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案例分析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发布时间:2017-12-1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曾朝晖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自己在文本中寻找兴趣点、疑问点,学会自己发现问题。

  2.学会阅读文本,学会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在共同学习研讨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发现新的问题。

  3.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结合已有的文化积累,进一步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对人精神世界的滋养。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探究理解作者一心归去的根本原因。

  2.揣摩作者饱含情感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热恋之情。

  3.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爱和恨。

  4.理解作者对故乡内涵的独特思考,及对故乡深沉的爱的根源。

  三、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在早读或自修课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问题,并在文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和疑问点,课前老师收集起来,加以筛选、分类和整合,与教学的重难点结合起来。在课前3分钟把同学们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出来(这一点很重要,可以让同学们知道他们的兴趣和问题老师很重视,也很有研讨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研讨兴趣和热情)。

  四、设计思想说明及教学片段呈现

  新课改的精髓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会自读、自学、自悟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要求同学们学会自己在文本中寻找兴趣点、疑问点,学会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围绕同学们的问题设计教学思路。

  又由于本专题是以“文本研习”为主导学习方式的,也就是要引导学生注重对文本的充分认读,学会揣摩研习文本本身的词句来理解文章内涵和情感,尽量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寻求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并感知作者的情感。所以在课堂上我多次要求同学们阅读文本,在文本中寻找答案,这样的方式本身也弥补了学生家园之思体验不足的缺憾。但由于现代散文的文从字顺的特点,我们的学生常觉得读一遍后,什么都懂了,没什么问题可问,没什么问题需要老师讲,更没有什么地方值得细细研讨,这时就需要老师“无事生非”地设计教学问题使他们明白,没有疑问是假象,自以为读懂了可能只停留在对文章肤浅的认识上,其实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所以在处理本篇散文时,我就用看似很寻常很简单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教学生用剥笋法,走入文本深处,探索问题真相。请看一段课堂实录:

  师:是啊,优雅的环境、宽敞的住房,是我们许多人求之不得的生活目标。可住在这里的作者,心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偷偷归去”呢?看哪个同学能在文中准确找到原因。

  生:(不假思索)因为他“陷入了难耐的冷清”。

  师:这里应该有鸟语花香、海涛阵阵,他怎么会冷清呢?

  生:这种冷清就是我们常说的寂寞、孤独、空虚、无所事事,与外界环境的热闹无关,是个人的内心感受。

  师:有道理。那么作者这种感受强烈吗?痛苦吗?作者是怎么表现的?请你读出原文,读出你的感觉。

  生:作者说就如同“你到了悬崖的边缘……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

  师:是啊,这感觉岂止是痛苦,简直就是吞噬,是可怕的尸骨无存的吞噬。作者用这种夸张的笔触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道理:优裕的物质生活抵御不了孤独寂寞的侵袭。寂寞使作者要发疯。但作者好像在下文又说他“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这又该如何理解?他好像前言和后语发生了矛盾。

  生:不是矛盾。可能作者觉得“害怕孤寂”与“惦念亲人”相比,惦念亲人的原因又更多一些。

  师:哦,原来他更惦念亲人。但如果作者的亲人就陪伴在他身边,作者是否就不想归去了呢?请在原文找依据回答。

  生:在课文第5段:“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有他的过去。”

  师:“至少”在这里该如何理解?

  生:只要有它就足够了,即使连亲人也没有了。

  师:理解得非常准确。可见惦念亲人似乎也不是“我心归去”的最主要原因。而是因为感怀--

  生:“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大家一起说)

  师:有自己的亲友、有自己的过去的那一片热土,是什

  么地方?

  生:(齐声)故乡。

  师:原来作者一心归去的原因就是“思乡”。

  (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和推进下,指导学生在文本中寻

  找到作者心欲归去的真正原因)

  《我心归去》虽然哲理性很强,但它的哲理不是单纯地

  说理,而是和抒情结合在一起,也就决定了文章在语言上的

  特点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来表达,

  或在看似简单而寻常的用词中,渗透着作者对故乡的热恋之

  情。这是应该引导学生去品味和感受的,所以我在教学设计

  中把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作为教学重点渗透在教学中:

  师:作者为什么把故乡说成是“一片热土”,同学们能

  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生:说明了作者对自己的故乡充满了热望、爱恋,好象

  还有感激。

  师:他感激什么?

