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导学案 (语文版高一必修三)

发布时间:2016-5-27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编制人:罗宏涛     审核人:刘增杰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进一步了解诗人陆游生平及其诗作,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技能目标   鉴赏这首诗的艺术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理解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培养自己的爱国思想。

一、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三年 (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嘉定二年 (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朝廷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 更似稼轩耳。”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传世。

2.背景: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62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6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二、诵读品味,稳扎稳打

1.重要字音

塞   (     )塞车 (     )塞责            散    (   )散兵游勇

     (     )塞外 (     )瓶塞                  (   )披头散发        

2.解释词义

书愤:                                 伯仲间:

3.重点领悟

诵读全诗,分别简述四联内容。试析这四联是怎样巧妙联系在一起的。

三、披情入文,探究深化

借用典故抒情是《书愤》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试分析诗中使用了哪些典故?各自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四、拓展提升,诵读分析

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诵读全诗,试析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五、开拓视野,学以致用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我的反思与收获:                                                                

                                                                                

                                                                             

 

涛声依旧

[《书愤》导学案 (语文版高一必修三)]相关文章:

1.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2.《谈中国诗》导学案

3.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4.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5.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6.关于书愤教案

7.汉语拼音复习导学案

8.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

9.高一必修三第一课课件

10.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