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大庾岭》全诗翻译赏析

时间:2022-10-16 10:24:46 我要投稿

《度大庾岭》全诗翻译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度大庾岭》全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度大庾岭

  (初唐)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译文:

  我离开京城刚刚度过大庾岭,便停下车子,再次回首遥望我的家乡。

  我的魂魄追随着从南方向北奋飞的鸟儿,望着那向北而开的花枝,眼泪为之流不止。

  山间连绵阴雨刚刚有了一点停止的意思,江上的云彩亦微有化作云霞的趋势。

  只要有重回长安的机会,我是不敢像贾谊那样因为被贬而感到遗憾的。

  赏析:

  宋之问的初唐武周时及唐高宗时的诗人。他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共被史家认为是律诗体制的定型诗人。这首《度大庾岭》是他写作的众多五言律师中的一首。

  这首诗有其独特的写作背景。宋之问是个人品为众人所诟的宫廷诗人,在武周时,因媚迎合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已为唐皇室众人所憎恶,中宗复位后,即把他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这首《度大庾岭》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真实生动地叙述了他被贬南行过大庾岭时凄楚悲凉的情景。

  先看首联。首联的出句“度岭方辞国”,就扣题直叙,说明诗人已经来到“华夷”分界的大庾岭高峰梅岭之巅,将要走出中原,辞别熟悉的首都城郭了。这“方度岭”时回头遥望帝都(“辞国”)的过程的描写,仿佛使人触摸到诗人是时心旌摇曳的惆怅心情。对句“停轺一望家”,意思与出句相似,是说他停下了长途跋涉的驿车(轺,yáo),在梅岭上驻足远望家乡的方向。至此,一个遭贬谪的宦游人失魂落魄的的形象,就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而来,颔联写诗人登梅岭眺望南北时的情怀:看见鸟雀南飞,他的魂灵也仿佛随着鸟雀向南飞去;看见梅花在梅岭北麓盛开,他就不禁流泪,向这北边的花朵告别。“南翥鸟”,就是正向南飞的被放飞的家养雀鸟(“翥鸟”。翥,zhù,上者下羽,者,是“家”之意;“羽”是翅膀之意。合起来,“翥鸟”之意,就是放生的家鸟),诗人也许是把自己被流放也看作“翥鸟”南飞了。而开满北麓的梅花,诗人把它看成是“北枝”,所以要洒泪告别。此景此情,将诗人魂断庾岭的情态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了。

  颈联“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上句写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下句是描绘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的霎那间的景象。诗人描写景色的渐变,衬托自己心情的变化。“初含” “欲变”等字眼,赋予雨和云以灵性。说山雨 “初含霁(jì)”, 可见山雨已开始转为蒙蒙细雨,这就让山的空明得以显现;而说江云“欲变霞”,则把江里云朵倒影的颜色变幻写了出来,这也使得水的澄澈同时得以生动的表现了。

  在这样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人的心潮逐渐趋于平静,开始振作起来面地现实考虑自己的出路,于是就有了尾联两句:“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这两句是眼前美景引发的感慨,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天,就心满意足,对自己受贬迁不敢有所怨恨了。这是用了西汉贾谊遭权臣们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贾谊到长沙后不适应湿热的气候,“自以为寿不得长”而心生“恨”意。而这里尾联中“不敢恨长沙”的意思就是说,自己不敢像贾谊那样,对流放南方有什么怨恨了。

  这首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章法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看来已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了。

  赏析二

  此诗真实生动地叙述了作者过大庾岭的情景,情感凄楚悲凉,真挚感人。

  起句“度岭方辞国”,扣题直叙,说明诗人已经来到“华夷”分界的梅岭之巅,将要走出中原,辞别故国了。大庾岭在古人心目中是腹地和南部边陲的分野,是文明和蛮荒的界限。此去身陷边鄙,祸福难科,家阻万山,赋归无期,忆往思来,百感交集。此句一个“方”字把“度岭”“辞国”联系在一起,顿然使人产生一种摇曳心旌的感觉,使文势陡率而高远。对句“停轺一望家”,诗人停下长途跋涉的驿车,在中原与“夷国”的边界驻足远望家乡的方向。此刻站在高高的山岭上,还能望长安于日下,指故里于云间,而“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题大庾岭北驿》),其它全被山岭遮住了。因此,要抓紧时机,停下车来,滞留山头,深情地向家园方向再望一次。至此,一个失魂落魄的遭贬谪的宦游人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了。这“一望”的“一”字,也甚为传神,传达出诗人去国怀乡的深沉感情。

