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琵琶十大名曲介绍

时间:2022-04-02 14:39:18 我要投稿

中国琵琶十大名曲介绍

  琵琶,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琵琶是中国最有名的乐器之一,而至令也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国琵琶十大名曲,欢迎大家参考!

中国琵琶十大名曲介绍

  中国琵琶十大名曲介绍 篇1

  1《塞上曲》

  《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此曲细腻地描写了王昭君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抒发了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感,曲调婉转细腻,缠绵惆怅。在弹奏上充分发挥左手推、拉、吟、揉及擞音、带起等技法,在虚音、实音的不同音色、音量的交错配合中,运用弹、挑、泛等单音与拉、推、轮指等连指的巧妙穿插,使旋律更显委婉柔美,表现出“声声掩抑声声思”的情绪,表达了古代妇女受压抑的内心痛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又名《浔阳夜月》、《浔阳琵琶》或《浔阳曲》,《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左手多用推、拉、揉、吟等演奏技法。乐曲以鼓声、箫声起始,主题富于江南水乡情调,其后各段运用扩展、紧缩、移易音区和换头合尾等变奏手法和水波声、桨橹声等拟声乐汇以丰富乐思。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于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3《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武曲的优秀代表作。在传统琵琶曲中,文曲一般旋律抒情优美,节奏轻缓,技巧多用左手推拉吟揉手法,善于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或表达内心细腻的情感,而武曲则结构精致绵密,旋律层次分明,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多用右手力度较大的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因而,琵琶曲《十面埋伏》气势雄伟激昂,风格旖旎壮美,艺术形象生动鲜明,是古典音乐的瑰宝。

  4《霸王卸甲》

  《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这首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所以乐曲高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传说虞姬在项羽听到楚歌声而自为诗后和曰:“汉失已落地,四面楚声中,大王意气尽,贱妄何聊生!”苏轼也曾做诗:“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苍皇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京戏《霸王别姬》名闻中外,琵琶曲《霸王卸甲》会带给你更深刻的感受。

  5《大浪淘沙》

  《大浪淘沙》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此曲经杨荫浏、曹安和二位先生录音并记谱才得以保存下来。据阿炳生前所言,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弹奏而成。但据杨荫浏查证,道家中并无此曲。乐曲第一段旋律与广东音乐《三潭印月》曲首的旋律相近似,很有可能此曲是华彦钧根据他所熟悉的音调创作的。

  6《昭君出塞》

  琵琶独奏曲《昭君出塞》由华彦钧传谱。乐曲通过刻画昭君出塞时的情绪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无限感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不少描写昭君出塞的乐曲,尤其是凡提到琵琶,大多和昭君出塞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在《一素子琵琶谱》中新调6首之一,为《昭君出塞》,注明通《石上流泉》,而《月映西湖》,注又名《出塞》;华秋苹《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真传》的浙江陈牧夫派琵琶曲目中有《昭君怨》,后来李芳园在《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出现了描写昭君出塞故事的套曲《塞上曲》。但是,华彦钧传谱的这一曲,均与此不同。据华彦钧自己说,此曲是由他父亲华雪梅传授的。但是,我们从该曲的旋律音调,可以发现有类似广东音乐“乙反线”的特征,似乎有作者所处年代广为流传的广东音乐曲《昭君怨》的因素。此曲有作者自己琵琶曲上的一些特点,例如,与《大浪淘沙》相似的乐曲结构、旋律节奏音型和演奏手法等。在表现的情感上,仍表现出作者的豁达气度,而绝无那种闺怨

  7《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亦名《阳春古曲》,简称《阳春》,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质朴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人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大自然充满无限感情的精神气质。全曲呈现出一种明亮的色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而具有推动力的节奏,描绘了万物生机,春意盎然的景象。听来使人感觉耳目一新,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优秀传统乐曲。

