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顺学生之天性 育有用之人才--读《种树郭橐驼传》有感兼及对教育现状的反思 (高一)

发布时间:2016-1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六中     刘拥军

    近日研读了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感想颇深。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由郭橐驼谈种树的经验推及到为官之道,不要扰民、碍民,而要爱民、保民,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郭橐驼是个种树的人,而我们呢,是育人的人,这两者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郭橐驼能够凭借他的经验将树养成“硕茂”之状,且“其实且蕃矣”而扬名天下,那我们这些育人的人又怎样让各种不同的“材”经培养而成为“栋梁”呢?

    反观我们教育的现状,至少是我面对的这些学生(主要是重点中学筛选之后留下来的),存在普遍厌学的现象,对学校现行的教育很反感。我们教师呢?在现行的课程设置、教育模式、评价体系的强行要求下产生了厌教的情绪。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完全中学,老实讲,我这近二十年来一直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并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座右铭,上课成为我最大的乐趣,但是这几年来,我不太愿意上课,只想用心钻研课文,写点教研文章,心中异常苦闷。我希望能寻找到一条新的途径,将心中的苦闷化解。

    在柳宗元的文章中,我注意到了郭橐驼说的一段话:“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郭橐驼的成功在于培植树木能顺其天性,是其培植的指导思想。由此,我在思考我们现今的教育是否真正按照育人的客观规律来操作的呢?考察一下我们自己的所处的教育现状,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第一,实际的教育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这是符合人性发展需要的。但是在我们目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做法却背离了这一教育方针,统一以“智育”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好的学生被捧上了天,成绩差的学生受冷落。德育被摆在了智育之后,“唯智育论”的教育评价制度使得很多在其他方面有发展潜能而在智育方面不足的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再加上社会评价的“急功近利”,特别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及忽视学生实际盲目攀比的心态,对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学生自我发展的方向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学校要生存,教学质量成为了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的评估就看学校的中、高考的上线率,学校不拼命地抓智育教育,社会是不会买你的账的,你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胁。在教师的工资没有完全拨付到位情况下,没有了生源,就没有了财源,当校长的能不考虑这些实际因素的影响吗?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同样是拿学生的成绩来衡量的,教师怎么办?就只好在学生身上下功夫,拼命地加作业、加课时补课。学生不是机器,他是人,压力过大自然会出现反弹,厌学的情绪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他们的思想上就出现了迷茫,部分学生就开始自我麻醉、甚至是自暴自弃,随之而来的是道德品质严重的滑坡、价值取向产生严重的偏差,与教师、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体制产生对抗。

   也许有人问“中考”、“高考”之下不还是出了那么多的人才吗?你们说的不错,是出现了不少人才,但是我们来实际考查一下。第一,这些人才的比率是很小的,是以牺牲了其他多数学生的发展潜力为代价的。他们本可以有更好的发展的,但是在目前的教育现状之下,拼不赢的只好甘拜下风了。第二,现在与过去相比,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社会的需求变化很大,家庭结构的变化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的期望值是很高,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却根深蒂固。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均在超负荷中度过,学校、家庭只顾及到了自我的功利,而忽视了学生的天性,在重压之下,学生失去了灵性,失去了天赋。我们难道就不能将思想解放一点,因材施教,培养一下学生的个性,使其各展所长,各成其才吗?

    第二,我想到了教育方法与教育环境的问题。学生的天性是什么呢?当然有很多,但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向上与向善,要遏制其向恶的一面,使之向善的一面发展,这也是《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之所以反复强调的原因所在。而在这一点上,我们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做得很不够;这些条例中的很多条款只规定了限制学生的条款,而没有明确地指出他们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应该达到什么目标的内容。所以说学生发展的方向问题,也就是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目前我们的《德育教育大纲》与《教学大纲》是两张皮,考查一下教师们的情况,多数人只知道有《教学大纲》而不知道有《德育大纲》,而实际情况是教学与教育应该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结果是评价让它分割开来了。再者各个学段的德育目标并没有明确的区分,比较笼统,在重抓智育教育的今天很少有人愿意去仔细地研究德育的具体问题。学生出了问题,简单处理就过去了,只治了标,没有去思考如何治本的问题;大的环境如此,即便是有心的人,也实在是孤掌难鸣。教育方法的老套,先进教育理念的缺失使得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令人尴尬的事情;教育环境的落后不仅限制了我们有些教育与教学的行为的实施,而且也决定了学生学习行为与方式的单调与学习视野的狭隘。我们知道教育与教学的实施并不只是局限于课堂,它的天地是很广阔的,方式方法也是很丰富的,如果没有开放的思想与开放的、较健全的教育环境,要使得每一个学生有很好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第三,学生早期的教育中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学生要得到全面的发展,家庭、学校与社会应该给与学生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在这个基础上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只有三者很好地有机统一起来,我们的教育才能实现效果的最优化。一个孩子的培养,本人认为最基础、最重要的还是在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可能是终生的导师。我记得一则材料上说,有一个很成功的家长在人们问及他如何将自己的四个孩子都培养成硕士、博士的时候,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父亲也是一种职业。”在如今生存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现代社会,很多家长误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情,与家长没有的多大的关系,这是一种相当错误的观点。再者就是几代人溺爱一个孩子,为其包办一切,而非引导教育孩子成长。这位成功家长的话却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位父亲有一定的文化,更懂得教育的原则,他的成功经验在于: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孩子的习惯要从小培养。为人处世的方式家长言传身教,学习习惯家长更是堪为楷模,孩子们在父亲的榜样与熏陶的作用下养成了诸多好习惯,为他们以后自我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好比一棵树,在种下它的时候,如果你将它树得不正,培得不实,它就会歪,歪了不去从根子上纠正它,只知道用两根棍子的外力来支撑它,那这棵树越大则棍子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直到把棍子压垮为止。反之,种正了,培实了,活根了,树就会自然的健康成长,经得起雨雪风霜了,也不需要两根棍子来支撑了。树就是孩子,棍子就是父母。所以说孩子的教育还是从小抓起,长大了就来不及了。

