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礼仪
祭祀是人在精神上维系和延续与神灵和祖先关系的宗教礼仪形式,有表达归宗、认同和领受自身来源及其传统教化的精神意义。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关于祭祀礼仪,仅供大家浏览。
祭祀礼仪1
祭扫是祭祀礼仪的一部分。对已逝先人及先人墓的祭扫一般可分两类,即:家庭祭奠和扫墓祭奠。
家庭祭奠,一般是在父母、祖父母的生辰或忌日时举行。但不过是面对遗像,馨香三炷和供奉水酒三杯,或者是以素色的鲜花一束作为清供,以示后辈对先人的纪念。
扫墓祭奠,一般在清明节、中元节或春节举行。传统的祭扫先人墓地,有以下几项内容:
(1)专制香三炷,鞠躬悼念。点燃馨香,和摆设一些水果或先人生前所喜好的食品作为供品,这是人们寄托哀思的一种方式,不能简单化地以迷信视之。当然,如果烧化冥钱,就有迷信成分了。对墓前祭奠,过去凡晚辈都要行跪拜大礼。现在也只要三鞠躬就行了。
(2)整修陵墓。一般是给坟墓培土,并整修墓道。由于每年雨水冲刷或其他原因,会使墓道或坟头受损,利用祭扫之际,可以进行整修和加高。墓表可铲些草皮贴上,使草蔓延覆盖后可减少水土流失。有的还可植树以作纪念。
现在,农村中许多地方都已平坟还田;有的地方实行火葬,骨灰寄放在殡仪馆;有的则埋入公墓。因此,祭扫仪式也有新的改革,不再像传统的形式那样复杂。
祭扫先人墓的仪式,通常可先献上花圈或一束鲜花。如系坟墓,在行鞠躬礼或祭奠默哀后,打扫一下坟墓周围的环境卫生。骨灰寄放在殡仪馆的,可先献上精制的微型花圈或塑料花束,然后,把骨灰盒的积尘掸净,瞻仰遗像,鞠躬行礼并低头默哀,以寄托本身的哀思。
每逢清明或忌日,在扫祭先人墓时,应注意以下仪式:
(1)肃立默哀。参加人数较多时也可放哀乐。
(2)主祭者就位,众亲友于原地就位。
(3)主祭者到墓前献花果,拈花献花,捧果献果,主祭者行一鞠躬礼。
(4)有条件,还可读祭文。祭文是在清明和忌日扫墓活动中,由主祭人诵读的悼念性的文字。祭文不受时间性的限制,它可以缅怀几年前、几十年故去的人。悼词则一般用在逝者故后的首次纪念仪式上。祭文本是给活着的人听的,为的是让生者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踏着逝者未走完的道路继续前进。
(5)主祭者率众人向先人墓行哀祭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祭祀礼仪2
作为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对于祭祀有着特殊的历史与现实情感。祭祀既是一种宗教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源于宗教中的灵魂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种主流价值。在先秦时代,正是由于祭祀的存在,人们才在难以征服的自然面前安心生活、发展农业。所以,先秦古人十分重视祭祀礼仪,其范围也十分广泛。据《尔雅·释天》记载:先秦时代,春天的祭祀礼仪被称为祠,夏天的祭祀礼仪被称为构,秋天的祭祀礼仪被称为尝,冬天的祭祀礼仪被称为蒸,祭祀天地被称为播柴痊缠,祭祀山川被称为展县浮沉,此外还有师祭、马祭、大祭等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祭祀礼仪阳。在这些名目繁多的祭祀礼仪中,有一些环节是共通或必不可少的。例如文辞发布,即以文辞实现人与神之间的交流。这是先秦祭祀礼仪最重要的部分和手段。
一、祭祀大事慎而严,以鱼为祭讲究多
先秦古人相信:“祀与戎,乃国之大事。”对于国家而言,祭祀与兵家战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先秦祭祀礼仪繁复,就祭祀对象来说,主要以人们难以征服的自然为主,例如天地、寒暑、四时等。根据《礼记》记载,先秦祭祀礼仪的次数很有讲究,太频繁不行,太频繁会显得轻慢,轻慢则是不敬的表现。次数太少也不行,那会显得懈怠,懈怠则容易遗忘。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都至少要进行一次祭祀,被称为四时之祭。如果有人不参加四时之祭,就很可能遭到惩罚,如寒冬腊月不准穿裘衣,或夏天酷暑不能着麻葛。可见,先秦祭祀礼仪是十分慎重而严格的。
