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7-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上课时间:2012年 月 日                            学期总第  课时

  教师寄语:新课堂,我展示,我快乐,我成功。

课  题 1.《藤野先生》 课  型 探究展示课

课  时 第一课时(共三课时) 有无课件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学习重点 1.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难点 (1)全文线索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暗线。

 (2)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3)结尾部分的作用。

学法指导 朗读时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读出作者的情感。

在不太理解的地方圈点勾画,要求至少三处。

欣赏句子要抓重点字词,修辞等。

通过质疑、探讨、解疑,整体感知课文。

资料链接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入仙台医科专门学校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学习

环节 学习过程及内容 备  注

预习导学

一、导入,   

二、明确目标、预习展示:

三、独学、对学、群学

(快速默读,初步感知课文激情展示)

四、探究、展示

 

  

五、总结

 

 

六、板书设计:

七、达标检

教师反思 1、介绍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

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      ,       家.他的小说集有     ,       .著名小说有         ,      等.散文集有    ,我们学过选自这个集的课文有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    fēi(   ) 红      芦 huì(   )       不 xùn(    )        发人深省 (   )  诘 责 (   )      畸 形 (   )        深 恶痛疾 (    )    nì(   ) 名信  

3、解释词语。

   宛如  :                                       .   绯红 :                                    .   

 油光可鉴 :                                        驿站  :                                  .  

 掌故 :                                          .    不逊  :                                    .  

 诘责 :                                           . 杳无消息 :                                .  .     

 瞥见  :                                             . 标致:                                      .  .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

二、明确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三、预习展示:

四、合作探究

1、给题目添加修饰词,感知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明确:(正直热诚)(治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具有求实精神)(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2、想一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明确:(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4) 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3、本文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从这四件事中,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明确:事  例          思想品质1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2 纠正解剖图     热情关心,严格要求3 关心解剖实习   正直无私,真挚诚恳4 了解女人裹脚   探索研究,实事求是写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真挚诚恳的工作精神。(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这四件事,(1)(2)两件是详写,(3)(4)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五、总结

这就是让鲁迅时隔多年后怀念敬佩又感激的藤野先生,我们是否也有同感呢?

达标测试题

寄语:忘时,忘物,忘我。诚实,朴实,踏实。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2分×15)

匿( nì )名      不逊(xùn )          瞥(piē )见        教诲( huì )   畸( jī )形  

诘(jí   )责     yǎo( 杳 )无音讯    深恶(   )痛疾           发人深省(xǐnɡ)      

tuō cí( 蹉跎 )    fēi( 绯  )红       油光可jiàn ( 鉴 )        yì(  抑  )扬顿挫( cuò   )

文学常识填空。(1分×5)

本文选自《         》,是(     )写的一篇(       )。我们曾学过的《          》.《                   》都出自这部集子。

文章是按 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事件发生的先后 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即记叙顺序)(1分)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在东京的见闻                                                            (2分)

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   ,

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5分)                                                                                                

                                                                                                               

五、对下面句子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写在( )内。(3分)⑴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B)(A、拟人 B、比喻 C、夸张)⑵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A)(A、夸张 B、拟人 C、比喻)

⑶ 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C)(A、比喻 B、夸张 C、反语)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季羡林

  我认识老舍先生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有一年暑假,我的同学李长之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中国人民苦斗了一百多年,终于迎来了解放的春天。我在当时所谓故都又会见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圣陶老先生、吕叔湘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4分)地道:完全限于某一特定音乐风格之内的;未经润色的。

鼎尝一脔: 指从一些小事中认识事物的精髓。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2、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几件事。(4分)答:①山十年代初,我陪老舍先生吃饭②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建议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

从全文看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先老舍生的为人: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爱交朋友,品德高尚的文学家,语言大师。  

作者对老舍先生的思想感情怎样?(3分) 答:尊重,欣赏,敬佩,赞叹他“光如日月,巍如山斗”

5.看下面一段演讲词,邹韬奋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2分)    1936年10月19日,邹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只发表了一句话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答:表达了鲁迅先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同时批判那些不战而屈的弱者,赞扬鲁迅先生在恶劣环境下,战斗不屈的精神。一课一得:                                                                                             

0人  |  分享到:        

 

 

范丽

[《藤野先生》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1.《谈中国诗》导学案

2.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上册教学导学案课件

3.历史教学导学案论文

4.镶边与剪纸的导学案

5.木兰诗导学案及答案

6.语文版木兰诗导学案

7.汉语拼音复习导学案

8.赵普文言文导学案答案

9.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10.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机械能及其转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