    如果说“父亲是一种职业”,那教师的职业就更为专业了,更有理由担负起“做学生导师”的重任。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育部虽然只提到“班主任要做学生人生的导师”,但是我认为凡为人之师者,都应该有“做学生导师”的意识。正如授人武艺者,先授武德一样,为学生之师,首先应该教学生如何做人,进而帮助学生在学习上有进步。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各学段,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具备好的道德品质仍然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直至学生能成人成才。也就是说德育教育贯穿在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中。现在大学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建设也格外重视,近期国家在山东表彰了一批大学的优秀辅导员就很好地说明了抓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早期的养成教育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对学生的后期教育,社会为其提供的空间不足。社会也应该为学生的更好的成长提供更宽广的空间。一是教育环境的改善。笔者以为教育并非只有学校才能实施的,学校的图书馆,社会上各级各类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博物馆乃至工厂、农场等地方都是学生活动的场所,每周的双休日或是二至三天的下午,是学生的活动时间,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去读书、查资料,去做锻炼,去实践,讲书本上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那才是最重要的。社会是我们的大课堂。当然要优化我们的教育环境,不能让精神垃圾污染了学生的品行,这是全社会都应遵守的公共道德。二是选拔性的考试要尽可能“以学生为本”,为其提供更多的机会。学生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如果不上高中就可以选择中职,这个比率不是很大,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了高中。这一部分学习能力不是很强的学生来到了高中,给高中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主要是社会的压力。社会不管你的生源状况怎样,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各级各类高中学校,这是不公平,也是不客观的。笔者并非想推卸学校的责任,而是实事求是地说,高中学段的教育不应该为学生上不上大学,上怎样的大学负全部的责任。笔者以为,学生参加高中毕业考试合格就可以顺利毕业。这就是我们高中学校要完成的教育与教学的主要任务。至于要上大学的学生,可以参加由包括学校在内的社会各种力量组织的大学预科班的补习,考试合格后,进入相应的大学学习;不想上大学的或是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通过大学考试的学生,社会应该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让他们有一技之长,然后服务于社会。大学的招生应以自主招生为主,统一招生为辅,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也许有人说自主招生考试比不得全国的统招考试,它不能保证高考的公平与公正。试问考试的公平与公正性靠谁来维护呢?还是靠制度、靠人来维护。制度健全了,监管得力,人的素质得到了保证了就可以保证其公平与公正。笔者以为考试可以有多次,也应该有多种形式,不要只靠一次性的高考定学生的终身。社会要给予学生多种成才的机会,只要严格地执行考试制度,人才照样是可以选拔出来的。

    第五,对“人才”的理解过于狭隘。多数人认为“人才”就是一定要是考上名牌大学的人,上不了名牌的就不是人才。其实“人才”就是在社会上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的人。一棵树结出的果实有大有小,不同的果树也会结出不同的果实,有不同的营养,起不同的作用;人才同样有大才,有小才;有这样的人才,有那样的人才,也同样有不同的作用。社会的需求是多样化,那么人才的培养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学校的教育就应该顺应社会的需求,发展学生的特长,突出学生的个性,为他们未来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做好准备。现在的情况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就去学体育、美术、音乐、书法、播音主持等体育艺术类的专业,成绩相对好一点的就去一心一意地学习文化课参加统考。很明显这种现象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当然的确有部分学生是有其特长的),多数学生还是想另辟蹊径,挤过“独木桥”,这种功利性很容易扭曲学生的个性,又如何谈得上成才呢?所以笔者以为,学生的培养既要全面发展,又要突出个性,那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人才”的选拔上也要全面考查、突出个性。对学生的考查应该以综合素质为主,学业成绩只占一定的比例,要彻底改变以“一考”定成败的模式,以评价与选拔的导向来引导学校的教育与教学行为,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注重自我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让学生真正能够成为合格的有用之才。

    但是要达到我们理想的境地,何其难啊!说一千,道一万是中国的教育体制与中国现状决定了目前的局面。尽管教材在不断革新,但是我们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没有改变,也于事无补,要变的是体制。

   不过目前我们教师所能做到的,也必须做到的,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1、尊重学生人格,以学生为本实施教育教学。

2、发现其长处,鼓励并帮助其尽可能多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自信力,鼓励并帮助其尽最大努力去学习。

4、要让学生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5、教会学生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方法。

6、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上这些想法和做法只能说救一时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我们要共同呼吁,共同期待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到来。

刘拥军