祭品是先秦祭祀礼仪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之一。除了现代人熟知的牛、羊之外,鱼也是常见的祭品。天子在祭祀社程神时用的是太牢,诸侯用的是少牢,而没有分封的士大夫用的是荐新礼。所谓荐新,是以五谷瓜果等食物为祭品进献给神灵。如果没有新鲜的食物作为祭品,就以旧有之物替代。四时之祭分别被称为春构、夏柿、秋尝、冬羔,实际上也是以时令食物为祭品上荐,以表示对宗庙的尊重、对天赐的感恩以及对先人的孝敬。《礼记·中庸》中说:先秦修祖庙,陈宗器,设衣裳,荐时食。所谓时食,就是针对四时之祭而言的,祭品各有不同。一般为,春季上荐蔬菜,夏季上荐麦子,秋季上荐黍物,冬季上荐稻谷。其中,上荐蔬菜须与蛋相配,上荐麦子须与鱼相配,上荐黍物须与肉相配,上荐稻谷须与禽相配。由此可见,鱼是重要的上荐之物,这与现代人一般认为的祭品之物明显不同。又如《国语·陆语上》中所言:取名鱼,尝寝庙,助宣气,执事举鱼。此外,《仪礼》的“有司”篇和“少牢馈食礼”篇中都说:“鱼、羊、采三鼎乃升”、“司士升鱼”等,足见鱼在先秦祭祀礼仪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先秦祭祀礼仪上荐的鱼并非没有讲究,反而对于鱼的种类、数量、摆放位置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周礼·渔人》中说,每当春季即将来临的时候,会有专门的捕鱼人捕捞鳍鱼用于春季的四时之祭。《礼记·月令》中也说,春季祭祀宗庙,要进献鳍鱼。鳍鱼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鲜鱼,是有着两亿多年历史的、最古老的鱼类之一。先秦时,鳍鱼在开春之际便从入海口溯江河逆流而上,寻温度适宜的淡水环境产卵,此时正是捕捞鳍鱼的最好时机。而《诗经·周颂》中对于先秦祭祀礼仪中上荐的鱼的种类并没有局限于鳍鱼一种,而是说“潜有多鱼,有堕、鳍、鲸、鳄、枢、鲤,以享祭祀景福。”《仪礼》的“少牢馈食礼”篇中也说:“司士三人,鱼用鳅。”也就是说,在一些祭祀礼仪中,人们用鳅鱼作为鱼类祭品。鳅鱼即是今天人们所称的螂鱼。由此可见,先秦古人祭祀用鱼并不局限于哪一种类,但也绝不是对所用鱼的种类没有规定,主要因季节或捕捞时节而定。
至于祭祀用鱼的数量,不同史籍中的记载有所不同。据《仪礼》的“特牲馈食礼”篇介绍,先秦祭祀礼仪用鱼共有四条,其中一条用于进献,其余三条置于姐上。据《仪礼》的“士虞礼”篇介绍,先秦祭祀礼仪用鱼有七条,全部置于姐上。据《仪礼》的“少牢馈食礼”篇介绍,先秦祭祀礼仪用鱼有十五条,全部置于姐上。相关记载同样都是出自《仪礼》,但由于不同的篇章所记述的祭祀礼仪不同,相应所需的鱼的数量也不尽相同。尽管数量并不统一,但可以确定的是,先秦祭祀礼仪所用鱼的数量还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都在二十条以内。而在祭祀开始之前,对包括鱼在内的所有食物的烹饪工作应已完成。祭祀开始后,司士举着盛鱼和盛采的鼎,跟在司马的后面入场。司士将鱼等食物摆放在祭台上。《仪礼》记述的摆放顺序是:“设姐为中,羊为先,而后鱼,而后采,而后腊。由此可见,先秦古人将鱼置于祭祀礼仪仅次于羊的第二位。而羊作为比较贵重的禽类,并非一定要出现在所有祭祀活动中,如此,鱼作为首要祭品的地位就凸显出来了。
二、血祭程序不可逆,甲骨记述残忍事