  8《草原小姐妹》

  琵琶协奏曲,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创作于1973年,1977年中央乐团首演。由刘德海琵琶独奏,管弦乐队协奏,开创了琵琶协奏曲之先河。乐曲描写了蒙古族少女龙梅、玉荣为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事迹,表现了新中国少年儿童热爱集体,不畏风暴的高尚风格和勇敢的精神。

  9《海青拿天鹅》

  据说《海青拿天鹅》是现今所知,流传年代最早的一首琵琶曲。《海青拿鹤》于元代出现,是一首专为琵琶创作的独奏曲。海青拿鹤:又名《海青拿天鹅》,元代时出现的专为琵琶创作的独奏曲。北京智化寺有清康熙三十三年的抄本《放海青》、《拿鹅》两曲。1814年荣斋编《弦索备考》亦有《海青》一曲,均为合奏谱。现存琵琶独奏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萍的《琵琶谱》。此曲题材取自于北方游牧民族狩猎生活,海青又名海东青,是北方狩猎民族饲养的一种专门捕猎动物的猛禽,当时的契丹王室常携海青外出围猎,故此曲可能是在契丹民族或女真族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加工编创而成。

  10《彝族舞曲》

  《彝族舞曲》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乐曲,它仿佛是用音乐来描述山野风情的画卷。《彝族舞曲》是王惠然创作于1960年的一首琵琶独奏曲,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乐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粗犷强悍的节奏,生动地描绘了彝族山寨迷人的夜色风光,男女青年们热情舞蹈的欢乐场面。此曲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殷飚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1987年参加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吉它艺术节中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成为一首在吉它界中颇有影响的吉它名曲。

  中国琵琶十大名曲介绍 篇2

  第一首《十面埋伏》

  是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 曲谱最早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辑的《琵琶谱》。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得胜。根据卫仲 乐的传谱,《十面埋伏》共十三段(1)列营(2)吹打(3)点将(4)排阵(5)走队(6)埋伏(7)鸡鸣山小战(8)九里山大战(9)项羽败阵(10)乌江自刎(11)众军奏凯(12)诸将争功(13)得胜回营。乐曲《十面埋伏》歌颂了 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乐曲的一开始,即在琵琶的高音区奏出强烈而雄壮的鼓声,然后又模拟军号、炮声、马蹄声等古代战争中的典型音响,通过宫调和调式的游移多变 ,造成了强烈的戏剧性效果,生动地展现了古战场上军营如林、旌旗蔽空、战鼓隆隆、铁骑驰骋的壮阔场面,从而表现出汉军的威武军容。十三段中以“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段为全曲 的重点,运用琵琶特有的煞弦、绞弦、拼双弦等技法,通过丰富多变的节奏,层次分明而又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场面,“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历历如闻,使听众仿佛身临其境,特 别是“九里山大战”一段中的呐喊声,犹如“雄军百万,铁骑驰骋、呼声震天、如雷如霆也。”《十面埋伏》中琵琶各种独特技法的巧妙运用,显示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

  第二首《海青拿天鹅》

  早在宋末元初,杨允孚就写诗提到此曲 :“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海青,又名海东青,凶猛的鸟类,是古代蒙古族人民用来捕获天鹅的猎鸟。此曲生动描写古代北宋人民用猎鸟海东青捕捉天鹅时 激烈搏斗的情景,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狩猎生活和劳动时的喜悦心情。全曲共十八段,可分四大部分以及引子、尾声,主题鲜明,结构也较完整,以合尾的形式贯串全曲。缓慢的引子舒展平稳,仿佛展现出辽阔 的草原。第一部分以生动多变的节奏结合旋律上的交替,表现猎手们纵鸟弯弓的雄健形象和海青飞翔前抖羽、展翅、左右寻看的姿态。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海青的矫健勇猛,多个旋律形成对比,从不同侧面塑造 了海青的形象。第三部分旋律灵活流畅,描写海青穿云破雾,盘旋翱翔。第四部分是全曲高潮,琵琶在不同音位上运用拼弦技巧,绘声绘色地描绘了海青与天鹅的搏斗和天鹅被扑击时的惊叫声。最后海青主题 音调再现,象征海青击落天鹅,取得胜利。尾声描绘了猎手带着海青满载而归的情景。《海青拿天鹅》是目前能确定创作时代的最古老的一首琵琶曲。

