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的孝顺的情感散文

时间:2021-07-03 13:26:03 散文 我要投稿

儿女的孝顺的情感散文

  我的两个儿女从小就很乖,很爱父母,更孝顺父母。小时候,我们牵着他们的手;长大了,他们挽着我们的臂,别人看了无不羡慕,无不夸赞。曾经有一个女同事对我说:“哎呀,你的儿女对你们多亲热哟!这么大了,走路还挽着你们的手臂,我的儿子大了,挨都不挨我的边,真是羡慕啊!”

儿女的孝顺的情感散文

  现在,儿女们都已成家立业,也都有了自己的下一代,对我们的爱亦是有增无减;对我们的孝顺更是与日俱增。每年不管是我们的生日还是节日,除了祝福不断,还经常为我们买礼物、请聚餐,甚至送红包。母亲节、父亲节就更不在话下了。

  如今,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给我们买的那些昂贵的服饰、化妆品,送的那些硕大的红包,一转眼,也许我就会忘记,因为,我觉得,现在儿女们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能力,孝敬一下父母亲也未尝不可,再说,这无意中也是在为他们自己的下一代,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孩子们儿时对父母那一举一动的孝顺,一言一语的关切,却会让我深深感动,牢牢记住。

  90年代中期,两个儿女同在省城读书,女儿念大专,儿子念中专。那时,家庭生活条件也不算宽裕,尽管我们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也不过是那点工资在打转转。为了尽量不让孩子们吃苦,每个月分别给他们的伙食费,也就是200来元左右,可是,孩子们却常常要从自己那微薄的伙食费中省下钱来,为我和他爸的生日,送上一份礼物。

  女儿曾经给我买的一双墨绿色羊皮手套,其制作精细,美观漂亮,那时候就要60元钱一双;给我买的那件春竹牌开身羊毛衫就花了168元钱;还有给她爸买的羊毛围巾、礼帽等等,都是我们从未舍得买过,更未舍得穿过、用过的高档品。

  拿着那些高档礼物,我不知女儿要从多少个月的伙食费里,才能抠出这些钱来。

  一次,我到学校去看望女儿,女儿同寝室的室友告诉我,说我女儿最怕发胖,基本上餐餐都是端的蔬菜、豆干子吃,很少端过荤菜,哪怕是别人认为最好吃的炒鸡、烧鸭,她都说不喜欢吃。我听了之后,心里立刻明白了,原来,女儿就是这样把钱省下来的。

  每次接到女儿送给我的礼物,虽然知道是女儿的一片孝心,但想到她平时从伙食费中东省西省,左抠右抠,我总是于心不忍,免不了要不领情地责备她一番。那时,女儿还只有十几岁,她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地对我说:“妈,因为你和爸平时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所以,我才要舍得给你们买一点好的东西。”并说:“待我以后参加工作了,还要给你们买更高级的。”

  在省城读了几年书,别的同学忙着给自己买这、买那,女儿却一样东西都舍不得给自己买。女儿对父母的这番孝心,热乎乎地温暖着我的心。

  相对而言,儿子花钱不会那么节俭,加上身边又有一些家庭条件较困难的好朋友,出于哥们义气,儿子免不了要时不时出手帮助一下,今天请这位吃个早餐,明天邀那位吃个中饭,所以,每个月的伙食费,往往在当月的上旬,基本上就要花去一大半。然而,到了月尾就只有紧巴巴地穷对付,有时,一天吃两餐;有时,整天饿肚子,也不敢问我们再要。儿子参加工作后,一次谈到他在学校读书的有趣故事时,乐呵呵地对我说:“那时候,实在饿起来了,就泡上一杯板蓝根冲剂当糖水喝,也就觉得不饿了。”

  尽管如此,儿子却忘不了挤点钱出来,给我们的生日买上一份礼物或一些好吃的东西。

  记得儿子上中专二年级时,一天夜深了,他还坐着火车从省城赶回家来。只见他一只手提着一盒生日蛋糕,另一只手提着一盒中秋月饼,兴匆匆地一进家门就对我说:“妈妈生日快乐!”那天是我的生日,离中秋节不远。

  见儿子回来了,我高兴得合不拢嘴,惊喜地从儿子手中接过东西急忙问:“儿子,你们学校今天放假?”

