九碗三行(hàng)子”:共九大碗蒸菜,横竖都排成三行;或者做“羊肉粉汤”:用羊肉、肉汤、西红柿、菠菜、白菜、红辣椒、木耳等做汤,再加入纯豆制淀粉做成2立方厘米大小的粉块。

  回族主要传统节日主要有两个,即肉孜节、古尔邦节,但回族群众习惯把过节叫过“尔地”,肉孜节是“大尔地”,古尔邦节是“小尔地”。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居室和环境,做食品,准备节日招待客人。节日期间,走亲访友,互相拜节祝贺。

  回族人生了孩子,要给孩子起一个随父姓的名字,叫“学名”,不同的是,还要回族名。男孩七岁前要行割礼,女孩要扎耳眼。

  回族人注重清洁卫生,十分讲究和室内的整洁,特别注意用水的洁净。还酷爱养花,无论城市或农村,凡是回族人家的庭院中都种有花卉,室内也多养盆花。

  新疆回族的婚俗颇有特色,如今回族青年男女虽然可以自由恋爱,到论及婚嫁时,大多还要找一个媒人提亲,向女方家送上糖、茶、核桃、各一包,称为“开口礼”,也叫“四色礼”。亲事说定后,选择好日子订婚、送大礼、会亲家,最后确定结婚日期。

  举行婚礼时,一般要请客。前来祝贺的亲友都要馈赠礼品。娶亲时新郎必须由已婚青年做“陪女婿”,新娘则由未婚少女陪伴。成亲时要请阿訇念“尼卡”,即证婚词。新娘入洞房后,除父母及直系长辈外,其余人都可闹新房。

  婚后第二天清早,娘家要送一盘包子,叫做“睁眼包子”给新婚夫妇,祝福婚后夫妻和睦,生活美满。新娘拜见公婆后,还要逐一拜认男方家的亲戚,叫做认“大小”。三天后“回门”,新郎也要去女方家认“大小”。

  回族的丧葬按伊斯兰教规实行土葬,不用棺木,葬礼简朴,出葬之前要“着水”净身,由与死者性别相同的人用净水擦洗身体,用写有经文的白布裹好,一般还要在死者的嘴里、额头、手脚等处放上冰片、麝香,然后将死者抬到清真寺,由阿訇诵经,祈求死者安息,举行完仪式后,抬往墓地安葬。

【回族民风民俗的手抄报】相关文章:

回族民风民俗作文01-26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01-26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02-28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200字01-26

回族民风民俗作文4篇01-27

民风民俗手抄报08-24

民风民俗手抄报版面08-24

回族日常民风食俗01-27

回族特别的民风范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