先秦古人祭祀礼仪中另一不可少之物即为血。早在比先秦更早的原始社会,人们出于对生命、对人体的崇拜而形成了尚血观念,并发明了尚血仪式。至先秦时代,种种史籍记载表明,血祭是祭祀礼仪的一项重要程序。在祭祀先祖的礼仪中,有“九献”和“十二献”的说法。“九献”中就有献血而祭的环节,主要出现于肆、献和裸的礼仪中。据《周礼·大宗伯》的记载:“献礼,谓荐血腥也。”可见先秦祭祀礼仪的重要一环即是荐血腥之献。又据唐代鸿儒贾公彦所疏:先秦祭祀礼仪的渐进程序依次为,裸献、朝践、献馈、醋尸。天子或诸侯主持的祭祀,先有裸献之礼,再有迎牲之礼。士大夫主持的祭祀则没有裸献之礼,只有自荐熟始,以馈食为礼。另据郑玄注改谓称:先秦祭祀礼仪多有荐血腥之事。以“毛告纯,血告杀”说明荐血意味着已杀。综合《周礼》、《礼记》、《郊特牲》等各种相关史籍的记载,先秦祭祀礼仪中的血祭环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组织祭祀礼仪活动的主人外出迎牲口入宗庙,将它们拴系在宗庙中庭的石柱上,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迎牲丽碑”。这种宗庙祭祀用的是活的牲口而非已死的牲口,一来是表示伸尊,二来是表示别嫌。然后,在杀牲之前要向参与祭祀的众人展示牲口,并需要得到众人对其毛羽、毛色、体型等的赞美之辞。其次,组织祭祀的主人要亲自杀死牲口。如果是天子或诸侯,要亲自击采、剐羊或射牛;如果是士大夫,则要亲自以长刀或短刀宰杀牲口。之所以要亲自操刀,就是为了达到“战战兢兢,以事百神”之效。再次,牲口被宰杀后,要盛取牲口的鲜血、皮毛、内脏等物。据清代学人孙希旦所言,取牲口之血用以告幽,表明牲口在被拉来用于祭祀之前是没有内伤的。而取牲口之皮毛则是用以告全,表明牲口外表没有损伤。最后,向祭祀的神灵上荐血、毛、内脏等物。在献血的同时,祭祀中庭要进行一种被称为“播燎”的仪式,并从中聚其馨香,以向天神献祭。
上述有关先秦祭祀礼仪用血程序的记载主要针对的是周代时期,但随着不断出土的甲骨文文物逐渐被科学解读,现基本可以确定,周代之前的商代也曾广泛实行过这样的礼仪和程序。商代的迎牲之礼被称为“逆羌”。例如在下辞中,就有“土于宗门、南门逆羌”,与《周礼》、《礼记》等史籍中的相关记载相印证。此外,甲骨文中也有文字表达了商代血祭的情况。据甲骨文学家们的解读,商代的祭祀礼仪有先杀牲口后取血的环节,甚至有极端事例表明,商代祭祀还有以杀人取血的环节。这一般只有在战争中或战争后才会出现,是虐杀俘虏的一种残忍方式。
三、各有其辞分工明,六诗之歌考验难
无论所用祭品为何,也无论为何祭祀,先秦祭祀礼仪都是十分隆重而庄严的。尤其是在大型祭祀礼仪活动中,参与者都有非常严密的组织分工,并逐渐形成了各有其辞、各司其职的祭祀礼仪制度。祭祀礼仪不同,需要与之相配的祭辞也就不同。值得一提的是,先秦祭祀礼仪制度促进了先秦文体的分类,也因而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祝祷文体。先秦祭祀礼仪中以祝祷文体表达的祭辞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并深受祭祀礼仪本身的影响。
先秦祭祀礼仪的制度性与规范性,以祭辞为重要体现之一。据《周礼》的“春官”篇记载,一般的祭祀礼仪活动都会有专门负责祝祷文辞创作和发布的人。例如被称为大祝的负责人,专门创作“六辞”;被称为诅祝的负责人,专门创作“盟诅载辞”;被称为瞽矇的负责人,专门创作咏歌或诵诗。这种类似后世的礼官制度,增进了先秦古人对不同文体的认识。由于各种祭祀礼仪的目的不同,祭辞也有不同的形态,所以先秦繁复的祭祀礼仪也丰富了祭辞的内容。以“六辞”为例,执掌“六辞”祭辞的大祝为“求永贞,祈祥福”,以亲疏远近通上下为依据,作祠、命、浩、会、祷、诛“六辞”。这“六辞”也被后世视为六种文体。它们或关乎宗庙社程,或关乎国之命运,或关乎先祖德行,各有各的祭祀运用场合。根据祭祀目的的不同,大祝所作文体样式也就不同。而创作“六辞”本身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在处理人与神、人与鬼、鬼与神的关系时沟通亲疏远近与上下之别,相互之间绝不能混淆。由此可见,在“六辞,的创作中,祭辞文体的分类就已经萌芽了。