  生:感激那片土地用自己的身躯哺育了自己。

  师:那你能用这种情感把这一句朗诵一遍吗?

  生:(充满深情地)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

  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有他

  的过去。

  师:好。“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把“没法不时常”换成“常常”或“往往”好不好,为什么?

  生1:不好。因为“没法不”是“不得不”的意思,好象有由不得自己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而“常常”、“往往”只是有时而已。

  师:那这个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什么情感呢?

  生2:无法忘怀、不可能忘怀的铁一样的情感。

  师:嗯,很好,我们要学会注意这些简单而寻常的用词去体会作者情不自禁渗透的情感。

  (老师用换词辨析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含蓄的深情,并以诵读法加以体会。)

  《我心归去》不是我们常见的纯粹抒发乡愁的散文,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笔下的故乡的内涵不同于我们平常理解的出生地。他赋予了故乡独有的精神内涵,并探究了人为什么会思乡,故乡为什么会让游子牵肠挂肚,念念不忘,故乡的独特魅力到底从何而来、因何而在……所以我就设计以探寻思乡的原因、挖掘故乡的精神内涵为主要教学内容,把理解作者的爱与恨及其根源作为教学重难点。由于文章有许多作者个性化的独特思考和哲理性的言论,给我们阅历不深的学生带来很多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就着重指导帮助他们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引导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积累、情感态度带入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中。

  师:……难道作者的故乡比富丽浪漫的法国都市还要迷人吗?否则,怎么会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作者的故乡是怎样的?(请同学们朗读6、7两段,用文本来解读)

  生:作者的故乡是“贫瘠而脏乱”的,当然不能与法国比。但他说“故乡留存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我想人不可能忘了自己或自己的过去,当然他也就忘不了故乡。

  师:那不一定,人也有善于遗忘的一面,你能担保你过去所经历的事你都能记起吗?

  生:--不能。

  师:那如果我们忘记了过去,不也就把故乡遗忘了吗?

  生:有些事是刻骨铭心的,不可能忘记。

  师:什么样的事才会是刻骨铭心的?

  生:有关痛的呀,悲的呀,乐的呀……反正不寻常的。

  师:那也就是说故乡因留有我们的爱或痛等不寻常的经历,才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是忘不了的。说得非常好。好像作者在下文更明确地表达了这层意思,他是怎么说的呢?

  生:他说“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师:对,作者只是说得更形象一些。曾流下过血水、泪水和汗水的事,当然是不寻常的刻骨铭心的,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为她艰辛地劳动过奉献过,所以“故乡是任何风雅富贵之都所不可替代的”。

  生:(质疑)按作者的话说,只有艰辛地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那不是意味着有的人是没有故乡的?应该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啊?

  师:问得好。是啊,字典中对“故乡”的解释是“出生地或长久居住地”,按此解释,每个人都应该是有故乡的,可作者在文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说--请同学们一齐说--

  生:(齐读)“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他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师:可见作者对故乡的内涵有自己的解释,按作者的理解,没有为自己的故乡艰苦劳动和奉献过的人,就没有故乡。当然在他离开家乡后就不可能想家、恋家,同学们能否在历史或现实中找到这样的人物来佐证作者的观点?

  (沉默思考)

  生:“乐不思蜀”的刘禅。刘禅被司马氏掳掠到洛阳后,就沉醉于眼前的享乐,忘记了自己的国家。

  师:他为什么轻易地就忘了自己的国家?你能用作者的

  思考来解释一下吗?

  生:因为他没有对自己的国家操劳过、用心过,对自己国家的灭亡也不感觉到沉痛。他就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是的,没有付出过的人,就不配有故乡,没有故乡的人,他的“身后就是一无所有的”,请同学们思考,文中这“身后”一词该如何理解。

  生:应该指人的心灵可以寄托和回归的地方吧?

  师:对,拥有这样一个可以寄托心灵和能让心灵回归的地方,应该是一种无量的幸福。可为什么作者又说,对自己的故乡很失望,并说那种失望能滴血?

