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侯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发布时间:2016-5-5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并能翻译文中疑难的句子。

2. 了解文章内容,研读有关韩信心理描写的文字,揣摩、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 了解历史,知道韩信屡建奇功却遭统治者忌恨,因谋反被诛杀的前因后果。

学习重点难点

1. 学习文言知识,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全文;

2. 在历史背景下,认识韩信、刘邦,了解历史人物的多重性格;

3. 学习纪传体文章的详略得当,突出传主,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写法。

学习方法

诵读、研习、质疑、讨论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背景介绍

韩信是淮阴人,封为淮阴侯,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是“汉初三杰”之一,功劳显赫,却落得个夷灭宗族的下场。作者对韩信的不幸遭遇寄以深深的同情,给他作传使其名传后世。        韩信被刘邦“封坛拜将”后,名声大噪,越来越被刘邦重用。井陉一战正面表现了他卓绝的军事才能。然而,韩信的功劳太大,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刘邦的猜忌,最终是因为谋反被吕后斩杀于长乐钟室。

 二、预习要求

 1.为加点的词语注音

商贾      喋血       馈粮      辎重       裨将       传飧     井陉        蒯通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乃晨炊蓐食(    )                   不能死,出我袴下(     )

于是信孰视之(     )                俯出袴下,蒲伏(      )

虏魏王,禽夏说(     )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      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

诸将皆莫信,详应曰(    )           背水陈 (      )

信乃解其缚,东乡坐 (      )        右背山陵,前左水泽 (    )

信由此日夜愿望,居常鞅鞅(     )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    )

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      )

上怒曰:“亨之。”                      

3.借助注释并参考工具书疏通全文

三、研习文本

(一)归纳本文的文言现象

1.古今异义词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     )

愿君留意臣之计(      )

未肯击前行(    )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

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

乃为儿女子所诈(      )

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

然乃行营高敞地 (    )

2.词类活用

(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  (2)如我能将几何 (    )

(3)欲东下井陉击赵 (      ) (4)英俊乌集  (     )

(5)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     ) (6)深沟高垒  (   )

(7)羞与绛、 灌等列 (    )

3.特殊句式

(1)成安君,儒者也。

(2)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

(3)何为为我禽 (    )

(4)乃为儿女子所诈 (    )

(二)解释几点的词语

(1)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

(2)吾哀王孙而进食(      )

(3)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

(4)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

(5)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     )

(6)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 (      )

(7)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       )

(8)相国绐信曰  (       )

(三)翻译句子

(1)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2)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至于戏下。

                                                                                             

(3)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韩信 、 张耳。

                                                                                          

(4)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

                                                                                        

四.总结本课

五.布置作业

课后整理本课的重点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解释下列多义词

间                                      绝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怒,竟绝去(    )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      )       从间道绝其辎重(    )

韩信使间视  (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乃用陈平计间项王  (       )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且                                       如

赵王 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 (  )          如彼竖子用之计(  )

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                   吾如淮阴(   )

且喜且怜之 (   )                          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               劳苦而功高如此(     )

二.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1.给合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2.文章开篇叙述韩信为布衣百姓时的三件琐事的目的是什么 ?

3.谈谈作者叙述井陉之战的艺术手法。

4. 品味第8段,体会韩信与刘邦的对话中,围绕“将兵”与“将将”的话题,君臣二人的细微的心理变化。

5. 分析“太史公曰”一段文字,体会司马迁对韩信的丰富 、深刻的思想感情。

三.巩固提升

1.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  )

A .愿君留意臣之计     B.常称义兵不用诈奇谋

C .乃为儿女子所诈     D.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2.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是:(    )

A.车不得方轨          信方斩

B.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弟假臣兵,寇不足平也

C.大王乃肯临臣             生乃与哙等为伍

D.假令韩信学道谦让         令其裨将传飧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A.欲东下井陉击赵                          B.  羞与绛  、灌等列

C.水上军开入之                            D.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4.语段阅读                       

韩信拜将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悦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②! ”上曰:“吾亦欲东③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上曰:“吾为公④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上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上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上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上:指汉王刘邦 ②顾王策安所决耳:只看您作哪种抉择了 ③东:向东进军,与项羽争天下 ④为公:为了您,看在您的面上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 .  信数与萧何语    不可胜数       B.  臣追亡者耳   生死存亡

C .  若所追者谁      若无其事       D. 王素慢无礼    素昧平生

(2).用文中词语完成下列填空。(3分)

“萧何追韩信”的故事脍炙人口,经久弥新。“   ▲     ”四个字,交待了韩信离开刘邦的原因; “    ▲     ”四个字,表明了萧何对韩信才干的欣赏;一个“   ▲  ”字表明了刘邦对萧何举荐的信任。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的过人才能的一项是:(    )

①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②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③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④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⑤王曰:“吾为公④以为将” ⑥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A . ①  ②   ③                     B . ④   ⑤     ⑥

C. ③   ④   ⑤                    D. ②   ④   ⑥

(4)对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信初为布衣百姓,家庭贫困,常常寄食篱下;但他却胸怀大志 ,忍辱负重,努力习武,积极投军献策,最后终于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B.本文主要描写韩信的才能。不过,这里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烘托,即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表现一个天才的军事家的形象。