  第三首《霸王卸甲》

  乐曲描述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之战,但 侧重描写西楚霸王项羽的失败。乐曲分十四段(1)营鼓(2)升帐(3)点将(4)整队(5)排阵(6)出阵(7)接战(8)垓下酣战(9)楚歌(10)别姬(11)鼓角甲声(12)出围(13)追兵(14)众军归里。《霸 王卸甲》着重渲染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悲剧,对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表现了更多的同情和赞颂。乐曲的开始部分,描写了大战前的准备。“营鼓”一开始的鼓声,在琵琶的低音区奏出,鼓声显得 低沉悲壮,全曲的悲剧性气氛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渲染。乐曲对战斗的描写并没有花太多的笔墨,着重通过“楚歌”和“别姬”两段以表现项羽与楚军的心绪。“楚歌”一段,琵琶用长轮奏出绵绵不绝、凄凉悲 切的曲调,节奏自由的`旋律通过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如诉如泣,令人愁肠欲断。“别姬”的旋律则以短小的句幅相对各呼应,急促的音调和用推音奏出的滑音,更深刻地表现了项羽于四面楚歌之中慷慨悲歌 ,诀别虞姬的凄切心情,相当完整地塑造了一个刚柔并济、坚强勇敢的古代英雄形象。琵琶曲《霸王卸甲》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第四首《塞上曲》

  《塞上曲》最早的曲谱见于《南北派十三套 大曲琵琶新谱》,是李芳园根据华秋萍《琵琶谱》浙江派西板四十九曲中的五首独立小曲,加以组合组成一首著名琵琶套曲。在华氏谱卷中首页有“武林逸韵”的题字。武林即杭州,可见这些小曲当时曾流传 于江浙一带。原小曲分别标有《思春》、《昭君怨》、《泣颜回》、《傍妆台》、《诉怨》的小标题,李芳园改编的名字依次为《宫苑思春》、《昭君怨》、《湘妃滴泪》、《妆台秋思》、《思汉》,总称为 《塞上曲》。这首套曲抒发了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感,细腻地描写了王昭君怀念故国家园的心情。《塞上曲》是一支文曲,曲调婉转细腻,在弹奏上充分发挥左手推、拉、揉、吟等技法,使旋律更显得委婉柔美 ,表现出“声声掩抑声声思”的情绪,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五首《月儿高》

  《月儿高》曲谱初见于清嘉庆年间蒙族人荣 斋所编的《弦索备考》中,后华秋萍《琵琶谱》中的《月儿高》,乐曲轮廓与其基本相同,但将各段曲牌名称改为抒情写景的小标题。全曲十二段,可分为起、承、起、合四个部分。“起”部包括“海岛冰轮 ”、“江楼望月”等三段。在散板引序后,琵琶运用左手的吟、揉、推、挽和泛音技法,在中音区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它在“起部”和“承部”反复变奏再现,音乐婉转动人,极富韵味,仿佛一幅风清月白 的宁静夜景,充满诗情画意。“承”部是“银蟾吐彩”、“风露满天”、“素娥旖旎”三段,柔美的主题作了大幅度伸展的自由变奏。“转”部由“皓魄当空、”“琼楼一片”、“银河横渡”三段组成,旋律 具有传统歌舞音乐的特点,令人联想起飘飘欲仙的优美舞姿。“玉宇千层”、“蟾光炯炯”、“玉兔西沉”三段是乐曲的“合部”。先是一个气息悠长的抒情乐段,琵琶运用扣轮、扫轮奏出的旋律,幽雅古朴 而富于幻想、犹如一段自由舒展的独舞。然后运用摭弹技法奏出轻快急促的音调,充满着生气。最后重现引序的意境,把听众带回美丽的月夜之中。