有一些先秦祭祀礼仪,尽管没有独立的祭辞,也没有让古人意识到文体分类,但却同样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例如在不同的祭祀礼仪活动中,瞽矇执掌“六诗之歌”,为后来的《诗经》区分颂、风、雅三类诗歌提供了依据。如前文所言,瞽矇负责的是祭祀礼仪中的咏歌或诵诗。《周礼》的“春官”篇中较为详细地提到:瞽矇掌播歌、弦、管、祝、豢、埙箫、敌等古乐,执九德、系世奠、鼓琴瑟、诵诗歌。《周礼》的这一记载同时出现了歌与诗。其中,歌体要鼓琴瑟、击缶合乐而歌;诗体要讽诵。此外,《周礼》的这一记载还表明,瞽矇不仅执掌“六诗”、“九德”之歌,还执掌“讽诵诗”。而此处的“诗”并非独立于“歌”的单一文体。对此,贾公彦曾解释说:瞽矇之师乃乐官之长,故而深受政教。所以,瞽矇一般都以六德为本,即和、知、仁、义、圣、忠之德,无论诗体还是歌体,均以此六德为祭祀教化之内涵,相互之间并无明显区别。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能在先秦祭祀礼仪活动中执掌“六诗之歌”的瞽矇不仅要有高超的诗歌造诣,更要有让人尊重的高尚道德品行。有些祭祀礼仪活动如果需要瞽矇在创作之外亲自念唱祭辞的,则对瞽矇的要求还要更高,因为这样就意味着瞽矇必须具有良好的嗓音条件。从瞽矇的身上不难看出,先秦祭祀礼仪于组织者、参与者来说都是对当时个人能力与素质的较高考量。
祭祀礼仪3
祭祀食物叫做祭需。祭需根据每个地方和家庭是不同的。祭需要摆放在祭桌上,而且又很不同。因此,很难说哪种方法是对的。下面通过例子来介绍大体上祭祀食物种类和摆放方法,参考之后根据情况是可以调节的。
祭需准备
在祭祀的时候有要为神位特别准备的东西,也有不用准备的。祭祀的时候供奉一个祖先,也有两个祖先一起供奉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比喻餐食,饭叫作膳,汤叫作羹等,叫成特别的名字。
为神位特别准备的东西
饭(膳),汤(羹),锅巴(熟水)等按神位数准备。节日按照节日的顺序用年糕汤或者松饼代替。
饭盛在碗里盖上盖子。汤是用加了牛肉的萝卜汤然后盖上盖子。锅巴汤是在冷的水或者是热水中加一点饭粒。
和神位数量无关的东西
酒(祭酒),食醋(醋碟),酱油(生抽),糕(糕饼),汤(羹),煎饼(煎),烤(炙),脯(鱼脯,肉铺等),甜米露(醯),蔬菜(素菜),泡菜(沈菜),点心和水果(果实)等与神位数量没有关系,准备就好了。
酒要准备清酒。食醋和酱油要装在小碗里准备。糕一般都用蒸糕。汤(羹)是鱼汤、肉汤、鸡汤等各种各样按基数敬奉,准备要用三种材料准备一次性做。煎饼是要准备肉煎饼,海鲜煎饼等。烤的东西用的是黄花鱼,牛肉,鸡等。脯准备鱼脯,肉脯等,鱼脯是背部朝上放着。甜米露是要有料在里面。蔬菜是不一样颜色的三种蔬菜方一个盘子里。泡菜是用萝卜片水泡菜。水果是准备双数。所有祭祀的食品都不用香辛料(大蒜,胡椒,辣椒粉,葱)只用酱油和盐调味。
祭桌摆放的方法
祭桌神位在的方向是北边。祭酒在的方向是南边,望着祭酒的时候右边是东边,左边就是西边。普通是摆五列,从神位在的那边开始第一列摆放的是主食,汤等,第二列摆放的是祭桌的主要料理烤制品,煎饼等,第三列摆放的是副料理羹等,第四列摆放的是蔬菜,泡菜,脯等小菜,第五列摆放的是水果点心等餐后吃食。
有关祭桌摆放的格言
祭桌摆放的方法每家都不一样,根据准备食物的不同,也就不可能相同没有办法概括出来。下面介绍关于祭桌准备的格言中的几个供参考。
(考妣合設) :夫妇的情况是男女祖上共同供奉。
(匙楪居中) :放着匙子和筷子的器皿摆放在神位前方中央。
(飯西羹東) :饭(膳)放在西边汤(羹)放在东边(和活着的人相反)。
(炙楪居中) :烤制品(炙)放在中央。
(魚東肉西) :海鲜放在东边,肉放在西边。
(東頭西尾) :头向着东边,尾巴向着西边。
(背腹方向) :烤鸡和海鲜脯背部向着上方。
(麵西餠東) :面放在西边,糕饼放在东边。
(熟西生東) :熟的蔬菜放在西边,生辣白菜放在东边。
(西脯東醢·醯) :脯放在西边,鱼酱和甜米露放在东边。
(紅東白西) :红颜色的水果放在东边,白色的水果放在西边。
(東棗西栗) :大枣放在东边,栗子放在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