  生:(失语,思考)

  师:(启发)一位母亲在商场购物时,对该市场的服务态度和质量很失望;回到家中,看到孩子带回的学校反馈单,对孩子的在校表现及成绩的不理想而深感失望。大家觉得这两种“失望”所反映的情感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母亲对孩子的失望不同于对商场的失望,对孩子的失望是因为爱。

  师:对,俗话说:“爱之深--”

  生:“--恨之切。”

  师:这是因爱而生的恨,之中有爱,有恨,更有期待。作者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拥挤不堪的车厢很失望”,说明故乡还很落后、贫穷,但他期望自己的故乡能变得美丽富饶起来,所以他为故乡目前的状态心痛得滴血,对故乡失望得心痛滴血的情感,我们在以前学习的文学作品中有没有感知过?

  生:好象鲁迅的《故乡》中有类似的描写,具体的我记不清了。

  师:是这样的吧:“在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我对故乡萧索的荒村很失望,对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失望,对麻木愚昧的闰土很失望。”他为什么对故乡及故乡的人如此失望?

  生:同样是因为对故乡有着深沉的爱,才感到无限的伤悲和失望。

  师:更可悲的是在那个时代,他看不到改变故乡的希望,所以在失望中透露着深深的无奈和伤悲。而我们本文的作者却坚信地说:“血沃之地将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

  生:为什么说生长出来的是“金麦穗和赶车谣”?怎么理解?

  师:请同学们先说说什么是“血沃之地”。(启发)可以先从字面意思解读。

  生:就是鲜血浇灌的土地吧。

  师:那该如何理解“鲜血”呢?

  生:就是心血和汗水吧?

  师:对,如果我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全身心地去耕耘这片土地,把我们的爱都奉献给这片土地,这片土地上一定会收获什么?

  生:庄稼粮食等劳动成果。

  师:对,收获富裕和美丽。那“金麦穗”就应该是指有价值的丰裕的物质收获,那“赶车谣”就应该是指代劳动中收获的--

  生:精神创造。

  师:很好。俗话说:“儿不嫌母丑。”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中,作者对改变故乡现状充满了希望,他坚信用自己的热血喷洒的热土一定会收获沉甸甸的希望和无量的幸福。那时我们一定会因为拥有自己富饶的故乡而感到无限的自豪和欣慰。……

  五、教学建议

  1.关注文本,从文本出发,遵循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步步导入。用问题探究法教会学生学会用剥笋式阅读法解读文章。

  2.品味语言,平中见奇。教会学生在寻常字句中寻找不寻常的表意。

  3.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同时,要站稳老师的主导位置,既要引导学生思维,把握学生思考的方向,又要激发学生的联想,还要控制好课堂节奏,充分发挥穿针引线和

  启发的作用。

  六、教学后记及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这种主体性必须通过老师的主导才能有效、有价值地体现,否则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会使课堂走向信马由缰、天马行空的“无政府”的热闹自由的局面。老师要以文本的精髓为思想核心,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适时地进行发散思维引导和定向思维引导,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不知不觉地引导他们走入文本核心。所以我有意地用看似很简单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去认真读文章,教他们缘景入情、披文入理,用剥笋式方法深入阅读;在随意的交谈中教他们寻找探究点,体验探究的过程,积累探究经验。当同学们在我的助推下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愿望和兴趣,也就能进一步走近作者,进而与作者进行交流沟通,这样即使是自己未经历的事情,也可以通过对话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当然对于问题的设计,我力求做到结合

  作品实际和教学实际由表及里,注意连贯性和前后勾连性,尽量使前一个问题的解答成为后一个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逐步渗透引导,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保持有效性和连贯性,才能使他们有兴趣一环扣一环地深入探究作品。中间遇到学生有疑无解的期待目光时,老师就要再给学生开一扇思维的窗户引而导之,而不能简单地告而明之。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解答。

  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了师生对话的方式,散文的教学,是情景关系、情理关系的感受和体悟,师生对话可以让学生在平等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放松思维、真切体验、真实表露。在双方看似随意的交流商讨中,老师也可以更方便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便于随机引导,避免了教学的刻板性,在不经意中更容易把学生带入文本,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也更容易调动学生已有的审美经验积累(如刘禅的“乐不思蜀”、鲁迅的《故乡》),对文本进行理解和鉴赏。但对话式教学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搭建起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同学等立体式的对话关系,而自己的这节课更多的只是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同学们之间的对话交流显得不足,

  与作者的对话,对作者的创作意图、背景生活探讨不够,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鼓励得也不够。

  (曾朝晖 浙江省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樊光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