  第六首《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是一套琵琶文套名曲,誉满 海内外乐坛。由琵琶领奏、丝竹合奏的《春江花月夜》以及《浔阳琵琶》、《浔阳夜月》等乐曲都是由《夕阳箫鼓》演变而来。这首中国琵琶文曲的代表作,富于东方情调,旋律优美动听、意境深邃辽远。乐 曲用变奏--合尾曲式写成。全曲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乐曲旋律优美流畅,意境恬静幽雅。左手较多使用推、拉、揉、吟等技法,通过简短的引子模拟箫鼓声,然后引进主旋律,主题慢板从容,变奏曲折婉转 。表现了夕阳西下,江面船上传来演奏箫鼓声声的景色,江面上水天一色、渔歌悠扬,一派秀美的江南风光,抒发了人们对自然的赞赏和喜爱之情。此曲流传甚广,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第七首《阳春白雪》

  亦名《阳春古曲》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 琵琶古曲。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此曲由六十八板小曲组成。既可作为一首套曲演奏,也可单独演奏其中的每一首小曲 。历来全曲分七个乐段,可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乐曲。“起”部标题名“独占鳌头”,以加花、“隔凡”和紧缩等民间常有旋法,使《八板》原型得到变化发展,充满 了生动活泼、明快愉悦的情绪。“承”部有两段:“风摆荷花”和“一轮明月”。在高音区展开的旋律更加花簇,情绪比“起”部更为热烈。“转”部包括“玉版参禅”、“铁策板声”、“道院琴声”三段, 是一个对比性的段落。在演奏上时而用板的技法奏出强音,时而用摭分弹出轻盈的曲调,尤其是第六段围绕徵音的一连串泛音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四射,充满活力。合部标题为“东皋鹤鸣”,不断 增加的音乐强度,使全曲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第八首《大浪淘沙》

  华彦钧(阿炳)传谱,自称系道家的梵音合 奏曲牌。但查无实证,可能是他根据所熟悉的音调创作的。乐曲分三段。第一段篇幅较长,是全曲的主体,旋律深沉、苍劲、柔中带刚。音乐轻拢慢捻,抑郁的音调时断时续,抒发了压在他心底的无限感慨之 情,似乎道出了阿炳对人生的严肃思考。这一段运用了自由变奏的手法发展旋律,以深化主题。第二段以摭弹的指法奏出轻快而富有动力的曲调,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情绪趋于明朗。第三段速度更快,铿锵有 力的旋律和坚定的节奏,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气质。华彦钧的演奏富有功力,表现注重神韵,把这首乐曲处理得既含蓄又十分深刻,充分体现了他在表演艺术上的高度造诣。

  第九首《灯月交辉》

  源于十番锣鼓曲,因常在旧历正月十五元 宵节演出,故取此名。曲调欢快活泼,热烈中透出了元宵佳节合家团聚的热烈气氛。全曲包括[寿亭侯]、[薛仁贵](跨海征东)两段曲调,并有用琵琶技法模拟的锣鼓段。《养正轩琵琶谱》收录此曲,还收 有带唱词的原谱。

  第十首《醉归曲》

  这是一首描写与朋友尽情欢乐之后带有醉意 的人在回家路上的情景。曲调委婉悠扬中带有一丝诙谐,令人想起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中国琵琶十大名曲介绍】相关文章:

中国琵琶十大名曲有哪些09-15

中国十大人气早餐03-23

十大励志图书介绍07-23

中国十大私立高中排名06-07

中国的十大历史典故【推荐】12-20

十大励志图书的介绍07-25

NBA十大励志球员介绍07-21

琵琶行 / 琵琶引原文及赏析07-16

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