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

发布时间:2017-10-21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摘要:教育以人为本,学生的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要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但受应试的束缚,一直以来,形成了重知识灌输轻人文培养,重应试教育轻生命教育的局面。语文教学是人类特有的生命现象,提倡培养生命意识,是现在素质教育的一个迫切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树立生命意识,还要灌输生命意识。近几年来校园暴力的新闻屡见不鲜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特别在农村中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中学  语文教学 生命意识

目前农村中学学生受社会影响、家庭现状的影响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由于家庭的现状,农村外出打工现象十分突出,许许多多的的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缺乏了对孩子的关爱、照顾、监控。留在家里的孩子多数成了留守儿童,父母管不到他们,爷爷奶奶管不住他们,没人接送,他们私自骑车上学,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缺乏有效监管,打架斗殴屡见不鲜。不少学生的感情变得越来越脆弱,心理承受力越来越下降,甚至有人经受一点点挫折就轻生。一幕幕惨剧让人痛心不已,也引人深思,为什么年轻的生命如此脆弱?当代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责任。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要讲究策略,把握生命教育的正确时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在关注生命存在中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存危机,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使学生身心能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呢?   

一、培养生命意识

(一)学会用积极热情地对待事物、对待他人,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目前,在农村教育中,许多家庭由于生计外出打工现象非常的普遍,导致家里的留守儿童太多。在家没有人管,心理承受能力差,没有对自己的约束。所以来到学校,在平时,教师要注意联络学生的情感,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懂得要学会分辨是非,学会区分好与坏,要热情地对待好人、好事,还要学会在学习生活中也要与人和睦相处,因为与别人形成融洽的关系是快乐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与他人团结合作、相互补充,才能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同时,还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本领,找到了解决自己疑问的办法,并能够从别人的身上学到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学习起来才会轻松而又愉快。

(二) 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

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就需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学校里,和你接触最多的要算老师了,你觉得老师最喜欢你哪一点呢?爸爸、妈妈抚养你长大,他们最了解你,那你知道,爸爸妈妈最喜欢你哪一点吗?每天和你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又喜欢你哪一点呢?以此,让学生当着全班同学说一说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把自己最突出的才能展示给大家。让孩子们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增强自信心。同时还要告诉他们,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你的身上也许还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不过,没有关系,只要认识到这些不足之处,今后努力改掉这些坏毛病,你就会变得更可爱,大家会更喜欢你。让学生能够充分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并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为自己定一个希望达到的目标,鼓励他们利用并发挥自身的优势,摒弃劣势,充满信心地向自己的目标进发。在农村教育中,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自己显得尤为重要。

(三).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广泛的人能够从很多方面的学习中得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掌握各项生活学习的技能,并能将这些转化为自身的优势,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当去,这样,就会得到很多学习的快乐。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二、渗透生命意识的具体措施

(一)结合初中阶段青少年心理需求,深入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元素,理解教材中深刻而丰富的生命内涵。如在教授《散步》时欣赏音乐《让爱住我家》,然后再过渡,“同学们,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大家一定会想到我们温暖的家。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家里有哪些人?大家在一起时会干些什么呢?”这时,学生都有很多话好说,教师再顺水推舟,切入到亲情与生命的主题,出示一些温馨家庭的图片。

 (二)构建民主的课堂,完成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

     生命教育的指向目标应该是学生,生命教育的成果体现也应该是学生。构建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使教育过程人性化,更有利于生命教育目标的完成。.构建“读- 品- 悟”相结合的课堂,追求深度的生命感知.生命教育只有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才会真正变得鲜活、有意义、充满生命力。

(三)充分利用语文阅览课,拓展延伸生命教育

   对学生的阅读方向做适当的指导指导学生写读后感,畅谈对生命的思考总设立生命教育阅读话题交流专场,语文教师不应该把阅览课仅仅定位在读书的形式上,还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网络、影视、音像等方面的生命教育资料,丰富生命教育内容。比如观看汶川地震教育片,其中的一个个震撼人心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可贵,让学生形成观后感等。教学就应是生命个体所进行的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

总之,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渗透生命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善待人生,激发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帮助学生产生并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崇高的人格,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从而有完整的生命和美好价值的人生。学生能在学习中感悟到人的生命历程总会遇到许多苦难和挫折,但只要每一个人能勇于面对,敢于挑战,生命将更加璀璨。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一个生命教育的平台,重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完成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教育的本质。

参考书目:  

1、《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让生命飞扬--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与生命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3、《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肖川、徐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6月 

4、《关于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范廷贵《考试周刊》2007年第35期  

   

 

王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