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时间:2021-04-11 08:26:02 诗歌 我要投稿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下面为大家分享了诗歌表现手法及例题,欢迎参考!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

  一、抒情手法

  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抒情性,抒情是古代诗歌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和托物言志等。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笔法。

  【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 园  李 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的愿望和建功卫国的理想。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的。诗人大发感慨,书生从来无用,应该拿起武器去收取关山。

  2.间接抒情:多数情况下,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于其他事物来表达的。

  (1)借景抒情:指的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例2】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的后两句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诗凭吊屈原。用沅湘长流不尽的江水比喻屈原千年不尽的怨恨,表达了对他的极大同情。后两句借景抒情,通过日暮秋风吹落无边落叶的萧瑟之景,进一步烘托了屈原的哀怨,寄托了作者的同情。

  (2)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3】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曾愁”到“悔”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女主人公触景生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婿,自身的孤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和牵挂,一时涌上心头,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活动。

  (3)寓情于景:诗人的喜怒哀乐与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感情。

  【例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派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4)借古讽今: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手法。

  【例5】 阅读下面这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塞山①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②,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③,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义,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借古讽今,诗歌借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无情嘲讽了割据一方的藩镇。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就像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它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5)托物言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咏物和咏怀合二为一。

  【例6】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向人们表明了怎样的心迹?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蝉的高洁象征自己品行的高洁,表现了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

  二、描写方式

  【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视仰视

  【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描写方法】

  (1)虚实相生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3)动静相谐   (4)细节描写

  (5)白描       (6)衬托(烘托)

  (7)象征       (8)渲染

  1.虚实相生:“实”是指眼前的景;“虚”可以是过去的景,也可以是想象的景。

  【例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虚写,写的是作者想象的情景。想象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写出作者送别魏二时难舍难分的情感。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例2】阅读长诗《陌上桑》的开头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段描写突出了罗敷的美丽动人,诗歌是怎样体现的?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主要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美丽动人。极力描写罗敷的衣着打扮,属正面描写;极力描写行人的痴态,是侧面描写。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刻画了罗敷的美丽非凡。

  3.动静结合

  客观事物有动有静,动和静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互依存和转化,世界因此而多彩多姿。静的境界是不容易表现的,古代诗人常常用恰当的动态来衬托渲染,把动静对立统一的情态摄入诗歌,使得诗中的人、事、景的动与静有机地结合,构成或动中有静,或静中有动,或动静相衬的和谐画面。

  【例3】请从“动与静”的角度赏析下面一首宋诗。

  暮春即事  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答案】 这首诗运用动静相生的手法描写了读书人埋头书案、苦心研读的情景。开头两句写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在书桌上,杨花轻轻飘入砚池,这是动景,并以此来映衬“闲坐小窗读周易”的静景。这样动静结合,以静意观动景,表现了环境的'宁谧,给人以悠闲喜悦之感。

  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看似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诗人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一首诗歌,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

  【例4】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末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诗人百无聊赖之际,有意无意地拿起棋子在棋盘上敲击,将灯花都震落了。这一细节貌似闲暇,实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烦闷。

  5.白描: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

  【例5】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田 家  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6 .衬托(烘托):就是利用其它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更加性格突出,形象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

  【例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 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 ①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

  请简析诗的结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诗人抒发情感起着怎样的作用?

  【答案】结句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因为离别在即,所以诗人在饯别宴会上听到的作为助兴的音乐越是悦耳,内心就越是感到一种难舍和难受。这种以喜相送反衬悲离的结句,渲染了诗人与当地民众的深情厚谊,使得诗意余韵不尽。

  7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任务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从而收到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

  【例7】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屏风  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诗中的屏风有何象征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作较简要的分析。

  【答案】诗中屏风的“掩灯遮雾”寓含小人障明。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的缘故,诗人借咏屏风表达了自己的怨恨。这样写显得极其含蓄委婉。

  8.渲染:一般是用景物、环境来烘托情感,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的描写。

  【例8】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词的下阕“试问闲愁都几许”,却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作答,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这里运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三、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摘引前人诗文语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语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寓意于言外。

  阅读下面的宋诗,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①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①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12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答案】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用典。“桃源”“避秦”“渔郎”“问津”等语,都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诗人通过用典表现自己不与元朝合作的决绝态度。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有哪些】相关文章:

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汇总12-24

乡愁诗歌有哪些11-02

春天的诗歌有哪些06-19

现代中国诗歌有哪些11-16

描写春天诗歌有哪些11-08

15种诗歌的表现手法01-25

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07-24

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04-18

元稹的诗歌内容有哪些10-27

诗歌的写作手法有哪些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