  颔联“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紧承首联中的“望”字而来,诗人遥望乡关,只见鸟儿飞翔,花儿开放。据说大庾岭南北气候差异,南枝谢了,北枝才开。人在岭北,犹如花开枝头;一入岭南,就像花残凋落。诗人眼中的鸟儿是“南翥”,花儿是“北枝”,因此触动了北人南迁的情思。心向北,身往南,距离越拉越大,矛盾痛苦越来越深,诗人的魂魄和思绪都随着那向南飞翔的故乡之鸟而去了,那岭北绽放的梅花却多情地向他频送春光。此景此情,使他黯然神伤。这联诗写得情景交融,将诗人魂断庾岭的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上句写山雨欲停未停,天空已放出些许晴光。下句是描绘江中云影即将变作彩霞的霎那间。这两句专门写景,避免正面表达感情,迂回取道,曲径通幽,在结构上是转折,在情绪上是顿挫,宕开一笔,别开生面。诗人描写景色的渐变,衬托自己心情的变化。“初含”、“欲变”等字眼,赋予云雨以灵性。写云,不直接表现天空的云,而是描绘江中的倒影。可见山雨是濛濛细雨。这样写可以一箭双雕,将山的空明、水的澄澈同时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诗人在《早发大庾岭》诗里写道:“晨跻大庾险,驿鞍驰复息。雾露昼未开,浩途不可测。兄弟远沦居,妻子成异域。羽翮伤已毁,童幼怜未识。踌躇恋北顾,亭午晞霁色。春暖阴梅花,瘴回阳鸟翼。”由此可知《度大庾岭》是《早发大庾岭》的续篇。这首诗中写的“山雨初含霁”,大约是在中午或午后;“江云欲变霞”,可能是在下午或傍晚。

  在这样美好的'山水景色中,诗人的心潮逐渐趋于平静,开始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考虑自己的出路。在《早发大庾岭》里有这样的诗句:“适蛮悲疾首,怀恐泪沾臆。感谢鹓鹭朝,勤修魑魅职。生还倘非远,誓以报恩德。”可见他希望勤奋修职,争取早日赦归。由于天气的好转,诗人心情也逐渐开朗,由天气的变化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也充满了希望。于是不禁发出了“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的感慨,表示他只希望有回去的那天,就心满意足了,对自己受贬迁不敢有所怨恨。这是用了西汉贾谊遭权臣们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说自己不敢像贾谊谪居长沙时那样因不适应湿热的气候“自以为寿不得长”而心生“恨”意。这种以退为进的写法,更把那希望生还的拳拳之心衬托了出来。尾联以直抒胸臆而作结,但上句的“归有日”又与首联的“辞国”、“望家”遥相呼应。

  此诗起势不凡,有如醍醐灌顶,在读者心上激起冲击浪,浪一重,愁一重,水一曲,肠一曲,几经曲折,最后以绵绵无尽的情意作结,给人以余味无穷之感。

  这首诗感情真挚,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章法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又流动的整齐美,是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堪称“示后进以准”的佳作。

  创作背景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率大臣发动政变,逼武后退位,拥立唐中宗李显。武则天的嬖臣张易之被杀。诏事张易之的宋之问因受牵连而获罪,于神龙元年(705年)春被贬为泷州(州治在今广东罗定县东)参军。这首《度大庾岭》诗是他前往贬所途经大庾岭时所作。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度大庾岭》全诗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度大庾岭原文翻译及赏析10-09

度大庾岭诗歌赏析06-12

度大庾岭原文及赏析10-09

《题大庾岭北驿》全诗翻译及赏析06-19

《度大庾岭》的古诗鉴赏11-26

度大庾岭阅读答案11-21

度大庾岭古诗词07-21

《别董大》全诗翻译赏析01-04

《度大庾岭》宋之问唐诗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