C .文章叙述了刘邦的雄才大略。他能够知人善任,采纳滕公和萧何的意见,拜韩信为大将,让他为自己打天下。

D.韩信起初在项羽军中做郎中,曾几次向项羽出谋献策,可是都没有被采纳,这就决定了项羽必然失败的悲惨命运。

(5)翻译下列句子

 ①(王)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

                                                                                               

②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四、总结本课

五、课后反思

六、课后作业

     熟悉出自《淮阴侯列传》的成语:

背水一战    不赏之功      登坛拜将      多多益善

妇人之仁    功高震主      国士无双      逐鹿中原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捷足先登      解衣推食

胯下之辱     情见势屈     人自为战      如左右手

深沟髙壑     为民请命     先声后实      言听计从

一饭千金     传檄而定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二、1.略

2.蓐通褥,床褥;袴通胯,两腿间;蒲伏通匍匐,跪在地上爬行;禽通擒;

戏通麾,主将的大旗;罢通疲,疲劳;萆通蔽;详通佯,假装;陈通阵,列成阵势;

乡通向,朝向;倍通背,背向;鞅鞅通怏怏,郁闷失意的样子;不通否;

畔通叛,背叛;党通倘若;亨通烹,煮。

三、(一)1.布衣(古义是平民,今义是不做的衣服;行古义是品行,今义是行走)

留意(古义是考虑;今义是注意,小心)

前行(古义是先头部队;今义是往前走)

从容(古义是举止行动自然;今义是镇静沉着)

左右(古义是侍从;今义是方位词)

儿女子(古义是妇女孩子;今义是子女)

山东(古义是崤山以东的地方;今义是省份)

英俊(古义是英雄豪杰;古义是相貌好,有精神)

行营(古义是寻求;今义是旧时统帅出征时的营房)

2.(1)饭,给饭吃,名词作动词;(2)将,率领,名词作动词;(3)东,向东,名词作状语;(4)乌,像乌鸦一样,名词作状语;(5)入,使……进入,使动用法;(6)辟,使……退避;(7)深,深挖,高,加高,形容词作动词;(8)羞,以……为羞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1)判断句;(2)定语后置句子;(3)被动句;(4)被动句。

(二)(1)竟然,离去;(2)当时对年轻人的敬称;(3)借助;(4)随便;(5)树起;(6)亲信,宠幸;(7)只管;(8)欺骗。

(三)(1)经常多次跟乡下的南昌亭长家蹭饭,数月,亭长的妻子厌恶他,就早早地做好饭,在屋里的床褥上吃了饭。(2)他们向前不能战斗,后退不得回来,我使用奇兵断绝他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田野里抢不到什么,不过十天,敌人两个将领的头颅就会献在你的军帐下。(3)水边的军队打开军门使汉军进入,又赶快与敌军作战。赵军果然全部出动来抢夺汉军的旗帜,追逐韩信、张耳。(4)兵法说布阵应该右面和背后靠着山陵,前面和左面临水,今天将军叫我们反而背水而阵,还说打败赵国会餐,我们不相信。

第二课时

一、间(夹杂;机会;暗暗地,偷偷地;离间;)

绝(离开;拦截;横渡;停止,消失)

且(将要,况且;又属;但是)

如(如果;比得上;及;像)

二、1.(一1-2)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收入。

(二3-6)井陉之战大获全胜,尽显智谋韬略。

(三7-9)汉王恶其能,灭信三族。

(四10)太史公评语,深含愤慨和惋惜。

2.(1)写出韩信知恩图报,忍辱以成大事。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品质。

(2)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突出人物的性格。

(3)司马迁用韩信映射自己的人生遭际,激励自己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大业。

3.司马迁精心描写了井陉之战的场面,韩信的“背水为阵”,引诱赵军倾营而出,又派伏兵夺取赵军的营垒,取得了胜利。作者写了战争过程中韩信的计谋呵自信,双方的殊死搏斗,增添了许多文学的因素,富有传记文学的特征。

4.此段话韩信的得意忘形,不自觉二出口。等到高祖讥讽他“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其内心愠怒已经形于辞色时候,韩信猛然觉得失言了。于是顺势改口,既平服了高祖的忌心,又掩饰了自己的伤痛。

5.作者赞叹韩信“其志与众异”,又惋惜韩信功成之后不能谦虚谨慎,得罪了高祖,在天下已定的情况下,而谋划反叛,最后落得“夷灭宗族”的下场。

三、1.B   2.C.    3.C.

语段阅读

1.D    2.上不我用     国士无双    许       3.D       4.D

5.(1)汉王你一定要争夺天下,那么除了韩信是没有人可以给你出谋献策的。

(2)汉王你不想成就天下大业吗?为何斩杀壮士?

 

吴培金

[《淮阴侯列传》导学案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相关文章:

1.淮阴侯列传原文翻译

2.淮阴侯列传文言文翻译

3.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4.《史记·穰侯列传》原文及翻译

5.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

6.《谈中国诗》导学案

7.化学选修3试题及答案

8.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9.化学选修5试题及答案

10.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