  “没有放假,我看妈妈今天生日,所以就回来了,明天还要赶到学校去上课。”儿子笑着对我说。同时,还告诉我,他下午一放学,就去买了东西直奔火车站,连车票都没来得及买,就匆忙从车站后门进站上了车。

  听儿子这么一说,我又是高兴又是心疼,高兴的是儿子对我的这番孝心;心疼的是儿子连夜的奔忙。第二天,天还没亮,儿子又坐上火车赶回了学校。

  现在,孩子们大了,心里牵挂的除了自己的小家,对父母仍然是一往情深。他们无论在外面吃了什么新鲜的'、珍贵的东西,都会想到买些回来给我们尝尝,或邀我们到那里去吃。特别是女儿在这方面更细心、更执着,常常请我和她爸今天到这个饭店尝新,明天到那个酒家品鲜,什么野味、海鲜,甚至,连那些少见的,说蛋白质含量很高的蚕蛹,她都带我们去尝过。

  说起来,我这个人也许是生得贱,孩子们越是让我吃得太好,我心里越是不安,越会想起自己逝去的父母亲,当然,这些话可不能对孩子们说,我不想,更不希望误导孩子们什么都不敢去尝试。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能老停留在原地。孩子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是他们的福气;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更是我们所盼望的,该欣慰的。

  今年母亲节,儿子在山东挂职锻炼,在紧张的学习中,都没有忘记母亲节。清早七点多钟,儿子就打电话回来给我说:“祝妈妈‘母亲节’快乐!”我听了之后,心里比送给我任何贵重的礼物都高兴。同时,在家的儿媳还为我买了高级化妆品,女儿女婿在母亲节前,早就为我买好了高档的真丝连衣裙和高级食品。

  其实,这些物质上的东西我并不看重,我们每月也都有自己的生活来源,再者,说句不识好歹的话,吃的,给买贵了,我们不舍得吃,储放那里变质;穿的,买贵了,当家人谁老是穿着那么高档的服饰忙乎,也只有放在那里压箱子。我们最看重的就是孩子们的那份感恩之心、感恩之情。俗话说“好话一句暖人心”,有时,一句亲切的问候,心里觉得比蜜还甜;一个小小的举动,远比那些高级物质更感人。

  记得几年前,儿媳怀着孙子在肚子里,为了给媳妇补充钙质,儿子买了个豆浆机,自打豆浆。一天晚上已是八九点钟了,儿子打电话过来说:“妈,我们打了几杯豆浆,挺新鲜的,挺好喝的,等下送一杯过来给您和爸爸尝一尝。”

  不一会儿,儿子和媳妇过来了,我开门一看,见两人手上并没有端什么豆浆,但是,我又不好意思问。

  进了门之后,只见儿子解开穿在身上的棉睡衣,从怀里拿出用乐扣水壶装着的一瓶豆浆。那时正值冬天,外面天寒地冻,北风凛冽,我看了笑着说:“呵呵,还揣在怀里,那么宝贝。”儿子笑嘻嘻地说:“嘻嘻,保温。冷了就不好喝了。”儿子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使我深受感动。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想到外面那寒冷的冬天,看到眼前这一杯揣在怀里的豆浆,儿子对父母的心,是那么的细;对父母的情,是那么的真。这小小的,并不起眼的举动,这平常而又质朴的语言,比起那一杯热豆浆,更甜,更能温暖我的心。

  过去的苦和累,换来了今天的乐和甜。儿女们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从小就具有一颗感恩的心灵,具有一种善良的情怀,这不光是与家庭环境和学校老师的教育有关,更重要的是当今社会主义社会,所实施的文明礼仪教育方法得当。

  常说,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具备文明素质是最重要,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看到儿女们对父母的孝顺,对父母的关爱,我也看到了国家的美好未来,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远大前程,这一系列的感慨悟,让我觉得如同锦上添花,给我老两口当下所拥有的快乐生活,增添了更加幸福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